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灯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2784发布日期:2019-07-24 08:2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灯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智能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家居领域内的应用,智能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可利用终端设备控制灯的开关。为了保障无线通信模块的持续获电和工作,智能灯系统中一般采用闪断开关,并在控制流程上设计为在闪断恢复后将智能灯的工作状态进行翻转。如此,若在用户使用普通开关的情况下继续按照智能灯原有控制模式进行控制,将会出现在普通开关闭合后智能灯不亮的情况,给用户带来不便。

鉴于此,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已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关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灯及其控制方法,以便同时适用于普通开关和闪断开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产品的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智能灯的控制器,包括:

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所述智能灯的控制模式包括适用于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和适用于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

执行与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以便以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所指定的控制模式对所述智能灯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智能灯的预设控制指令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在被所述控制器执行时具体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向所述智能灯中发光元件的驱动器发送有效使能信号,以便由与所述驱动器连接的普通开关的通断状态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智能灯的预设控制指令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所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在被所述控制器执行时具体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闪断开关的闪断动作检测信号,所述闪断开关与所述智能灯中发光元件的驱动器连接;

基于所述闪断动作检测信号判断所述闪断开关是否发生闪断动作;

若是,则向所述驱动器发送状态翻转控制指令,以便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工作状态翻转。

可选地,所述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包括:

接收基于选择按键所输入的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

可选地,所述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包括:

接收基于无线通信技术所传输的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灯,包括驱动器、发光元件、以及控制器;

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端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用于通过普通开关或者闪断开关与输入电源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所述智能灯的控制模式包括适用于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和适用于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执行与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以便以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所指定的控制模式对所述智能灯进行控制。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将输入的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集成有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基于无线通信技术所传输的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

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智能灯的控制器,包括: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所述智能灯的控制模式包括适用于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和适用于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执行与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以便以所述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所指定的控制模式对所述智能灯进行控制。

可见,本申请引入了控制模式设置机制,可由用户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行选择适合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或者适合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进而由智能灯的控制器调用执行与用户所选择的控制模式相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普通开关和闪断开关的兼容适用,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经济效益。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灯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当然,下面有关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描述的仅仅是本申请中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所获得的其他附图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闪断开关的智能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灯及其控制方法,以便同时适用于普通开关和闪断开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产品的经济效益。

为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当前,智能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可利用终端设备控制灯的开关。为了保障无线通信模块的持续获电和工作,智能灯系统中一般采用闪断开关,并在控制流程上设计为在闪断恢复后将智能灯的工作状态进行翻转。

如此,若在用户使用普通开关的情况下继续按照智能灯现有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将会出现在普通开关闭合后智能灯不亮的情况:若普通开关第一次闭合时,智能灯中的控制器控制灯光点亮;当用户断开普通开关后,智能灯因断电而灭,同时智能灯的控制器也因掉电而无法工作;当用户第二次闭合普通开关后,智能灯再次得电,但是控制器获取上次得电状态下记录的智能灯的工作状态,即灯亮的工作状态,进而进行状态翻转,控制智能灯灭,由此出现了普通开关闭合而灯光不亮的现象。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灯的控制器3,主要包括:

S11: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智能灯的控制模式包括适用于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和适用于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

S12:执行与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以便以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所指定的控制模式对智能灯进行控制。

具体地,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灯的控制方法,提供了两种可选择的控制模式,可分别适用于普通开关和闪断开关,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要。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闪断开关与普通开关不同,是指可令电路发生瞬间闪断、而后又恢复的电路开关。具体地,闪断开关进行一次开关动作将引发电路通断状态的两次切换:在闪断开关被触按时,电路由导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态,令电压跌落或者断电;在触按结束即闪断开关被松开时,电路切换为导通状态,令电压回升恢复,或者,闪断开关内部可设置有自动定时回弹结构,在电路断开时间达到预设固定时长后,自动将电路恢复切换为导通状态。由于电路断开-导通的整个过程时间较短,因此,在闪断开关被触按后,电路的通断切换过程较为迅速,可视为发生一次闪断。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可由用户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输入控制模式设置指令,以选择合适的控制模式来对智能灯进行控制。具体地,若智能灯所接入的电路系统中采用的是普通开关,则用户可选择适用于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若智能灯所接入的电路系统中采用的是闪断开关,则用户可选择适用于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

