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6512发布日期:2021-08-31 14:1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系统可能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不同的功能所对应的数据(包括运行程序)可能存储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中,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模式切换时,需要同时复位一下系统,以及对存储不同功能数据的存储设备进行电源的切换,使系统完成初始化动作,才能正常切换工作模式。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工作模式切换电路一般使用选择开关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但是,这种工作模式切换电路仅能通过选择开关实现档位选择(不同的档位对应不同的工作模式),不会同时触发复位,需要使用额外的触点开关复位电路产生复位信号,因此,无法在进行模式切换的同时满足系统复位的需求,导致由选择开关进行模式选择以及由触点开关进行复位触发可能产生不同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能够在通过开关切换进行模式选择的同时触发系统复位,避免产生模式选择和复位触发不同步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包括开关切换单元、n个第一电阻单元、n个第二电阻单元、n个第三电阻单元、n个电容单元、n个二极管单元、n个复位触发单元和复位控制单元;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包括n个输出端;

第i个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第i个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i个输出端对应连接;

第i个电容单元的第一端与第i个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i个电容单元的第二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一端对应连接;

第i个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第i个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第i个电容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连接;

第i个二极管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第i个二极管单元的第二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连接;

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控制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连接,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复位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接地;其中,n>1,i=1,2,…,n。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包括选择开关和电阻;所述选择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选择开关包括n个输出端,所述选择开关的第i个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i个输出端对应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选择开关为机械开关。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个第一电阻单元均包括一个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个第二电阻单元均包括一个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个第三电阻单元均包括一个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个电容单元均包括一个电容;电容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电容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电容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电容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个二极管单元均包括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阴极与对应的二极管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与对应的二极管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个复位触发单元均包括一个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对应的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对应的复位触发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位控制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包括开关切换单元、n个第一电阻单元、n个第二电阻单元、n个第三电阻单元、n个电容单元、n个二极管单元、n个复位触发单元和复位控制单元;开关切换单元包括n个输出端;第i个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第i个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开关切换单元的第i个输出端对应连接;第i个电容单元的第一端与第i个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i个电容单元的第二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一端对应连接;第i个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第i个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第i个电容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连接;第i个二极管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第i个二极管单元的第二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连接;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控制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连接,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出端与复位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复位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复位电路的输入端,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接地;该复位触发电路在开关切换单元进行开关切换时,由开关切换相应产生的脉冲信号能够通过第一电阻单元、第二电阻单元、第三电阻单元、电容单元、二极管单元、复位触发单元和复位控制单元转换为复位信号,并传输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以实现复位触发,从而能够在通过开关切换进行模式选择的同时触发系统复位,避免产生模式选择和复位触发不同步的问题,同时,该复位触发电路能够实现模式选择电路与复位电路的统一,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复位电路,相应降低了电路成本,并且该复位触发电路设计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参见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复位触发电路包括开关切换单元、n个第一电阻单元、n个第二电阻单元、n个第三电阻单元、n个电容单元、n个二极管单元、n个复位触发单元和复位控制单元;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包括n个输出端;

第i个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vcc,第i个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i个输出端对应连接;

第i个电容单元的第一端与第i个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i个电容单元的第二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一端对应连接;

第i个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vcc,第i个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第i个电容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连接;

第i个二极管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vcc,第i个二极管单元的第二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连接;

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vcc,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控制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二端对应连接,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vcc,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复位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接地;其中,n>1,i=1,2,…,n。

具体的,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主要由开关切换单元、n个第一电阻单元、n个第二电阻单元、n个第三电阻单元、n个电容单元、n个二极管单元、n个复位触发单元和1个复位控制单元组成,开关切换单元包括n个输出端,n个第一电阻单元并联连接,n个第二电阻单元并联连接,n个第三电阻单元并联连接,n个电容单元并联连接,n个二极管单元并联连接,n个复位触发单元并联连接;开关切换单元的输出端、第一电阻单元、第二电阻单元、第三电阻单元、电容单元、二极管单元和复位触发单元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开关切换单元的每一个输出端均依次通过对应的一个电容单元和一个第三电阻单元连接到一个复位触发单元,每一个第一电阻单元均并联到对应的开关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容单元之间,每一个第二电阻单元均并联到对应的电容单元与第三电阻单元之间,每一个二极管单元均并联到对应的第三电阻单元与复位触发单元之间。

