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5156发布日期:2020-12-08 13:5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属于电煎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煎铛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在现有技术中,电煎铛作为一种新兴的家用电器在设计质量上差参不齐。具体来说,目前市面上的电煎铛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现在的家用电煎铛中一般采用电热管作为电加热元件,电热管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管,在金属管内设置一段起加热作用的电阻丝,在金属管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接线柱,分别与电阻丝的两端相连,同时在金属管中填充起到绝缘效果和导热效果的材料。

现有的家用电煎铛使用的通常是两条管径为8mm左右的电热管,两条加热管完成同心设置的圆形后焊接在电煎铛底面上,且两个电热管弯折成的圆形的直径分别为10cm和21cm、10cm和22cm或10cm和24cm的组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弯成直径为10cm的加热管和被弯成直径为21cm或22cm的圆形管套装组成一个组合,给铛体口径为34cm及口径为36cm铛体加热。被弯成直径为10cm的加热管和被弯成直径为24cm的圆形电热管套装组合给铛体口径为38cm及口径40cm的铛体加热,这也是目前我国使用两条电加热管给电煎铛加热的唯一使用形式。

这几种组合要达到同一个要求就是在加热的过程中要求对电煎铛底部加热均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套装组合中被弯成直径为10cm的圆形的电热管的功率设计为400w至500w之间,套装组合中被弯成直径为21cm或者22cm圆形的电热管的功率设计为900w至950w之间,套装组合中被弯成直径为24cm圆形的电热管的功率设计为900w至1250w。这三种套装组合的电热管在几十年的使用过程中暴露了如下的问题:被弯成直径为21cm、22cm、24cm的圆形的电热管易被烧断,给消费者和生产厂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究其原因是这三种套管设计不合理,也就是说目前这三种组合的设计存在先天性的问题。这三种组合的两条加热管的设计功率相差太大。具体来说,电煎铛的设计要求是:电煎铛在工作时整个铛体的底面加热均匀。被弯成直径为10cm圆形的电热管的功率通常设计为500w,此时被弯成直径为21cm及22cm的加热管设计功率是950w,被弯成直径为24cm圆形的电热管的功率设计为1200w至1250w,才能使电煎铛底面加热均匀。但是,功率为1200w至1250w的电热管的设计功率已经超过了它的正常工作所允许的功率,所以易被烧断。特别的是当温控器调节失灵但仍然通电时,功率大的加热管就很容易被烧断。

目前采用的防止大功率的加热管管被烧断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加粗大功率加热管内的电阻丝,这可以延长电热管的使用寿命,但不长久,因为电热管暂时烧不断,但产生的热量传不出去,易把包在电热管表面的导热板烧坏,进而再把电热管烧断,此外电阻丝加粗后存在降低电热管耐压的坏处,所以这种方法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2)大功率电热管和小功率电热管的功率成比例的减少,减少到大大功率加热管的正常工作所允许功率范围内,这样小功率电热管的功率较小,致使整个电煎铛的功率过小,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此外功率过小的小功率加热管长度太小,但是电阻丝的功率越小电阻需要越大,电阻丝的长度要越长,所以无法将电阻丝拉开,难以在加工,所以这种方法也不能用。由上两种方法都难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条件下,解决电热管容易烧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保证整个铛体加热均匀,又能够避免电热管烧断的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加热管以及内加热管,外加热管和内加热管均弯折成圆环,且内加热管设置在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内,内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7cm,功率大于500w,小于等于800w,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9~34cm,功率为780~1200w。

优选的,所述的内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5cm,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9~25cm,功率为780~1100w。该种组合方式使用在铛体的直径为34~38cm的电煎铛上。

优选的,所述的内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5cm,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3~29cm,功率为800~1200w。该种组合方式使用在铛体的直径为38~42cm的电煎铛上。

优选的,所述的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与内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同心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中部加热管,第一中部加热管弯折成圆环,且第一中部加热管设置在外加热管和内加热管之间,第一中部加热管连接有独立的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内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5cm,第一中部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3~19cm,功率为200~900w,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0~29cm,功率为780~1100w。该种组合方式使用在铛体的直径为34~38cm的电煎铛上。

优选的,内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7cm,第一中部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3~24cm,功率为200~900w,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3~34cm,功率为800~1200w。该种组合方式使用在铛体的直径为38~42cm的电煎铛上。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中部加热管,第二中部加热管弯折成圆环,第二中部加热管设置在第一中部加热管与内加热管之间,第二中部加热管连接有独立的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内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5cm,第一中部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3~17cm,功率为200~900w,第二中部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6~19cm,功率为200~900w,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0~29cm功率为780~1100w。该种组合方式使用在铛体的直径为34~38cm的电煎铛上。

