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4041发布日期:2020-06-17 01:2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固定装置,尤其是一种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平板电脑保护壳主要是上盖为矩形结构。该上盖用于罩盖住一个平板电脑的上侧。一个下盖是对应于该上盖,该下盖为矩形结构。该下盖用于罩盖住该平板电脑的下侧。在组合时,该上盖直接扣住该下盖,用来包覆住该平板电脑,以达到保护该平板电脑的目的。

但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该上盖是直接扣住该下盖,此种组合结构的紧密度不足,当发生撞击或是使用者在挪移时,容易使得该上盖及该下盖互相分离,因此使得整体的防撞力不足,容易在撞击时使得平板电脑露出上盖及下盖,而造成平板电脑也撞击到外部物件而发生损坏。且因上盖及下盖容易分离,外部的水液也容易渗入该上盖及该下盖内部,而损坏该平板电脑,因此防水效果不足。

本实用新型希望提出一种崭新的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一种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夹持装置,是应用上夹片、下夹片及结合结构形成夹持装置。该结合结构用于结合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而使得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可以紧夹电子装置的保护壳,使得该保护壳可以长久维持其功能。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可使整体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可有效防止保护壳因撞击或操作动作过大而分离,可提供更佳的防撞能力,且使保护壳具有良好的密合度,可以达到防止异物或液体入侵保护壳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一种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夹持装置,为用于夹持一个电子装置的保护壳,其中该保护壳包括一个上盖,用于罩盖住电子装置的上侧、及一个下盖,用于罩盖住该电子装置的下侧;在安装状态下,该上盖及该下盖互相连接而包覆住该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夹持装置包括一个上夹片,用于夹持该保护壳;一个下夹片,用于夹持该保护壳;在安装时该上夹片固定在该保护壳的上方,该下夹片则固定在该保护壳的下方;一个结合结构,位于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的侧边,该结合结构用于结合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而使得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紧夹该保护壳;而使得该保护壳可以长久维持其功能。

进一步地,该上夹片为一个中空的矩形框体;其中该下夹片为一个中空的矩形框体,且其形状对应于该上夹片。

进一步地,该结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的至少一侧配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该至少一个连接件为可与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互相分离的结构;其中该至少一个连接件为多个连接件,包括两侧边连接板及一个后端连接板。

进一步地,该多个连接件还包括两个前端连接柱。

进一步地,各个连接柱及各个连接板以螺锁的方式结合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各个上夹片、下夹片及各个连接件在对应位置上具有螺孔,螺丝可以螺固各连接件于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之间。

进一步地,该至少一个连接件包括连接该上夹片的多个上连接片、及连接该下夹片的多个下连接片;各个上连接片与该上夹片形成一体的结构,各个下连接片与该下夹片形成一体的结构;各个下连接片的位置对应于各个上连接片;

其中该多个上连接片包括两个上侧边连接片及一个上后端连接片;该多个下连接片包括两个下侧边连接片及一个下后端连接片,其中该多个上连接片还包括两个上前端连接片;该多个下连接片还包括两个下前端连接片。

进一步地,各个上连接片及各个下连接片以螺锁的方式互相结合,而将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连接固定;各个上连接片及各个下连接片在对应位置上具有螺孔,螺丝可以螺固于各个上连接片及各该下连接片。

进一步地,该至少一个连接件包括连接该上夹片的多个上连接片、及连接该下夹片的多个下连接片;各个上连接片与该上夹片形成一体的结构,各个下连接片与该下夹片形成一体的结构;各个下连接片的位置对应于各个上连接片;各个上连接片的底部向外弯折,各个上连接片呈l形结构;各个下连接片的顶部向外弯折,各个下连接片呈l形结构;

其中该多个上连接片包括两个上侧边连接片及一个上后端连接片;该多个下连接片包括两个下侧边连接片及一个下后端连接片,其中该多个上连接片还包括两个上前端连接片;该多个下连接片还包括两个下前端连接片。

进一步地,各个上连接片及各个下连接片以螺锁的方式互相结合,而将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连接固定;各个上连接片的向外弯折的底部及各个下连接片的向外弯折的顶部在对应位置上具有螺孔,螺丝可以螺固各个上连接片及各个下连接片。

由下文的说明可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优点,阅读时并请参考附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组合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组合示意图的后方底侧视角;

图1e为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的后方底侧视角,其中未显示螺丝;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组合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2d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组合示意图的后方底侧视角;

图2e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的后方底侧视角;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元件组合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元件组合示意图的后方底侧视角;

图3e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的后方底侧视角。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子装置91传输孔塞片