其中,开关切换单元包括n个输出端,即具有n路输出,每一路输出均与一个工作模式相对应,通过开关切换单元进行开关切换,以选通某一路输出,即可将系统切换到该路输出所对应的工作模式;当开关切换单元处于稳态(不进行开关切换)时,该复位触发电路保持稳态,不会产生脉冲信号,进而无法转换成相应的复位信号,系统正常工作;当开关切换单元进行开关切换时,由开关的切换动作相应产生脉冲信号,脉冲信号能够通过对应的第一电阻单元、第二电阻单元、第三电阻单元、电容单元、二极管单元、复位触发单元和复位控制单元转换为复位信号,并传输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从而触发系统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阻单元和第二电阻单元为上拉电阻单元,第一电阻单元为强上拉电阻单元,第二电阻单元为弱上拉电阻单元,第一电阻单元和第二电阻单元主要用来保证当开关切换单元的任意一路输出未选通时,该路输出所对应的电容单元两侧的对地电压稳定(例如稳定在3.3v),并且第二电阻单元还具有为对应的电容单元的充放电过程提供通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在开关切换单元进行开关切换时,由开关切换相应产生的脉冲信号能够通过第一电阻单元、第二电阻单元、第三电阻单元、电容单元、二极管单元、复位触发单元和复位控制单元转换为复位信号,并传输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以实现复位触发,从而能够在通过开关切换进行模式选择的同时触发系统复位,避免产生模式选择和复位触发不同步的问题,同时,该复位触发电路能够实现模式选择电路与复位电路的统一,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复位电路,相应降低了电路成本,并且该复位触发电路设计简单,易于实现。

参见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包括选择开关sw0和电阻r0;所述选择开关sw0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选择开关sw0包括n个输出端,所述选择开关sw0的第i个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i个输出端对应连接,所述电阻r0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开关切换单元主要由选择开关sw0和电阻r0组成,选择开关sw0具有一个输入端和n个输出端,当选择开关切换到第i个输出端时,表示系统切换到第i个输出端所对应的工作模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选择开关sw0为机械开关。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选择开关sw0可以为机械开关,例如,选择开关sw0为常用的单刀多掷开关,通过用户手动拨动开关实现开关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开关sw0也可以使用其他功能类似的开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电阻单元均包括一个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每一个第一电阻单元均由一个第一电阻组成,结合图2所示,第一个第一电阻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1,第二个第一电阻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2,…,第n个第一电阻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n,第i个第一电阻r1i对应并联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i个输出端与第i个电容单元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一电阻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例如,根据所需的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以及供电电压进行选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二电阻单元均包括一个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每一个第二电阻单元均由一个第二电阻组成,结合图2所示,第一个第二电阻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1,第二个第二电阻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2,…,第n个第二电阻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n,第i个第二电阻r2i对应并联到第i个电容单元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二电阻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例如,根据所需的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以及供电电压进行选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三电阻单元均包括一个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每一个第三电阻单元均由一个第三电阻组成,结合图2所示,第一个第三电阻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31,第二个第三电阻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32,…,第n个第三电阻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3n,第i个第三电阻r3i对应串联到第i个电容单元与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三电阻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例如,根据所需的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以及供电电压进行选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电容单元均包括一个电容;电容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电容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电容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电容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每一个电容单元均由一个电容组成,结合图2所示,第一个电容单元包括电容c11,第二个电容单元包括电容c12,…,第n个电容单元包括电容c1n,第i个电容c1i对应串联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i个输出端与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电容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例如,根据所需的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以及供电电压进行选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二极管单元均包括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阴极与对应的二极管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与对应的二极管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每一个二极管单元均由一个二极管组成,结合图2所示,第一个二极管单元包括二极管d11,第二个二极管单元包括二极管d12,…,第n个二极管单元包括二极管d1n,第i个二极管d1i对应并联到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与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之间。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复位触发单元均包括一个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对应的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对应的复位触发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每一个复位触发单元均由一个第一开关管组成,结合图2所示,第一个复位触发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q11,第二个复位触发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q12,…,第n个复位触发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q1n,第i个第一开关管q1i的输入端与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即连接供电电源vcc),第i个第一开关管q1i的控制端与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即连接第i个第三电阻单元的第二端),第i个第一开关管q1i的输出端与第i个复位触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即连接复位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一开关管可以为图2所示的pnp型三极管,也可以选取npn型三极管、mosfet、igbt等常用的开关器件,具体的器件类型可以根据复位电路中所需的复位信号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结合图2所示,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控制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二开关管q2;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复位控制单元主要由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二开关管q2组成,当开关切换单元进行开关切换时,由开关的切换动作相应产生脉冲信号,脉冲信号能够通过对应的第一电阻单元、第二电阻单元、第三电阻单元、电容单元、二极管单元、复位触发单元和复位控制单元转换为复位信号,并通过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传输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从而触发系统复位。

