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9634发布日期:2020-12-04 14:0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设备內部的空气流通缓慢,不能及时将热量排出时,就会给设备带来损害,严重的会直接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耽误工作。现有的机电设备的散热方式,是在设备中安装风扇,将设备内部的热量排出,但是该方式散热效果缓慢,不能及时快速地进行降温,导致降温效率达不到要求,而使设备被烧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具备可及时快速地对设备进行降温,提高降温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散热方式的散热效果缓慢,不能及时快速地进行降温,导致降温效率达不到要求,而使设备被烧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热层,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端贯穿蓄水箱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内腔的底部,所述循环水管的出水端分别贯穿散热箱的顶部、散热箱的内腔和蓄水箱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内腔的顶部,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散热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隔热层,所述散热箱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气管和输冷管,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贯穿散热箱的右侧面和顶面并延伸至散热箱的外部,所述输冷管的进气端贯穿散热箱的右侧面并延伸至第二隔热层的内腔,所述排气管和输冷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内腔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隔热层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泵位于蓄水箱和散热箱的外部,所述蓄水箱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的底部贯穿蓄水箱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内腔的顶部,所述蓄水箱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右端贯穿蓄水箱的左侧面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的内腔,所述排水管的左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二隔热层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循环水管固定贯穿固定座,所述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位于散热箱的外部,所述散热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贯穿散热箱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二隔热层的内腔,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盖,所述散热箱的正面设有第一控制器,所述散热箱和蓄水箱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左侧面还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一拉杆,一对所述第一拉杆上均螺纹贯穿有螺栓,所述第一拉杆的顶部活动插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呈u形,所述第二拉杆上设有两组分别与一对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每组所述螺纹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拉杆的横杆上固定套接有辅助套,所述辅助套为橡胶辅助套,所述辅助套的外表面设有突起纹路,所述突起纹路热压在辅助套的外表面。

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二隔热层内腔中的循环水管为多段叠加,且每段所述循环水管均从上至下呈倾斜状,位于所述第二隔热层内腔中的循环水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热层。

优选的,位于所述散热箱和蓄水箱底部的万向轮的数量均为三个,位于所述散热箱底部的三个万向轮中的两个位于散热箱底部的右侧,另一个所述万向轮位于散热箱底部左侧的中间,位于所述蓄水箱底部的三个万向轮中的两个位于蓄水箱底部的左侧,另一个所述万向轮位于蓄水箱底部右侧的中间,位于所述散热箱底部右侧两个万向轮和位于蓄水箱底部左侧的两个万向轮均为可锁定式万向轮,每个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散热箱和蓄水箱的底部通过伸缩杆与万向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和输冷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板和磁铁,所述固定板和磁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磁铁的左侧,所述固定板和磁铁的纵截面均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内腔的底部和排水管均呈倾斜状,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和第一隔热层内腔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按键和指示灯,所述第二气泵、第一气泵和水泵均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箱内还设置有加速冷却装置,所述加速冷却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所述输冷管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与所述散热箱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另一端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转动连接;

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输冷管左侧;

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转盘正面远离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柱;

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所述第二固定杆一端与所述散热箱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下端设置有扇形齿轮,所述摆杆上端延伸至所述转盘处并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摆杆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

支撑板,所述固定座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滑动式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滑杆正面设置有第二齿条;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端,所述第二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设置若干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所述叶片处设置有螺纹;

导轨,所述散热箱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中心设置第一螺纹孔,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转轴螺纹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内壁,用于检测所述散热箱内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外壁,用于检测所述散热箱外部的环境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用于检测所述排气管内的温度;

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输冷管内,用于检测所述输冷管内的温度;

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蓄水箱内,用于检测所述蓄水箱内的温度;

流速调节装置,所述流速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泵上,用于调节所述水泵输出端的流速;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外壁,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速调节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控制所述流速调节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散热箱内的温度大于预设最高温度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工作,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水泵启动时,所述散热箱内产生的总热量:

qc=c1·ρ1·v1·(ty-t2)(1)

其中,qc为所述水泵启动时,所述散热箱内产生的总热量,c1为所述散热箱内空气的比热容,ρ1为所述散热箱内空气的密度,v1为所述散热箱的体积,ty为所述预设最高温度,t2为所述水泵启动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散热箱外部的环境温度;

