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机和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6063发布日期:2020-06-23 23:0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风机和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和烟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集成灶产品技术进步,用户对集成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用户不仅对集成灶的净油烟功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还对集成灶清洗、油污处理也越来越重视。

在现有技术中,集成灶通常都具有除油装置,但如果长时间使用仍然会在风机箱内堆积大量油污,不仅很难清洗,而且有火灾的隐患。因此市场上的一些烟机的除油装置采用高效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线圈。风轮位于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的交变磁场内。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风轮产生交变电流,从而发热。由此,风轮能够融化其上的油污,使得油污易于快速清理。虽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高效节能,但是在电磁感应加热过程有时会出现电路故障导致电磁感应部件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烟机的离心风机,包括电源电路、感应线圈和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的风轮,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为使所述风轮位于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内,其中,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

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所述主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电源电路供电的情况下间歇性地生成并输出持续特定时间段的供电信号;

电连接在所述主控制组件和所述感应线圈之间的电磁加热控制组件,用于基于所述供电信号控制交变电流通过所述感应线圈;

电连接在所述主控制组件和所述感应线圈之间的安全装置,其用于感测所述感应线圈的温度并在所述感应线圈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切断所述主控制组件和所述感应线圈之间的电路或减小所述交变电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风机提供了安全装置。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除油的过程中,安全装置可以实时感测感应线圈的温度,在所述感应线圈中温度高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安全装置可以切断感应线圈的供电电路或减小感应线圈中的交变电流。由此可以降低感应线圈的工作温度,解除安全隐患。

示例性地,安全装置是温度保险丝,其串联在主控制组件和电磁加热控制组件之间。

温度保险丝在感应到感应线圈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可以自身熔断以切断主控制组件向电磁加热控制组件的供电的电源电路,由此,感应线圈停止工作,实现了以较简单的方案避免安全隐患。此外,电磁加热控制组件在温度保险丝熔断后,也因断电而不再工作,避免了能源浪费。

示例性地,安全装置是温度控制器,其与电磁加热控制组件电连接。

温度控制器在感应到感应线圈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可以发出相应的电信号。电磁加热控制组件基于所述电信号可以相应地停止或减小感应线圈中的交变电流,由此,在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同时,能够调节感应线圈中的交变电流,保证油污的清洁效果。

示例性地,安全装置与感应线圈直接物理接触。

安全装置与感应线圈直接物理接触可以更及时、更精确地感测感应线圈的温度,可以及时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示例性地,离心风机还包括报警器,用于在感应线圈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报警。

基于报警器可以通过报警信号通知用户当前离心风机出现故障,这样可以及时切断电源,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进一步地,在报警器发出报警后,用户可以及时切断电源,这样无需安全装置执行操作,减少安全装置的损耗。比如,在安全装置是温度保险丝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温度保险丝的报废。

示例性地,离心风机还包括线圈外罩,安全装置包括温度感测部,感应线圈和温度感测部固定在所述线圈外罩中。

将感应线圈和温度感测部固定在线圈外罩中,可以避免感应线圈和温度感测部粘附油污,确保了感应线圈和温度感测部的正常工作。

示例性地,线圈外罩包括下盖和上盖,上盖设置有开口,安全装置还包括连接线,连接线用于通过所述开口将温度感测部电连接在主控制组件和感应线圈之间。

安全装置属于易损器件。上述方案中,可以便于通过线圈外罩的上盖维修或更换安全装置。

示例性地,所述主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和继电器。

可以基于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灵活地控制输出期望的供电信号,以在合适的时间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供电,可靠性强。此外,继电器成本低,开关控制实现容易。

示例性地,控制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将控制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可以方便安装,减少组装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烟机,其中,所述烟机包括上述的离心风机。

基于上述的离心风机的自动、高效除油污功能,所述烟机可以达到自动、高效除油污功能,可以减少用户的维护成本,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烟机还提供了安全装置。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除油的过程中,所述安全装置可以实时感测感应线圈的温度,在所述感应线圈中温度高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安全装置可以切断感应线圈的供电电路或减小感应线圈中的交变电流。由此可以降低感应线圈的温度,解除安全隐患。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0、电源电路;120、主控制组件;130、安全装置;14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50、感应线圈;160、风轮。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立体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50、感应线圈;160、风轮;170、蜗壳。

图3a和图3b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上盖和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50、感应线圈;180、上盖;181、开口;190、下盖。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410、电源电路;420、主控制组件;430、温度保险丝;44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50、感应线圈;460、风轮。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510、电源电路;520、主控制组件;530、温度控制器;54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50、感应线圈;560、风轮。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610、电源电路;620、主控制组件;621、控制电路;622、继电器;630、安全装置;64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650、感应线圈;660、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虽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高效节能,但是在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路故障,导致电磁感应部件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由此,本申请的用于烟机的离心风机包括安全装置,可以确保电磁感应线圈在工作过程中温度不会过高,可以避免火灾等安全隐患。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0的结构示意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离心风机100包括电源电路110、主控制组件120、安全装置1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感应线圈150和风轮160。

