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7691发布日期:2021-06-01 14:1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量逆变回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



背景技术:

能量逆变回馈装置指当电动机所传动的位能负载下放时,电动机将可能处于再生发电制动状态;或当电动机从高速到低速减速时,频率可以突减,但因电机的机械惯性,电机可能处于再生发电状态,传动系统中所储存的机械能经电动机转换成电能,通过逆变器的六个续流二极管回送到变频器的直流回路中。

现有的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在使用时底部支架与装置直接贴合没有固定,受力容易发生偏移,影响支撑稳定,并且装置之间连接为贴合放置,受到震动容易前后脱离,导致装置参差不齐,而且装置之间容易发生摩擦,造成表面损坏,贴合时散热效果降低,影响正常使用,同时顶部散热口没有保护,容易进入灰尘,需要经常清理,增加了使用难度,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在使用时底部支架与装置直接贴合没有固定,受力容易发生偏移,影响支撑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贴合有回馈装置,所述回馈装置的左右两侧底部均安装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短板、圆板、凸板、槽板、第一螺纹杆和第一把手;

所述短板的右侧与回馈装置的左侧底部相固接,所述短板的正面与圆板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圆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凸板的内侧相固接,位于左侧所述凸板的外壁与槽板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槽板的顶部与第一螺纹杆的底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部与第一把手的底部相固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上方螺纹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的内侧分别与回馈装置的左右两侧下方相固接,所述圆板、凸板、槽板和第一螺纹杆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壁顶部分别与内侧的凸板的顶部相抵紧。

优选的,所述回馈装置的正面右侧上下均固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三角板、弯板、第一滑槽、第一圆块、竖杆、曲块、第二螺纹杆和第二把手;

两个所述三角板的内侧分别与支架的上下两侧相固接,两个所述三角板的正面分别与弯板的内壁转动相连,两个所述弯板的正面左侧均加工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分别与第一圆块的外壁滑动卡接,两个所述第一圆块的正面分别与竖杆的后端面外侧转动相连,两个所述竖杆的外壁分别与支架的上下两侧间隙配合,两个所述竖杆的内侧分别与曲块的上下两侧相抵紧,所述曲块的左侧与第二螺纹杆的右侧相固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左侧与支架的左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侧与第二把手的右侧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竖杆、曲块、第二螺纹杆和支架组成升降机构。

优选的,所述回馈装置的正面左侧上下均固接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回馈装置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曲板、第二滑槽、第二圆块、短杆、直板和握把;

所述曲板的底部与回馈装置的顶部左侧相固接,所述曲板的正面加工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与第二圆块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二圆块的正面与短杆的底部相固接,所述短杆的顶部与直板的底部左侧相固接,所述直板的左侧与握把的右侧相固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直板的内侧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通过固定机构第一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配合槽板带动外侧凸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圆板转动带动内侧凸板对凹槽进行卡接固定,完成装置的安装,防止了装置受力偏移,保证了支撑稳定;

通过连接机构第二把手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配合曲块使竖杆向外侧移动,从而利用第一圆块在第一滑槽内壁滑动,使弯板向内侧转动实现了对凸块的固定,完成两个装置的安装,避免了震动后发生前后脱离,保证了装置的整齐度;

在连接机构利用第一圆块在第一滑槽内壁滑动,使弯板向内侧转动实现了对凸块的固定的同时避免了两个装置之间发生摩擦,防止了表面损坏,且保证了装置之间的散热效果,确保了正常使用。

通过调节机构中握把带动直板向上移动,配合短杆使第二圆块在第二滑槽内壁向上移动,直到两个直板内侧贴合,实现了装置顶部的保护,防止了灰尘直接落入,省去了经常清理的麻烦,降低了使用难度,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回馈装置、横板和第一螺纹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短板、圆板和凸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支架、三角板和弯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弯板、第一滑槽和第一圆块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曲板、第二滑槽和第二圆块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机构,201、短板,202、圆板,203、凸板,204、槽板,205、第一螺纹杆,206、第一把手,3、连接机构,301、三角板,302、弯板,303、第一滑槽,304、第一圆块,305、竖杆,306、曲块,307、第二螺纹杆,308、第二把手,4、调节机构,401、曲板,402、第二滑槽,403、第二圆块,404、短杆,405、直板,406、握把,5、回馈装置,6、横板,7、凹槽,8、支架,9、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贴合有回馈装置5,回馈装置5的左右两侧底部均安装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包括短板201、圆板202、凸板203、槽板204、第一螺纹杆205和第一把手206,短板201的右侧与回馈装置5的左侧底部相固接,短板201的正面与圆板202的内壁转动相连,圆板202受力通过短板201正面销轴进行转动,圆板20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凸板203的内侧相固接,位于左侧凸板203的外壁与槽板204的内壁滑动卡接,凸板203受力通过槽板204内壁左右滑动,槽板204的顶部与第一螺纹杆205的底部转动相连,第一螺纹杆205受力通过槽板204顶部轴承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205的顶部与第一把手206的底部相固接,第一把手206便于带动第一螺纹杆205进行转动,两个第一螺纹杆205的外壁上方螺纹连接有横板6,两个横板6的内侧分别与回馈装置5的左右两侧下方相固接,圆板202、凸板203、槽板204和第一螺纹杆205组成转动机构,第一螺纹杆205向下转动带动槽板204向下移动,配合槽板凸板203带动圆板202转动;

