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机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612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激光打印机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打印机,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激光打印机中写行长度的电子控制装置。
彩色激光打印机需要具有与市场化的非彩色打印机基本相同的打印速率。为此,彩色激光打印机可以利用四个不同的激光扫描光束对所有四个电子照相光电导鼓同时成象。
当四个电子照相光电导鼓同时成象时四个激光束的写行长度都必须是基本相等的。这是因为在四个电照相光电导鼓上形成的图象必须彼此重叠。如果这些写行不相等,则四个颜色的图象将不符合重叠关系,且打印质量将不能令人满意。
彩色激光打印机四个写行长度不相等的主要原因源于激光光学系统透镜的放大率。这是由于打印机光学系统的改变,尤其是由于热效应和光学系统相对于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上象平面安装位置变化。
以前建议的一种保持写行基本相等的方案是,在每个扫描激光束的光学系统中采用了调节反射镜组件的机械装置。这使得通过改变线放大率,四个写行长度满足相等条件。但这是一种比较昂贵和复杂的解决方案。
在非彩色打印机中,需要单个激光束始终扫描基本相同的长度,尤其是当预打印的格式是要通过在激光打印机上打印而完成的时候。打印机中的热效应可以引起写行长度的改变,它可以影响预打印的格式的打印位置授予Swanberg等人的专利US.5,117,243公开了用时钟产生的PEL位片来控制单激光束沿着扫描线的非线性速率扫描。授予Swanberg的专利US.5,175,636采用两个不同的时钟频率来校正单激光束沿着扫描线的非线性速率扫描。但是,Swanberg等人和Swanberg的上述专利均没有教导在操作过程中对透镜放大率作任何校正。
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令人满意地解决了前述的保持彩色打印机多个激光束写行长度基本相等问题。此外,该电子控制装置还可以用于非彩色激光打印机,以保持其一个或多个激光束写行基本不变。
该电子控制装置测量每个激光束写行的长度。用这些测量值调节写行的长度,使它们基本相等。
多个激光束写行的长度的差别是由于每个激光束是以不同的平均速率扫描电照相光电导鼓而造成的。即,在扫描一个电照相光电导鼓过程中,每个激光束写一行固定数量的各个打印单元(PEL)或点的时间是相同的。但是,在扫描电照相光电导鼓而在其表面上产生写行时,激光束不同的平均速率致使激光束在相同时间周期中为形成写行而移动的距离不同。
激光束扫过的每个写行被分成多个点或PEL。为了在所需的点的位置处使电照相光电导鼓放电,接通激光二极管。当没有要打印的点时,关断激光二极管。为控制传递到电照相光电导鼓上用来产生潜象的能量,现有技术中是控制激光束开通的时间和激光束开通时的强度(通过控制流过激光二极管的电流量)。
为了便于更精确地控制为电照相光电导鼓上各个PEL位置和点位置放电而传递的能量,每个PELs可以进一步分成位片,称为PEL位片。例如,如果PEL分成8个位片,则为四个位片开通的激光传递能量的时间是激光束经过电照相光电导鼓表面上一个PEL(每英寸600个点或1/600英寸)距离所用时间的1/2(4/8)。在优选实施例中,在包含所有PEL位片的PEL窗的起点处给PEL供能。但是,不是必须在PEL窗起点处供能。
除了确定激光束扫过电照相光电导鼓的平均速率之外,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选择地将PEL位片添加到单一固定频率的时钟计时脉冲上,该计时脉冲用于对每个激光束进行供能控制,并记录其扫描开始(SOS)光学传感器与扫描结束(EOS)光学传感器之间的PEL位片数量。SOS传感器与EOS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一个预定的距离,它构成了一个测量行。电子控制装置对添加PEL位片的时间进行控制,通常是添加在激光束正常关断的PEL尾端。
在另一实施例中,PEL位片可以添加在时钟计时脉冲上或从其上除去,以改变一个PEL内时钟计时脉冲的数量。在出厂校准时,要确定打印机使用过程中是添加还是除去这些PEL位片。
在每个写行的相同位置插入或除去PEL位片可能会产生一些列或带。这些列或带可能会随打印的图案出现在打印好的介质上。
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本发明趋向错开相邻写行的插入或除去PEL位片的位置。一种情况是,相邻写行具有恒定的偏移,插入或除去的开始点在不同的PEL处。另一种情况是,相邻的写行有不同的偏移值。本发明还趋向于改变单个写行上插入或除去PEL位片的位置,以使其彼此不等。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多个光电导表面的每一个上提供基本相等的激光束写行长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控制激光打印机的光电导体上写行的长度,以使其始终基本保持有相同的长度。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在写行的选定位置添加或除去PEL位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选择地错开相邻写行添加或除去PEL位片的位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将从下文的说明部分,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容易地获知。
