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7073发布日期:2020-03-06 06:3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线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



背景技术:

印刷线路板又可称为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现有的印刷线路板的边部容易折坏,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使用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包括外层基板和内层芯板,所述外层基板为两个,所述内层芯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层芯板叠加在一起,所述外层基板分别位于所述内层芯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内层芯板包括工作区域、边缘区域、第一铜条、第二铜条、第三铜条、第四铜条、阻流pad和导气孔,所述边缘区域包围所述工作区域设置,所述第一铜条与所述工作区域的边缘倾斜设置在所述内层芯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铜条与所述工作区域的边缘倾斜设置在所述内层芯板的另一面上,所述第一铜条和所述第二铜条交叉设置,所述第三铜条与所述工作区域的边缘平行设置在所述内层芯板的一面上,所述第四铜条与所述工作区域的边缘垂直设置在所述内层芯板的另一面上,所述阻流pad设置在所述第三铜条之间和所述第四铜条之间,所述导气孔位于所述第三铜条或所述第四铜条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层芯板和所述外层基板是压合形成一体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区域的形状为正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铜条与所述工作区域的边缘所呈的角度为45°。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铜条与所述工作区域的边缘所呈的角度为135°。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铜条与所述工作区域的边缘相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铜条与所述工作区域的边缘相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铜条、所述第二铜条、所述第三铜条和所述第四铜条的截面积为圆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流pad为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或梯形结构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铜条、所述第二铜条、所述第三铜条、所述第四铜条和所述阻流pad的高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能够增加印刷线路板边缘部分的强度,防止加工过程中边缘出现折弯的情况,具有非常好的阻流、导气的作用,确保了印刷线路板的整体厚度的均匀性,质量好,使用的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的内层芯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述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的内层芯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提供一种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包括外层基板1和内层芯板2。所述外层基板1为两个,所述内层芯板2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层芯板2叠加在一起,所述外层基板1分别位于所述内层芯板2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内层芯板2和所述外层基板1是压合形成一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芯板2为4层设置。

所述内层芯板2包括工作区域3、边缘区域4、第一铜条5、第二铜条6、第三铜条7、第四铜条8、阻流pad9和导气孔10。所述边缘区域4包围所述工作区域3设置,即所述工作区域3在中间部位,所述边缘区域4在周围部位。所述工作区域3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的整体也为正方形。

所述第一铜条5与所述工作区域3的边缘倾斜设置在所述内层芯板2的一面上,所述第一铜条5与所述工作区域3的边缘所呈的角度为45°。所述第一铜条5与所述工作区域3的边缘相碰设置,所述第一铜条5不会进入到工作区域3的。所述第一铜条5是等距且平行排列的,所述第一铜条5是位于所述内层芯板2的四个角上的。所述第二铜条6与所述工作区域3的边缘倾斜设置在所述内层芯板2的另一面上,所述第二铜条6与所述工作区域3的边缘所呈的角度为135°。所述第二铜条6与所述工作区域3的边缘相碰设置,所述第二铜条6不会进入到工作区域3的。所述第二铜条6是等距且平行排列的,所述第二铜条6是位于所述内层芯板2的四个角上的。所述第一铜条5和所述第二铜条6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铜条5和所述第二铜条6的夹角为90°。此结构设置能够增强所述边缘区域4的强度,不易弯折。

工作区域3、边缘区域4、第一铜条5、第二铜条6、第三铜条7、第四铜条8、阻流pad9和导气孔10

所述第三铜条7与所述工作区域3的边缘平行设置在所述内层芯板2的一面上,所述第三铜条7不会进入到工作区域3的。所述第三铜条7是等距且平行排列的,所述第三铜条7是位于所述内层芯板2的四个边上的。所述第四铜条8与所述工作区域3的边缘垂直设置在所述内层芯板2的另一面上,所述第四铜条8不会进入到工作区域3的。所述第四铜条8是等距且平行排列的,所述第四铜条8是位于所述内层芯板2的四个边上的。所述第三铜条7和所述第四铜条8交叉设置,所述第三铜条7和所述第四铜条8的夹角为90°。此结构设置能够增强所述边缘区域4的强度,不易弯折。

所述第一铜条5、所述第二铜条6、所述第三铜条7和所述第四铜条8的截面积为圆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在本实施例中,截面积为长方形。所述阻流pad9设置在所述第三铜条7之间和所述第四铜条8之间,所述导气孔10位于所述第三铜条7或所述第四铜条8上。所述阻流pad9为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或梯形结构体。所述阻流pad9具有非常好的阻流效果,避免出现流胶现象。所述导气孔10在所述第三铜条7和所述第四铜条8上是间隔设置的,所述导气孔10具有导气的作用,所述导气孔10每层不同位置的设置能够使印刷线路板的走线布局合理,提高导通效率。所述第一铜条5、所述第二铜条6、所述第三铜条7、所述第四铜条8和所述阻流pad9的高度相等,能够确保所述内层芯板2厚度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所述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能够增加印刷线路板边缘部分的强度,防止加工过程中边缘出现折弯的情况;

二、所述带有铜条的印刷线路板具有非常好的阻流、导气的作用,确保了印刷线路板的整体厚度的均匀性,质量好,使用的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