5保护壳94耳机孔塞片

10上盖551上侧边连接片

20下盖552上侧边连接片

30上夹片553上后端连接片

40下夹片554上前端连接片

50连接件555上前端连接片

51连接板561下侧边连接片

52连接板562下侧边连接片

53连接板563下后端连接片

54连接柱564下前端连接片

55上连接片565下前端连接片

56下连接片570底部

57上连接片571上侧边连接片

58下连接片572上侧边连接片

60结合结构573上后端连接片

71螺孔574上前端连接片

75螺丝575上前端连接片

80孔位580顶部

81传输插孔581下侧边连接片

82相机通孔582下侧边连接片

83指纹辨识通孔583下后端连接片

84耳机插孔584下前端连接片

90塞片585下前端连接片

92相机孔塞片

93指纹辨识孔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考图1a至图3e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一个电子装置1的保护壳5,其中该保护壳5主要包括一个上盖10用于罩盖住电子装置1的上侧、及一个下盖20用于罩盖住该电子装置1的下侧,如图1c、图2c及图3c所示。其中该电子装置1可为平板电脑。该上盖10及该下盖20为矩形结构。在安装状态下,该上盖10及该下盖20互相连接而包覆住该电子装置1。在实际的使用上,该保护壳5上形成多个孔位80,各个孔位80对应内部的电子装置1的功能元件(图中未显示);该多个孔位80包括位于该保护壳5侧边前端的传输插孔81、位于该保护壳5下方的相机通孔82、及位于该保护壳5上方的指纹辨识通孔83、位于该保护壳5侧边后端的耳机插孔84。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保护壳的夹持装置包括下列元件:

一个上夹片30是用于夹持该保护壳5。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上夹片30为一个中空的矩形框体。

一个下夹片40是用于夹持该保护壳5。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下夹片40为一个中空的矩形框体,且其形状对应于该上夹片30。

在安装时该上夹片30固定在该保护壳5的上方,该下夹片40则固定在该保护壳5的下方。

一个结合结构60位于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的侧边,该结合结构60用于结合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而使得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可以紧夹该保护壳5。而使得该保护壳5可以长久维持其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该上夹片30、该下夹片40及该结合结构60并不限于图中所显示的形态,只要能达到结合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该结合结构6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50,用于连接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的至少一侧配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的连接件50。在本实用新型中,各个连接件50可以不同的形式固定到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

如图1a至图1e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连接件50为可与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互相分离的结构。其中该至少一个连接件50主要包括两侧边连接板51、52及一个后端连接板53及两个前端连接柱54。各个连接柱54及各个连接板51、52、53是以螺锁的方式结合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如图1b所示,各个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及各个连接件50在对应位置上具有螺孔71,以使得螺丝75可以螺固各个连接件50于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之间。

其中在螺锁时,也可通过该螺丝75将其他物件(例如架子等)锁固到该至少一个连接件50上。

如图2a至图2e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连接件50包括连接该上夹片30的多个上连接片55、及连接该下夹片40的多个下连接片56。各该上连接片55与该上夹片30形成一体的结构,各个下连接片56与该下夹片40形成一体的结构。各个下连接片56的位置对应于各个上连接片55。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未显示出电子装置1。

其中该多个上连接片55主要包括两个上侧边连接片551、552、一个上后端连接片553及两个上前端连接片554、555。该多个下连接片56主要包括两个下侧边连接片561、562、一个下后端连接片563及两个下前端连接片564、565。各个上连接片55及各个下连接片56是以螺锁的方式互相结合,而将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连接固定。如图2b所示,各个上连接片55及各个下连接片56在对应位置上具有螺孔71,使得螺丝75可以螺固于各个上连接片55及各个下连接片56。

其中在螺锁时,也可通过该螺丝75将其他物件(例如架子等)锁固到该至少一个连接件50上。

如图3a至图3e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连接件50包括连接该上夹片30的多个上连接片57、及连接该下夹片40的多个下连接片58。各个上连接片57与该上夹片30形成一体的结构,各个下连接片58与该下夹片40形成一体的结构。各个下连接片58的位置对应于各个上连接片57。各个上连接片57的底部570是向外弯折,而使得各个上连接片57呈l形结构。各个下连接片58的顶部580是向外弯折,而使得各个下连接片57呈l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例的图示中未显示出电子装置1。

其中该多个上连接片57主要包括两个上侧边连接片571、572、一个上后端连接片573及两个上前端连接片574、575。该多个下连接片58主要包括两个下侧边连接片581、582、一个下后端连接片583及两个下前端连接片584、585。各个上连接片57及各个下连接片58是以螺锁的方式互相结合,而将该上夹片30及该下夹片40连接固定。如图3b所示,各个上连接片57的向外弯折的底部570及各个下连接片58的向外弯折的顶部580在对应位置上具有螺孔71,使得螺丝75可以螺固各个上连接片57及各个下连接片58。

其中在螺锁时,也可通过该螺丝75将其他物件(例如架子等)锁固到该至少一个连接件50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至少一个塞片90用于堵塞该保护壳5的该孔位80,使得使用者仍能操作或看到这些孔位80内部的电子装置的功能元件(图中未显示)。该至少一个塞片主要包括:

一个传输孔塞片91用于堵塞该传输插孔81。

一个相机孔塞片92用于堵塞该相机通孔82。

一个指纹辨识孔塞片93用于堵塞该指纹辨识通孔83。

一个耳机孔塞片94用于堵塞该耳机插孔84。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夹片30及下夹片40并不限于上述的形态,凡是可夹持住该保护壳5的任何形态的上夹片30及下夹片40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应用上夹片、下夹片及结合结构形成夹持装置。该结合结构用于结合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而使得该上夹片及该下夹片可以紧夹电子装置的保护壳。而使得该保护壳可以长久维持其功能。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可使整体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可有效防止保护壳因撞击或操作动作过大而分离,可提供更佳的防撞能力,且使保护壳具有良好

的密合度,可以达到防止异物或液体入侵保护壳的目的。

以上说明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