附图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利用本发明电子控制装置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彩色激光打印机多个电照相光电导鼓之一上的写行和扫描行的示意图,有实线的原始写和扫描行,和由于行放大而偏移之后的虚线的写和扫描行。
图3是本发明电子控制装置逻辑电路的框图,其中通过使用用于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的每个独立电路添加PEL位片,使写行的长度受到控制。
图4是图3电路中发生各个脉冲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图1彩色激光打印机电照相光电导鼓之一上写和扫描行与各个脉冲之间关系的时序图。
图6是本发明电子控制装置逻辑电路的框图,它用于借助于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的每个独立电路来记录一个电照相光电导鼓上激光束的一个扫描开始与结束之间的时钟计时脉冲数。
图7是表示一个带有光学传感器的固定件的示意图,它限定了光学传感器之间的等于所需写行距离的一个尺度或测量距离,并用于校准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
图8是本发明电子控制装置电路的框图。
图9是图4时钟计时脉冲和图5VIDEO脉冲的时序图,在一个输出时钟计时脉冲中插入了一个PEL位片。
图10是与图3本发明电子控制装置相似的另一个逻辑电路实施例框图,其中写行的长度借助用于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的每个独立电路通过添加或除去PEL位片受到控制。
图11是图10中多路器的框图,并且有三个Bit-Clk输入寄存器连接到其上,以使其能够插入或除去PEL位片,控制写行长度。
图12是以每个写行恒定的偏移量用于使相邻写行插入或除去PEL位片的位置错开的电路框图。
图13是图12中电路发生的各个脉冲的时序图。
图14是随机错开相邻写行中添加或除去PEL位片位置的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15是与图12或14一起使用的电路的框图,其中在一个写行的随机位置上添加或除去PEL位片。
参见附图且尤其是图1,其中表示了具有四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0的一部分。通过调色剂添加辊15和显影辊16将调色剂转移到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
每个调色剂添加辊15从调色剂盒17中接收特定颜色的调色剂。四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的调色剂颜色分别是黄,青蓝色,品红,和黑色。
激光束20,21,22和23分别扫描各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激光束20由包含一激光器的激光准直器24产生,入射到一个多面转镜25上,从其上反射的激光束20被两个折叠反射镜26和27引导而通过第一f-θ透镜28、折叠反射镜29和第二f-θ透镜30。其他激光束21,22和23类似地分别由另外激光准直器24产生。
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都有一个充电辊31为其充电。由于激光束20,21,22和23的调制,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在这些位置处分别放电,由此在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上分别产生一个潜象。
然后将图象转移到第一转移介质(FTM)32上,该介质可以是受驱动的环带或由环带推进的片状介质,如纸。无论哪种情况,FIM32都从电照相光电导鼓11与转移辊33之间通过,该辊具有足够的电荷将黄色图象从电照相光电导鼓11上拉下而将其转移到FTM32上。然后电照相光电导鼓12,13和14上的青蓝色、品红色和黑色图象分别施加到FTM32的相同部分重叠在FTM32上原有的颜色之上。通过电照相光电导鼓14之后,FTM32上的图象(如果它不是由环带推进的片状介质)被转移到片状介质上,如纸上,并定影到其上。
激光束20,21,22和23开始分别扫描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上新的一行,每次开始各个多面转镜25上新的一面都截断了来自相应准直器24的各自激光束光路。每个多面转镜25的电机受相同的时钟频率控制,使得所用的转动具有基本相同的平均速率。每个多面转镜25具有相同的面数(优选实施例是8个面,但是不局限于这个数)。因此,每个激光束20,21,22和23具有相同的扫描/秒速率,因此也具有相同的扫描时间。
该扫描速率的确定是以电照相光电导鼓正交扫描方向(扫描/英寸)的分辨率与电照相光电导鼓表面速度(英寸/秒)的乘积为依据的。每个多面转镜25的转动速度由该扫描速率除以多面转镜25的面数而确定。因此,该扫描速率也可以表示为多面转镜25的电机速度乘以多面转镜25的面数。
打印机10中四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每个都有一个独立的扫描开始(SOS)光学传感器34(见图2)。打印机10中的四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每个还都有一个独立的扫描结束(EOS)光学传感器35(见图2)。
每个激光束20,21,22和23在分别扫描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图2),13和14期间,由一个SOS光学传感器34(见图2)和一个EOS光学传感器35对其进行检测。光学传感器34(见图2)和35位于写行之外,且在从每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的第二f-θ透镜30到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的各自距离都近似相等的位置。这种关系由激光束20和电照相光电导鼓11表示在图2中。
