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电热膜电加热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6056发布日期:2020-06-23 23:0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电热膜电加热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电热膜电加热玻璃。



背景技术:

电加热玻璃用于建筑外,还可用于飞机、舰艇、汽车或寒冷地区观察哨所的除冰、防霜,汽车在冬季室外放置过夜后,前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外会凝结一层冰霜,冰霜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给驾驶员和乘客人身安全带来隐患,所以需要使用到电加热玻璃,目前现有的电加热玻璃,除冰防霜效果差且不能调节温度,当人们在使用电加热玻璃时,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调节除冰或防霜的加热温度,影响了除冰或防霜的效率,不方便人们使用,降低了电加热玻璃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电热膜电加热玻璃,具备除冰防霜效果好且可以调节温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加热玻璃除冰防霜效果差且不能调节温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电热膜电加热玻璃,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玻璃主体,所述电加热玻璃主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电热膜,所述第一电热膜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一正电极与第二正电极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电阻导体,所述电阻导体的右侧设置有耐高温导线,所述耐高温导线的右侧贯穿至固定框的右侧并设置有温控盒,所述温控盒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温控盒的右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第一电热膜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正电极,所述电加热玻璃主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电热膜,所述第二电热膜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负电极,所述第二电热膜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正电极。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热膜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二电热膜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聚酰亚胺薄膜靠近电加热玻璃主体内腔的一侧设置有oca涂胶层,所述oca涂胶层远离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的一侧与电加热玻璃主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粘合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电热膜电加热玻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框、电加热玻璃主体、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聚酰亚胺薄膜、oca涂胶层、电阻导体、耐高温导线、温控盒和电源线的相互配合,达到了除冰防霜效果好且可以调节温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加热玻璃除冰防霜效果差且不能调节温度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电加热玻璃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调节除冰或防霜的加热温度,不会影响除冰或防霜的效率,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电加热玻璃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oca涂胶层,对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在工作使用时出现脱落的问题,通过设置聚酰亚胺薄膜,对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耐腐蚀和绝缘效果好的作用,解决了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在工作使用时耐腐蚀和绝缘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设置温控盒,对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方便调节温度的作用,解决了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在工作使用时不能调节温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玻璃主体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热膜与第二电热膜结构剖面图。

图中:1固定框、2电加热玻璃主体、3第一加热装置、31第一电热膜、32第一负电极、33第一正电极、4第二加热装置、41第二电热膜、42第二负电极、43第二正电极、5聚酰亚胺薄膜、6oca涂胶层、7电阻导体、8耐高温导线、9温控盒、10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双层电热膜电加热玻璃,包括固定框1,固定框1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玻璃主体2,电加热玻璃主体2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3,第一加热装置3包括第一电热膜31,第一电热膜31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二电热膜4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5,通过设置聚酰亚胺薄膜5,对第一电热膜31和第二电热膜4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耐腐蚀和绝缘效果好的作用,解决了第一电热膜31和第二电热膜41在工作使用时耐腐蚀和绝缘效果差的问题,聚酰亚胺薄膜5靠近电加热玻璃主体2内腔的一侧设置有oca涂胶层6,通过设置oca涂胶层6,对第一电热膜31和第二电热膜4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第一电热膜31和第二电热膜41在工作使用时出现脱落的问题,oca涂胶层6远离第一电热膜31和第二电热膜41的一侧与电加热玻璃主体2内腔的顶部和底部粘合连接,第一电热膜3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负电极32,第一电热膜3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正电极33,第一正电极33与第二正电极43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电阻导体7,电阻导体7的右侧设置有耐高温导线8,耐高温导线8的右侧贯穿至固定框1的右侧并设置有温控盒9,通过设置温控盒9,对第一电热膜31和第二电热膜4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方便调节温度的作用,解决了第一电热膜31和第二电热膜41在工作使用时不能调节温度的问题,温控盒9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旋钮,温控盒9的右侧设置有电源线10,电加热玻璃主体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4,第二加热装置4包括第二电热膜41,第二电热膜4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负电极42,第二电热膜4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正电极43,通过设置固定框1、电加热玻璃主体2、第一加热装置3、第二加热装置4、聚酰亚胺薄膜5、oca涂胶层6、电阻导体7、耐高温导线8、温控盒9和电源线10的相互配合,达到了除冰防霜效果好且可以调节温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加热玻璃除冰防霜效果差且不能调节温度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电加热玻璃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调节除冰或防霜的加热温度,不会影响除冰或防霜的效率,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电加热玻璃的实用性。

使用时,人们首先将电源线10与外置电源连接,电源线10通过温控盒9、耐高温导线8和电阻导体7驱动第一电热膜31和第一电热膜31开始工作,第一电热膜31和第一电热膜31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的热能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对外传递,其电能与热能的转换率高达98%以上,在碳分子的作用使第一电热膜31和第一电热膜31表面迅速升温,使其对电加热玻璃主体2进行除冰防霜,调控温度时,人们可通过温控盒9上的调节旋钮进行控温,从而达到了除冰防霜效果好且可以调节温度的优点。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该双层电热膜电加热玻璃,通过固定框1、电加热玻璃主体2、第一加热装置3、第二加热装置4、聚酰亚胺薄膜5、oca涂胶层6、电阻导体7、耐高温导线8、温控盒9和电源线10的相互配合,达到了除冰防霜效果好且可以调节温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加热玻璃除冰防霜效果差且不能调节温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