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9014发布日期:2023-08-14 02:1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壳体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现有的电子设备使用时,往往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温度骤变,导致电子设备的热体验较差,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和电子设备,用于减少环境对电子设备的温度的影响,提升电子产品的热体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用于电子设备中。壳体包括热致变色层和光致变色层,光致变色层层叠于热致变色层的外侧。热致变色层和光致变色层均具有还原状态和变色状态。

3、热致变色层处于还原状态时,热致变色层的红外发射率为第一发射率。热致变色层处于变色状态时,热致变色层的红外发射率为第二发射率,第二发射率大于第一发射率。

4、光致变色层处于还原状态时,光致变色层的红外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光致变色层处于变色状态时,光致变色层的红外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第二反射率大于第一反射率。

5、本申请所示壳体采用包括光致变色层和热致变色层,光致变色层和热致变色层可针对外界环境以调整电子设备的吸热和散热能力,减少外界环境对电子设备的温度的影响,使得壳体在强太阳光环境和寒冷环境下具备隔热效果,从而满足减少高温室外场景的吸热以及减少冬季超低温场景下的热损失,提升产品热体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6、一种实施方式中,热致变色层的光谱范围为第一光谱范围,光致变色层的光谱范围为第二光谱范围,第二光谱范围与第一光谱范围不重合,以保证光致变色层和热致变色层之间相互独立,避免光致变色层影响热致变色层的红外发射率,也避免热致变色层影响光致变色层的红外反射率。

7、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光谱范围为大于3μm,且小于或等于20μm,第二光谱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3μm,且小于或等于3μm。

8、一种实施方式中,热致变色层的温度小于或等于临界变色温度时,热致变色层处于还原状态。热致变色层的温度大于临界变色温度时,热致变色层处于变色状态。

9、一种实施方式中,临界变色温度为0℃。

10、一种实施方式中,变色状态包括第一变色状态和第二变色状态;

11、热致变色层的温度大于临界变色温度,且小于完全变色温度时,热致变色层处于第一变色状态,热致变色层的红外发射率为第三发射率。其中,第三发射率与热致变色层的温度正相关,随着热致变色层的温度的升高,第三反射率增大。

12、热致变色层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完全变色温度时,热致变色层处于第二变色状态,热致变色层的红外发射率为第四发射率,第四发射率大于或等于第三发射率。其中,第四发射率是恒定值,随着热致变色层的温度的升高,第四发射率不变。

13、一种实施方式中,完全变色温度为40℃。

14、一种实施方式中,光致变色层受到的太阳光的辐照强度小于或等于临界辐照强度时,光致变色层处于还原状态。

15、光致变色层受到的太阳光的辐照强度大于临界辐照强度时,光致变色层处于变色状态。

16、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还包括内侧基材和外侧基材,内侧基材层叠于热致变色层的内侧,外侧基材层叠于光致变色层的外侧,且覆盖光致变色层、热致变色层和内侧基材。

17、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射率小于或等于0.5,第一反射率和第二反射率均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9。

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器件和上述任一种壳体,电子器件安装于壳体的内侧。

19、本申请所示电子设备中,在不影响电子设备的结构的前提下,采用包括光致变色层和热致变色层的后盖,光致变色层和热致变色层可针对外界环境以调整电子设备的吸热和散热能力,减少外界环境对电子设备的温度的影响,使得后盖在强太阳光环境和寒冷环境下具备隔热效果,从而满足减少高温室外场景的吸热以及减少冬季超低温场景下的热损失,提升产品热体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0、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边框和后盖,后盖安装于边框的一侧,边框包括热致变色层和光致变色层,和/或,后盖包括热致变色层和光致变色层。



技术特征:

1.一种壳体,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致变色层和光致变色层,所述光致变色层层叠于所述热致变色层的外侧,所述热致变色层和所述光致变色层均具有还原状态和变色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变色层的光谱范围为第一光谱范围,所述光致变色层的光谱范围为第二光谱范围,所述第二光谱范围与所述第一光谱范围不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谱范围为大于3μm,且小于或等于20μm,所述第二光谱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3μm,且小于或等于3μ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变色层的温度小于或等于临界变色温度时,所述热致变色层处于所述还原状态;所述热致变色层的温度大于所述临界变色温度时,所述热致变色层处于所述变色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变色温度为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状态包括第一变色状态和第二变色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变色温度为4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变色层受到的太阳光的辐照强度小于或等于临界辐照强度时,所述光致变色层处于所述还原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内侧基材和外侧基材,所述内侧基材层叠于所述热致变色层的内侧,所述外侧基材层叠于所述光致变色层的外侧,且覆盖所述光致变色层、所述热致变色层和所述内侧基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率小于或等于0.5,所述第一反射率和所述第二反射率均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9。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器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电子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边框和后盖,所述后盖安装于所述边框的一侧,所述边框包括所述热致变色层和所述光致变色层,和/或,所述后盖包括所述热致变色层和所述光致变色层。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和电子设备,用于减少环境对电子设备的温度的影响,提升电子产品的热体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壳体包括热致变色层和光致变色层,光致变色层层叠于热致变色层的外侧。热致变色层和光致变色层均具有还原状态和变色状态。热致变色层处于还原状态时,热致变色层的红外发射率为第一发射率。热致变色层处于变色状态时,热致变色层的红外发射率为第二发射率,第二发射率大于第一发射率。光致变色层处于还原状态时,光致变色层的红外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光致变色层处于变色状态时,光致变色层的红外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第二反射率大于第一反射率。

技术研发人员:宋宸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