SOS光学传感器34(图2)和EOS传感器35之间的距离是一个预定的长度并构成了一测量行。由于公差,对打印机10(见图1)的四组光学传感器34和353而言,SOS光学传感器34与EOS光学传感器35之间的预定长度可以稍有变化。
如图5所示,例如当SOS光学传感器34(图2)检测到激光束20时,水平同步(H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当Hsync信号如图5所示变为低电平时,开始延迟打印计时(DTP)。
每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的DTP计时可不同,从而每个光束将每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的写开始位置做一偏移,以在扫描方向对系统偏差进行校正。在工厂中校验每个DTP的时间值(图5),使得对每个激光束20(图1),21,22和23的调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开始,但是在各种情况下,写行都是在特定激光束DTP计时的结束点开始。
当DTP计时结束时,产生低电平的行同步(Lsync)脉冲,以开始调制激光束20(见图1),21,22或23,如图5中在高低电平之间变化的分别由VIDEO电路36(图8),37,38和39之一输出的VIDEO信号所表示。VIDEO电路36(图8),37,38和39分别从插入电路40,41,42和43接收PHXTL-OUT时钟计时脉冲。如图5所示,在预定时间之后Lsync信号变为高电平,但是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的调制仍继续到如图5所示该写行全部计时结束时为止。
在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见图1),12,13和14上的写行开始与结束之间,有一个(由扫描时间和扫描效率确定的)写时间。按照沿电照相光电导鼓的所需激光束平均速率,会产生一个长度近似为215.9mm的写行。但是,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的所需平均速度不总是在工厂中获得,或者会在打印机10工作期间由于打印机10发热引起的行放大率变化而发生改变。
当EOS光学传感器35(见图2)检测到激光束20时,将产生一个低电平的EOS脉冲(见图5)。扫描一直持续到扫描结束的时间。
在每英寸600象点(dpi)的分辨率和215.9mm(8.5英寸)的写行长度情况下,整个写行的打印单元(PELs)或象点的数量将会有5,100PELs.8.5英寸的整个写行是介质片的宽度。
按照每个PEL八个位片计,每个写行将产生40,800个位片。应该知道,每个PEL中的位片数量可以不是八个,写行也可以不是8.5英寸。
当打印机10(见图1)最初接通电源时,一复位电路产生一个预定持续时间的低电平POR(接通复位)脉冲(见图4)。该预定持续时间足以保证使一个Bit-Clk计数器45(见图3),一个Insert-Freq计数器46,及D-型触发器47和48初始化到其所需的状态。计数器45和46优选的是74LS161型计数器,当然它们都可以嵌入到常规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器件中。在该预定持续时间结束之后,POR信号变为高电平,如图4所示,且只要打印机10(图1)接通保持该状态。
如图3所示,低电平POR脉冲通过AND(与)门49施加到计数器45的LOAD(加载)输入端。当计数器45的LOAD输入端接收到由于低电平POR脉冲而从AND门49输出的有效的低电平同步输入时,来自Bit-Clk加载寄存器50的数据被提供给计数器45。计数器45的常规加载表示在图4中的Bit-Clk处。低电平POR脉冲也可以施加到AND门51(见图3)上。AND门51的输出端将一个逻辑低电平发送到计数器46的LOAD输入端,以将该计数从Insert-Frq加载寄存器52中加到计数器46中。寄存器50和52中的计数是在制造过程中通过工厂校验而确定的,如下文所说明的。
每个计数器45和46都有一个CLR输入端,当接收到一个有效的低电平同步输入时,它将计数器45或46中的计数复位到零。每个计数器45和46都要分别用寄存器50和52的初始值进行预加载,所以每个计数器45和46的CLR输入端要连接到逻辑高电平上,以使其空置。
对于计数器45为4比特计数器且每个PEL有八个位片的情况,计数器45具有0到FHex的范围,并被加载一个PEL中位片数量的二进制的补码值。对于优选实施例,8Hex的值是从寄存器50中加载的。
对于计数器46为16比特计数器的情况,计数器46具有0000到FFFFHex的范围,并在一个PEL位片的插入点之间加载PEL数量的二进制的补码。例如,如果在工厂校验时按每668个PEL插入一个PEL位片,则将从寄存器52中加载一个FD64Hex值。
POR信号也输入到触发器47的PRE输入端。当POR信号变为低电平时,触发器47的输出端Q被设定为逻辑高电平。
PEL位片时钟53(见图8)产生工厂校验所设定频率的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这些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表示在图4中。
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从PEL位片时钟53(见图8)发送到计数器45(见图3)的CLK输入端和计数器46的CLK输入端。每当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变为高电平时,该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的正沿增加一个计数器45和46的计数,该计数是通过当CLK输入端接收到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正沿时,每个计数器45和46的ENABLE输入端接收高电平而获得的,如果计数器45或46的ENABLE输入端未接收到高电平输入,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的正沿将不增加该计数器的计数。
