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风道布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91431发布日期:2021-07-16 19:4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风道布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道布局。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磁加热电饭煲被广泛接受,为保证尺寸美观和成本很多电磁电饭煲都会将内部结构设计紧凑,空间有限,使得内部的发热体和电路板的温升高,给产品带来了安全性能隐患和缩短了电路板和产品的寿命,现有散热结构方案基本采用平行布局结构设计,如:下进风侧出风、前进后出或前出后进、或循环出风等,四种对流散热方式对产品空间的需求较大,否则满足不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风道布局,更符合空气运动力学,旨在解决小空间的电磁电饭煲的散热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风道布局,包括外壳、电磁线圈盘、电路板以及散热风扇,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底座、本体以及出风口,在底座上设置有进风口,该散热风扇位置与进风口位置对应并吹向电路板和电磁线圈盘,该本体与外壳内壁之间形成腔体,腔体形成上升气压的风道特征,该风道连通出风口,冷风从进风口进入后吹向电路板和电磁线圈盘,把电路板组件和电磁线圈盘产生的的热量带走,经自然腔体形成上升气压的风道特征后从外壳斜壁上的孔位出风口排出,实现对流风道功能。该结构风道形成,是与空气运动力学原理,更符合空气热能对流的自然规律,散热效果明显提升,极大区别了现有的平行布局结构的风道设计,不会造成进出风紊乱,也避免了电路板和发热装置的温升过高,延长了电路板和发热装置的寿命,同时降低电饭煲的安全隐患。
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内进风口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外进风口也周向环绕设置,布局合理,生产简单方便,降低生产难度。
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孔位,孔位设计在外壳倾斜或纵向连接的落差壁面,出风口就位于此落差壁面上,实现上出风功能。
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线圈盘、电路板、散热风扇、进风口和出风口,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散热效果显著,且生产工艺高效。
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脚垫以使得底座和台面之间形成通风间隙,利于风扇吸风和外壳散热。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冷风从进风口进入后吹向电路板和电磁线圈盘,把电路板组件和电磁线圈盘产生的热量带走,经自然腔体形成上升气压的风道特征后从外壳斜壁上的孔位出风口排出,实现对流风道功能。该结构风道形成,是与空气运动力学原理,更符合空气热能对流的自然规律,区别了现有的平行布局结构的风道设计,不会造成进出风紊乱,极大的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散热风道布局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散热风道布局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13.参见附图1

2一种散热风道布局,包括外壳1、电磁线圈盘2、电路板以及散热风3扇,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底座11、本体12以及出风口13,在底座 11上设置有进风口14,该散热风扇2位置与进风口14位置对应并吹向电磁线圈盘2,该本体12和外壳1之间形成上升的风道4,该风道4连通出风口13。
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内进风口141和外进风口142,内进风口 141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外进风口142也周向环绕设置。
15.进一步地,在外壳1上设置有斜向上的台阶15,该出风口13位于台阶15 上。
16.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盘2、散热风扇3以及进风口14由上而下依次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脚垫111以使得底座和台面之间形成通风间隙。
18.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