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风降噪结构、散热风道装置及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3802发布日期:2024-02-20 20:2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风降噪结构、散热风道装置及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道散热降噪,尤其是涉及一种进风降噪结构、散热风道装置及逆变器。


背景技术:

1、由于市场上对储能设备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应用场所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区域。因储能设备上的变流器内部器件散热需求,通常需要在变流器等内部布置很多散热风机,而散热风机的噪声是整个机器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次是电抗器噪声。

2、散热风机需要将外部冷风输送到待散热整机内部,冷却关键发热器件,以保障整机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整机侧壁直接开进风孔进行进风,而散热风机与该孔位置挨的较近,因此,进风紊乱会导致大量的噪声向外排放,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

3、综上所述,如何降低待散热整机散热时所产生的噪声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进风降噪结构,以降低待散热整机散热时所产生的噪声。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风道装置。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

4、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5、一种进风降噪结构,用于待散热整机,所述待散热整机上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降噪结构包括:

6、与所述进风孔连通的降噪风道;

7、设置在所述降噪风道内的整流组件;

8、设置在所述待散热整机内,且进风口与所述降噪风道的出风口连通的散热风机。

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整流组件包括整流环以及平面整流板;

10、所述整流环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机的进风口处;

11、沿着气流流经的方向,所述平面整流板的头端相对于所述平面整流板的尾端更靠近所述进风孔,且所述平面整流板的头端延伸并光滑连接至所述进风孔的孔壁,或者,与所述降噪风道的内壁光滑过渡连接;

12、所述平面整流板的尾端与所述整流环的进风口光滑过渡连接。

13、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平面整流板的尾端高于所述平面整流板的头端。

14、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风降噪结构还包括弧形整流板;

15、所述弧形整流板设置在所述进风孔处,且所述弧形整流板连接所述进风孔的一端平行于所述进风孔的进风方向设置。

16、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风降噪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待散热整机外,且与所述进风孔连通的进风风道;

17、所述弧形整流板设置在所述进风风道内。

18、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风风道为与所述弧形整流板的弯曲方向一致的弧形风道。

19、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面向所述待散热整机的底端开设;

20、和/或,

21、所述弧形整流板的个数至少为2个,且相邻所述弧形整流板之间平行设置;

22、和/或

23、所述进风风道的内壁和/或所述降噪风道的内壁和/或所述整流组件的表面和/或所述弧形整流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吸声材料层。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降噪结构,由于设置有降噪风道,且降噪风道内安装有整流组件,因此,输送至散热风机处的气流均为经过整流后的气流,使得进入散热风机的气流相对平稳,降低了散热风机本身的噪声,此外,还降低了由于散热风机进风紊乱引起的气动噪声。

26、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27、一种散热风道装置,包括散热风道以及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

28、所述散热风道设置于所述待散热整机内,所述进风降噪结构用于给所述散热风道引流。

2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散热风机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外,且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相切设置。

30、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散热风机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且所述散热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相切设置。

31、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散热风道包括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

32、所述第一腔体的进风口为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出风口与所述待散热整机的待散热模组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进风口与所述待散热模组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出风口贯穿所述待散热整机,且所述待散热整机的待散热部件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33、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腔体、所述待散热模组以及所述第二腔体沿着所述待散热整机的顶端到底端的方向依次设置;

34、所述第二腔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待散热整机的底端。

35、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散热风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吸声材料层。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

37、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风道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中的进风降噪结构,因此,上述进风降噪结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散热风道装置所包含的。

38、为了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9、一种逆变器,包括整机以及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或者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风道装置。

40、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中的进风降噪结构或者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风道装置,因此,上述进风降噪结构或者散热风道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逆变器所包含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用于待散热整机(2000),所述待散热整机(2000)上开设有进风孔(2001),所述进风降噪结构(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组件(102)包括整流环(102a)以及平面整流板(10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整流板(102b)的尾端高于所述平面整流板(102b)的头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整流板(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待散热整机(2000)外,且与所述进风孔(2001)连通的进风风道(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105)为与所述弧形整流板(104)的弯曲方向一致的弧形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105)的进风口面向所述待散热整机(2000)的底端开设;

8.一种散热风道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风道(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风道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降噪结构(100)的散热风机(103)位于所述散热风道(200)外,且所述散热风机(103)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200)的进风口相切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风道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降噪结构(100)的散热风机(103)位于所述散热风道(200)内,且所述散热风机(103)的进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200)的进风口相切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风道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200)包括第一腔体(201)及第二腔体(202);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风道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20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吸声材料层。

13.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或者如权利要求8-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风道装置(10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进风降噪结构、散热风道装置及逆变器,进风降噪结构用于待散热整机,待散热整机上开设有进风孔,进风降噪结构包括:与进风孔连通的降噪风道;设置在降噪风道内的整流组件;设置在待散热整机内,且进风口与降噪风道的出风口连通的散热风机。由于设置有降噪风道,且降噪风道内安装有整流组件,因此,输送至散热风机处的气流均为经过整流后的气流,使得进入散热风机的气流相对平稳,降低了散热风机本身的噪声,此外,还降低了由于散热风机进风紊乱引起的气动噪声。

技术研发人员:姚琦,周世文,杨航,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