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通用调光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75717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断,当发生电压过零点信号的下降沿中断时,然后在下降沿中断后检测电流过零点信号输入管脚上的电平状态。假如此时电流过零点信号的电平为高电平则认为当前负载为感性负载,否则是容性负载(也可能是阻性负载,本实用新型中阻性负载的处理与容性负载处理方式相同,后续统称为容性负载)。确定负载特性后即可根据负载特性选择采用电流过零点中断还是电压过零点中断作为调光的同步信号,调光输出是采用前沿切相方式还是后沿切相方式,根据程序处理的结果配置好相关资源后进入主循环并启动中断。在主循环中,如果当前检测到的负载呈现容性,则选用电压过零点信号来产生中断,并以电压过零点信号作为同步源;如果当前检测到的负载呈现感性,则选用电流过零点信号来产生中断,并以电流过零点信号作为同步源。如果负载为容性负载,电压过零点中断发生后,则打开MOS管BQl和BQ6,并根据当前的亮度值来配置定时器中断并启动定时,如果亮度越大,则定时器中断的时间越长,当发生定时器中断是关闭MOS管BQl和BQ6,于是产生如图8所示后沿切相方式下的负载电压输出。如图8所示,当控制器2接收到电压过零点信号中断信号时,控制器2向调光电路3的接口 POC输出OV低电平信号,由此导通MOS管BQl和BQ6的源极和漏极,电压从市电接口 11传递至负载接口 12 ;当控制器2接收到定时中断发生后,控制器2向调光电路3的接口 POC输出5V高电平信号,由此截止MOS管BQl和BQ6的源极和漏极,负载接口 12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电压无输出,于是产生后沿切相下的输出负载波形。如果负载为感性负载,电流过零点中断发生后,则关闭MOS管BQl和BQ6,并根据当前的亮度值来配置定时器中断并启动定时,如果亮度越大,则定时器中断的时间越小;当发生定时器中断时打开MOS管BQl和BQ6,于是产生如图9所示前沿切相方式下的负载电压输出。如图9所示,当控制器2接收到电流过零点信号中断信号时,控制器2向调光电路3的接口 POC输出5V高电平信号,由此截止MOS管BQl和BQ6的源极和漏极,负载接口 12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电压无输出;当控制器2接收到定时中断发生后,控制器2向调光电路3的接口 POC输出OV低电平信号,由此导通MOS管BQl和BQ6的源极和漏极,电压从市电接口 11传递至负载接口 12,于是产生前沿切相下的输出负载波形。图9中由于负载呈感性,产生的电流波形滞后于电压波形,因此,电流过零点信号中断产生时,电压信号并不为零。
[0047]本实施例上述通过控制器2的微处理器对调光电路3的控制主要通过中断的方式实现。微处理器对短路控制电路6、过载采集电路7和通讯模块9等数据信号的采集也通过中断方式实现。这种处理方式和程序的实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无需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之一,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市电接口、负载接口、调光电路、电流过零点检测电路、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和控制器;所述调光电路连接在所述市电接口和负载接口的火线上,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器控制其每个市电周期内的导通时间和区间,实现对负载设备的调控;所述电流过零点检测电路连接所述调光电路,并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市电火线上的电流过零点信号输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市电接口的火线和零线,并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电压过零点信号输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对所述电流过零点信号和电压过零点信号分析,判断当前连接在负载接口上的设备属于容性设备还是属于感性设备,当连接在负载接口上的设备属于感性设备时采用前沿切相的方式控制所述调光电路,否则采用后沿切相的方式控制所述调光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电路包括负半周输出控制MOS管、负半周栅极驱动MOS管、正半周输出控制MOS管、正半周栅极驱动MOS管、负半周采样电阻、正半周采样电阻、负半周保护电阻和正半周保护电阻;所述负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接口的火线;所述负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源极连接负半周采样电阻再经正半周采样电阻连接所述正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源极;所述正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市电接口的火线;所述负半周采样电阻和正半周采样电阻的中间接地;所述负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栅极通过负半周保护电阻连接驱动电源;所述正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栅极通过正半周保护电阻连接驱动电源;所述负半周栅极驱动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负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正半周栅极驱动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正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负半周栅极驱动MOS管的源极和正半周栅极驱动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负半周栅极驱动MOS管的栅极和正半周栅极驱动MOS管的栅极通过控制线连接所述控制器;正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源级作为正半周输出采样端;负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源级作为负半周输出采样端;所述电流过零点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所述正半周输出采样端和负半周输出采样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光耦保护电阻、光耦保护二极管、输出限流电阻;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通过光耦保护电阻连接在所述市电接口的火线和零线之间;所述光耦保护二极管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的并联;所述光电耦合器的次级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输出限流电阻连接驱动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的次级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的次级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出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口与地之间还连接有滤波电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短路控制电路;所述调光电路还包括负半周短路控制MOS管、正半周短路控制MOS管;所述负半周短路控制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负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正半周短路控制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正半周输出控制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负半周短路控制MOS管的源极和正半周短路控制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短路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和短路比较器电路;所述短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短路比较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短路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短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短路控制电路有两个;所述两个短路控制电路分别为负半周短路控制电路和正半周短路控制电路;所述负半周短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半周输出采样端;所述负半周短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半周短路控制MOS管的栅极;所述正半周短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半周输出采样端;所述正半周短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半周短路控制MOS管的栅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半周短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正半周短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包括参考开关MOS管、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参考开关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参考开关MOS管的漏极经第二分压电阻和第一分压电阻连接驱动电源;所述第二分压电阻和第一分压电阻之间接出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参考开关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器。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过载采集电路;所述过载采集电路包括过载电压比较器;所述过载电压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正半周输出采样端或负半周输出采样端;所述过载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负载检测电路;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一负载采样电阻、第二负载采样电阻、负载过桥电阻、第一桥接二极管、第二桥接二极管;所述第一负载采样电阻和第二负载采样电阻串联在所述市电接口和负载接口的火线之间;所述第一负载采样电阻和第二负载采样电阻的中间连接所述负载过桥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桥接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桥接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桥接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市电接口的火线;所述第二桥接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负载接口的火线;所述第一负载采样电阻和第二负载采样电阻的中间作为信号采集点连接所述控制器。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通用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KNX通讯模块;所述KNX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通过KNX总线与连接在该KNX总线上的设备进行通讯交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通用调光器,包括市电接口、负载接口、调光电路、电流过零点检测电路、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和控制器。调光电路用于通过控制器控制其每个市电周期内的导通时间和区间,实现对负载设备的调控。电流过零点检测电路用于采集市电火线上的电流过零点信号输入至控制器。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用于采集电压过零点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通过对电流过零点信号和电压过零点信号分析,判断当前连接在负载接口上的设备属于容性设备还是属于感性设备,当连接在负载接口上的设备属于感性设备时采用前沿切相的方式控制所述调光电路,当连接在负载接口上的设备属于容性设备时采用后沿切相的方式控制所述调光电路。
【IPC分类】H05B37-02
【公开号】CN204465994
【申请号】CN201520177076
【发明人】丁武锋, 马如明, 杨毅, 王伟江
【申请人】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