智能灯的控制器3中存储有分别对应于两种控制模式的预设控制指令,包括对应于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和对应于第二控制模式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

若用户通过控制模式设置指令选择第一控制模式,则控制器3可执行对应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进一步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在被控制器3执行时具体可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向智能灯中发光元件2的驱动器1发送有效使能信号,以便由与驱动器1连接的普通开关的通断状态控制发光元件2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由于普通开关可直接从电路结构上控制智能灯与电源的通断,因此,对于适用于普通开关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控制器3无需对发光元件2的驱动器1进行额外控制,仅仅将驱动器1使能即可。由此,当普通开关闭合时,使能后的驱动器1在得电状态下可正常进行输出,驱动发光元件2点亮发光;当普通开关断开时,驱动器1在失电状态下无法正常进行输出,发光元件2被熄灭。

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闪断开关的智能灯的控制方法。

具体地,若用户通过控制模式设置指令选择第二控制模式,则控制器3可执行对应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其中,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在被控制器3执行时可具体用于实现如图2所示的下述步骤:

S21:获取闪断开关的闪断动作检测信号,闪断开关与智能灯中发光元件2的驱动器1连接。

S22:基于闪断动作检测信号判断闪断开关是否发生闪断动作;若是,则进入S23。

S23:向驱动器1发送状态翻转控制指令,以便控制发光元件2的工作状态翻转。

如前,闪断开关发生闪断动作将令电路电压发生瞬间闪断,而后又恢复。因此,在检测到闪断开关的闪断动作后,即可向驱动器1发送状态翻转控制指令,控制智能灯的工作状态翻转:由闪断前的点亮状态翻转为关闭状态,或者由闪断前的关闭状态翻转为点亮状态。其中,闪断开关的闪断动作检测信号具体可基于相关检测电路来检测获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设计检测电路的具体实现,本申请对此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灯的控制器3,包括: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智能灯的控制模式包括适用于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和适用于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执行与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以便以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所指定的控制模式对智能灯进行控制。

可见,本申请引入了控制模式设置机制,可由用户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行选择适合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或者适合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进而由智能灯的控制器3调用执行与用户所选择的控制模式相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普通开关和闪断开关的兼容适用,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经济效益。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可以包括:

接收基于选择按键所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可基于选择按键而输入。选择按键可具体为设置在智能灯上的机械按键或者触屏按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自行选择并设计实现,本申请对此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包括:

接收基于无线通信技术所传输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可具体通过作为交互设备的无线控制终端输入,进而由无线控制终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发送至智能灯的控制器3。其中,无线控制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手机、平板、掌上电脑、智能手环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选择并设计实现,本申请对此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灯,主要包括驱动器1、发光元件2、以及控制器3;

驱动器1的驱动端用于驱动发光元件2,驱动器1的输入端用于通过普通开关或者闪断开关与输入电源连接;

控制器3用于接收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智能灯的控制模式包括适用于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和适用于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执行与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以便以控制模式设置指令所指定的控制模式对智能灯进行控制。

其中,发光元件2可具体为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者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对应地,驱动器1可具体为线性恒流驱动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自行选择并设计实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智能灯引入了控制模式设置机制,可由用户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行选择适合普通开关的第一控制模式或者适合闪断开关的第二控制模式,进而由智能灯的控制器3调用执行与用户所选择的控制模式相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普通开关和闪断开关的兼容适用,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经济效益。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灯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灯还包括:

与控制器3连接的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将输入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发送至控制器3。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灯中,控制器3集成有无线通信单元,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基于无线通信技术所传输的控制模式设置指令。

关于上述智能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前述关于智能灯的控制方法的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设备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文件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