步骤2: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循环水管的冷却效率:

其中,μ1为所述循环水管的冷却效率,v2为所述蓄水箱的容积,t5为所述水泵启动时,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蓄水箱内的温度,ln为自然对数,ρ3为所述蓄水箱内水的密度;

步骤3:基于步骤2及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水泵输出端的目标流速:

其中,q1为所述水泵输出端的目标流速,q2为所述第一气泵的预设流量,t3为所述水泵启动时,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气管内的温度,q3为所述第二气泵的预设流量,t4为所述水泵启动时,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蓄水箱内的温度,c3为所述蓄水箱内水的比热容,t1为所述水泵、所述第一气泵、所述第二气泵的预设工作时长;

步骤4:基于步骤3,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流速调节装置将所述水泵输出端的实际流速调节至所述水泵输出端的目标流速。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通过启动水泵可将蓄水箱中的冷水进入到循环水管中,并最终再次进入到蓄水箱中,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冷水一直在循环水管中流动,可将散热箱中的热量吸收,使其内腔的温度降低,同时在第一气泵的作用下将设备内部的热量吸走,并经过排气管排出,在第二气泵的作用下,将散热箱内腔中的冷气吹入到设备中,从而可迅速使设备内部的空气温度降低,通过一边为设备输入冷气,一边将其内部热量吸走的方式,可及时快速地对其降温。

2、该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通过万向轮可以轻松将该散热设备进行自由移动,节省体力,移动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减缓震动,使该散热设备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且带有锁定功能的万向轮可将其锁定,使该设备得到固定,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移动。

3、该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设计,可以拉伸和缩短第二拉杆,从而可改变拉杆的长度和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使用,提高不同高度的人操作的舒适性。

4、该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通过固定板和磁铁,当将排气管和输冷管插入到机电设备中时,磁铁将吸住机电设备的外表面,对其进行密封连接,拆卸时只需直接拉出即可,该方法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5、该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通过循环水管在散热箱的内腔中呈多段叠加设计,可使更多的冷水在散热箱内腔中的流动,从而可增加吸收热量的效率。

6、该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通过设置加速冷却装置,利用输冷管输入的冷气可以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转轴的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叶片转动能够搅动散热箱内的气体,使散热箱内的气体加速混合均匀,从而加快对散热箱内的冷却,同时移动板的上下扇动散热箱内的气体,使气体进一步混合,合理利用输冷管输入的冷气,能更好的加速冷却,提升了冷却效率,保证了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

7、该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通过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可以实现水泵的自动启动,实现自动降温,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通过设置流速调节装置,根据散热箱产生的热量及水泵的冷却效率对水泵输出端的流速进行自动调节,保证散热箱能在预设工作时长内散热完毕,提高了散热效率,避免散热箱内有残留热量而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进气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速冷却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图6中b处放大图。