每个计数器45和46都有一个OVF输出端。当计数器45或46增加到0时,将为一个时钟计时脉冲输入提供一个逻辑高电平输出。
每当计数器45的OVF输出端变为高电平时,便被输出到计数器46的ENABLE输入端,以在下一个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到来时增加其计数。于是,每当计数器45的计数为其最大值8时,计数器46的计数增加1。这在图4中有所说明,Bit-Clk计数器45的OVF输出端上的每个高电平脉冲使Insert-Freq计数器46的计数增加1。
每当计数器45的OVF输出端(见图3)由于计数器45到达其最大计数8而变为高电平时,计数器45的高电平OVF输出将通过反相器54输送到AND门49,从而计数器45的LOAD输入端接收到一个来自于AND门49的有效低电平有效同步输入,以便再次从寄存器50加载计数器45。
计数器45的OVF输出端还是通向NAND门55的两个输入端之一。该NAND门55的另一个输入是计数器46的OVF输出端。
除非其两个输入均为高电平,否则该NAND门55的输出是高电平。因此,除了计数器46中的计数处于导致OVF输出变高的溢出状态,NAND门55输出的高电位能使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从AND门56输出,作为PHXTL-OUT时钟计时脉冲。于是,如图4所示,只要计数器46(见图3)的OVF输出不是高电平,PHXTL-OUT时钟计时脉冲就遵循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
所以,由于在计数器46的OVF输出为高电平时计数器45的OVF输出总是高电平的,只有当计数器46的OVF输出端变为高电平时NAND门55才有低电平输出。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由于如图4所示NAND门55的输出端保持在低电平,所以AND门56没有PHXTL-OUT时钟计时脉冲输出作一次计数。AND门56(见图3)的该低电平输出将当前PEL位片的时钟脉冲展宽到图9所示的两个时钟周期的长度,以对图3电路所得到的每个激光束20(见图8),21,22或23有效地插入一个附加PEL位片。即图3中有一个电路是分别作为激光束20,21,22和23所用插入电路40(见图8),41,42和43的一部分。
由于每个VIDEO电路36(见图8),37,38和39用PHXTL-OUT信号作为其时钟基准,故在每个插入电路40,41,42和43中分别展宽的该时钟使视频电路36,37,38和39中的同步逻辑输出保持静止状态。这包括每个视频电路36,37,38和39的输出,它们分别控制着相应的激光束20(见图8),21,22和23。
当NAND门55的输出端变为低电平时,低电平信号锁定在触发器47的D输出端。这使得触发器47的Q输出端在触发器47CLK输入端的下一个PHXL-IN时钟计时脉冲正沿到来时变为低电平,由此AND门51的输出端变为低电平。AND门51的该低电平输出将使计数器46的LOAD输入端接收到一个有效的低电平同步输入,进而使数据从寄存器52加载到计数器46中。
当计数器46的OVF输出端变为高电平时,计数器45的OVF输出端也同时变为高电平。因此,两个计数器45和46同时重新加载。当然,计数器比计数器46再次加载的次数要多。
该触发器48具有与计数器45的ENABLE输入端连接的Q输出端。触发器48的D输入端总是高电平。
当由于SOS传感器34(见图2)检测到采用图3中电路的相应激光束20(见图8),21,22或23而使H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时,触发器48在其CLR输入端接收到一个逻辑低电平。由于在图5所示H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时触发器48的PRE输入端提供的Lsync信号是高电平,因此上述触发器其Q输出端变为零。
在需要时L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以便通过在逻辑高电平和低电平值之间改变每个VIDEO电路36(见图8),37,38和39的VIDEO输出信号,而分别调制激光束20,21,22或23进行写操作。同时,Hsync信号(见图5)已经是高电平。所以,触发器48(见图3)PRE输入端的低Lsync信号将其Q输出端设定为逻辑高电平。
如前所述,触发器48的Q输出端与计数器45的ENABLE输入端相连接。这使得计数器45在其接收到下一个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的正沿时增加一个计数。因此,触发器48的Q输出端一直保持高电平,直至在下一个扫描开始时触发器48的CLR输入端接收下一个Hsync信号为止。
在工厂校验时,打印机10(见图1)的每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都具有其独立的定位器60(见图7)。每个定位器60(见图7)具有位于打印机10(见图1)相同水平面的表面61,该水平面在打印机正常工作时由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占据着。每个定位器60(见图7)用于调节四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之一的倾斜和偏移,以使得全部四个激光束20,21,22和23分别入射在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的正确位置上,进而使打印介质上图象平行。
每个定位器60的表面61(见图7)具有两个彼此以固定距离Xg定位的光学传感器62和63,且该距离小于在光学传感器34(见图2)和35之间扫过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见图1),12,13和14的有效距离。Xg是215.9mm+20μm,且等于写行所需长度。每个定位器60上两光学传感器62(见图7)和63之间的精确距离Xg利用一校验程序确定。
