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

文档序号:25720773发布日期:2021-07-02 19:4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

本申请涉及电源控制盒及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电源控制盒的热管理是电源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研究表明元器件的实际温度每高出额定温度10℃,元器件的寿命减半。现有的风冷电源控制盒散热效率低,风路规划不合理。传统的电源控制盒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散热,一是自然对流,二是增加风机进行强制对流进行散热。但这种增加风机进行散热的方式中,无法使风机对所有散热齿进行强制对流,其通常只能对一部分散热齿进行强制对流,另一部分进行自然对流,同时这种散热方式还存在缺陷,即其无法对壳体底面进行散热,导致铝基板上的热量只能通过热传导和自然对流两种方式散发,散热效率底下,造成壳体底部热量聚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以展示另一种高效散热方式。

本实施例一种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其包括壳体、风机组以及在壳体上向外延伸设置的散热齿,所述散热齿和所述风机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相邻两个面上,且一部分散热齿对准所述风机组;在所述壳体的相邻两个面之间开设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用于将所述风机组产生的气流引导至另一部分未对准所述风机组的散热齿;所述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还包括风道组,所述风道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对准所述风机组,用于通过所述风机组产生的气流。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包括三个等距设置在壳体侧面的风机。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源控制线路板的铝基板槽,在所述铝基板槽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源控制线路板的温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邻的第一壳体面和第二壳体面,所述散热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面上,所述风机组设置在第二壳体面上且高于所述第一壳体面,所述风机组产生的气流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齿的一端开口朝向所述风机组。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面和第二壳体面的连接处,且所述导风槽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未对准所述风机组的散热齿。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面的底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包括三个等距设置的风道,且每个风道对准一个风机。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挡风板,用于止挡风机组产生的气流,并将气流引导至所述散热齿。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齿在靠近所述风机组的一侧具有向末端逐渐收紧的导风部。

本申请采用风机组对散热齿进行散热,并且开设导风槽,可以将风机组所产生的气流引导至未处于风机组正前方的散热齿,使所有的散热齿(即包括对准风机组和未对准风机组的散热齿)都可以通过强制对流进行散热,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同时,在壳体上开设风道组,风道组的一端开口对准风机组,使得风机组所产生的部分气流可以进入风道组,带走风道组内壁的热量,进而对壳体进一步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带风机组和挡风板的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不带风机组的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述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的前视图;

图5为图4中c-c处的剖视图;

图6为一种实施例中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例中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

风机组10、散热齿20、风道组30、导风槽40、温度传感器60;

挡风板50:第一挡风板51、第二挡风板52;

上盖板100、下盖体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其主要用于对电源控制盒的壳体进行强制对流,带走壳体上的热量,使壳体内部的元器件避免因高温而导致寿命下降。在本申请中,通过风机组10对壳体上的与其对准的散热齿20进行散热,即风机所产生的气流可以直接进入位于其正前方的散热齿20;而对于未处于风机正前方的散热齿20,则通过开设导风槽40,将风机组10所产生的气流引导至该处的散热齿20,从而实现对全部散热齿20进行强制对流散热,以增强散热效果。同时,还可以在风机组10所在的壳体面上开设风道组30,风道组30具有若干个伸入或贯穿于壳体的风道,且风道与壳体内部并不联通,不会影响壳体内部的密封性。风机组10所产生的气流方向朝向风道组30,使得气流可以进入风道组30中,并带走风道组30内壁的热量,实现对壳体的进一步散热。通过多种强制对流方式对电源控制盒进行散热,以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散热方式,本申请所述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对风机的气流充分利用,多方位对电源控制盒内产生的热量进行驱散,其具有散热效率高且降温效果良好的特点。