图中:1、散热箱;2、第二隔热层;3、第二气泵;4、磁铁;5、固定板;6、第一气泵;7、排气管;8、第二密封盖;9、进气管;10、循环水管;11、水泵;12、温度传感器;13、辅助套;14、第二拉杆;15、螺纹孔;16、螺栓;17、加注管;18、水位传感器;19、第一拉杆;20、第一隔热层;21、排水管;22、第一密封盖;23、蓄水箱;24、万向轮;25、固定座;26、导热层;27、第一控制器;28、输冷管;29、第一固定杆;30、第一转轴;31、叶轮;32、转盘;33、固定柱;34、第二固定杆;35、摆杆;36、扇形齿轮;37、第一通孔;38、支撑板;39、滑杆;40、第一齿条;41、第二齿条;43、第二转轴;44、轴承;45、叶片;46、第一齿轮;47、导轨;48、滑块;49、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包括散热箱1,散热箱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蓄水箱23,蓄水箱2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热层20,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将对蓄水箱23内腔中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数值并在第一控制器27上的显示屏中显示,当温度过高时,可将第一密封盖22打开,使热水排出,重新灌入冷水,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8,通过加注管17将冷水灌入到蓄水箱23中,此时水位传感器18将对水位进行实时检测,当达到设定水位后,水位传感器18将通知第一控制器27,使第一控制器27上的指示灯闪烁,告知操作人员停止冷水的灌入,蓄水箱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管10,循环水管10的进水端贯穿蓄水箱23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底部,循环水管10的出水端分别贯穿散热箱1的顶部、散热箱1的内腔和蓄水箱23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顶部,位于第二隔热层2内腔中的循环水管10为多段叠加,且每段循环水管10均从上至下呈倾斜状,可使更多的冷水在散热箱1内腔中的流动,从而可增加吸收热量的效率,位于第二隔热层2内腔中的循环水管10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热层26,导热层26可更加快速地吸收散热箱1内腔中的热量,提高降温的速度,循环水管10上设有水泵11,水泵11位于蓄水箱23和散热箱1的外部,不会将水泵11运行时的热量带到蓄水箱23和散热箱1的内腔中,该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通过启动水泵11可将蓄水箱23中的冷水进入到循环水管10中,并最终再次进入到蓄水箱23中,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冷水一直在循环水管10中流动,可将散热箱1中的热量吸收,使其内腔的温度降低,蓄水箱23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加注管17,加注管17的底部贯穿蓄水箱23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顶部,蓄水箱23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21,排水管21的右端贯穿蓄水箱23的左侧面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的内腔,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底部和排水管21均呈倾斜状,排水管21的底部和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底部紧密贴合,可保证可以将蓄水箱23内部的水完全且顺利地排出,排水管21的左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密封盖22,蓄水箱23的左侧面还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一拉杆19,一对第一拉杆19上均螺纹贯穿有螺栓16,第一拉杆19的顶部活动插接有第二拉杆14,第二拉杆14呈u形,第二拉杆14上设有两组分别与一对螺栓16相适配的螺纹孔15,每组螺纹孔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过第一拉杆19和第二拉杆14的设计,可以拉伸和缩短第二拉杆14,从而可改变拉杆的长度和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使用,提高不同高度的人操作的舒适性,第二拉杆14的横杆上固定套接有辅助套13,辅助套13为橡胶辅助套,辅助套13的外表面设有突起纹路,突起纹路热压在辅助套13的外表面,通过橡胶突起纹路可增大与手部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并提高舒适度,散热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隔热层2,第二隔热层2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5,循环水管10固定贯穿固定座25,散热箱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气管7和输冷管28,排气管7的出气端贯穿散热箱1的右侧面和顶面并延伸至散热箱1的外部,输冷管28