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7182发布日期:2022-08-16 19:0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通常为了保证隧道中因为事故造成隧道失火,并对隧道进行及时的消防,需要在隧道中安装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对失火的隧道进行及时的封锁,并控制消防设备对隧道内部进行自动消防。现有的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3.现有的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在遇到隧道发生振动时,无法较好的对其内部的控制器进行缓冲,容易造成消防控制装置损坏。
4.现有的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及时的对其上的散热窗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灰尘附着在散热窗表面,会影响消防控制装置内部控制器的顺利散热。
5.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提出一种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缓冲机构弹性连接有控制器本体,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外壳的周侧壁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散热窗,所述外壳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刷架,所述刷架上固定连接有毛刷;
8.缓冲机构包括导向滑柱、弹簧和立柱,所述导向滑柱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导向滑柱对称设置在控制器本体两侧的外壳中,且控制器本体通过连接滑座活动套接在导向滑柱上 ,所述弹簧套接在导向滑柱上,所述立柱也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立柱也对称设置在控制器本体的两侧,所述连接滑座沿着立柱的内侧壁滑动。
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滑座,且连接滑座滑动套接在导向滑柱上,所述连接滑座远离控制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外摩擦面。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滑座上下两侧的导向滑柱上均设置有限位部,所述连接滑座上下两侧的导向滑柱上还均套接有弹簧。
11.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连接滑座上,且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限位部上。
12.优选的,所述立柱靠近导向滑柱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滑槽,且导向滑槽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摩擦面,所述连接滑座沿着导向滑槽滑动,所述外摩擦面与内摩擦面之间滑动摩擦。
13.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本体电性连接,所述刷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转动轴上。
14.优选的,所述刷架的两端对称向上折弯,所述毛刷位于刷架两端的内臂上,且毛刷与散热窗贴合。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滑柱、弹簧和立柱的配合作用,能够在该装置使用时,对控制器本体的振动进行缓冲,实现对控制器本体更好的防护,能够避免在发生振动时控制器本体轻易损坏。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伺服电机带动刷架转动,能够带动刷架上的毛刷对外壳上散热窗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使散热窗能够保证顺利的通风,实现对外壳内部控制器本体的有效散热。
18.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的外部结构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4.1、外壳;11、散热窗;2、控制器本体;21、连接滑座;211、外摩擦面;3、安装座;4、导向滑柱;41、限位部;5、弹簧;6、立柱;61、导向滑槽;62、内摩擦面;7、伺服电机;8、刷架;9、毛刷;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隧道消防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通过缓冲机构弹性连接有控制器本体2,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外壳1的周侧壁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散热窗11,外壳1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设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刷架8,刷架8上固定连接有毛刷9;
27.缓冲机构包括导向滑柱4、弹簧5和立柱6,导向滑柱4设置有两根,两根导向滑柱4对称设置在控制器本体2两侧的外壳1中,且控制器本体2通过连接滑座21活动套接在导向滑柱4上 ,弹簧5套接在导向滑柱4上,立柱6也设置有两根,两根立柱6也对称设置在控制器本体2的两侧,连接滑座21沿着立柱6的内侧壁滑动,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够在发生振动时,对控制器本体2进行缓冲,避免控制器本体2振动损坏。
28.进一步地,控制器本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滑座21,且连接滑座21滑动套接在导向滑柱4上,连接滑座21远离控制器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外摩擦面211,使得控制器本体2能够沿着导向滑柱4顺利的上下移动。
29.进一步地,连接滑座21上下两侧的导向滑柱4上均设置有限位部41,连接滑座21上
下两侧的导向滑柱4上还均套接有弹簧5,弹簧5的一端抵接在连接滑座21上,且弹簧5的另一端抵接在限位部41上,使得控制器本体2能够实现上下移动。
30.进一步地,立柱6靠近导向滑柱4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滑槽61,且导向滑槽6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摩擦面62,连接滑座21沿着导向滑槽61滑动,外摩擦面211与内摩擦面62之间滑动摩擦,通过连接滑座21带动外摩擦面211与内摩擦面62摩擦,能够将振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控制器本体2能够更快的平稳下来。
31.进一步地,伺服电机7通过导线与控制器本体2电性连接,刷架8通过螺钉10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7的转动轴上,能够方便人员对刷架8上的毛刷9进行清理。
32.进一步地,刷架8的两端对称向上折弯,毛刷9位于刷架8两端的内臂上,且毛刷9与散热窗11贴合,通过毛刷9能够对散热窗11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使散热窗11能够顺利的通风,实现对控制器本体2的有效散热。
33.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隧道发生振动时,此时控制器本体2能够通过连接滑座21沿着导向滑柱4上下移动,连接滑座2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弹簧5进行压缩,同时连接滑座21上的外摩擦面211能够与立柱6上的内摩擦面62产生摩擦,能够将控制器本体2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减弱,使控制器本体2能够更快的趋于平稳,实现对控制器本体2的有效缓冲,使用过程中,控制器本体2散发出来的热量能够通过外壳1上的散热窗11快速的排出,一段时间后,当需要对散热窗11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时,此时可通过控制器本体2驱动刷架8转动,刷架8转动能够带动其上的毛刷9沿着散热窗11移动,并通过毛刷9对散热窗11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使散热窗11能够实现高效的通风。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