优选的,所述的内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5cm,第一中部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3~18cm,功率为200~900w,第二中部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6~24cm,功率为200~900w,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3~34cm,功率为800~1200w。该种组合方式使用在铛体的直径为38~42cm的电煎铛上。

优选的,所述的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9~34cm,功率为780~900w。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通过对内加热管和外加热管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和功率的设置,使内加热管的加热面积增加,减少了外加热管的加热面积,为外加热管的功率减小提供了条件,而且内加热管的功率相应增加,也可以适当提高电煎铛的总功率,还可以在保持电煎铛总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就可以降低外加热管的功率,避免外加热管烧断,提高了电煎铛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损失,节约了资源,而且也可以通过增加内加热管功率的方式来适当提高电煎铛的总功率。

2、铛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中部加热管,通过第一中部加热管的设置,增加了电煎铛的总功率,使电煎铛可以用作电火锅,提高了电煎铛的使用率,给用户带来了方便,通过独立的控制开关控制,第一中部加热管通过控制开关单独控制,切换方便。

3、铛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中部加热管和第二中部加热管,使电煎铛的功率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了电煎铛的应用范围,通过独立的控制开关控制,第二中部加热管通过控制开关单独控制,切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中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内加热管2、外加热管3、第一中部加热管4、第二中部加热管5、接线柱6、铛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包括外加热管2以及内加热管1,外加热管2和内加热管1均弯折成圆环,且内加热管1设置在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内,内加热管1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7cm,功率大于500,小于等于800w,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9~34cm,功率为780~1200w。本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通过对内加热管1和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和功率的设置,使内加热管1的加热面积增加,减少了外加热管2的加热面积,为外加热管2的功率减小提供了条件,而且内加热管1的功率相应增加,也可以适当提高电煎铛的总功率,还可以在保持电煎铛总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就可以降低外加热管2的功率,而且也可以通过增加内加热管1功率的方式来适当提高电煎铛的总功率。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一中部加热管3以及第二中部加热管4,第一中部加热管3和第二中部加热管4均弯折成圆环,且第一中部加热管3和第二中部加热管4均设置在外加热管2和内加热管1之间,且第二中部加热管4设置在第一中部加热管3和内加热管1之间。外加热管2、内加热管1、第一中部加热管3以及第二中部加热管4的两个端头上均设置有接线柱5。内加热管1、第二中部加热管4、第一中部加热管3以及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同轴设置,并均与铛体6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铛体6的直径为34~38cm,内加热管1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5cm,功率大于500,小于等于800w,第二中部加热管4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3~17cm,功率为200~900w,第一中部加热管3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6~19cm,功率为200~900w,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0~29cm,功率为780~1100w。

第一中部加热管3和第二中部加热管4均连接有独立的控制开关,即第一中部加热管3和第二中部加热管4分别通过不同的控制开关控制通断;或第一中部加热管3和第二中部加热管4连接一个控制开关,即第一中部加热管3和第二中部加热管4通过同一个控制开关控制通断。

电煎铛的电热管与电热锅的电热管设计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电煎铛的电热管的要求加热面积大,必须加热均匀,这就要求电热管分布均匀,电热管的加热均匀;而电热锅的面积要小,加热集中,即只在锅体中部加热,电热锅上最外圈的电热管的直径一般小于17cm,锅体直径一般在30cm或32cm。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铛体6的直径为38~42cm,内加热管1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小于等于15cm,功率大于500,小于等于800w,第二中部加热管4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3~18cm,功率为200~900w,第一中部加热管3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6~24cm,功率为200~900w,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3~34cm,功率为800~1200w。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电煎铛的电热管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一中部加热管3,第一中部加热管3弯折成圆环,第一中部加热管3设置在外加热管2和内加热管1之间。内加热管1、第一中部加热管3以及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同轴设置,并均与铛体6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铛体6的直径为34~38cm,内加热管1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5cm,功率大于500,小于等于800w,第一中部加热管3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3~19cm,功率为200~900w,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0~29cm,功率为780~1100w。

第一中部加热管3连接有独立的控制开关。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铛体6的直径为38~42cm,内加热管1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7cm,功率大于500,小于等于800w,第一中部加热管3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3~24cm,功率为200~900w,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3~34cm,功率为800~1200w。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铛体6的底部仅设置内加热管1以及外加热管2,内加热管1和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同轴设置,并均与铛体6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铛体6的直径为34~38cm,内加热管1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5cm,功率大于500,小于等于800w,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19~25cm,功率为780~1100w。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铛体6的直径为38~42cm,内加热管1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10cm,小于等于15cm,功率大于500,小于等于800w,外加热管2弯折成的圆环的直径为23~29cm,功率为800~1200w。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外加热管2的功率为800~900w。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加热管2的功率为780~900w。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