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8923发布日期:2023-09-26 23:1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1、管状电加热器包括管体和与管体配合的电加热装置,通过电加热装置对管体的加热,进而将从管体中流过的流体进行加热,而电加热装置是通过电极与外部电源连接,进而通电加热。

2、相关技术中,电极结构包括装配部和两个电极片,装配部套设在管体的外围,两个电极片分别从装配部的两个末端向外延伸,并靠在一起,两个电极片分别设有螺钉孔,然后通过螺钉或焊接对两个电极进行固定。电加热器的两个电极片需要螺钉固定或者焊接固定,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的电加热器。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包括加热管和电极结构,所述加热管包括加热层,所述电极结构包括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套设于所述加热管,所述电极结构与加热层电性连接;

3、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装配部连接,所述电极片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装配部具有冲压孔,所述电极片至少部分自冲压孔的孔壁向外延伸。

4、本申请的装配部具有冲压孔,电极片至少部分自冲压孔的孔壁向外延伸,也即本申请可以通过在电极结构上冲压形成电极片,相比两个电极片的固定,结构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管(4)和电极结构(3),所述加热管(4)包括加热层(401),所述电极结构(3)包括装配部(1),所述装配部(1)套设于所述加热管(4),所述电极结构(3)与加热层(40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301)从装配部(1)朝着远离加热管(4)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3)包括锁紧部(2),所述锁紧部(2)包括基部(201)和两个连接部(202),两个所述连接部(202)分别连接在基部(201)的两侧端部;所述装配部(1)的两端部分别与锁紧部(2)的两个连接部(2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包括第一弧形段(101)和第二弧形段(102),所述第一弧形段(101)包括第一首端部(103)和第一末端部(104),所述第二弧形段(102)包括第二首端部(105)和第二末端部(1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3)仅包括一个锁紧部(2),所述第一弧形段(101)和第二弧形段(102)均与加热管(4)抵接,或第一弧形段(101)和第二弧形段(102)二者中的一个与加热管(4)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末端部(104)至少部分与第二末端部(106)重叠抵接时,所述电极结构(3)包括限位部(107),所述电极结构(3)具有限位孔(108),所述限位部(107)至少部分位于限位孔(108)内,所述限位部(107)和所述限位孔(108)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末端部(104),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末端部(1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101)包括第一外壁(109)和第一内壁(110),所述第二弧形段(102)包括第二外壁(111)和第二内壁(112),所述第一外壁(109)与第二内壁(112)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07)包括翻边(115),所述翻边(115)与第二外壁(111)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3)包括两个所述锁紧部(2),所述第一弧形段(101)和第二弧形段(102)均与加热管(4)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301)位于第一弧形段(101),所述电极片(301)远离第一首端部(103)和第一末端部(10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包括加热管和电极结构,所述加热管包括加热层,所述电极结构包括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套设于所述加热管,所述电极结构与加热层电性连接;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装配部连接,所述电极片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装配部具有冲压孔,所述电极片至少部分自冲压孔的孔壁向外延伸。本申请的装配部具有冲压孔,电极片至少部分自冲压孔的孔壁向外延伸,也即本申请可以通过在电极结构上冲压形成电极片,相比两个电极片的固定,结构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娄来峰,石海民,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