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信号电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6225发布日期:2022-04-22 12:0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信号电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器,具体是一种便于安装的信号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2.电涌保护器又称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有用于整体电路保护,也有用于信号线路的保护。用于信号线路保护的电涌保护器,在特定环境下,需要缩小整个电涌保护器的厚度,实现电涌保护器的安装效果。
3.但是厚度较小的电涌保护器在固定安装过程中,需要与导轨实现固定,由于电涌保护器的厚度缩小,故导致现有的卡扣件无法与电涌保护器实现装配固定的效果,急需一款适合的便于安装的信号电涌保护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信号电涌保护器。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安装的信号电涌保护器,其中,壳体、卡扣件以及复位件,壳体底面上设有导轨槽,导轨槽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固定槽,导轨槽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槽,卡扣件为片状结构,卡扣件在安装槽上朝向导轨槽左右滑动,卡扣件与壳体底面形成了第二固定槽,复位件套设在卡扣件上。
6.卡扣件采用片状结构,直接缩小了整体的厚度,从而满足信号电涌保护器与导轨之间的固定效果,卡扣件与壳体形成的第二固定槽与第一固定槽配合,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固定效果,同时,复位件的设置,使得卡扣件在使用过程中,更好的形成夹持固定的效果。
7.其中,卡扣件上设有卡接凸起,安装槽上设有阶梯凹槽,卡接凸起位于阶梯凹槽的运动轨迹上。
8.卡接凸起与阶梯凹槽的配合,形成了卡扣件的限位效果,防止卡扣件过度朝向导轨槽运动。
9.其中,安装槽内设有凹腔,复位件套设在卡扣件上且复位件的两端与凹腔相抵。
10.凹腔的设置,使得复位件更好的实现定位固定的效果,通过凹腔的两端与复位件相抵,在卡扣件运动的时候实现了复位件的储能状态。
11.其中,安装槽靠近外侧上设有第一斜面,卡扣件上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在第一斜面上滑动。
12.采用两个斜面的设置,使得整体与导轨的连接固定后,在正常状态下,由于斜面的作用,卡扣件不易发生运动,只有在人为操作时,才可以带动卡扣件运动。
13.其中,第一斜面靠近外侧的一端朝向安装槽的底面斜向延伸。
14.第一斜面的具体倾斜角度限定,进一步防止在固定后,卡扣件轻易朝向导轨槽的反方向运动。
15.其中,卡扣件上设有驱动凸起。
16.驱动凸起的设置,使得整体在操作过程中,更为方便,符合人机交互。
17.其中,壳体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拼接固定,安装槽位于第一部件上。
18.通过两个部件的拼接形成固定,而安装槽位于第一部件上,使得卡扣件与复位件在安装过程中,更为方便,第二部件仅实现一个盖板压合的效果即可。
19.其中,第一部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部件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适配的第一定位柱。
20.通过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的配合,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更好的实现配合效果。
21.其中,安装槽的边壁上设有第二定位柱,第二部件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适配的第二定位孔。
22.采用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固定强度,此处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具体是位于固定卡扣件的位置上。
23.其中,还包括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接地片,接地片伸出至壳体外,第一固定槽位于接地片上。
24.接地片伸出至壳体外,实现了接地片与导轨配合,实现过电压泄流的效果,提高整体的防护等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去除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1:
32.参照附图1-6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信号电涌保护器,壳体1、线路板2、卡扣件3以及复位件4。
33.壳体1内设有一个空腔11,空腔11用于固定线路板2以及接线端子,此处线路板2与接线端子的固定结构为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中不多加赘述。
34.线路板2上设有接地片21,接地片21一端与线路板2连接固定,另一端伸出至壳体1外,接地片21伸出至壳体1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固定槽211,第一固定槽211位于导轨槽12的一侧上,第一固定槽211的设置,实现电涌保护器整体与导轨之间的配合固定效果,同时,导轨与接地片21直接连接,形成电气连通效果,当发生雷击或者过电压的时候,可以通过线路板2,通过接地片21、导轨实现泄流保护的效果。进一步,为了提高第一固定槽211的固定效果,壳体1底面上可以设置与第一固定槽211配合的卡槽,提高整体的固定强度。
