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触控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4858发布日期:2019-06-19 00:2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触控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金属触控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触摸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产品使用触摸技术。而市场上很多产品使用电容技术和电阻技术开发触摸产品。应用这两种技术开发产品的缺点:

1、它们触摸面板是很薄的玻璃或者是塑料(例如电磁炉、电容触摸屏),玻璃和塑料比较容易碎裂;

2、如果电容屏触摸接触面上有大量水渍时,触摸屏将失效或者会产生误触发动作;

3、电阻触摸屏有按压寿命,因为它是靠电阻屏面上的微小形变来改变电阻值,当你按压几十万次同一个点时,电阻屏的这个点可能会触摸失效。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触控键盘,解决键盘的触控面板。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触控键盘,与上位机连接,其中,包括:

金属面板,所述金属面板前表面设置有按键感应区域,所述金属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与按键感应区域相对应的按键凹槽;

所述按键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按键模块和对触控信号进行识别的触摸控制模块;

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红外触控电路;

所述红外触控电路包括: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的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并将红外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的红外接收管;

所述触摸控制模块与所述红外接收管相连接,用于接收红外接收管发送的所述电平信号,以及将识别出所述电平信号所对应的按键值输出到上位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讯控制模块和与所述通讯控制模块相连的USB接口、PS/2通讯接口、串口通讯接口。

可选的,所述触摸控制模块还连接有用于对LED灯显示亮度进行调节控制的LED背光模块;

所述LED背光模块包括:多个LED电路和分别对各个LED电路进行控制的开关电路。

可选的,所述通信控制模块还连接用于输出音频信号的蜂鸣器模块。

可选的,还包括:USB转PS/2协议芯片;

所述USB转PS/2协议芯片连接在所述USB接口与所述通讯控制模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红外触控电路包括:多个按键电路单元;

所述红外触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用于对红外发射管进行开关控制的PNP型三级管;

所述红外发射管与所述PNP型三级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LED背光模块还包括:

NPN型三极管,连接在所述NPN型三级管基极上的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NPN型三级管集电极上的多个LED和第三电阻。

可选的,所述按键凹槽内还设置有电源模块,用于为红外触控电路和触摸控制模块供电。

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还用于为通讯控制模块供电。

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还用于为LED背光模块供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触控键盘,包括:金属面板,所述金属面板前表面设置有按键感应区域,所述金属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与按键感应区域相对应设置的按键凹槽;所述按键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按键模块和对触控信号进行识别的触摸控制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红外触控电路;所述红外触控电路包括: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的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并将红外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的红外接收管;所述触摸控制模块与所述红外接收管相连接,接收红外接收管发送的所述电平信号,并识别出所述电平信号所对应的按键值,以及将所述按键值输出到上位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触控键盘利用红外接收管和发射管进行触摸技术设计,可以利用遮挡红外发射管触发按键,因此克服了现有电阻按键因为按压导致的频繁导致易损坏和电容按键可能因为触摸面有水渍导致的误操作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金属触控键盘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金属触控键盘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键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背光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有的触摸技术使用电容触摸技术或者电阻触摸技术,它们通过手指触摸感应区会改变回路的电容值或电阻值,然后用主控芯片监测电容值和电阻值的变化来得知是否有手指按在触摸感应面上,他们的触摸面板通常是是很薄的玻璃或者是塑料。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按键易碎和易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触控键盘。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触控键盘,与上位机连接,如图1所示,包括:

金属面板,所述金属面板前表面设置有按键感应区域,所述金属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与按键感应区域相对应设置的按键凹槽;

所述按键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按键模块100和对触控信号进行识别的触摸控制模块200;

所述按键模块100包括:红外触控电路;

所述红外触控电路包括: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的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并将红外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的红外接收管;

