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机房用通信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7070发布日期:2022-10-19 10:3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机房用通信机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机房设备存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机房用通信机柜。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大量的信息化机房作为基础支撑。因此,无论是政府、通信运营商,还是互联网企业等都需要建设大量的电子信息机房,机房内的机柜时安装器件的主要设备,随着电子元件的增加,机柜其承重能力在增加,但机柜在设备安装后无法方便的进行移动,市面上虽有一些带有滚轮的机柜,但人员在推动机柜进行移动时,由于其推动中心的位置,极易造成机柜产生倒塌,并且无法统一进行位置调整,在使用过程中其高度无法进行调整,不适用一些地下库进行使用。
3.随着通信设备的功率的不断增加,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也不断增加,而热量的增加就会导致电子元件等相关零部件所运行的环境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电子元件等相关零部所允许的温度时,就会导致零部件不能正常运行,甚至损坏,往往出现机柜内部局部区域温度很高的现象,导致有些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所以对通信设备进行散热就非常必要。所以亟需设计一种通信机房用通信机柜来处理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机房用通信机柜。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通信机房用通信机柜,包括底座、通信机柜组件,底座上方设置有升降支撑机构,升降支撑机构上方设置有通信机柜组件;
7.升降支撑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底座上方安装有四组升降液压缸,四组升降液压缸伸缩端连接有支撑底台,底座上方在升降液压缸一侧安装有限位支撑柱,支撑底台一端连接有支撑台连接架,支撑台连接架内支撑有支撑台连接轴,支撑台连接轴外表面套装有支撑台,支撑台内均匀支撑有滚轴,支撑台下方连接有液压支撑杆,支撑底台上方设置有三组柜体限位侧板,三组柜体限位侧板内侧面均设置有两组限位弹簧支撑轴,限位弹簧支撑轴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有限位缓冲板;
8.通信机柜组件包括柜体,支撑底台上方设置有柜体,柜体上方设置有柜体上端盖,柜体上端盖上方设置有排风口,柜体一侧安装有柜体端门,柜体端门外表面设置进风管支撑架,两组进风管支撑架内竖向设置有竖直主风管,竖直主风管上方安装有进风管,竖直主风管前面均匀设置有进风横管,进风横管侧面并垂直柜体端门设置有吹风管口,柜体内均匀横向连接有主机放置板,主机放置板上表面开设有线槽,线槽内设置有线缆夹紧座,柜体端门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9.优选地,底座与升降液压缸焊接,底座与限位支撑柱焊接。
10.优选地,支撑台与滚轴通过轴承连接,柜体限位侧板与限位弹簧支撑轴焊接连接。
11.优选地,支撑底台与支撑台连接架焊接连接,支撑台连接架与支撑台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
12.优选地,柜体与柜体端门通过连接轴连接,进风管支撑架与竖直主风管焊接连接,竖直主风管与进风管通过螺纹连接。
13.优选地,主机放置板与柜体通过螺栓连接,线槽与线缆夹紧座通过螺栓连接,柜体端门与温度传感器通过螺栓连接。
