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射线电源控制板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10372466阅读:来源:国知局
WM电路12中的PffM芯片脉冲封住,不产生脉冲,停止工作。
[0061]主回路过流保护电路14的2个功率开关管连接X射线源内的中频高压变压器。主回路过流保护电路14主要是在发生故障时,主回路电流增大,超过设定值时就关闭电压PffM电路12中的PffM芯片。
[0062]X射线发生器产生的电流反馈信号经电流信号处理后,根据特定比例形成与电流对应的电压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ImA对应2.56v的信号,电流反馈信号经过射随放大器隔离后,给用户一个电压信号,即可以是2v对应1mA。
[0063 ]电流PWM电路2 2是根据给定电流值与反馈电流,经过积分放大器输出2路方波,来驱动电流推挽电路23,电流PffM电路22是一个闭环负反馈电路。电流推挽电路23的2个功率开关管连接X射线源内的中频灯丝变压器
[0064]当电流反馈信号大于设定的过流值时,直接封住电压HVM电路12的HVM芯片脉冲,不产生脉冲,停止工作。
[0065]热流束流转换电路24是在X射线发生器开机后没有高压的时候,X光管灯丝需要一定的电流,即热流值。当开高压后,X光管中就要有电流产生,发出射线,这时的X光管中的电流叫做束流,束流值可以由用户自己设定。
[006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图。
[0067]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48V电压转换为+12V电压,供控制板中电路使用。在具体实例中,电源转换电路图如图3所示。
[00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X射线电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在所述X射线电源控制板上的高压电压控制电路和灯丝电流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高压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信号处理电路(10)、过压比较电路(11)、电压HVM电路(12)、电压推挽电路(13)和主回路过流保护电路(14); 所述电压信号处理电路(10),接收X射线发生器产生的电压反馈信号,并将电压反馈信号根据特定比例生成变比电压信号;所述电压信号处理电路(10)与所述过压比较电路(11)和所述电压PWM电路(I 2)连接;所述过压比较电路(I I)还与所述电压PWM电路(12)连接;所述电压PWM电路(12)还与所述电压推挽电路(13)和所述主回路过流保护电路(14)连接,所述电压推挽电路(13)与所述主回路过流保护电路(14)连接;所述主回路过流保护电路(14)与X射线发生器的高压变压器相连; 所述灯丝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电流信号处理电路(20)、过流比较电路(21)、电流HVM电路(22)、电流推挽电路(23)和热流束流转换电路(24); 所述电流信号处理电路(20),接收X射线发生器产生的电流反馈信号,并将电流反馈信号根据特定比例转化成电压信号;所述电流信号处理电路(20)与所述过流比较电路(21)和所述电流PWM电路(22)连接,所述电流PffM电路(22)还与所述电流推挽电路(23)和所述热流束流转换电路(24)连接,所述电流推挽电路(23)与X射线发生器的灯丝变压器连接; 其中,所述过流比较电路(21)还与所述电压PffM电路(12)连接,所述热流束流转换电路(24)还与所述电压信号处理电路(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电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在所述X射线电源控制板上的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与所述X射线电源控制板上其他所有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电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示电源转换电路将+48V电压转换为+12V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电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电压推挽电路(13)和所述电流推挽电路(23)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电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信号处理电路(10),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运算放大器IC6A、运算放大器IC2A、NPN型三极管Q3、瞬变二极管Dl和一个发光二极管D21; 电压反馈信号经过电阻Rl输入至运算放大器IC6A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IC6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28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连接,其中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12V电压,运算放大器IC6A的正、负电源端分别接+12V电压以及接地,运算放大器IC6A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30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接+12V电压,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1的正极与电阻R13串接后接入+12V电压;电压反馈信号还分别输入至二极管DI的负极、电容Cl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以及电阻R19的一端,其中二极管Dl的正极、电容Cl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的另一端汇合后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2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2A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串接后接地,其中电阻R4还与电容C2并联;运算放大器IC2A的正、负电源端分别接+12V电压以及接地;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以及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入电压PffM电路(12)中,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以及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入电压PffM电路(12)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电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信号处理电路(20)包括电阻R7、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37、电阻R39、电容C9、电容C16、电容C17、瞬变二极管D5和运算放大器IC2B; X射线发生器产生的电流反馈信号分别输入至二极管D5的负极、电阻R26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以及电阻R7的一端,其中,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另一端汇合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2B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9的一端和电容C16的一端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9的另一接入电流PWM电路(22);运算放大器IC2B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IC2B的输出端以及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5的一端以及电容Cl7的一端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l 7的另一端均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电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PffM电路(12)和所述电流PffM电路(22)中均包括集成电路芯片,且集成电路芯片采用UC3526AN芯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电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推挽电路(13)包括场效应管,且场效应管采用IRFP250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电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推挽电路(23)包括场效应管,且场效应管采用IRF4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射线电源控制板,包括集成在控制板上的高压电压控制电路和灯丝电流控制电路,电压信号处理电路接收电压反馈信号,并与过压比较电路和电压PWM电路连接;过压比较电路还与电压PWM电路连接;电压PWM电路还与电压推挽电路和主回路过流保护电路连接,电压推挽电路与主回路过流保护电路连接;主回路过流保护电路与X射线发生器的高压变压器相连;电流信号处理电路接收电流反馈信号,并与过流比较电路和电流PWM电路连接,电流PWM电路还与电流推挽电路和热流束流转换电路连接,电流推挽电路与X射线发生器的灯丝变压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电压与电流控制集成于一块控制板上,整合度高,能够降低插接带来的故障率高的问题。
【IPC分类】H05G1/10
【公开号】CN205283921
【申请号】CN201620041541
【发明人】赵建军, 邓顺利
【申请人】北京凯威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