具体地,请参见图1-图4,如图所示,电源控制盒散热系统包括壳体、风机组10以及在壳体上向外延伸设置的散热齿20。壳体内部形成密闭的容储空间,可用于放置带有元器件的电源控制线路板。电源控制线路板需要放置在密封空间中,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热量无法快速散出进而造成线路板使用寿命下降。故本申请采用在密封的壳体表面延伸设置散热齿20,同时在壳体设置风道组30,通过风机组10对不同位置的散热齿20以及风道组30进行强制对流,以增强散热效果。

散热齿20和风机组10分别设置在壳体的相邻两个面上,其中一部分散热齿(位于风机正前方的散热齿)对准风机组10,另一部分散热齿(未位于风机正前方的散热齿)未对准风机组10。当然,也可以在壳体的多个壳体面上设置散热齿,以增强散热效果。在此实施例中,散热齿20中的每个散热板为长条板状结构,其位于壳体面上,且其中一端朝向风机组10所在的壳体面;而风机组10平行嵌入于其所在的壳体面,如图1-4所示,且风机组10的顶部高于散热齿20所在的壳体面,以保证风机组10顶部产生的气流可以吹向散热齿20。风机组10的出风口朝向散热齿,此时风机组10产生的气流可以直接流向与其对准(即位于风机组10出风口的正前方)的散热齿,并经过不同散热板之间形成的沟槽流动,通过强制对流带走散热齿上的热量。

风机组包括若干个风机,由于风机的数量限制,使得部分散热齿(未位于风机正前方的散热齿)无法直接与风机组10对准,此时风机组10无法直接将气流流向该部分散热齿。因此,本申请在风机组10和散热齿20二者之间还增设导风槽40,通过导风槽40将风机组10所产生的气流导向未处在风机组10正前方的散热齿。具体地,在壳体的相邻两个面之间开设有导风槽40,即在风机组10和散热齿20分别所在的壳体面之间开设导风槽40,且导风槽40具有开口,该开口朝向未对准风机组10的散热齿。风机的出风口应至少略高于导风槽40,以使风机可以将气流吹入导风槽40,并沿导风槽40将风机组10产生的气流引导至未对准风机组10的散热齿20,从而实现对全部散热齿20的进行强制对流。

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的内壁设置铝基板槽,用于放置电源控制线路板。如图5所示,在该铝基板槽的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60,通过温度传感器60实时检测电源控制线路板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60检测到当前温度高于预定温度值时,则通过电源控制盒内的控制器控制风机组10的开启,风机组10可以产生气流,通过风机组10对电源控制盒的壳体面进行强制对流,以实现降温目的。

另外,在壳体上还开设有风道组30,该风道组30对准风机组10的出风口,用于供风机组10产生的气流通过,以实现对壳体进行散热。具体地,风道组30设置在风机组10所在的壳体面上,且位于风机组10的出风口前方,风道组30包括风道。在一种实施例中,风道组中的风道均设置在同一个壳体面上,贯穿于壳体且与壳体内部隔绝,并不会对壳体内部密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在气流经过风道时,可以带走由壳体内部传递到风道侧壁上的热量,实现对壳体的降温。在其他种实施例中,风道组30也可以是设置在壳体上的凹槽结构,同样可以增加电源控制盒的散热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风道组30中风道的数量由风机组10的风机数量所决定。每个风机对应一个风道,在风机工作时,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风道,并循环至大气中。一种实施例中,风机组10包括三个等距设置的风机,风道组30包括三个风道,即在壳体的其中一个壳体面上等距设置三个风机,每个风机的出风口朝向一个风道。当然,风机组1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电源控制盒的大小或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此处仅为举例,在其他种实施例中,风机组10的数量还可以是两个、四个、五个等。另外,等距设置只是为了得到更均匀的散热效果,在其他种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非等距设置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在此实施例中,所有的风机是设置在壳体的同一侧面的,当然不同的风机还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不同侧面,例如交叉设置在壳体对称的两个面上。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相邻的第一壳体面和第二壳体面。其中,散热齿20设置在第一壳体面上,风机组10设置在第二壳体面上且高于第一壳体面,风机组10产生的气流朝向第一壳体面上的散热齿20。在此实施例中,散热齿20在第一壳体面上向外延伸,其为若干个长条状的散热板等距设置而成,且该散热齿20的一端开口(即长条状的其中一端)朝向第二壳体面;而风机组10面向第二壳体面而且嵌入在第二壳体面中,其产生的气流可以流向相邻两个散热板之间所形成的沟槽,并沿着沟槽流动,从而对整个散热板进行强制对流。具体地,如图6-7所示,壳体由上盖板100和下盖体200组装而成,上盖板100为平面结构,下盖体为不带顶面的凹槽结构,上盖板100与下盖体200可组装成长方体结构。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面是指该上盖板100的上表面,第二壳体面是指该下盖体200的前表面。上盖板100可拆卸安装在下盖体200上方,二者可以通过凸台、螺钉、螺栓或其它紧固件进行固定,当壳体内部的线路板损坏时,通过取下紧固件,并将上盖板100取下,即可实现对线路板的检修或更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导风槽40设置在第一壳体面和第二壳体面的连接处,即导风槽40沿第一壳体面和第二壳体面的连接处平行设置,且导风槽40的开口朝向未对准风机组10的散热齿。例如,请参见图2,导风槽40的开口至少朝向位于第一壳体面两端的散热齿,此处的散热齿并未对准风机,而通过导风槽40使得风机产生的气流可以沿着导风槽40流动,并通过导风槽40的开口进入到此处的散热齿所形成的沟槽中,对散热齿20强制对流。进一步的,在两个风机之间的导风槽40也设置有开口,可以将气流导向两个风机之间未与风机对准的散热齿。