14.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机房用通信机柜,该装置设置升降支撑机构、通信机柜组件,根据柜体内的设备的重量会使得支撑底台下移,由于设置升降液压缸,能通过改变柜体的高度降低重心,使得在进行推动柜体上下移动时,能有效避免柜体倒塌的情况发生。通过竖直主风管与进风管,可以对通信机柜内的每层设备均匀的送风,因而不会出现送风死角,不会出现设备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散热效果较好。可由竖直主风管和进风管根据具体情况自由组合成型,该机柜设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通信机柜内的温度,若低于预设温度,即可通过电路控制装置关闭风源,这样不仅能有效节约能源,还能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夹紧座a局部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升降支撑机构;201、升降液压缸;202、限位支撑柱;203、液压支撑杆;204、支撑台;205、滚轴;206、支撑底台;207、柜体限位侧板;208、限位弹簧支撑轴;209、限位弹簧;210、限位缓冲板;211、支撑台连接架;212、支撑台连接轴;3、通信机柜组件;301、柜体;302、柜体上端盖;303、排风口;304、柜体端门;305、进风管支撑架;306、竖直主风管;307、进风管;308、进风横管;309、吹风管口;310、主机放置板;311、线槽;312、线缆夹紧座;313、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通信机房用通信机柜,包括底座1、通信机柜组件3,底座1上方设置有升降支撑机构2,升降支撑机构2上方设置有通信机柜组件3。
26.本实施例中:升降支撑机构2包括升降液压缸201,底座1上方安装有四组升降液压缸201,实现对柜体301高度的降低,降低重心便于搬运,四组升降液压缸201伸缩端连接有支撑底台206,底座1上方在升降液压缸201一侧安装有限位支撑柱202,支撑底台206一端连接有支撑台连接架211,支撑台连接架211内支撑有支撑台连接轴212,支撑台连接轴212外表面套装有支撑台204,支撑台204内均匀支撑有滚轴205,支撑台204下方连接有液压支撑杆203,支撑底台206上方设置有三组柜体限位侧板207,三组柜体限位侧板207内侧面均设置有两组限位弹簧支撑轴208,限位弹簧支撑轴208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弹簧209,限位弹簧209另一端连接有限位缓冲板210,在进行移动设备时,不会柜体301进行损坏。
27.其中,底座1与升降液压缸201焊接,底座1与限位支撑柱202焊接,支撑台204与滚轴205通过轴承连接,柜体限位侧板207与限位弹簧支撑轴208焊接连接,支撑底台206与支撑台连接架211焊接连接,支撑台连接架211与支撑台连接轴212通过轴承连接。
28.本实施例中:通信机柜组件3包括柜体301,支撑底台206上方设置有柜体301,柜体301上方设置有柜体上端盖302,柜体上端盖302上方设置有排风口303,柜体301一侧安装有柜体端门304,柜体端门804外表面设置进风管支撑架305,两组进风管支撑架305内竖向设置有竖直主风管306,竖直主风管306上方安装有进风管307,竖直主风管306前面均匀设置有进风横管308,进风横管308侧面并垂直柜体端门304设置有吹风管口809,吹风以强迫降温,不会出现散热死角,进而不会出现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停止工作的现象,柜体301内均匀横向连接有主机放置板310,主机放置板310上表面开设有线槽311,线槽311内设置有线缆夹紧座312,便于将各交换机的通信线缆分别对应安装在线缆夹紧座312内,避免大量线缆积聚散热效果差,柜体端门304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13,监控通柜体301内的温度。
29.其中,柜体301与柜体端门304通过连接轴连接,进风管支撑架305与竖直主风管306焊接连接,竖直主风管306与进风管307通过螺纹连接,主机放置板310与柜体301通过螺栓连接,线槽311与线缆夹紧座312通过螺栓连接,柜体端门304与温度传感器313通过螺栓连接。
30.工作原理:将服务器与电子元件放置在柜体301内时,会使得柜体301的重量不断增加,升降液压缸201实现对柜体301底部连接支撑底台206有效支撑,实现对柜体301高度的降低,降低重心便于搬运;由于在柜体限位侧板207内侧设有限位弹簧209与限位缓冲板210,在进行移动设备时,柜体301不会损坏,该机柜由排风口303连接在竖直主风管306进风口并由进风管307的吹风管口309均匀的向主机放置板310均匀的吹风以强迫降温,不会出现散热死角,进而不会出现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停止工作的现象,同时,温度传感器313会实时监控通柜体301内的温度,由于主机放置板310上线槽311内安装有线缆夹紧座312,便于
将各交换机的通信线缆分别对应安装在线缆夹紧座312内,避免大量线缆积聚散热效果差,通过在通信机柜设置的吹风管口309进行快速进风降温,提高通信机柜内各设备和线缆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