由于制造误差,每个定位器60上两光学传感器62和63之间的精确距离Xg会稍有不同。因此,需要确定Xg的这些不同距离,并校正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的写行长度,使之彼此基本相等,且基本等于所需距离215.9mm。
在表1中,假设给出的Xg,Xs,Li和Vi实际值提供了一个实例。没有进行过测试。但是这些假设值表示了工厂校验是如何进行的。
Xs是光学传感器34(见图2)和35之间的距离。Li表示每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写行的初始长度。
每个激光束20,21,22和23的初始平均速率Vi是以毫米/秒计的。这是由激光束20,21,22和23之一移动通过相应定位器60上光学传感器62(见图7)与63之间所花费时间确定的。
在表1-4中,C20表示电照相光电导鼓11上激光束20(见图1)的写行,C21表示电照相光电导鼓12上激光束21的写行,C22表示电照相光电导鼓13上激光束22的写行,而C23表示电照相光电导鼓14上激光束23的写行。
表1实际值 测量值 计算值行Xg Xs LiViCg1Cs1 V1L1 Li-L1C20 215.9 233.0 216.6 38269 40667 43890 38270 216.6 -0.006C21 215.9 232.1 216.2 38207 40733 43795 38208 216.2 -0.005C22 215.8 232.6 215.2 38201 40932 44100 38022 215.2 -0.004C23 215.8 231.6 215.5 38083 40866 43840 38083 215.5 -0.001Max 215.9 233.0 216.6 38269Min 215.8 231.6 215.2 38021Diff 0.040 1.399 1.400 2474
在表1中,Cg1表示在工厂校验的有关定位器60上两个光学传感器62(见图7)和63之间测得的,按PEL位片时钟53(见图8)频率记录的PEL位片数量。Cs1代表在工厂校验的两个光学传感器34(见图2)和35之间测得的,按PEL位片时钟53(见图8)频率记录的PEL位片数量。
V1是当每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在其定位器60上的两光学传感器62(见图7)和63之间扫过时,每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按毫米/秒计的平均速率。
对于每个激光束20,21,22和23而言,V1可用下式计算V1=Xg/(Cgl×Ti)毫米/秒(1)其中Ti是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的初始时间周期或计数,且在本实例中等于13.87纳秒。
然后,用等式1所确定的每个激光束20,21,22和23的平均速率V1,在下式中计算出每个激光束20,21,22和23的写行行长度L1L1=V1×写时间(2)由于表1中四个激光束20,21,22和23的全部四个写行C20,C21,C22和C23分别具有相同的写时间,所以四个写行C20,C21,C22和C23中最长的长度L1应是具有最快还率的写行。从表1的数据中,C20具有四个写行C20,C21,C22和C23中最长的长度。
下一步骤是调节PEL位片时钟53(见图8)的频率,以使得四个写行C20,C21,C22和C23中最长的长度近似为215.9毫米。然后,需要在PEL位片时钟53的新的固定频率下,相对C20的长度调节其他写行。
因此,PEL位片时钟53新选定的频率f1从初始测量值计算如下f1=(40,800计数/行×V1)/215.9(3)或f1=(Li/215.9)fi (4)其中fi是PEL位片时钟53的初始固定频率。
Li是本实例中写行C20的长度。
所以,T1(本实例中写行C20的新PEL位片时间周期)为T1=1/f1(5)Wt1是每写行40,800个PEL位片的写时间。因此,Wt1=40,800×T1 (6)
等式(4)-(6)得出下述计算值f1=72.32兆赫,T1=13.83纳秒,以及Wt1=564.16毫秒。
由于Xg,Xs和V1与PEL位片计时无关,当PEL位片时钟53(见图8)的时钟频率改变时,Xg,Xs和V1保持不变。用PEL位片时钟53的频率f1(新选出的固定频率),在定位器61的光学传感器62与63之间测得的计数数量为Cg2。而在光学传感器34(见图2)与35之间以频率f1测得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为Cs2。
当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之一从光学传感器34(见图2)移动到光学传感器35时,CS计数器65(见图6)(尽管它可以存在于常用的ASIC模块中,但更适宜为74 LS 161型计数器)记录下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PHXTL-IN。每一个激光束20(见图1),21,22和23都有一个单独的计数器65(见图6)。于是,每一插入电路40(见图8),41,42和43中都有一个计数器65。
计数器65(见图6)有连接到D型触发器66Q输出端的ENABLE输入端。当打印机10(见图1)通电时,如图4所示POR信号变为低电平,以通过AND门67(见图6)将低电平脉冲发送到计数器65的CLR输入端。从AND门67输出的该低电平使计数器67重置为零。
所以,在POR信号回到高电平之后,AND门67变为高电平。然后,当H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而Enable-CS信号也为低电平时,触发器66的Q输出端变为高电平,以使CS计数器65开始计数。只要计数器65的ENABLE输入端是高电平,就会在其正沿处记录下每一个到达计数器65CLK输入端的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
