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1976发布日期:2019-10-09 07:2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箱,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属于广播电视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广播电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体,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网络是国家重要的基础网络,为防止干扰信号、非法信号及其他违规节目对广播电视正常播出造成影响,需要对广播电视进行监测,在对广播电视信号监测时,经常采用小型的监测箱,通常采用机内安装风扇的方式进行散热,而这种方式的散热导致灰尘进入机体内部,对机体的性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减少使用寿命,且可能出现水汽的进入导致机体内部电路短路损坏的现象,其次因需要经常携带,对于监测箱的振动减震缓冲没有良好的减震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解决了机内安装风扇的方式进行散热,导致灰尘进入机体内部,对机体的性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减少使用寿命和可能出现水汽的进入导致机体内部电路短路损坏的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安装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导热柱,所述散热腔的内壁安装有导热层,所述散热腔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进风机,且散热腔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排风机,所述导热层的内壁设置有放置腔。

优选的,所述放置腔的底部安装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顶部的两侧铰链安装有下支撑臂,且下支撑臂远离下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压缩筒,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压缩筒的两端安装有上支撑臂,且上支撑臂远离压缩筒的一端安装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臂与上支撑板铰链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监控箱,所述监控箱的正面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正面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合页,且箱盖与箱体通过合页进行铰接,所述箱盖与箱体之间设置有锁扣,且箱盖与箱体之间通过锁扣进行卡合。

优选的,所述箱盖顶部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U型手柄,所述U型手柄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排风机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罩,且进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防尘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通过导热层,将热量传导至散热腔内,导热柱起到支撑并加速导热的作用,打开排风机,将散热腔内的热量排出,打开进风机加速吸入低温空气,起到快速散热的作用,解决了机内安装风扇的方式进行散热,导致灰尘进入机体内部,对机体的性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减少使用寿命和可能出现水汽的进入导致机体内部电路短路损坏的现象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监控箱放置在放置腔内,挤压上支撑板,使上支撑板受压下降,从而推动上支撑臂,上支撑臂通过挤压压缩筒外侧的弹簧,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动能,解决了监测箱的振动减震缓冲没有良好的减震方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剖视图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支撑部位示意图。

图中:1-检修门,2-箱盖,3-合页,4-散热腔,5-放置腔,6-进风机,7- 监控箱,8-导热柱,9-弹簧,10-下支撑板,11-上支撑板,12-锁扣,13-导热层,14-排风机,15-防尘罩,16-箱体,17-连接座,18-U型手柄,19-支撑臂, 20-压缩筒,21-上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包括箱体16,箱体16的内壁安装有散热腔4,散热腔4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导热柱8,散热腔4的内壁安装有导热层13,散热腔4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进风机6,且散热腔4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排风机14,导热层13的内壁设置有放置腔5。

在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放置腔5的底部安装有下支撑板10,下支撑板10顶部的两侧铰链安装有下支撑臂19,且下支撑臂19远离下支撑板10的一端安装有压缩筒20,压缩筒20的外侧安装有弹簧9,压缩筒20的两端安装有上支撑臂21,且上支撑臂21远离压缩筒20的一端安装有上支撑板11,上支撑臂 21与上支撑板11铰链设置,从而起到了减震缓冲的作用。

在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支撑板11的顶部放置有监控箱7,监控箱7 的正面铰接有检修门1,检修门1正面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手柄。

在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箱体16的顶部设置有箱盖2,箱盖2与箱体16 之间设置有合页3,且箱盖2与箱体16通过合页3进行铰接,箱盖2与箱体16 之间设置有锁扣12,且箱盖2与箱体16之间通过锁扣12进行卡合。

在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箱盖2顶部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座17,且连接座 17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U型手柄18,U型手柄18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海绵套。

在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排风机14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罩15,且进风机6 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防尘板。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双极化双信道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通过打开锁扣12,拉动手柄18,从而将箱盖2打开,将监控箱7 放入到放置腔5内,将箱盖2盖上,并通过锁扣12扣紧;

步骤2:监控箱7放置在放置腔5内,挤压上支撑板11,使上支撑板11受压下降,从而推动上支撑臂21,上支撑臂21通过挤压压缩筒20外侧的弹簧9,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动能;

步骤3:在监控箱7使用时,通过导热层8,将热量传导至散热腔4内,导热柱8起到支撑并加速导热的作用,打开排风机14,从而将散热腔4内的热量排出,打开进风机6加速吸入低温空气,起到快速散热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打开锁扣12,拉动手柄18,从而将箱盖2打开,将监控箱7放入到放置腔5内,将箱盖2盖上,并通过锁扣12扣紧,监控箱7放置在放置腔5内,挤压上支撑板11,使上支撑板11受压下降,从而推动上支撑臂21,上支撑臂21通过挤压压缩筒20外侧的弹簧9,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动能,在监控箱7使用时,通过导热层8,将热量传导至散热腔4内,导热柱8起到支撑并加速导热的作用,打开排风机14,从而将散热腔4内的热量排出,打开进风机6加速吸入低温空气,起到快速散热的作用,从而解决了机内安装风扇的方式进行散热,导致灰尘进入机体内部,对机体的性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减少使用寿命和可能出现水汽的进入导致机体内部电路短路损坏的现象的问题,以及对监测箱7的振动减震缓冲没有良好的减震方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