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脑的柔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9033发布日期:2020-08-18 20:2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脑的柔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用于电脑内部多器件之间建立电连接。。



背景技术:

随着笔记本电脑在逐渐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对于内部采用的柔性电路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电路板在器件之间的连接时,无法实现不同方向多器件之间的连接,尤其是连接点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其需要采用多个电路板来组合完成,这就造成了电路板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连接复杂,整体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其通过对基板上连接多个绝缘板,且对绝缘板进行合理布置,使所述柔性电路板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连接多个多方向器件,且连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布设有导线,所述基板的左侧宽度大于右侧的宽度,在所述基板的左侧端部具有第一绝缘板,在所述第一绝缘板连接有第一导电部;在所述基板的右侧端部具有第三绝缘板,在所述第三绝缘板连接有第二导电部;在所述基板的中部具有第三绝缘板,在所述第三绝缘板连接有第三导电部;所述第一绝缘板、所述第三绝缘板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三导电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布置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侧部连接有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板上具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通过导线串联于所述第一导电部。

优选地,在第四绝缘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绝缘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三绝缘板的下表面贴合有绝缘膜。

优选地,贴合于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二绝缘板的绝缘膜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四绝缘板的第三导电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弹性部。

优选地,在所述第四绝缘板的上表面开设由凹槽,所述凹槽内具有大于所述第四绝缘板的弹性的树脂。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四绝缘板的两侧开设有定位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绝缘板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三导电部固定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本体一,在所述本体一的端部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具有固定脚;所述下盖包括本体二,在所述本体二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脚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本体二为板状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其能够满足电脑在电连接过程中的多用途需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而且连接可靠稳定,能够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正面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背面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三绝缘板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三绝缘板的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二导电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基板;2、第一绝缘板;3、第二绝缘板;4、第三绝缘板;5、第四绝缘板;6、第一导电部;7、第二导电部;8、第三导电部;9、指示灯;10、弹性部;11、本体一;12、侧板;13、固定脚;14、本体二;15、固定孔;16、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图1示出了一种柔性电路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布置有导线,所述基板1的左侧部分的宽度为右侧部分宽度的一半,在左侧部分的端部具有第一绝缘板2,在所述第一绝缘板2连接有第一导电部6,所述第一导电部6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板2的上表面,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部6相接通。

在所述第一绝缘板2的侧部连接有第二绝缘板3,所述第二绝缘板3上具有指示灯9,所述指示灯9通过导线串联于所述第一导电部6,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导电部6电连接的通断。

在所述基板1的右侧部分的端部具有第三绝缘板4,所述第三绝缘板4与所述第一绝缘板2相平行,所述第三绝缘板4连接有第二导电部7,所述基板1内的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部7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7位于所述第三绝缘板4的上表面。

图2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路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在所述基板1的中部具有第四绝缘板5,所述第四绝缘板5与所述第一绝缘板2、所述第三绝缘板4相平行,在所述第四绝缘板5的下表面具有第三导电部8,所述第三导电部8与所述第一导电部6、所述第二导电部7处于相反的方向。

在所述第四绝缘板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绝缘板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绝缘板3的下表面、所述第三绝缘板4的下表面贴合有绝缘膜16,特别地,所述第一绝缘板2和所述第二绝缘板3的绝缘膜16为一个整体。

所述基板1由右侧部分向左侧部分配线,其中一部分分配至所述第四绝缘板5,另一部分分配至所述第二绝缘板3,因此所述第四绝缘板5位于所述基板1的中部。

通常,柔性线路板两端较为容易连接,但是中部部具有可连接性,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所述第四绝缘板5的第三导电部8与基板1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弹性部10,所述弹性部10采用以下方式设置而成,在所述第四绝缘板5的上表面开设由凹槽,在所述凹槽内灌封有相对于基板1更具有柔性的树脂,使得所述第四绝缘板5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仰角和倾角的连接。

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在所述第四绝缘板5的两侧开设有所述定位槽,通过将所述定位槽与器件上的凸起部位进行卡紧即可,或者在器件上布置固定柱,通过固定柱卡紧定位槽,能够实现对第四绝缘板5的水平定位。

图3公开了第三绝缘板4的上盖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三绝缘板4包括上盖,其公开了本体一11,在所述本体一11的端部连接有侧板12,所述侧板12上具有固定脚13。

图4公开了第三绝缘板4的下盖结构示意图,所述下盖包括本体二14,所述本体二14为板状结构,在所述本体二14上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固定脚13能够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使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相配合,使得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

图5公开了第二导电部7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导电部由多个端子组成,所述端子的脚部固定于所述下盖的上表面,整体位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配合后的间隙内,且与上盖的顶部具有一定的空间。

通过利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护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端子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较为接近,目标器件上的引线插入至端子与上盖之间的位置后,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上盖能够对焊接位置进行较好的防护。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其能够满足电脑在电连接过程中的多用途需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而且连接可靠稳定,能够降低故障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