在OR门69(见图6)接收到低电平Hsync信号之前,微处理器68(见图8)使Enable-CS信号变为低电平,如图5所示。当SOS光学传感器34(见图2)检测到激光束20,21,22或23时,H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如图5所示。
因此,将两个低电平信号发送到OR门69(见图6),其输出端发出一个逻辑低电平给触发器66的PRE输入端。这使触发器66的Q输出端锁在高电平,使得在SOS光学传感器34(见图2)检测到激光束20(见图1),21,22或23同时,计数器65开始记录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触发器66(见图6)的Q输出端将保持在高电平,直到其CLR输入端接收到一个低电平为止。
当EOS光学传感器35(见图2)检测到激光束20(见图1),21,22或23时,EOS信号变为低电平,如图5所示。这使得触发器66的CLR输入端变为低电平。因此,触发器66的Q输出端也变为低电平,以使计数器65停止记录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
即使EOS信号保持在低电平仅仅很短的时间,触发器66的Q输出端也保持在低电平。这是因为触发器66的PRE输入端是高电平。
如图5所示,微处理器68(见图8)使Read-CS信号变为低电平。该低电平Read-CS信号被传送到三态缓冲器73(见图6)的ENABLE输入端。该低电平Read-CS信号使缓存器73将计数器65中的计数转移到数据总线。
如图5所示,在微处理器68(见图8)改变了Read-CS信号状态之后,计数器65(见图6)中的计数随之迅速变回到零。这是因为在Read-CS信号变为高电平从而AND门67的输出端为低电平之后,Clear-CS信号迅速变为了低电平,如图5所示。从AND门67输出的该低电平使得计数器65的CLR输入端被该低电平同步输入重置为零。
因此,计数器65能够获得表示着激光束20(见图1),21,22或23在两个光学传感器34(见图2)与35之间移动时间的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计数。
L2是将工厂频率调整到选择的固定频率之后每个写行C20,C21,C22和C23的新长度。这些值表示在表2中。
表2行 实施 测量测量 计算PEL位片 △长度 添加的L2Cg2 Cs2 比 尺寸 位片C20 215.900 40799 44033 93% 0.00529 0.000 0C21 215.551 40865 43938 93% 0.00528 0.349 66C22 214.505 41065 44243 93% 0.00526 1.395266C23 214.853 40998 43982 93% 0.00527 1.047199在测量(Cg2和Cs2)完成之后,计算出在表2中的Cg2/Cs2比值。将该比值存储在打印机10的非暂存RAM中,因为在工厂校验之后定位器60从打印机10上拆除了。所以,这个比值始终用于与打印机10工作时得到的Cs距离近似出的Cg距离,因为在定位器60从打印机10中拆除之后,Cg距离不能测量。
对于具有通过将PEL位片时钟53(见图8)的频率改为f1而被调整到所需长度的写行C20而言,还必须将每个写行C21,C22和C23的长度调整到与C20基本相等。鉴于AS2(见表3)表示着写行C20的Cg2计数与其他每个写行21,22和23的Cg2计数之间的EPL位片计数差值,因此要得到该计数差值。
△长度(见表2)是以毫米计的最长写行C20与每个其他写行C21,C22和C23之间的差值。
对于加在每个写行C21,C22和C23的原始40,800个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中的附加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而言,从下式可得到新的写时间(Wt2)Wt2=Wt1+(AS2×T1) (7)用40,800×T1代替公式(7)中的Wt1,Wt2=(40,800+AS2)×T(8)在表3中,L3表示在PEL位片时钟53的频率调整到f1(选择的固定频率)且添加了表2给出数量的PEL位片之后,每个写行C20,C21,C22和C23在添加位片在表3中为AS2的情况下新的实际(设想的)长度。
表3计算实际 工厂设定行 As2 Wt2 插入步骤 L3 Cg2 Cs2AS2 比C20 0564.161N.A. 215.900 40799 44033 092.66%C2166565.074618 215.900 40865 439386693.01%C22 266567.839153 215.903 41065 44243 26692.82%C23 199566.913205 215.901 40998 43982 19993.22%最大.mm 215.903最大.mm 215.8998差.mm 0.003193原始行误差 1.4因此,当打印机10从工厂装运出去时,每个写行C20,C21,C22和C23的长度L3几乎是相同的,如表3所示。而且,频率f1是PEL位片时钟53为每个写行C20,C21,C22和C23产生时钟计时脉冲,PHTXL-IN的频率。
在工作时,打印机10中的热变化能引起写行C20,C21,C22和C23长度的漂移,如表4举例所示的。
表4实际测量计算评估行L3 偏移 L4 V4 Cs4 Cg4 Cg2-AS4 Wt4Ltmm Cg4C20 215.9000.350 216.250383312.4 439624073366 00.000564 216.250C21 215.8998 0.175 216.0748 382383.3 439024083134320.000566 216.244C22 215.903 -0.350 215.553379602 4431541131 -66 1320.00057216.2459C23 215.9013 -0.175 215.7263 380528.1 4401841031 -33990.000568 216.2472最大.mm 216.250 216.25最小.mm 215.553 216.244差.mm 0.69699 0.005986打印机10工作期间,周期地测量打印机10中光学传感器34和35之间的计数量。当工作期间打印机10发热和冷却时,由于打印机10中光学组件的热效应,写行C20,C21,C22和C23的长度将加长或缩短。
