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照明控制系统及其无线照明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82676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模块20的路由器。除上述两部件外,为配合本发明无线照明控制系统使用,存在有一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其可位于探测模块23的通信或探测范围内,或是位于探测模块23的通信或探测范围外,亦或是于该通信或探测范围内外移动。当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位于探测模块23的通信或探测范围外时,自然便无法检测到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的存在。因此,以下实施例中,均以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位于范围内或从范围外移动至范围内为基础讨论的。由于无线信号的强度和探测的距离成反比关系,距离越远,信号强度越弱,反之,距离越近,信号越强。由于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在使用时会不断向周围发送探测信号,探测周围是否具有可以联网的设备。例如,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之一的具有Wifi功能的设备会不断向周围发送“short pings”信号,探测周围是否具有可以联网的无线访问节点(Access Point)。基于此,在控制模块20内可预设一信号强度阈值,在探测模块23在探测到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发出的无线信号的同时,获取该无线信号的强度,该获取可通过信号传感器等实施。获取完毕后,探测模块23将获取的无线信号的强度发送至控制模块20,控制模块20将该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作比较,当无线信号的强度大于该信号强度阈值时,控制模块20可判断为该发出该无线信号的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正靠近于控制模块20,或静止于距离控制模块20较近的范围内。在作出上述判断后,控制模块20认为携带有该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的用户正靠近照明设备30,于是,便发送控制指令如调节照明设备30的开关、亮度、色相、饱和度、显色性及色温等对照明设备30进行操作。从本发明上述无线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可看出,用户在整个操作中并未进行任何主动的动作,所有判断及处理均由控制模块20完成。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用户利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APP)主动发送控制指令至照明设备30或路由器,本发明中的控制模块20更加智能,其可主动判断用户携带的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的到来和离开,该思考判断过程由控制模块20完成,便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照明设备30的操作模式。
[0045]上述无线照明控制系统中,信号强度阈值可根据不同的无线信号发射终端10发出的固有无线信号的一般强度预设,如针对智能手机发出的wifi信号,便可将信号强度阈值设定为wifi信号的最低强度或中等强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该信号强度阈值的设定将影响本发明无线照明控制系统的敏感度,具体设定数值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同时,也可在控制模块20中设置一个或以上的信号强度阈值,并自行设定当且仅当探测到的无线信号大于或等于多个信号强度阈值中的某一个时,控制模块20才会发送控制指令至照明设备30。可以想到的是,多个信号强度阈值可形成一阶梯式的判断逻辑,选择的信号强度阈值越高,触发条件也就越苛刻,反之亦然。
[0046]一实施例中,探测模块包括有定位单元,而控制模块包括有驱动单元。定位单元负责在其通信或探测范围内检测无线信号是否存在,且无论检测结果为何,定位单元均将发送一信息至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与定位单元通信连接,在接收到定位单元发来的信息后,判断是否向照明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如当定位单元未在通信或探测范围内检测到有无线信号时,定位单元向驱动单元发送,举例来说,可以为“无无线信号发射终端”的信息,驱动单元根据“无”的信息,判断为不需要发送控制指令至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当前为未开启状态时)或发送关闭指令至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当前为开启状态时),使得照明设备随后处于关闭的状态。而当定位单元检测到无线信号且该无线信号的强度大于预设的强度阈值时,定位单元向驱动单元发送,举例来说,可以为“有无线信号发射终端”的信息,驱动单元根据“有”的信息,判断为不需要发送控制指令至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当前为开启状态时)或发送开启指令至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当前为未开启状态时),使得照明设备随后处于开启的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控制指令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他上文提及的控制指令皆可作为该实施例中的控制指令发送,同时发送的模式也并非限于此,驱动单元可始终发送结果控制指令(如命令开启、命令关闭)至照明设备。
[0047]上述实施例中,定位单元发送的信息可包括无线信号存在与否及无线信号的强度值。驱动单元可根据强度值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比较后确定发送何种控制指令至照明设备。也可根据“有”或“无”无线信号存在判断发送何种控制指令至照明设备,例如当“有”无线信号时,开启照明设备,“无”无线信号时,关闭照明设备。
[0048]由于上述实施例中定位单元用于检测无线信号的存在,则定位单元亦可根据该无线信号确定无线信号发射终端与控制模块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当无线信号发射终端位于控制模块的通信或探测范围内时,其发出的无线信号被所述定位单元接收,因而定位单元可将发出该无线信号的无线信号发射终端所在的位置视为用户所在的位置。确定该位置时,需要预先在该控制模块内存储距离与信号强度的关系对应表。具体而言,无线照明控制系统出厂前,可通过实验或查表建立无线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表,并将该对应关系表植入控制模块内。则在实际使用时,定位单元可查表获得无线信号强度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终端与控制模块的距离,从而得到用户与照明设备间的距离。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也可根据该确定的距离确定发送何种控制命令至照明设备。例如,将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取而代之为距离门限值,在确定了无线信号发射终端与控制模块间的距离后,将该距离与距离门限值比较,若无线信号发射终端的距离小于该距离门限值,发送开启指令至照明设备,若无线信号发射终端的距离大于该距离门限值,则不发送指令或发送关闭指令至照明设备。因此,可根据用户的走动自动开启或关闭照明设备,或对照明设备进行其他操作。
[0049]继续参阅图2,为了保证对距离照明设备相同距离下,对无线信号发射终端所采用的操作相同,探测模块本身具有的通信或探测范围所呈形状为以照明设备为圆心的圆状或类似圆状,亦或是以该照明设备为端点的扇形状或类似扇形状。可以理解的是,当照明设备处于空旷的大厅或马路时,由于需对四周的行人或用户搜索,圆状或类似圆状的通信探测范围更加适用。而当照明设备位于走廊或封闭室内这类狭长型的空间时,针对某一方向的扇形状或类似扇形状通信或探测范围更加适用。不同类型的通信或探测范围可针对照明设备处于不同实际情况下的使用,应用场合的适用性更强,也可避免如用户处于房内却把走廊内的照明设备打开的情况发生,降低了噪声信号搜集的概率。
[0050]以上任意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携带无线信号发射终端的移动可令具有控制模块的照明设备自动打开或关闭,或执行其他操作,用户进入控制模块的探测范围内照明设备便开启照明,离开探测范围内照明设备便关闭等待,完全自动化的控制模式大大节省了用户方的操作。
[0051]基于上述无线照明控制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照明控制方法,参阅图3,包括有:
[0052]照明系统的探测模块在其通信或探测范围内探测一无线信号发射终端发出的无线信号;
[0053]在控制模块内预设一信号强度阈值;
[0054]探测模块在探测到无线信号发射终端发出的无线信号的同时,将该无线信号的强度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获取无线信号的强度后,对处于探测模块的通信或探测范围内的无线信号发射终端发出的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阈值比较;
[0055]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照明设备。
[0056]其中,比较的结果可分为无线信号的强度大于信号强度阈值、无线信号的强度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无线信号的强度等于信号强度阈值。当无线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时,控制指令可以为开启照明设备、提高照明设备的亮度或色温;当无线信号的强度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时,控制指令可以为关闭照明设备、降低亮度或色温。
[0057]具有上述控制方法后,控制模块主动检测无线信号及该无线信号的强度,用户无需自行对照明设备发送指令。
[0058]本发明无线照明控制系统一优选实施例中,照明设备、探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具有多个,多个控制模块互相耦合,并连接至总控制设备,从而控制模块获得的信息与需要发送的指令均可汇总至总控制设备,由总控制设备统一统筹发送。当任意一个探测模块的通信或探测范围内检测到有无线信号发射终端发出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