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4546发布日期:2021-11-03 18:17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的产品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其中就包括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后面简称plc),少部分的plc依旧采用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但是因为螺丝固定的安装方式耗时且麻烦所以绝大部分plc采用din导轨配合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其原理是通过设置在plc 底部可形变、可活动的卡扣将plc固定在din导轨上,这种固定方式相对于螺丝固定来说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例如:cn201730081364.1后视图,使用时只要在合适位置按压plc就可以将plc安装在din导轨上。从现有技术公开的plc轨道卡扣结构的资料上看,如图1示出了在该底座10的底部设有容纳导轨20的导轨槽101;该导轨槽10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第一导轨侧边 210的突起120;所述导轨槽101的两侧开设了允许该卡扣60沿卡扣60的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卡扣槽130,所述卡扣60前部具有固定第二导轨侧边220 的结构。由于该卡扣60位于该底座10的底部所以拆卸plc时不仅需要使用拆卸工具进行辅助,而且拆卸完之后并不会自动回到原先的状态,在下次安装时需要人为的复位才能将plc固定在导轨上。
3.因此针对上面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便要创新一种便于安装、将卡扣的触发点前置,从而实现快速拆卸且拆卸完毕后卡扣能够自主复位的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便于安装、将卡扣的触发点明显化,从而实现快速拆卸的功能,达到减少拆卸时间、提升产品耐用性的效果。
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6.一种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包括:
7.外壳和卡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容纳导轨的导轨槽;该导轨槽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第一导轨侧边的突起;所述导轨槽的另一侧开设了允许该卡扣沿卡扣的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卡扣槽,所述卡扣前部具有固定第二导轨侧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开设有一突出的挡板,位于所述两条导向槽之间;所述卡扣设置有可通过所述挡板的容纳槽,该容纳槽接近卡扣的尾部的一端呈开口结构,所述容纳槽远离卡扣槽的表面设置有弹簧防脱结构,该卡扣开设有限定卡扣向导轨槽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供齿轮齿合运动的齿轮腔,所述齿轮腔的长度方向与容纳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齿轮腔匹配有可活动的旋杆齿轮;该旋杆齿轮的一端为与所述齿轮腔齿合的齿轮端,另一端是贯穿到外壳表面的旋转把手,在两端之间由一圆柱体进行连接;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挡板之间放置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该弹簧接触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弹簧的弹簧定位栓。
9.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防脱结构与所述卡扣制成一体件,在所述容纳槽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侧壁上往相对的方向延伸,直到能够包庇所述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防脱结构是一块与所述容纳槽相匹配的盖子,所述盖子的一边与该容纳槽远离所述卡扣槽的一边活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一对设置在所述卡扣尾部沿卡扣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弹性卡钩。
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钩尾部的厚度要薄于所述卡扣的本体的厚度。
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一对可形变的、设置在所述卡扣侧边且沿卡扣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触指倒钩,该卡扣还开设有容纳所述触指倒钩的孔洞,相应的在所述外壳开设有与所述触指倒钩匹配的两个运行空间;自然状态下所述触指倒钩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两个运行空间之间的最小距离。