所述触摸控制模块200与所述红外接收管相连接,接收红外接收管发送的所述电平信号,以及将识别出的所述电平信号所对应的按键值输出到上位机。

本实施例中,按键的面板采用金属面板,不容易破裂,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爆,防水,而且耐用的效果。在金属面板上的按键也分别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在金属面板上加工数字、符号,然后滴透明胶生成可以操作的金属面板工艺,并且所述按键与面板一体成型,从而使得整个金属触控键盘更加牢固。

具体的,结合图2至图5所示,本金属触控键盘中设置有红外触控电路,利用红外接收管和发射管进行触摸接收设计。当有物体遮住发射管时,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会反射给红外接收管,红外接收管会转换成电平信号的变化。然后通过触摸控制模块识别此变化的电平,从而得知是哪个按键按下,并且触摸控制模块200发送此按键特有的按键值给上位机。

在具体实施例中,图2,所述触摸控制模块由FMS-002控制芯片及其相关外围电路(晶振、复位电路等)组成,其该模块的主要是光触控按键识别的专用集成电路,其功能主要是识别按键、控制LED背光、和上位机通讯。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讯控制模块400和与所述通讯控制模块400相连的USB接口800、PS/2通讯接口300、串口通讯接口500。

如图3所示,所述通讯控制模块由STC12LE5A40S2单片机和USB装PS/2芯片组成及其相关的外围电路组成。通讯接口可以是USB HID、PS/2、TTL串口三种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控制模块200还连接有用于对LED灯显示亮度进行调节控制的LED背光模块600;

所述LED背光模块600包括:多个LED电路和分别对各个LED电路进行控制的开关电路。如图4所示仅仅是LED背光模块中任意三个LED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他LED电路的结构均与图4中所示的电路结构相同。

所述LED背光模块包括一系列LED电路和开关电路,用于控制LED的亮灭,方便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使用。该LED背光模块可以通过TTL串口发送指令控制全亮、半亮和全灭三种状态。

较佳的,所述通讯控制模块400还连接用于输出音频信号的蜂鸣器模块。所述蜂鸣器模块采用统一的音频输出组件,使得所有输入的PIN时所发出的声音无任何差别。用来作为按键按下的提示,当有按键按下时蜂鸣器发声。

为了实现通讯控制模块400与USB接口之间的顺利通讯,在上述按键凹槽内,还设置有:USB转PS/2协议芯片700;

所述USB转PS/2协议芯片700连接在所述USB接口800与所述通讯控制模块400之间。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红外触控电路包括:多个按键电路单元;

所述按键电路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用于对红外发射管进行开关控制的PNP型三级管、用于将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红外接收管、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的红外发射管;

所述红外发射管与所述PNP型三级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模块的供电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按键电路单元的个数为1-16个。

可选的,所述LED背光模块600还包括:

NPN型三极管,连接在所述NPN型三级管基极上的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NPN型三级管集电极上的多个LED和第三电阻。

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按键凹槽内还设置有电源模块,用于为红外触控电路和触摸控制模块供电。所述电源模块还用于为通讯控制模块供电。所述电源模块还用于为LED背光模块供电。

该电源模块管理两种电压,5V电压和3.3V电压。外部5v电源通过电压转换模块给整机提供稳定的3.3V工作电源,保证电路能够在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下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触控键盘,包括:金属面板,所述金属面板前表面设置有按键感应区域,所述金属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与按键感应区域相对应设置的按键凹槽;所述按键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按键模块和对触控信号进行识别的触摸控制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红外触控电路;所述红外触控电路包括: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的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并将红外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的红外接收管;所述触摸控制模块与所述红外接收管相连接,接收红外接收管发送的所述电平信号,并识别出所述电平信号所对应的按键值,以及将所述按键值输出到上位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触控键盘利用红外接收管和发射管进行触摸技术设计,可以利用遮挡红外发射管触发按键,因此克服了现有电阻按键因为按压导致的频繁导致易损坏和电容型按键可能因为水渍导致的误操作等缺陷。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