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0826发布日期:2023-04-29 22:2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电源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盒组件。


背景技术:

1、电源盒类似变压器,用于给主板、硬盘、cpu、光驱、风扇等供电。因为这些硬件工作需要特定幅度的直流电压,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所以需要电源把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常规的电源盒一般输入220v,输出有24v/36v/12v/5v。

2、由于电子产品一直向前微形化发展,电源盒的外壳也越做越小,而电源盒内部空间布局空间也越做越紧密,这对电源盒的散热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的电源盒在散热时通过采用背面进风、侧面出风的方式进行散热,对于该结构设置,对于内部空间较大电源盒,尚能满足使用需求,但对于内部空间较狭窄、功率较大的电源盒,常规的电源盒散热结构布局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源盒组件。

2、一种电源盒组件,其包括底壳、与底壳配合安装的顶壳、同时装设于底壳与顶壳前端的面板,所述底壳的后侧设有第一进风孔,所述顶壳的后侧设有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组成进风孔组,所述面板包括板主体、连接于板主体的若干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上设有导流孔组,所述导流孔组与进风孔组形成对流,所述导流块包括中心板及连接于中心板上的若干连接筋,所述中心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导流孔,所述板主体上设有若干通孔,导流块与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筋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连接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的中心段,所述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分别水平连接于中心板及通孔的孔壁上,所述中心段向外倾斜,使中心板设于板主体的前方位置。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板上的第一导流孔沿导流块的中心位置呈放射性分布。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板中部位置设有一中心孔。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块上相邻的两连接筋之间形成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第一导流孔及中心孔组成导流孔组,其中,所述第一导流孔与通孔相对,所述第二导流孔分布在通孔孔口外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块的连接筋沿导流块的中心位置呈放射性分布。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还包括连接于板主体后侧面定位框、连接定位框上的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折弯部及定位部,并且定位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壳与顶壳的头部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安装时,定位部伸入到底壳与顶壳内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互对齐,电源盒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第二安装孔并与第一安装孔锁紧固定。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面板上设置导流孔组,在底壳与顶壳的后端设置进风孔组,导流孔组与进风孔组形成对流,有效提高散热效果,并且,所述导流块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第一导流孔及分布在通孔孔口外周的第二导流孔,加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与底壳配合安装的顶壳、同时装设于底壳与顶壳前端的面板,所述底壳的后侧设有第一进风孔,所述顶壳的后侧设有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组成进风孔组,所述面板包括板主体、连接于板主体的若干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上设有导流孔组,所述导流孔组与进风孔组形成对流,所述导流块包括中心板及连接于中心板上的若干连接筋,所述中心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导流孔,所述板主体上设有若干通孔,导流块与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筋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连接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的中心段,所述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分别水平连接于中心板及通孔的孔壁上,所述中心段向外倾斜,使中心板设于板主体的前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上的第一导流孔沿导流块的中心位置呈放射性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中部位置设有一中心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上相邻的两连接筋之间形成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第一导流孔及中心孔组成导流孔组,其中,所述第一导流孔与通孔相对,所述第二导流孔分布在通孔孔口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的连接筋沿导流块的中心位置呈放射性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还包括连接于板主体后侧面定位框、连接定位框上的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折弯部及定位部,并且定位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壳与顶壳的头部位置均设有第二安装孔,安装时,定位部伸入到底壳与顶壳内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互对齐,电源盒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第二安装孔并与第一安装孔锁紧固定。


技术总结
一种电源盒组件,其包括底壳、与底壳配合安装的顶壳、同时装设于底壳与顶壳前端的面板,所述底壳的后侧设有第一进风孔,所述顶壳的后侧设有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组成进风孔组,所述面板包括板主体、连接于板主体的若干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上设有导流孔组,所述导流孔组与进风孔组形成对流,所述导流块包括中心板及连接于中心板上的若干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连接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的中心段,所述中心段向外倾斜,使中心板设于板主体的前方位置。本技术加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蔼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标帆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