1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把手在径向方向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圆柱体。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由外壳和置于外壳上的可活动的卡扣组成。该外壳开设一突出的挡板,所述卡扣设置有可通过该挡板且呈开口结构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表面设置有弹簧防脱结构且在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供齿轮齿合运动的齿轮腔,所述齿轮腔内匹配有可活动的旋杆齿轮,该旋杆齿轮贯穿该外壳的一端具有旋转把手;所述卡扣还具有防脱于该外壳的限位结构,该容纳槽与所述挡板之间放置有一弹簧。这样只需扭动设置在该外壳表面上的旋转把手就可以驱动卡扣移动从而将plc从导轨上拆卸下来;而不需要在plc底部使用工具拆卸plc,因此使用十分方便,而且在plc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弹簧弹性弱化情况下,可以直接拆卸卡扣或者打开位于容纳槽上的盖子就可以更换弹簧,更换后的卡扣的功能又恢复如初。
附图说明
17.图1为现有技术外壳、卡扣和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卡扣和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外壳与卡扣的爆炸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面图;
21.图5为现有技术的“凸型”卡扣与卡扣槽结合的横截面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梯形”卡扣与卡扣槽结合的横截面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33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33的第二种局部平面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弹簧定位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为圆形的弹簧定位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弹簧防脱结构35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弹簧防脱结构35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旋杆齿轮4的三维立体图;
30.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旋杆齿轮4的三维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2至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3.详细的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包括:外壳1和卡扣3。所述外壳1的底部的中央位置有容纳导轨2的导轨槽 11,该导轨槽1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第一导轨侧边21的突起12,所述导轨槽11的另一侧开设了允许该卡扣3沿卡扣3的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卡扣槽 13,该卡扣槽13在其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槽14,所述卡扣3的两侧设置有与该导向槽14相配的导向条31;所述卡扣3前部具有固定第二导轨侧边22的结构。其中所述外壳1开设有一突出的位于两条导向槽14之间的挡板15;所述卡扣3设置有可通过所述挡板15的容纳槽32,所述容纳槽32接近卡扣3的尾部的一端呈开口结构,所述容纳槽32远离卡扣槽13的表面设置有弹簧防脱结构35,在所述容纳槽32、挡板15和弹簧防脱结构35形成的空腔中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弹簧5;为了使得该卡扣3在反弹力的作用下不滑出所述卡扣槽13,所以在该卡扣3上开设有限位结构33;
34.为了清晰地表达以下的论述,详细参见图4(快拆式plc轨道卡扣结构的内部剖面图),该容纳槽32的一侧设置有供齿轮齿合运动的齿轮腔34,所述齿轮腔34的长度方向与容纳槽3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齿轮腔34匹配有可活动的旋杆齿轮4;该旋杆齿轮4的一端为与所述齿轮腔34齿合的齿轮端41,另一端是贯穿到外壳1表面的旋转把手43,在两端之间由一圆柱体42进行连接,所以当技术人员扭动旋转把手43时就可以旋转所述齿轮端41并通过齿轮带动所述卡扣3沿着齿轮腔的长度方向运动,当该卡扣3的前部完全脱离所述导轨2的第二导轨侧边22后就可以将plc从导轨上拆卸下来;当plc完全拆卸下来并松开旋钮把手43后则该卡扣3就会在弹簧5的反弹力的作用下做往导轨槽11的方向运动,加上所述卡扣3的限位结构33,因此卡扣3就会恢复到原先的位置。
35.以上提到的卡扣槽13在其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槽14,所述卡扣3的两侧设置有与该导向槽14相配的导向条31;参见图5,其现有技术的卡扣3的横截面呈“凸台”结构且被嵌入到与之相配的卡扣槽13内,允许该卡扣3沿卡扣3的长度方向往返运动;但是由于突出的导向条31与导向槽14交叉构成双层的结构,增加了受力的面从而使得两者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加了摩擦力而不利于卡扣3的移动。所以作为新技术所提出的另一种结构如图6,该卡扣3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且被嵌入到横截面也呈“梯形”结构的卡扣槽13内,此时各个导向条31与匹配的导向槽14的接触面只有一面,减少了接触面积和复杂性,有利于卡扣3的移动。