新的Cs计数,Cs4,乘以比值Cg2/Cs2,如表3所示,并且是在工厂校验时得到的,用以计算表4中新的计数Cg4。Cg2与Cg4之间的PEL位片时钟计时之差反映了如表4所示写行长度的变化。最大的Cg2-Cg4值对应的写行是新的最长写行。
在表4中,AS4代表要添加到每个写行C20,C21,C22和C23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的数量。AS4由Cg2-Cg4各个值中减去最大Cg2-Cg4值算出来。
每个写行C20,C21,C22和C23改变之后的实际长度与L4相等。L5表示对每个写行C20,C21,C22和C23已经插入了附加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AS4之后,每个写行C20,C21,C22和C23的实际长度。
在表4中,Wt4是附加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已经加入到写行C20,C21,C22和C23中之后,每个写行C20,C21,C22和C23新的写时间。用下式计算Wt4Wt4=Wt1+(AS2×T1)+(AS4×T1)前述的电路能使所以这些PEL位片计数插入到时钟53产生的时钟计时脉冲中的所需位置。
参见图10,其中表示了图3逻辑电路和VIDEO电路36(见图8),37,38和39的一种改进,其中写行长度的控制可通过添加或去除PEL位片实现。图10中的电路包括为每个VIDEO电路36,37,38和39提供一个新的控制信号,表示为PEL-CLK。在PEL-CLK信号的上升沿,每个VIDEO电路36,37,38和39形成下一个PEL的象。PEL-CLK周期中的位片数由Bit-Clk计数器45(见图10)中装载的值来确定。
计数器45不是从Bit-Clk加载寄存器50(见图3)接收其输入值,而是接收从三个Bit-Clk加载寄存器75(见图11),76和77之一传送来的输入值。三个Bit-Clk加载寄存器75,76和77都是四位寄存器。
三个Bit-Clk加载寄存器75,76和77的每一个都有一个输出端与多路器78相通。两条输入线79和80分别与多路器78的S0和S1输入端相连接,以确定三个Bit-Clk加载寄存器75,76和77中是哪一个通过多路器78将输出值传送到计数器45(见图10)。
当Bit-Clk加载寄存器75的输出(见图11)通过多路器78被选出加载到计数器45(见图10)中时,将添加一个PEL位片到该写行中。当Bit-Clk加载寄存器76的输出(见图11)通过多路器78被选出加载到计数器45(见图10)中时,将不添加PEL位片到该写行中或从写行中去除位片。当Bit-Clk加载寄存器77的输出(见图11)通过多路器78被选出加载到计数器45中时,将从该写行中去除一个PEL位片。
因此,由于计数器45是一个上计数器,当使用Bit-Clk加载寄存器75的输出(见图11)时,9的二进制补码7将通过多路器78传送到计数器45中(见图10)。使用Bit-Clk加载寄存器76的输出(见图11)将通过多路器78提供8的二进制补码8到计数器45中(见图10)。当Bit-Clk加载寄存器77的输出(见图11)通过多路器78加载到计数器45(见图10)中时,7的二进制补码9将传送到计数器45。
从图3逻辑电路到图10逻辑电路的另一个变化是省略了AND门56。PHXTL-OUT时钟计时脉冲跟随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并且同时计时。这里没有用PHXTL-OUT时钟计时脉冲省略任何一个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
如图10所示,NAND门55的输出依旧传送到触发器47的D输入端。此外,NAND门55的输出通过连线79(见图11)传送到多路器78的S0输入端。多路器78具有通过连线80连接的S1输入端,以便接收来自微处理器68(见图8)的输入。
NAND门55的输出(见图10)通常是高电平的,除非在写行中添加或去除了一个PEL位片。即,当计数器46的OVF输出端变为高电平且同时计数器45的OVF输出端也变为高电平时,NAND门55有一个低电平输出。
如果没有添加或去除PEL位片,则加载寄存器52中的计数会很大,使得在一个扫描行期间计数器46的OVF输出端始终为低电平。于是,在不添加或去除PEL位片时,NAND门55的输出将总是保持高电平。
因此,当NAND门55为低电平时,多路器78的输出Q0(见图11),Q1,Q2和Q3将从I0,I1,I2和I3输入端或者K0,K1,K2和K3输入端接收它们的输入值。下列表格表示了多路器78的S0和S1输入端状态之间的关系,它是由三个加载寄存器75,76和77从其输入端接收到的Q0,Q1,Q2和Q3输出值确定的S1 S0 Q输出0 0I0 1J1 0K1 1L对具有高电平输出的NAND门55而言,连到多路器78的Q0-Q3输出端(见图11)的输入是从加载寄存器76接收到的,而无论逻辑电路是工作在PEL位片添加模式还是PEL位片去除模式。
当图10的逻辑电路工作在PEL位片添加模式时,微处理器68(见图8)通过连线80上(见图10)为多路器78的S1输入端提供一个高电平。这使得多路器78选择从存储有值7的加载寄存器75(见图11)加载的输入端K0-K3连到输出端Q0-Q3。
当图10的逻辑电路工作在PEL位片去除模式时,微处理器68(见图8)通过连线80上(见图10)为多路器78的S1输入端提供一个低电平。这使得多路器78选择从存储有值9的加载寄存器77(见图11)加载的输入端I0-I3连到输出端Q0-Q3。
通过写行长度确定图10中逻辑电路的工作模式。
为了在计数器45中计数一个PEL,将值9或7加载到计数器45中。为了在计数器46中作余数计数,计数器45加载数值8。于是,计数器46的OVF输出端变为高电平之前,在计数器46进行计数期间,只有计数9才导致计数器45OVF输出端一次高电平。这使得计数器46的OVF输出端尽早到达高电平导致去除一个PEL位片。
