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警示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6767发布日期:2020-06-12 15:2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警示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信号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控制警示灯。



背景技术:

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lightbar警示灯,因其应用场景多,备受用户青睐,但事物具有两面性,其优点也恰恰是其缺点,现有lightbar警示灯采用硬线触发的方式来实现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过多的工作模式,导致用户在选择时,需要进行多次操作才能挑选到合适场合的工作模式,当lightbar警示灯需要附加附属功能(如照明类工作灯),其过多的功能引线也增加了用户接线困难度。

因此,设计出一种最少接线数量的,可便捷选择工作模式的警示灯lightbar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控制警示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控制警示灯,包括警示灯和无线控制盒,所述无线控制盒包括设在表面的控制面板和设在内部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面板表面设有若干操控按键,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操控按键连接的触摸感应模块、接收触摸感应模块信号的无线控制盒mcu、发射所述无线控制盒mcu输出信号的无线发射模块以及第一电源模块;所述警示灯包括无线接收模块、灯源模块、警示灯mcu以及第二电源模块;所述触摸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无线发射模块的信号,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警示灯mcu的输入端连接,警示灯mcu的输出端与灯源模块连接;所述警示灯设有供电接线模块,所述供电接线模块包括电源接头和控制开关盒,所述电源接头包括公端和母端,汽车电瓶通过第一电源线组与电源接头的公端连接,所述警示灯通过第二电源线组和电源接头的公端连接,控制开关盒通过第三电源线组和电源接头的母端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包括dl-ln32无线组网单元和为所述dl-ln32无线组网单元转换合适电压的电压转换单元;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为zigbee模块。采用上述方案,无线控制盒和警示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来实现通信,将传统的硬线触发来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改为通过无线通讯来实现,因此警示灯只用少量的几根电源线和汽车电瓶连接即可,在转换工作模式时候也不用更改接线,只用在无线控制盒的控制面板上直接点击对应的工作模式皆可,极大的提高了操作便利度,并有效避免接线出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或者汽车usb接口连接,第一电源模块为无线控制盒供电,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汽车电瓶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为无线接收模块以及警示灯mcu供电。采用上述方案,车外的警示灯通过电源线组和汽车电瓶供电,无线控制盒设在车内,通过自带的电池或者车内的usb接口供电,安装方便。

进一步的,电压转换单元包括低开启电压稳压源u2、有极性电容e2、有极性电容e3、电容c13、电阻r88、电阻r89以及mos管q12,低开启稳压电源u2的输入引脚与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引脚连接,低开启稳压电源u2的输出引脚接dl-ln32无线组网单元的供电引脚,有极性电容e2和电容c13并联在低开启稳压电源u2的输出引脚与接地引脚之间,低开启稳压电源u2的接地引脚接地,dl-ln32无线组网单元的接地引脚连接mos管q12的漏极,mos管q12的源极接地,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出引脚依次连接电阻r88、r89并接地,mos管q12的栅极连接在电阻r88和r89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感应模块包括触摸感应芯片,所述触摸感应芯片型号为sc12a,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输入引脚与控制面板的操控按键连接,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输出引脚与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入引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操控按键直接设置警示灯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警示灯模式指示模块和设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的指示面板,所述警示灯模式指示模块包括若干组并联设置的指示单元,所述指示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和设在发光二极管阴极的指示电阻,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指示单元的供电端并与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指示电阻相对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为指示单元的控制端,每一个指示单元的控制端对应连接一个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出引脚,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指示面板上。采用上述方案,将电信号转换成光波信号,用于模拟指示警示灯当前的闪烁节拍,以便用户在车内即可了解到车顶/车后警示灯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控制盒mcu型号为stc15w4k32s4,所述警示灯mcu的型号为stc15w404as。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包括vcc端和vcc1端,所述vcc端分别为无线控制盒mcu和警示灯模式指示模块供电,所述vcc1端为触摸感应模块以及无线发射模块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包括5v输出端和3.3v输出端,所述5v输出端为警示灯mcu供电,所述3.3v输出端为无线接收模块供电。采用上述方案,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汽车电瓶连接并输出5v和3.3v,分别给警示灯mcu以及无线接收模块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线组包括第一正极线r1和第一负极线b1,所述第二电源线组包括第二正极线r2、第二负极线b2以及第一接地线y1,所述第三电源线组包括第三正极线r3、第四正极线r4、第三负极线b3以及第二接地线y2;所述第一正极线r1与第三正极线r3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线r2与第四正极线r4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线b1、第二负极线b2以及第三负极线b3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线y1与第二接地线y2连接。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正极线r1与第三正极线r3连接,汽车电瓶为无线控制盒的第一电源模块供电,第四正极线r4与第二正极线r2连接,第一电源模块为警示灯的第二电源模块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控制盒和警示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来实现通信,将传统的硬线触发来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改为通过无线通讯来实现,因此警示灯只用少量的几根电源线和汽车电瓶连接即可,在转换工作模式时候也不用更改接线,只用在无线控制盒的控制面板上直接点击对应的工作模式皆可,极大的提高了操作便利度,并有效避免接线出错。

