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66414发布日期:2024-02-07 13:1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显示装置的设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对于非显示区的设计需求越来越高,提升显示装置的性能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非显示区,以及环绕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外围的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

2、多个发光子像素,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

3、绕孔数据线,连接位于同一列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两侧的多个发光子像素;

4、绕孔扫描线,连接位于同一行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两侧的多个发光子像素;以及

5、多个补偿单元,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相邻的两列补偿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列发光子像素,位于同一列的补偿单元连接同一条绕孔数据线,位于同一行的补偿单元以及发光子像素连接同一条绕孔扫描线。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单元包括多个补偿电容,所述绕孔数据线与所述绕孔扫描线分别连接不同的补偿电容。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区还包括沿行方向排布的多条恒压信号线;

8、所述多个补偿电容包括:

9、第一补偿电容,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绕孔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恒压信号线连接;以及

10、第二补偿电容,包括第三极板和第四极板,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绕孔扫描线连接,所述第四极板与所述恒压信号线连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第四极板共用同一个极板,所述第一极板以及所述第三极板位于所述同一个极板的两侧。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第四极板同层且相互分隔开设置,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三极板同层且相互分隔开设置。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栅极金属层、第二栅极金属层、第二半导体层、第三栅极金属层以及源漏极金属层;

14、其中,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分别位于第一半导体层、第一栅极金属层、第二栅极金属层、第二半导体层以及第三栅极金属层中的两个不同膜层;

15、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四极板分别位于第一半导体层、第一栅极金属层、第二栅极金属层、第二半导体层以及第三栅极金属层中的两个不同膜层;并且

16、所述绕孔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第二栅极金属层或者第三栅极金属层,所述绕孔数据线以及所述恒压信号线位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的多个虚设单元,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所述虚设单元的排布周期与所述发光子像素的排布周期相同;

18、所述显示区内设置补偿单元的数量,等于所述非显示区所包含的虚设单元的数量。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同一行的虚设单元与补偿单元的数量相同;

20、连接同一条绕孔数据线的发光子像素与补偿单元中,与该发光子像素位于同一列的虚设单元的数量等于该补偿单元的数量。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单元的负载与所述发光子像素的负载大致相同。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显示区与靠近所述非显示区设置的补偿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列发光子像素。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非显示区一侧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第一连接线;

24、所述显示区还包括:第二连接线,连接位于同一列的补偿单元;

25、所述绕孔数据线、所述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以及所述补偿单元依次连接。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第一侧的子显示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第一侧的补偿单元均位于所述子显示区内,所述子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沿行方向排布;

27、将所述绕孔数据线沿所述子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排序,将所述第一连接线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排序,将所述第二连接线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子显示区的方向排序,序号相同的绕孔数据线、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依次连接。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单元沿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子像素沿行方向上的宽度。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两侧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沿行方向排布;

30、其中,所述多个补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或所述第二子显示区。

3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32、如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基板,所述非显示区用于透过环境光线;以及

33、感光元器件,所述感光元器件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

34、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非显示区,以及环绕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外围的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补偿单元包括多个补偿电容,所述绕孔数据线与所述绕孔扫描线分别连接不同的补偿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区还包括沿行方向排布的多条恒压信号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第四极板共用同一个极板,所述第一极板以及所述第三极板位于所述同一个极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第四极板同层且相互分隔开设置,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三极板同层且相互分隔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栅极金属层、第二栅极金属层、第二半导体层、第三栅极金属层以及源漏极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的多个虚设单元,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所述虚设单元的排布周期与所述发光子像素的排布周期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位于同一行的虚设单元与补偿单元的数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补偿单元的负载与所述发光子像素的负载大致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非显示区与靠近所述非显示区设置的补偿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列发光子像素。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非显示区一侧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第一连接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第一侧的子显示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第一侧的补偿单元均位于所述子显示区内,所述子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沿行方向排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补偿单元沿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子像素沿行方向上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两侧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沿行方向排布;;

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非显示区,以及环绕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外围的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发光子像素,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绕孔数据线,连接位于同一列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两侧的多个发光子像素;绕孔扫描线,连接位于同一行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两侧的多个发光子像素;以及多个补偿单元,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相邻的两列补偿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列发光子像素,位于同一列的补偿单元连接同一条绕孔数据线,位于同一行的补偿单元以及发光子像素连接同一条绕孔扫描线。

技术研发人员:程羽雕,张顺,嵇凤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