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连接器屏蔽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4011发布日期:2020-07-24 16:5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新型连接器屏蔽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连接器屏蔽壳。



背景技术:

箱体与连接器连接时,为保证电磁屏蔽的效果,通常连接器和箱体之间需要设置屏蔽壳,实现过渡区域的屏蔽,目前市场上的屏蔽壳和箱体的连接方式是弹片式的滑动接触,但是与连接器对配的箱体在接触区容易氧化,导致接触电阻高接触不稳定,接触电阻大,抗震动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旨在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连接器屏蔽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连接器屏蔽壳,包含屏蔽壳本体,所述屏蔽壳本体整体呈壳体状,包含顶面、底面、侧面一、侧面二、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前侧面高度高于壳体高度,所述前侧面的顶端宽度方向上设有线性均布的尖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前侧面截面呈l状,包含水平伸出端和竖直伸出端,所述尖刺结构设置在水平伸出端上。采用l状的回折的结构设计,增加前侧面的弹性,保证尖刺结构的接触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竖直伸出端与底面的连接处设有斜面过渡,进一步提高前侧面整体的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尖刺结构和水平伸出端的连接处设有弧状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顶面上设有弹片一,保证屏蔽壳本体的卡嵌连接的牢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底面上设有弹片二,进一步保证屏蔽壳本体的卡嵌连接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传统的屏蔽壳采用弹片的接触方式,利用前侧面顶端的尖刺结构与箱体接触,可以刺穿箱体的氧化层和溢漆,保证接触稳定,并且可以提高车用连接器抗震能力,与传统的弹片结构相比,既可以刺穿箱体的氧化层和溢漆,又增加了接触点,保证了接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屏蔽壳本体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屏蔽壳本体的剖视图;

图3是屏蔽壳本体、箱体和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4是屏蔽壳本体、箱体和连接器的装配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屏蔽壳本体,2、顶面,3、底面,4、侧面一,5、侧面二,6、前侧面,6-1、水平伸出端,6-2、竖直伸出端,7、后侧面,8、尖刺结构,9、斜面过渡,10、弧状过渡,11、弹片一,12、弹片二,13、连接器,13-1、连接器屏蔽壳,14、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连接器屏蔽壳,包含屏蔽壳本体1,所述屏蔽壳本体1整体呈壳体状,包含顶面2、底面3、侧面一4、侧面二5、前侧面6和后侧面7,所述前侧面6高度高于壳体高度,所述前侧面6的顶端宽度方向上设有线性均布的尖刺结构8。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将两个屏蔽壳本体1嵌入连接器13上,与连接器屏蔽壳13-1形成一体的结构,再将连接器13固定在箱体14上,其中前侧面6露出,将连接器13安装在箱体14上,此时屏蔽壳本体1前侧面6顶端的尖刺结构8与箱体14接触,可以刺穿箱体14的氧化层和溢漆,保证接触导通,此时箱体14、屏蔽壳本体1和连接器屏蔽壳13-1导通连接成一体,如图3至5所示,这样,连接器13线缆产生的电磁干扰被箱体14、屏蔽壳本体1和连接器屏蔽壳13-1连成的整体电磁屏蔽结构包围,不会辐射出去,并且可以提高车用连接器抗震能力,与传统的弹片结构相比,既可以刺穿箱体14的氧化层和溢漆,又增加了接触点,保证了接触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前侧面6截面呈l状,包含水平伸出端6-1和竖直伸出端6-2,所述尖刺结构8设置在水平伸出端6-1上。采用l状的回折的结构设计,增加前侧面的弹性,保证尖刺结构8的接触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竖直伸出端6-2与底面3的连接处设有斜面过渡9。采用斜面过渡9可以进一步提高前侧面6整体的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尖刺结构8和水平伸出端6-1的连接处设有弧状过渡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顶面2上设有弹片一11,保证屏蔽壳本体1的卡嵌连接的牢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底面3上设有弹片二12,进一步保证屏蔽壳本体1的卡嵌连接的牢固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连接器屏蔽壳,包含屏蔽壳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屏蔽壳本体(1)整体呈壳体状,包含顶面(2)、底面(3)、侧面一(4)、侧面二(5)、前侧面(6)和后侧面(7),所述前侧面(6)高度高于壳体高度,所述前侧面(6)的顶端宽度方向上设有线性均布的尖刺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连接器屏蔽壳,其特征是,所述前侧面(6)截面呈l状,包含水平伸出端(6-1)和竖直伸出端(6-2),所述尖刺结构(8)设置在水平伸出端(6-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接器屏蔽壳,其特征是,所述竖直伸出端(6-2)与底面(3)的连接处设有斜面过渡(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接器屏蔽壳,其特征是,所述尖刺结构(8)和水平伸出端(6-1)的连接处设有弧状过渡(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连接器屏蔽壳,其特征是,所述顶面(2)上设有弹片一(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连接器屏蔽壳,其特征是,所述底面(3)上设有弹片二(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连接器屏蔽壳,包含屏蔽壳本体,所述屏蔽壳本体整体呈壳体状,包含顶面、底面、侧面一、侧面二、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前侧面高度高于壳体高度,所述前侧面的顶端宽度方向上设有线性均布的尖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传统的屏蔽壳采用弹片的接触方式,利用前侧面顶端的尖刺结构与箱体接触,可以刺穿箱体的氧化层和溢漆,保证接触稳定,并且可以提高车用连接器抗震能力,与传统的弹片结构相比,既可以刺穿箱体的氧化层和溢漆,又增加了接触点,保证了接触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兴;王国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