电源电路110与主控制组件120连接,用于为主控制组件120供电。

主控制组件120用于在电源电路110供电的情况下间歇性地生成并输出持续特定时间段的供电信号。所述供电信号输出至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以用于为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供电。

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电连接在主控制组件120和感应线圈150之间,其用于基于供电信号控制交变电流通过所述感应线圈150。由此感应线圈150基于所述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电流可以是高频交变电流。当存在供电信号为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供电的时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控制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150;否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不工作,没有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150。

风轮160与感应线圈150不直接连接。感应线圈150可以设置在风轮160附近,以使所述风轮160位于所述感应线圈150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内。其中,风轮160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所述含铁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普通碳素钢等等。由此可以利用含铁材料的电磁感应原理,在感应线圈150产生的磁场为交变磁场的情况下,所述磁场的磁力线通过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的风轮160时产生强大的涡流。所述涡流使风轮160内的自由电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导致其中的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由于电磁加热是使含铁材料自身发热,因此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5%。由此,引起所述风轮160自行快速发热。风轮160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至风轮160上附着的油污,因此可以快速将油污熔化,达到清洗油污的目的。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所述离心风机100包括感应线圈150、风轮160和蜗壳170。风轮160设置在蜗壳170内部,通过风轮160在蜗壳170内部转动,在蜗壳170内部产生负压,将油烟从入口被吸入蜗壳170内,并将其从出口排出。可以理解,离心风机100的风轮160通过旋转将烹饪产生的油烟吸走,在吸走油烟的过程中油颗粒会粘附在风轮160上,风轮160工作一段时间后,比如一个月左右或累计工作60小时,风轮160上会形成一层油污,需要及时清洗。

主控制组件120间歇性地生成并输出供电信号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上述间歇性可以是指不连贯的、中间暂停一段时间的。风轮160可以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例如一个月,以完成吸走油烟的工作。在此工作时间段(一个月)内,主控制组件120不生成供电信号。主控制组件120可以在所述风轮160工作一段时间后生成并输出持续特定时间段的供电信号,以用于启动相关组件工作,达到清洗风轮160的目的。

特定时间段是供电信号的持续时间。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在存在所述供电信号的情况下能够控制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150,由此,可以引起风轮160自身发热。由于风轮160在感应线圈150的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快,效率高,所以,感应线圈150的工作时间无需太长。具体的,特定时间段可以是20秒至3分钟之间的任意值。

可以理解,有时电路系统可能出现故障,造成感应线圈150的工作时间过长,这样会引起感应线圈150温度过高,容易引起火灾等安全隐患。可以在主控制组件120和感应线圈150之间电连接安全装置130,其可以是任何适用的温度感测控制装置。安全装置130用于感测所述感应线圈150的温度。安全装置130可以包括温度感测部,其可以设置在感应线圈150附近,以实时感测感应线圈150的温度。安全装置130还用于在所述感应线圈150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切断所述主控制组件120和所述感应线圈150之间的电路或减小输入感应线圈150的交变电流,以防止感应线圈150继续升温。温度阈值可以提前设置。该温度阈值可以是稍低于引起安全隐患温度的温度值,并且该温度阈值大于感应线圈150正常工作所达到的温度值。

可以理解,安全装置130可以串联在主控制组件120和感应线圈150之间,如图1所示。替代地,安全装置也可以与主控制组件或感应线圈电连接,以相应地通过主控制组件或感应线圈控制感应线圈中的交变电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风机100中设置了安全装置130。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除油的过程中,所述安全装置130可以实时感测感应线圈150的温度,在所述感应线圈150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安全装置130可以切断感应线圈150的供电电路或减小其中的交变电流,由此可以阻止感应线圈150的继续升温,解除安全隐患。

示例性地,安全装置130与感应线圈150直接物理接触。现有的温控技术中,多是将安全装置130设置在加热对象或者加热对象直接接触的位置,来控制加热对象温度过高导致的危险。但是,由于应用对象是烟机,加热对象是风轮160,受制于风轮叶片的不规则形状的条件限制和产品本身性能要求,无法按照现有技术将安全装置130设置在风轮160上或者与其直接接触的位置。且由于风轮叶片转动会带走热量,并不是该技术方案的烟机产生自燃等灾难的主要位置,故此,将安全装置130设置为与感应线圈150直接物理接触。安全装置130与感应线圈150直接物理接触可以使其感测感应线圈150的温度更及时、更精确,可以及时避免火灾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示例性地,离心风机100还包括线圈外罩,安全装置130包括温度感测部,感应线圈150和温度感测部固定在所述线圈外罩中。

