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37522发布日期:2023-09-23 13: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属于一种新型电流型半导体发光器件,是通过控制该器件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激发有机材料发光显示,属于一种自主发光技术。与被动发光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相比,自主发光的oled显示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视角广等优点,并且容易实现柔性显示,被业内普遍看好,业界一致认为oled显示器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流产品。

2、当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的电极材料采用高透光率的材料时,可以将其制备成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面板既可以像玻璃一样透光,也可以像屏幕一样显示图像,在建筑玻璃、车载玻璃以及展览展示等应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3、当oled透明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载玻璃上时,存在oled显示面板温度较高,oled显示面板在高温环境下劣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至少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至少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沿背离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第二电极;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且所述导热结构和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和所述发光器件一一对应设置。

4、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结构背离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散热结构。

5、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包括背离所述发光层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热片、半导体层以及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相连,所述第二导热片与所述散热结构相连。

6、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包括背离所述发光层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热片、半导体层以及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层,所述第二导热片与所述散热结构相连。

7、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所述子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所对应的各所述导热结构中的至少部分为一体结构。

8、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和所述散热结构均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9、其中,所述导热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所述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10、其中,所述散热结构的材料包括铜合金。

11、其中,所述导热结构设置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12、其中,还包括多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和多条第二控制信号线;一个所述导热结构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一条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13、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显示信号线,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无重叠。

14、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包括背离所述发光层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热片、半导体层以及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层电连接,且与所述半导体层同层设置。

15、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呈阵列排布,连接同一所述导热结构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位于所述导热结构的两相对侧。

16、其中,包括多个沿列方向依次排布的导热结构;位于同列的所述导热结构连接同一条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同一条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各列所述导热结构划分为多个导热结构组,不同所述导热结构组中的所述导热结构各不相同;

17、一个所述导热结构组内的各个所述导热结构所连接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短接,一个所述导热结构组内的各个所述导热结构所连接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短接。

18、其中,各列所述导热结构划分为三个所述导热结构组,不同组中的所述导热结构各不相同;每三列所述导热结构依次位于三个不同的所述导热结构组内。

19、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划分为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热结构组;一个所述导热结构组内的各个所述导热结构所连接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短接,一个所述导热结构组内的各个所述导热结构所连接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短接。

20、其中,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导热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温度,向所述导热结构提供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导热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发光器件的热量导出。

21、其中,还包括:温度感测组件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感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且所述温度感测组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温度感测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温度,生成第一感测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感测信号控制所述导热结构工作。

22、其中,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感测信号线和至少一条第二感测信号线;所述第一感测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感测信号线将分别与所述温度感测组件相连。

23、其中,还包括多条第二显示信号线;所述第一感测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感测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且所述第一感测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感测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无重叠。

24、其中,还包括:温度转换电路;所述温度转换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感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所述第一控制器。

25、其中,所述温度感测组件至少包括热敏电阻或热电偶中的至少一种。

26、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为透明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明区;所述导热结构和所述透明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无重叠。

27、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至少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至少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沿背离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第二电极;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且所述导热结构和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和所述发光器件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结构背离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散热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包括背离所述发光层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热片、半导体层以及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相连,所述第二导热片与所述散热结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包括背离所述发光层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热片、半导体层以及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层,所述第二导热片与所述散热结构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所述子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所对应的各所述导热结构中的至少部分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和所述散热结构均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热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所述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散热结构的材料包括铜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热结构设置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多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和多条第二控制信号线;一个所述导热结构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一条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显示信号线,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无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包括背离所述发光层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热片、半导体层以及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层电连接,且与所述半导体层同层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呈阵列排布,连接同一所述导热结构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位于所述导热结构的两相对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包括多个沿列方向依次排布的导热结构;位于同列的所述导热结构连接同一条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同一条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各列所述导热结构划分为多个导热结构组,不同所述导热结构组中的所述导热结构各不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各列所述导热结构划分为三个所述导热结构组,不同组中的所述导热结构各不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热结构划分为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热结构组;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导热结构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温度感测组件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感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且所述温度感测组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温度感测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温度,生成第一感测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感测信号控制所述导热结构工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感测信号线和至少一条第二感测信号线;所述第一感测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感测信号线将分别与所述温度感测组件相连。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多条第二显示信号线;所述第一感测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感测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且所述第一感测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感测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无重叠。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温度转换电路;所述温度转换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感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所述第一控制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温度感测组件至少包括热敏电阻或热电偶中的至少一种。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为透明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明区;所述导热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明区无重叠。

25.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至少包括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子像素至少包括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区。发光器件包括沿背离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第二电极。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导热结构,导热结构设置在第一电极背离发光层的一侧,且导热结构和第一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技术研发人员:庞笑天,王甲强,刘宪涛,王云杉,孟晨,王永辉,孙伟,徐思珩,胡大海,李子言,胡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