35.壳体1底面为凸字形结构,即两端朝向下方延伸,中间为向上延伸,此处中间位置即为导轨槽12位置。通过导轨槽12与导轨配合,即可实现安装固定效果。本实施例中,为了
更好的进行描述,特将位置进行限定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此结构,也可以做镜像位置调整。
36.卡扣件3位于壳体1左端向下方延伸位置上,即卡扣件3位于导轨槽12的左侧上,卡扣件3朝向轨道槽的一端与壳体1底面形成了第二固定槽31。接地片21从壳体1穿出壳体1内部,伸入至壳体1右端向下延伸位置上,第一固定槽211位于导轨槽12的右侧上,通过第一固定槽211与第二固定槽31的配合,即可实现导轨槽12与导轨之间的配合效果,通过卡扣件3实现夹紧固定。
37.壳体1左端向下方延伸位置上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内设有凹腔51、阶梯凹槽52以及第一斜面53,凹腔51位于安装槽5的中心靠近导轨槽12一侧上,凹腔51用于实现复位件4的固定效果,初始状态下,复位件4的两端分别与凹腔51的两端相抵,当卡扣件3运动的时候,会挤压复位件4,使得复位件4进行储能,当施加在卡扣件3上的力消失,复位件4释放能量,实现快速复位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复位件4优选为弹簧。
38.阶梯凹槽52位于凹腔51靠近导轨槽12一侧上,即阶梯凹槽52位于凹腔51的右侧,阶梯凹槽52与卡扣件3配合,实现限位效果。
39.第一斜面53位于凹腔51远离导轨槽12的一侧上,即第一斜面53位于凹腔51的左侧,第一斜面53靠近外侧的一端朝向凹腔51的底面斜向延伸,第一斜面53与凹腔51的顶面连接,第一斜面53的设置,防止在初始状态下,卡扣件3发生松动。
40.壳体1包括第一部件13以及第二部件14,第一部件13与第二部件14拼接固定,从而形成了整个壳体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方案为,空腔11以及安装槽5均位于第一部件13上,第二部件14仅起到一个盖板压合的效果。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复位件4的固定效果,故第二部件14上还设有与凹腔51配合的第一凹槽144,即复位件4超出凹腔51的部分,伸入至第一凹槽144内,从而实现加强复位件4的固定效果。
41.第一部件13与第二部件14为拼接固定,其具体结构为,第一部件13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31,第二部件14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31适配的第一定位柱141。通过第一定位孔131与第一定位柱141的配合,使得第一部件13与第二部件14更好的实现配合效果。第一定位柱141与第一定位孔13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限定。此处,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固定强度,第一部件13上还设有第二定位柱132,第二部件14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132适配的第二定位孔142,第二定位柱132与第二定位孔142位于安装槽5上,从而提高安装槽5的固定强度,使得卡扣件3更好的在安装槽5内滑动。进一步,当第一部件13与第二部件14拼接完成后,可以通过螺栓或熔接焊形成固定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焊接焊实现固定效果。
42.卡扣件3整体为片状结构,即卡扣件3整体为厚度较小的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卡扣件3的厚度很大,占用的面积很大,而采用片状结构,大大缩小了体积。
43.卡扣件3整体是在安装槽5内,且相对于安装槽5呈水平左右滑动设置。在复位件4的作用下,初始状态下,卡扣件3的前端伸入至导轨槽12内,卡扣件3的前端与壳体1底面形成了第二固定槽31,从而使得导轨槽12与导轨配合固定。当卡扣件3向左运动时,复位件4形成压缩储能,此时第二固定槽31消失,可以形成导轨的拆卸效果,当施加在卡扣件3上的力消失,复位件4释能,使得卡扣件3快速复位,回复到初始状态。
44.卡扣件3的具体结构为,卡扣件3上设有卡接凸起31、第二斜面32以及驱动凸起33,卡接凸起31位于卡扣件3靠近前端位置上,卡接凸起31与阶梯凹槽52配合,阶梯凹槽52位于
卡接凸起31的运动轨迹上,通过卡接凸起31与阶梯凹槽52相抵,使得卡扣件3与安装槽5配合后,实现了卡扣件3的初始状态。此处卡接凸起31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当复位件4套设在卡扣件3后,卡接凸起31可以带动复位件4运动,实现复位件4的压缩效果。
45.第二斜面32位于卡扣件3的下端上,第二斜面32与第一斜面53配合,实现两者之间的配合效果。采用两个斜面的设置,使得整体与导轨的连接固定后,在正常状态下,由于斜面的作用,卡扣件3不易发生运动,只有在人为操作时,才可以带动卡扣件3运动。
46.驱动凸起33位于卡扣件3的后端上,即远离导轨槽12的一端上,驱动凸起33的设置,便于人为操作,更加符合人机交互。
47.复位件4套设在卡扣件3上,且复位件4的两端与凹腔51的两端相抵,实现储能固定的效果。复位件4的设置,使得卡扣件3在固定过程中,其夹紧力更大,更好的实现信号电涌保护器与导轨之间的固定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