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5828发布日期:2024-02-02 22:0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显示面板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能够在柔性衬底上制作,具有抗弯折、广视角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为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通常采用微透镜结构进行光提取,然而现有的微透镜结构对于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的提升有限,且难以改善大视角下的显示亮度,显示面板的出光性能难以改善。

2、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缓解目前微透镜结构对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提升有限且难以改善显示面板大视角下的显示亮度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3、基板;

4、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

5、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对应所述像素单元设置的凸起部和设置在相邻所述凸起部之间的凹槽;

6、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平坦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绝缘层的折射率;

7、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子层和第二绝缘子层,所述凸起部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绝缘子层设置的第一凸起子部和对应所述第二绝缘子层的第二凸起子部,所述第一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

8、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子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之间。

9、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子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均包括无机绝缘材料。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子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均包括相同的无机绝缘材料,且所述第一绝缘子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的成膜质量不同。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子层中的氮元素含量小于所述第二绝缘子层中的氮元素含量。

12、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13、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4、触控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绝缘子层、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绝缘子层、第二金属层、以及所述平坦层,

15、其中,所述凹槽暴露出部分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表面,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对应所述凹槽处的粗糙度介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与所述第一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之间。

16、优选的,所述封装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绝缘层、第一有机绝缘层、第二无机绝缘层,所述凹槽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对应所述凹槽处的粗糙度介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与所述第一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之间。

17、优选的,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对应所述凹槽处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

18、优选的,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包含有与所述第一绝缘子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不同的无机绝缘材料。

19、优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对应所述像素单元之间设置的触控电极,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对应所述像素单元之间设置的触控走线,

20、所述绝缘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绝缘部,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绝缘部和所述凸起部之间,所述绝缘部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绝缘子层设置的第一绝缘子部和对应所述第二绝缘子层的第二绝缘子部,所述触控走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子部和所述第二绝缘子部之间,所述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子部和所述平坦层之间。

21、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包括靠近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22、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与同一垂直所述基板的截面相交形成第一交线和第二交线,所述第一交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交线的长度。

23、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

24、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包括侧壁曲线,所述侧壁曲线为所述凸起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与垂直所述基板的截面相交形成,所述侧壁曲线设置在所述第一交线和所述第二交线之间;

25、其中,所述侧壁曲线与所述第一表面的交角大于或等于20度,所述侧壁曲线与所述第一交线的交角小于或等于55度。

26、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子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的厚度。

27、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微米。

28、本申请利用高折射率的绝缘层形成凸起部,并在凸起部上设置低折射率的平坦层,使得凸起部与平坦层接触的侧壁对像素单元发出的光线形成正视角汇聚作用,进而提高正视角的出光效率;同时,利用凸起部的第一凸起子部和第二凸起子部的侧壁形成粗糙表面,进而将像素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布局大角度散射,使得大视角下的光线不至于衰减得太严重,实现了正视角出光效率的提升和大视角出光效率未衰减过重的平衡。其中,第一凸起子部对应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较大,使像素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的出射角增大,提升了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显示亮度,利用第二凸起子部对应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使部分光线的出射角收敛,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改善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子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子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均包括无机绝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子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均包括相同的无机绝缘材料,且所述第一绝缘子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的成膜质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子层中的氮元素含量小于所述第二绝缘子层中的氮元素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绝缘层、第一有机绝缘层、第二无机绝缘层,所述凹槽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对应所述凹槽处的粗糙度介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与所述第一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对应所述凹槽处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包含有与所述第一绝缘子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层不同的无机绝缘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对应所述像素单元之间设置的触控电极,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对应所述像素单元之间设置的触控走线,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靠近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包括侧壁曲线,所述侧壁曲线为所述凸起部对应所述凹槽的侧壁与垂直所述基板的截面相交形成,所述侧壁曲线设置在所述第一交线和所述第二交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子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起子部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微米。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一侧的发光层、绝缘层及平坦层,绝缘层设置有与发光层的像素单元对应的凸起部及相邻凸起部之间的凹槽,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子部及第二凸起子部,第一凸起子部对应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大于第二凸起子部对应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本申请利用第一凸起子部对应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较大,使像素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的出射角增大,提升了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显示亮度,利用第二凸起子部对应凹槽的侧壁的粗糙度,使部分光线的出射角收敛,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改善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左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