由于风轮160用于旋转以将油烟吸走,风轮160旋转的时候会将一部分油污甩到蜗壳内壁上。将感应线圈150和温度感测部固定在线圈外罩中,可以避免感应线圈150和温度感测部粘附油污,确保了感应线圈150和温度感测部的正常工作。

示例性地,线圈外罩包括下盖和上盖。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盖180和下盖190,这二者共同构成线圈外罩。如图3b所示,感应线圈150设置在所述下盖190内。线圈外罩的下盖190可以用于隔离风轮160与感应线圈150。上盖180可用于防止外界灰尘或油污进入线圈外罩。如图3a所示,上盖180设置有开口181,安全装置130还包括连接线,连接线用于通过所述开口181将安全装置130的温度感测部电连接在主控制组件120和感应线圈150之间。示例性地,在线圈外罩内,安全装置130可以与感应线圈150直接物理接触。安全装置130属于易损器件,将安全装置130放在感应线圈外侧可以方便更换和维修。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400的结构示意框图。所述离心风机400包括电源电路410、主控制组件420、温度保险丝4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40、感应线圈450和风轮460。其中,电源电路410、主控制组件42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40、感应线圈450和风轮460分别与离心风机100的电源电路110、主控制组件12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感应线圈150和风轮16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在图4所示的安全装置是温度保险丝430,其串联在主控制组件420和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40之间。

可以理解,温度保险丝430是温度感应回路切断装置,其可以包括可熔体。该可熔体也是前述温度感测部,其能够感测周围温度。可以将温度保险丝430的可熔体放置在感应线圈450附近,比如感应线圈450上方。这样,温度保险丝430可以实时感测感应线圈450的温度。当感应线圈450工作不正常而导致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温度保险丝430的可熔体便熔断,从而切断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40的电源电路。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40控制感应线圈450中不再有交变电流,感应线圈450停止工作。由此,防止感应线圈450温度继续上升而导致离心风机400的零部件被烧毁或发生安全事故。

温度保险丝430在感应到感应线圈450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可以自身熔断以切断主控制组件420向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40的供电的电源电路,由此,感应线圈450停止工作,避免了安全隐患。此外,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40在温度保险丝430熔断后,也因断电而不再工作,避免了能源浪费。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500的结构示意框图。所述离心风机500包括电源电路510、主控制组件520、温度控制器5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40、感应线圈550和风轮560。其中,电源电路510、主控制组件52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40、感应线圈550和风轮560分别与离心风机100的电源电路110、主控制组件12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感应线圈150和风轮16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在图5所示的安全装置是温度控制器530,其与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40电连接。温度控制器530可以感测温度并输出相应的电信号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4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40还用于基于所述电信号控制感应线圈550中不再有交变电流或交变电流减小。由此,防止了感应线圈550温度继续快速上升引起的安全隐患。

温度控制器530在感应到感应线圈550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可以发出相应的电信号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40,以由其基于所述电信号停止或减小感应线圈550中的交变电流,由此,避免了安全隐患。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600的结构示意框图。所述离心风机600包括电源电路610、安全装置6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640、感应线圈650和风轮660。其中,电源电路610、安全装置6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640、感应线圈650和风轮660分别与离心风机100的电源电路110、安全装置1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感应线圈150和风轮16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所述主控制组件620包括控制电路621和继电器622。

如图6所示,控制电路621分别与电源电路610和继电器622连接,电源电路610用于给控制电路621供电,控制电路621用于生成控制信号。继电器622分别与控制电路621和安全装置630(如图6所示)或电磁加热控制组件640连接。所述继电器622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电路621生成的控制信号间歇性地输出供电信号至电磁加热控制组件640。

在此,可以基于控制电路621和继电器622灵活地控制输出期望的供电信号,以在合适的时间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640供电,可靠性强。此外,继电器622成本低,开关控制实现容易。

示例性地,控制电路621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将控制电路621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可以方便安装,减少组装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示例性地,离心风机还包括报警器(未示出),用于在感应线圈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报警。预设阈值可以提前设置。该预设阈值可以是稍低于上述温度阈值并且大于感应线圈正常工作的温度值。

在感应线圈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报警器可以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可以包括报警光信号和/或报警声音信号,以用于通知用户当前离心风机出现故障,需要及时处理。

基于报警器,可以通过报警信号通知用户当前离心风机出现故障,这样可以由用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此外,在报警器发出报警后,用户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这样可以无需安全装置130执行操作,减少安全装置130的损耗。比如,在安全装置130是温度保险丝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温度保险丝的过多报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离心风机的烟机。

基于上述的离心风机的自动、高效除油污功能,所述烟机可以达到自动、高效除油污功能,可以减少用户的维护成本,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烟机还提供了安全装置。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除油的过程中,所述安全装置可以实时感测感应线圈的温度,在所述感应线圈中温度高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安全装置可以切断感应线圈的供电电路或减小感应线圈中的交变电流。由此可以降低感应线圈的温度,解除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