具有优化正负极铜排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5963发布日期:2019-09-06 19:3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具有优化正负极铜排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优化正负极铜排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



背景技术:

控制器壳体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控零件,也是汽车电控部分的核心安装位置。电动汽车控制器是用来控制电动汽车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停止以及电动汽车的其它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它就像电动汽车的大脑,是电动汽车上重要的部件。按照国家《GB/T 18488.1-2015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要求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控制器需满足电磁兼容性能(简称EMC)。

目前的话,为减低电磁干扰,需增加长宽高为50*32*30的共模滤波电感来过滤电源线中的电磁干扰信号。常规的设计方法是将共模电感直接放在散热片上,这就大大增加了控制器的平面空间,造成了很多空间浪费,降低了控制器的功率密度,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其次就是,为将共模电感接入电路,常规的设计方法是将正负极连接铜排直接连接在同一平面的共模电感上,这样的话,直接产生的影响就是正负极铜排走线过长,使得在加工铜排时需要去除的废料很多,铜板利用率比较低,不利于成本控制。综合来看,由于汽车的发动机舱内空间较小,不利于电机控制器的布置,需尽可能小的设计控制器尺寸,因此常规布局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汽车控制器壳体内部布局以及铜排走线所存在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且节约工件材料的具有优化正负极铜排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优化正负极铜排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所述控制器壳中设置有共模电感、正极铜排、负极铜排、功率板、电容板、控制板、低压信号接插件和U、V、W相线铜排元件,所述控制器壳的内部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共模电感设置在上腔体中,所述共模电感的前后两侧皆设置有一个负极接插件和一个正极接插件,所述上腔体的底面设置有一个支撑板和两个通孔结构,所述支撑板和通孔结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哑铃形的支撑块,所述负极接插件和正极接插件连接在支撑块上,位于共模电感前侧的正极接插件和负极接插件分别与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连接,所述正、负极铜排的形状为L形,所述下腔体的形状为L形,所述功率板、电容板、控制板、低压信号接插件和U、V、W相线铜排元件设置在下腔体中。

作为优选,所述正、负极接插件的形状为Z字形。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壳的侧面设置有十字形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优化正负极铜排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利用上下腔的形式优化了控制器内部的空间布局,缩小了控制器整体的体积,有利于控制器轻量化;同时,正负极铜排与共模电感采用立体连接的方式,可以增加一个铜板原料所加工出的正负极铜排的数量,减少废料产出,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十字形加强筋可以提高控制器壳的强度,降低了控制器壳的厚度设计要求,有利于控制器整体轻量化。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优化正负极铜排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正负极铜排与共模电感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优化正负极铜排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控制器壳;2、上腔体;3、下腔体;4、共模电感;5、负极接插件;6、正极接插件;7、支撑板;8、支撑块;9、正极铜排;10、负极铜排;11、电容板;12、十字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前”、“后”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优化正负极铜排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1,所述控制器壳1中设置有共模电感4、正极铜排、负极铜排、功率板、电容板11、控制板、低压信号接插件和U、V、W相线铜排元件,所述控制器壳1的内部包括上腔体2和下腔体3,上腔体1的形状为矩形,下腔体3的形状为L形;其中,上腔体2主要用来放置共模电感4、正负极铜排与正负极接插件,下腔体3主要用来放置功率板、电容板、控制板、低压信号接插件和U、V、W相线铜排元件,利用上下腔的形式优化了控制器内部的空间布局,缩小了控制器整体的体积,有利于控制器轻量化。

为了优化正负极铜排在控制器壳内的布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模电感4与正负极铜排的连接方式采用立体连接。具体地,在共模电感4的前后两侧皆设置有一个负极接插件5和一个正极接插件6,上腔体2的底面设置有一个支撑板7和两个通孔结构(图中未示出),支撑板7和通孔结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哑铃形的支撑块8,支撑的两端的哑铃结构为柱形结构,负极接插件5和正极接插件6连接在支撑块8上,正极铜排9和负极铜排10的形状为L形,且同时分别通过一个通孔结构与位于共模电感前侧的正负极接插件连接,并且在螺栓的连接作用下一起固定在相应侧的支撑块8上,这样设置可以实现有效的电性连接;L形的正负极铜排也改变了以往平铺连接的形式,从加工方面讲,可以增加一个铜板原料所加工出的正负极铜排的数量,减少废料产出,降低了生产成本,从空间布局讲,空间利用率提高,有利于控制器小型化;哑铃形的支撑块8在安装时比较方便且连接稳定性较高;

进一步地,正、负极接插件的形状为Z字形,设置成Z字形一方面可以与支撑块8配合搭接正负极铜排,另一方面可以与共模电感4的高度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减小上腔体2中电气元件整体的最大高度,有利于控制器的轻量化设计。

为了进一步轻量化控制器,本装置在控制器壳1的侧面设置有十字形加强筋12,利用十字形加强筋12来提高控制器壳1的强度,同时也就降低了控制器壳的厚度设计要求,有利于控制器整体轻量化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