的进气端贯穿散热箱1的右侧面并延伸至第二隔热层2的内腔,排气管7和输冷管28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板5和磁铁4,固定板5和磁铁4固定连接,固定板5位于磁铁4的左侧,固定板5和磁铁4的纵截面均呈圆形,通过固定板5和磁铁4,当将排气管7和输冷管28插入到机电设备中时,磁铁4将吸住机电设备的外表面,对其进行密封连接,拆卸时只需直接拉出即可,该方法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排气管7和输冷管28上分别设有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3,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3位于散热箱1的外部,不会将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3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散热箱1的内腔中,在第一气泵6的作用下将设备内部的热量吸走,并经过排气管7排出,在第二气泵3的作用下,将散热箱1内腔中的冷气吹入到设备中,从而可迅速使设备内部的空气温度降低,通过一边为设备输入冷气,一边将其内部热量吸走的方式,可及时、快速地对其降温,散热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管9,进气管9的底部贯穿散热箱1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二隔热层2的内腔,进气管9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盖8,将第二密封盖8盖在进气管9上,使散热箱1的内腔成为密闭的空间,当对散热箱1的内腔进行降温时,可防止外部热量进入,提高对散热箱1的内腔降温的速度,散热箱1的正面设有第一控制器27,第一控制器27上设有显示屏、按键和指示灯,第二气泵3、第一气泵6和水泵11均与第一控制器27电性连接,显示屏中可以显示蓄水箱23内部的温度值,按键可以用来控制第二气泵3、第一气泵6和水泵11的运行,指示灯用来提醒操作人员蓄水箱23中的水位情况,散热箱1和蓄水箱23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万向轮24,位于散热箱1和蓄水箱23底部的万向轮24的数量均为三个,可在起到移动和稳定该散热设备的同时,降低成本,位于散热箱1底部的三个万向轮24中的两个位于散热箱1底部的右侧,另一个万向轮24位于散热箱1底部左侧的中间,位于蓄水箱23底部的三个万向轮24中的两个位于蓄水箱23底部的左侧,另一个万向轮24位于蓄水箱23底部右侧的中间,位于散热箱1底部右侧两个万向轮24和位于蓄水箱23底部左侧的两个万向轮24均为可锁定式万向轮,每个万向轮2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散热箱1和蓄水箱23的底部通过伸缩杆与万向轮24固定连接,通过万向轮24可以轻松将该散热设备进行自由移动,节省体力,移动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减缓震动,使该散热设备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且带有锁定功能的万向轮24可将其锁定,使该设备得到固定,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移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排气管7和输冷管28的端口插入到机电设备中时,磁铁4将吸住机电设备的外表面,对其进行密封连接,通过加注管17将冷水灌入到蓄水箱23中,此时水位传感器18将对水位进行实时检测,当达到设定水位后,水位传感器18将通知第一控制器27,使第一控制器27上的指示灯闪烁,告知操作人员停止冷水的灌入,然后通过第一控制器27启动水泵11将蓄水箱23中的冷水进入到循环水管10中,并最终再次进入到蓄水箱23中,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冷水一直在循环水管10中流动,可将散热箱1中的热量吸收,使其内腔的温度降低,在此过程中要将第二密封盖8盖在进气管9上,使散热箱1的内腔成为密闭的空间,防止外部热量进入,可提高对散热箱1的内腔降温的速度,之后再打开第二密封盖8,通过第一控制器27启动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3,在第一气泵6的作用下将机电设备内部的热量吸走,并经过排气管7排出,在第二气泵3的作用下,将散热箱1内腔中的冷气吹入到设备中,从而可迅速使设备内部的空气温度降低,通过一边为设备输入冷气,一边将其内部热量吸走的方式,可及时、快速地对其降温,温度传感器12将对蓄水箱23内腔中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数值并在第一控制器27上的显示屏中显示,当温度过高时,可将第一密封盖22打开,使热水排出,重新灌入冷水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所述散热箱1内还设置有加速冷却装置,所述加速冷却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杆29,所述第一固定杆29设置在所述输冷管28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杆29一端与所述散热箱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9另一端设置第一转轴30,所述第一转轴30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9转动连接;