,通过固定机构第一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配合槽板带动外侧凸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圆板转动带动内侧凸板对凹槽进行卡接固定,完成装置的安装,防止了装置受力偏移,保证了支撑稳定。

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凹槽7,两个凹槽7的内壁顶部分别与内侧的凸板203的顶部相抵紧,回馈装置5的正面右侧上下均固接有支架8,两个支架8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包括三角板301、弯板302、第一滑槽303、第一圆块304、竖杆305、曲块306、第二螺纹杆307和第二把手308,两个三角板301的内侧分别与支架8的上下两侧相固接,两个三角板301的正面分别与弯板302的内壁转动相连,弯板302受力通过三角板308正面销轴进行转动,两个弯板302的正面左侧均加工有第一滑槽303,两个第一滑槽303的内壁分别与第一圆块304的外壁滑动卡接,第一圆块304受力通过第一滑槽303的内壁左右滑动,两个第一圆块304的正面分别与竖杆305的后端面外侧转动相连,两个竖杆305的外壁分别与支架8的上下两侧间隙配合,竖杆305受力通过支架8上下两侧上下滑动,两个竖杆305的内侧分别与曲块306的上下两侧相抵紧,曲块306的左侧与第二螺纹杆307的右侧相固接,第二螺纹杆307的外壁左侧与支架8的左侧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07的左侧与第二把手308的右侧相固接,第二把手308便于带动第二螺纹杆307进行转动,竖杆305、曲块306、第二螺纹杆307和支架8组成升降机构,第二螺纹杆307向右侧转动配合曲块306带动竖杆305通过支架8上下移动;

通过连接机构第二把手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配合曲块使竖杆向外侧移动,从而利用第一圆块在第一滑槽内壁滑动,使弯板向内侧转动实现了对凸块的固定,完成两个装置的安装,避免了震动后发生前后脱离,保证了装置的整齐度;

在连接机构利用第一圆块在第一滑槽内壁滑动,使弯板向内侧转动实现了对凸块的固定的同时避免了两个装置之间发生摩擦,防止了表面损坏,且保证了装置之间的散热效果,确保了正常使用。

回馈装置5的正面左侧上下均固接有凸块9,回馈装置5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曲板401、第二滑槽402、第二圆块403、短杆404、直板405和握把406,曲板401的底部与回馈装置5的顶部左侧相固接,曲板401的正面加工有第二滑槽402,第二滑槽402的内壁与第二圆块403的外壁滑动卡接,第二圆块403受力在第二滑槽402的内壁左右滑动,第二圆块403的正面与短杆404的底部相固接,短杆404的顶部与直板405的底部左侧相固接,直板405的左侧与握把406的右侧相固接,握把406便于推拉直板405,两个直板405的内侧相贴合;

通过调节机构中握把带动直板向上移动,配合短杆使第二圆块在第二滑槽内壁向上移动,直到两个直板内侧贴合,实现了装置顶部的保护,防止了灰尘直接落入,省去了经常清理的麻烦,降低了使用难度,便于推广使用。

本实例中,在使用该回馈装置5时,现使回馈装置5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贴合,所述通过两侧的第一把手206带动第一螺纹杆205转动,转动的第一螺纹杆205带动槽板204向下移动,移动的槽板204带动外侧凸板203向下移动同时向槽板204内壁滑动,进而带动圆板202转动,转动的圆板202带动内侧凸板203将底板1两侧的凹槽7抵紧固定,完成回馈装置5的安装,在两个回馈装置拼接时,将另一个回馈装置5的凸块放在第一个回馈装置5右侧的支架8的处,与支架8贴合,随后通过第二把手308带动第二螺纹杆307向右侧移动,进而带动曲块306向右侧转动,从而将外侧的竖杆305向外侧顶出,从而配合第一圆块304在第一滑槽303的内壁滑动,使弯板302向内侧转动,将贴合的凸块9进行固定,完成两个回馈装置5的拼接,清理顶部时,通过握把406带动直板405向外侧移动,配合短杆404时第二圆块403在第二滑槽402的内壁向下滑动,使直板405形成斜坡,便于刷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