附图说明

图1为警示灯的接线示意图。

图2为第一电源线组和第二电源线组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三电源线组的示意图。

图4为无线控制盒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电源模块示意图。

图6为无线控制盒mcu电路图。

图7为触摸感应模块电路图。

图8为无线发射模块电路图。

图9为警示灯模式指示模块电路图。

图10为声响提醒模块的电路图。

图11为第二电源模块示意图。

图12为警示灯mcu的电路图。

图13为第一驱动模块电路图。

图14为第二驱动模块电路图。

图15为按键背光指示模块的电路图。

图16为无线接收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智能控制警示灯,包括警示灯1和无线控制盒2。

如图4-9所示,无线控制盒包括设在表面的控制面板和设在内部的控制电路,控制面板表面设有若干操控按键3和指示面板4,控制电路包括与操控按键连接的触摸感应模块、警示灯模式指示模块、接收触摸感应模块信号的无线控制盒mcu、发射无线控制盒mcu输出信号的无线发射模块以及第一电源模块。触摸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无线发射模块的信号,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警示灯mcu的输入端连接,警示灯mcu的输出端与灯源模块连接。

如图11、12、16所示,警示灯包括无线接收模块、灯源模块、警示灯mcu以及第二电源模块;无线接收模块为zigbee模块,无线控制盒mcu型号为stc15w4k32s4,警示灯mcu的型号为stc15w404as。

如图1-3所示,警示灯设有供电接线模块,供电接线模块包括电源接头和控制开关盒10,电源接头包括公端5和母端6,汽车电瓶通过第一电源线组7与电源接头的公端5连接,警示灯通过第二电源线组8和电源接头的公端5连接,控制开关盒10通过第三电源线组9和电源接头的母端6连接。具体的,汽车供电系统为汽车电瓶,第一电源线组7包括第一正极线r1和第一负极线b1,第二电源线组8包括第二正极线r2、第二负极线b2以及第一接地线y1,第三电源线组9包括第三正极线r3、第四正极线r4、第三负极线b3以及第二接地线y2;第一正极线r1与第三正极线r3连接,第二正极线r2与第四正极线r4连接,第一负极线b1、第二负极线b2以及第三负极线b3相互连接,第一接地线y1与第二接地线y2连接。

采用上述的连接方式,第一正极线r1与第三正极线r3连接,第四正极线r4与第二正极线r2连接,汽车电瓶通过控制开关盒为警示灯供电。具体的,汽车电瓶通过控制开关盒后的输出端为vcc2端,汽车电瓶的vcc2端与第二电源模块以及灯源模块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包括5v输出端和3.3v输出端,5v输出端为警示灯mcu供电,3.3v输出端为无线接收模块供电。

在无线控制盒的供电系统中,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或者汽车usb接口连接获取能量并为无线控制盒供电,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包括vcc端和vcc1端,vcc端分别为无线控制盒mcu以及警示灯模式指示模块供电,vcc1端为触摸感应模块以及无线发射模块供电。

如图8所示,无线发射模块包括dl-ln32无线组网单元和为dl-ln32无线组网单元转换合适电压的电压转换单元,电压转换单元包括低开启电压稳压源u2、有极性电容e2、有极性电容e3、电容c13、电阻r88、电阻r89以及mos管q12,低开启稳压电源u2的输入引脚与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引脚vcc1连接,低开启稳压电源u2的输出引脚接dl-ln32无线组网单元的供电引脚,有极性电容e2和电容c13并联在低开启稳压电源u2的输出引脚与接地引脚之间,低开启稳压电源u2的接地引脚接地,dl-ln32无线组网单元的接地引脚连接mos管q12的漏极,mos管q12的源极接地,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出引脚依次连接电阻r88、r89并接地,mos管q12的栅极连接在电阻r88和r89之间。

如图7所示,触摸感应模块包括触摸感应芯片,触摸感应芯片型号为sc12a,触摸感应芯片的输入引脚与控制面板的操控按键连接,触摸感应芯片的输出引脚与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入引脚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引脚vcc1与触摸感应芯片的供电引脚连接并为触摸感应芯片供电,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操控按键直接设置警示灯的工作模式。

如图9所示,警示灯模式指示模块包括若干组并联设置的指示单元,指示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和设在发光二极管阴极的指示电阻,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指示单元的供电端并与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引脚vcc连接,指示电阻相对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为指示单元的控制端,每一个指示单元的控制端对应连接一个无线控制盒mcu的输出引脚,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指示面板上。采用上述方案,将电信号转换成光波信号,用于模拟指示警示灯当前的闪烁节拍,以便用户在车内即可了解到车顶/车后警示灯的工作状态。

另外,如图10、15所示,无线控制盒的控制电路还包括声响提醒模块和按键背光指示模块,声响提醒模块将电信号转换成声波信号,以提示用户当前系统状态,按键背光指示模块将电信号转换成光波信号,以便在暗区指示用户操作。如图13、14所示,灯源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第一驱动模块驱动并保障警示灯两头部led的亮度需求,第二驱动模块驱动并保障警示中间部分led的亮度需求,汽车电瓶的输出端vcc2端为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控制盒和警示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来实现通信,将传统的硬线触发来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改为通过无线通讯来实现,因此警示灯只用少量的几根电源线和汽车电瓶连接即可,在转换工作模式时候也不用更改接线,只用在无线控制盒的控制面板上直接点击对应的工作模式皆可,极大的提高了操作便利度,并有效避免接线出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