叶轮31,所述叶轮31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30上,所述叶轮31位于所述输冷管28左侧;

转盘32,所述转盘32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30上,所述转盘32正面远离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柱33;

第二固定杆34,所述第二固定杆34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9下方,所述第二固定杆34一端与所述散热箱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4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摆杆35,所述摆杆35下端设置有扇形齿轮36,所述摆杆35上端延伸至所述转盘32处并设置有第一通孔37,所述摆杆35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7套设在所述固定柱33上,所述固定柱33与所述第一通孔37滑动连接;

支撑板38,所述固定座25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38,两个所述支撑板38之间滑动式穿设有滑杆39,所述滑杆39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扇形齿轮36啮合的第一齿条40,所述滑杆39正面设置有第二齿条41;

第二转轴43,所述第二转轴43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5上端,所述第二转轴43一端通过轴承44与所述固定座25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3另一端设置若干叶片45,所述第二转轴43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41啮合的第一齿轮46,所述第二转轴43靠近所述叶片45处设置有螺纹;

导轨47,所述散热箱1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轨47,两个所述导轨47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48,两个所述滑块48之间设置移动板49,所述移动板49中心设置螺纹孔,所述移动板49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转轴43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输冷管28处输入冷气时,冷气吹动叶轮31转动,叶轮31带动第一转轴30转动,第一转轴30带动转盘32转动,由于固定柱33偏心设置在转盘32正面,转盘32转动同时,固定柱33带动摆杆35运动,摆杆35在第二固定杆34的限位作用下进行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扇形齿轮36进行左右往复运动,扇形齿轮36与第一齿条40啮合,扇形齿轮36左右往复运动带动滑杆39在支撑板38内左右滑动,然后滑杆39通过第二齿条41与第一齿轮46的啮合带动第二转轴43转动,第二转轴43转动带动叶片45转动,可以对散热箱1内的气体进行搅动,使散热箱1内的气体混合均匀,同时第二转轴43与移动板49螺纹连接,第二转轴43往复转动通过螺纹传动带动移动板49在散热箱1内上下滑动,从而上下扇动散热箱1内的气体,通过设置加速冷却装置,利用输冷管28输入的冷气可以带动叶轮31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转轴43的转动,第二转轴43转动带动叶片45转动能够搅动散热箱1内的气体,使散热箱1内的气体加速混合均匀,从而加快对散热箱1内的冷却,同时移动板49的上下扇动散热箱1内的气体,使气体进一步混合,合理利用输冷管28输入的冷气,能更好的加速冷却,提升了冷却效率,保证了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1内壁,用于检测所述散热箱1内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1外壁,用于检测所述散热箱1外部的环境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7内,用于检测所述排气管7内的温度;

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输冷管28内,用于检测所述输冷管28内的温度;

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蓄水箱23内,用于检测所述蓄水箱23内的温度;

流速调节装置,所述流速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泵11上,用于调节所述水泵11输出端的流速;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1外壁,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速调节装置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箱1内的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大于第二控制器内的预设最高温度时,说明散热箱1内温度过高,此时,第一控制器27控制水泵11、第一气泵6及第二气泵3开启来对散热箱1进行降温,在启动预设工作时长后,水泵11、第一气泵6及第二气泵3能够将散热箱1产生的热量全部排出,最后第一控制器27将水泵11、第一气泵6及第二气泵3关闭,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能够实现自动降温且将散热箱1内的热量全部排出,使设备更加智能,无需投入专人看管,节省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控制所述流速调节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散热箱1内的温度大于预设最高温度时,所述第一控制器27控制所述水泵11工作,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水泵11启动时,所述散热箱1内产生的总热量:

qc=c1·ρ1·v1·(ty-t2)(1)

其中,qc为所述水泵11启动时,所述散热箱1内产生的总热量,c1为所述散热箱1内空气的比热容,ρ1为所述散热箱1内空气的密度,v1为所述散热箱1的体积,ty为所述预设最高温度,t2为所述水泵11启动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散热箱1外部的环境温度;

步骤2: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循环水管10的冷却效率:

其中,μ1为所述循环水管10的冷却效率,v2为所述蓄水箱23的容积,t5为所述水泵11启动时,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蓄水箱23内的温度,ln为自然对数,ρ3为所述蓄水箱23内水的密度;

步骤3:基于步骤2及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水泵11输出端的目标流速:

其中,q1为所述水泵11输出端的目标流速,q2为所述第一气泵6的预设流量,t3为所述水泵11启动时,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气管7内的温度,q3为所述第二气泵3的预设流量,t4为所述水泵11启动时,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蓄水箱23内的温度,c3为所述蓄水箱23内水的比热容,t1为所述水泵11、所述第一气泵6、所述第二气泵3的预设工作时长;

步骤4:基于步骤3,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流速调节装置将所述水泵11输出端的实际流速调节至所述水泵11输出端的目标流速。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散热箱1内的温度大于预设最高温度时,第一控制器27控制水泵11、第一气泵6及第二气泵3启动开始对散热箱1降温,水泵11、第一气泵6及第二气泵3在工作预设工作时长后停止工作,在水泵11启动工作过程中,需将散热箱1内产生的热量消除,通过公式(1)可以计算出水泵11启动时,散热箱1内产生的总热量,然后通过公式(2)计算水泵11的冷却效率,最后通过公式(3)计算水泵11输出端的目标流速,在计算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第一气泵6及第二气泵3的散热量以及水泵11的冷却效率,使得目标流速的计算更加准确,为保证在预设工作时长内消除散热箱1产生的热量,第二控制器能够控制流速调节装置工作,流速调节装置对水泵11输出端的流速进行调节,使得水泵11输出端的实际流速等于目标流速,通过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可以实现水泵11的自动启动,实现自动降温,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通过设置流速调节装置,根据散热箱1产生的热量及水泵11的冷却效率对水泵11输出端的流速进行自动调节,保证散热箱1能在预设工作时长内散热完毕,提高了散热效率,避免散热箱1内有残留热量而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