在上述实施例中,风道组30设置在第二壳体面的底部,即风机组10设置在下盖体的前表面底部位置。如图2或7所示,风道组30包括三个等距设置的风道,且每个风道对准一个风机,风机产生的气流可以部分进入风道,对风道的内壁进行散热。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个风道对准多个风机,或者多个风道对准一个风机的方式进行设计。例如,直接在第二壳体面的底部开设一个长条状的风道结构,可以增加风道的侧壁表面积,通过多个风机对该风道进行强制对流,可有效增加散热面积。或者,在每个风机所对准的第二壳体面处开设多个小口径的风道,即一个风机可以同时对多个风道进行强制对流,风道的数量越多,降温效果越好。

如图3所示,为了更大程度利用风机所产生的气流,在壳体上还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的结构可以参见图8-9所示结构,但其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实现对气流进行导向即可,此处仅作为示例。挡风板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位置的需求进行调整,第二壳体面在靠近第一壳体面的一侧设置挡风板50,例如,在两个风机之间设置第一挡风板51,如图8结构所示,所述第一挡风板51具有x、y轴两个方向的挡风面,其具有挡风和导向作用,引导气流吹向散热齿20;而在第二壳体面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挡风板52,如图9结构所示,所述第二挡风板52具有x、y和z轴三个方向的挡风面,同样地,其也具有挡风和导向作用,引导气流吹向散热齿20。

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散热齿20在靠近风机组10的一侧具有向末端逐渐收紧的导风部,使得此处的进风口形成喇叭状,以减少风阻,同时可以起引导气流的作用。导风部的两个侧面可以是逐渐收紧的弧形面,也可以是逐渐收紧的平面。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中,风机组所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壳体进行散热:一是风机组面向壳体而设,其产生的大部分气流可以直接吹向该壳体面,对其进行散热;二是风机组设置的位置略高于散热齿所在的面,且部分散热齿的一端对准风机组,此时风机组上部产生的气流可以直接流向这部分散热齿所形成的沟槽中,对其进行散热;三是在风机组和散热齿之间的壳体面上还设置导风槽,可以将风机组上部产生的部分气流导向未对准风机组的散热齿;四是在壳体上开设与壳体未联通的风道,风道的其中一个开口与风机组对准,风机组所产生的气流可以部分进入到风道中,带走风道内壁的热量,从而对壳体进一步散热降温。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申请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