36.详细参见该图7,该图示出了一种限位结构33,该限位结构33为一对设置在所述卡扣3尾部且沿卡扣3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弹性卡钩331,组装时将该弹性卡钩331沿导向槽
14的长度方向用力即可,当弹性卡钩331滑出所述卡扣槽13时松开手,该卡扣3就会在弹簧5的作用下反方向运动,此时弹性卡钩331就会卡在该外壳的表面101,这样卡扣3就限定在所述卡扣槽13 的合适位置;为了使得更换卡扣3或者维护plc时更容易方便拆卸与安装,要使得弹性卡钩331尾部的厚度要合适的薄于所述卡扣3本体的厚度。
37.另外的,图8示出了另一种限位结构33,该限位结构33为一对可形变的、设置在所述卡扣3的侧边且沿该卡扣3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一对触指倒钩 332,在该卡扣3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容纳所述触指倒钩332的孔洞333,相应的在所述外壳1开设有与所述触指倒钩332相匹配的两个运行空间141(给予卡扣3沿卡扣槽13的长度方向进行往返运动的空间);该运行空间1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条3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平面呈长方型;安装到位时突出的触指倒钩332会伸入该外壳1的运行空间141中,在弹簧5的作用下抵触该运行空间141的一面就可以限定卡扣3;当需要拆卸卡扣3时只需要将所述触指倒钩332形变进该孔洞333中即可推出卡扣3;自然状态下,所述触指倒钩332 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两个运行空间141之间的最小距离。
38.为了防止放置在所述容纳槽32内的弹簧5做过多不必要的移动同时也便于安装该卡扣3,所以在该挡板15与所述弹簧5接触的表面上开设有弹簧定位装置151。如图9、图10各自展示了两种弹簧定位装置151。图9中的弹簧定位装置151的横截面是三角形,而图10中的弹簧定位装置151的横截面是圆形;不同的结构表达了结构的多样性,这些结构都凸显了一个本质就是无论这些结构特征如何变化,都是起到限制所述弹簧5的径向方向移动以及便于安装的作用。
39.如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不同形式的弹簧防脱结构35。在图11中,该弹簧防脱结构35是在所述容纳槽32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侧壁上往相对的方向延伸的凸起351,该凸起351不断靠近直到能够包庇所述弹簧5,该结构能够起到防止弹簧5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滑动弹出的作用。但是在plc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弹簧5的弹力不足时使用上述的弹簧防脱结构35更换弹簧5 会出现更换不便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一些改进如图12所示,该弹簧防脱结构35是一与所述容纳槽32匹配的盖子352,其中所述盖子352的一边与该容纳槽32远离所述卡扣槽13的一边活动连接,例如:通过铰链连接、卡扣连接或者制成一体件连接;通过容纳槽32与盖子352的过盈配合,密封该容纳槽32以防止弹簧弹出;当需要更换弹簧时打开该盖子352换上新的弹簧后再合上所述盖子352即可,维护十分的方便。
40.参见图13和图14,示出了旋杆齿轮4的三维立体图,该旋杆齿轮4的一端为与所述齿轮腔34齿合的齿轮端41;另一端是贯穿到外壳1表面的旋转把手43;在两端之间由一圆柱体42进行连接。该齿轮端41、圆柱体42和旋转把手43具有多种的连接方式,(例如:齿轮端41与圆柱体42一体件、独立的齿轮端41与圆柱体42过盈配合、齿轮端41、圆柱体42和旋转把手43制成一体件、等等);图13示出旋转把手43的外形呈长方体、图14示出旋转把手43的外形呈圆柱体,其特点是所述旋转把手43在圆柱体42的径向方向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圆柱体42,目的在于增大人手与旋转把手43的接触面积,使得技术人员更容易的拆卸plc。
41.当进行安装时先使得该外壳1上的突起12卡在该导轨2的第一导轨侧边 21,使得第一导轨侧边21被包含在突起12和导轨槽11之间的间隙中;此时只要在合适位置按压plc,所述卡扣3前部呈斜面的弹舌36就会触碰到该第二导轨侧边22,当技术人员继续加大力气按压plc时,该弹舌36受到的压力也会持续增大并推动该卡扣3往远离导轨2的方向移动,所
述弹簧5处于进一步的压缩状态并给该卡扣3更大的反方向的力;当弹舌36越过导轨侧边22时,该卡扣3就会在所述弹簧5的作用下向导轨2的内侧移动,此时的第二导轨侧边22被包含在所述弹舌36与导轨槽11形成的空腔中,从而实现将plc固定在导轨上的功能。
42.当从该导轨2上拆卸plc时,只需往合适的方向扭动位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的旋钮把手43,使得与该旋钮把手43连接在一起的圆柱体42和齿轮端 41进行转动,转动的齿轮端41就会驱动与之齿合的卡扣3往远离导轨2的方向移动,当该弹舌36远离所述第二导轨侧边22时即可将plc从到导轨中拆下;当松开该旋转把手43时,由于失去外力的约束使得该卡扣3在弹簧5的反作用力下往导轨槽11的方向移动,加上该限位结构33便使得该卡扣3停留在卡扣槽13的合适位置,此时的弹舌36移动到该导轨槽11内;下次安装时只要卡好第一导轨侧边21后在合适位置按压plc即可将plc固定在导轨上。
43.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技术人员只要通过设置在外壳表面上的旋转把手43就可以驱动安装在外壳1底部的卡扣3,使得plc装置非常容易的从导轨中拆卸下来,而不再需要额外的工具辅助进行拆卸,从而使得技术人员更加高效快速的完成作业。
44.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