下面结合上述所有实施例以及具体的电路参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开关切换的复位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

电路参数:vcc=3.3v,r11=r12=…=r1n=4.7kω,r21=r22=…=r2n=100kω,r31=r32=…=r3n=10kω,c11=c12=…=c1n=0.1μf,r3=4.7kω,r4=10kω,r5=4.7kω。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是利用电容两端电压无法突变的原理形成负脉冲信号对复位电路中的复位芯片进行复位触发,n路信号(信号cs1、信号cs2、…、信号csn)由单刀多掷开关对应产生,单刀多掷开关拨到某一档位(例如连通第一输出端)时相应的信号(例如信号cs1)变为低电平,其他信号(信号cs2、…、信号csn)仍为高电平(上拉电阻的作用),当信号cs1、信号cs2、…、或信号csn从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时,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一个负脉冲使复位电路进行复位。

以第一路信号cs1为例进行分析,图2中电容c11两端的电压为0<vc1<3.3v,二极管d11导通电压vd≈0.3v(物料选型不同有所差别),第一开关管q11的基极-发射极的导通电压vbe≈-0.95v(物料选型不同有所差别)。

(1)当信号cs1由低电平0v跳变为高电平3.3v时,由于电容c11两端电压无法突变,电压v1会跳变为vc1+3.3v,第一开关管q11的基极电压vb被二极管d11钳制在vd+3.3v,电容c11通过第二电阻r21和第一开关管q11(基极-发射极漏电流)进行放电,v1下降到3.3v,整个过程中第一开关管q11不会导通,第二开关管q2导通,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即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保持高电平。由于电容c11、第二电阻r21、第三电阻r31和二极管d11构成交流通路,开关切换时这部分电路与第一电阻r11构成分压电路,信号cs1的电平不可能直接由0v跳变到3.3v,实际只有约2.0v,经过5ms左右后才会上升到3.3v;

(2)当信号cs1由高电平3.3v跳变为低电平0v时,电压v1会跳变为vc(0<vc<vd<vbe+3.3v),此时第一开关管q11导通,第二开关管q2截止,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为低电平,电容c11通过第二电阻r21和第一开关管q11(基极-发射极漏电流)进行充电,经过约2.5ms后v1上升到vbe+3.3v时,第一开关管q11截止,第二开关管q2导通,复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即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需要说明的是,单刀多掷开关为非短路型,开关切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选通任何一个档位的情况,此时第一开关管q11、第一开关管q12、…、第一开关管q1n都不会导通,不会输出复位信号,信号cs1、信号cs2、…、信号csn都为高电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