在图3中,PEL位片被插入每个写行中,而不考虑这些插入点与相邻写行对准与否。在图10中,PEL位片插入到每个写行或从其中去除,而不考虑这些插入点和去除点与相邻写行对准与否。即,所以PEL位片在每个写行的相同PEL位置处插入或去除,以在处理方向形成插入或去除位片的列。这些对准的列可以在打印介质上看到,这取决于打印的图案。例如,对于每个写行5,100个PEL和插入或去除51个PEL位片的情况而言,每100个PEL(5100/51)可以添加或去除一个新的PEL位片。因此,第一PEL位片可以在PEL100处插入或去除,第二PEL位片在PEL200处,第三个在PEL300处,而第四个在PEL400处。按这个相同的间隔在整个5100个PEL的写行上重复下去。
为了避免在介质上插入或去除PEL位片的地方出现可看的打印复制疵痕,可以将PEL位片插入或去除的位置错开。这样分布插入或去除的位片,使得它们不会形成可见的列或图案。例如,在规则的偏移中,每个写行可以相对相邻写行有一个恒定的相同数量PEL的偏移值,如25个PEL。
参见图12,其中表示了与图3或10逻辑电路一起使用,用于产生规则偏移的电路。该电路包括一个其中存储值,如前所述的25,的步长寄存器85。将步长寄存器85中的值传送到加法器86的B输入端。加法器86在其A输入端接收偏移寄存器87Q输出端的反馈值。
每当从D型触发器88的Q输出端将高的Begin-Write脉冲输送到偏移寄存器87的LOAD输入端时,加法器86的F输出端就是偏移寄存器87的D输入端负载。加法器86的输出是偏移寄存器87中预先存储值与步长寄存器85中所存值的总和。步长寄存器85,加法器86,偏移寄存器87,触发器88,OR门90和NOR门91构成了偏移逻辑电路89。
当接通电源时,POR信号为低电平。POR信号在触发器88的CLR输入端转变成高电平。这将清除触发器88的Q输出端,使之为0。
如图13所示,在L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之后,在一个PHXTL-IN周期中的第一PHXTL-IN上升沿处Begin-Write脉冲变为高电平。当Begin-Write脉冲为高电平时,NOR门91(见图12)的输出端返回到低电平状态。于是,PHXTL-IN的下一个上升沿将使Begin-Write信号返回到低电平状态;这保证偏移寄存器87仅仅在低电平有效的Lsync信号一旦产生结果时加载。
在其一个输入值提供给OR门90之前,还要翻转低电平POR信号。这使得OR门90最初具有高电平输出,该输出被传送到偏移寄存器87的CLR输入端。这使得偏移寄存器87的Q输出端置为0。
如图13所示,当每个写行开始之前L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时,NOR门91(见图12)的两个输入端都是低电平,由此其高电平输出被传输到触发器88的D输入端。传输到触发器88CLK输入端的下一个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使触发器88D输入端上的高电平转移到触发器88的Q输出端。
所以,当触发器88的Q输出端Begin-Write脉冲变为高电平时,会使加法器86的F输出端值在下一个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时,加载到偏移寄存器87。偏移寄存器87的Q输出被反馈到加法器86的A输入端,以使得下一个写行开始时,偏移寄存器87会使其现有的值与步长寄存器85中存储的值相加。当Begin-Write脉冲仅是每个写行变为高电平一次,以使偏移寄存器每个写行仅一次地加载。
偏移寄存器87具有其QN输入端,它与多路器92的A输入端相连的Q输出相反。多路器92具有与加载寄存器52输出端相连的B输入端。如前所述,加载寄存器52具有等于在写行插入或去除一个PEL位片的PEL组之间间隔值。
多路器92具有A和B输入端和其与S输入端状态有关的Y输出端。多路器92的Y输出端连接到Insert-freq计数器46的输入端。
多路器92的S输入与Hsync信号相同。当在写行开始Hsync信号为低电平时,多路器92的A输入端选择连到Y输出端。这是偏移寄存器87的QN输出端。
当Hsync信号为高电平时,多路器92的B输入端选择连到Y输出端。就是加载寄存器52的输出端。
如图13所示,当L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Hsync信号将变为高电平,而之前它是低电平的。因此,在Lsync信号变为低电平之前,首先将偏移寄存器87的Q输出(见图12)加载在计数器46中。于是,偏移寄存器87的Q输出变换将会在随后的写行中如实地输入到计数器46中。
所以在POR期间,由于偏移寄存器87被清除而使Q为FF。于是,第一PEL位片在PEL1处插入和去除。
由于偏移寄存器87的Q输出反馈到加法器86的A输入端,所以在步长寄存器85加载的恒定值为25到情况下,偏移寄存器87的Q输出具有第一写行的0值和第二写行的值25。当传输到加法器86怕B输入端的恒定值为25时,偏移寄存器87的Q输出对第三写行具有值50。
在偏移寄存器87Q的输出值到达125时,下一个循环将使加法器86在其OVF输出端通过OR门90为偏移寄存器87CLR输入端提供一个高电平。这是因为加法器86适宜为7位加法器,以在F输出端处的值超过127时,使得其OVF输出变为高电平。
由于偏移寄存器87提供了一个7位的输出,同时计数器46适宜为16位计数器,所以通过将前9位归为高电平逻辑态而使多路器92的输入扩展到16。这表示在表5中。当加法器86的OVF输出变为高电平时,偏移寄存器87的Q输出端被置为下一个循环(第17写行)的0,如表5所示。
表5从偏移QN的多路器92的插插入或除去偏移Q 偏移QN 输入第一PEL位步进尺寸 偏移Q (二进制)(二进制)(二进制) 片的位置写行1 25 0 000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PEL1写行2 25 25 0011001 11001101111111111100110 PEL26写行3 25 50 0110010 10011011111111111001101 PEL51写行4 25 75 1001011 01101001111111110110100 PEL76写行5 25 100 1100100 00110111111111110011011 PEL101写行6 25 125 1111101 00000101111111110000010 PEL126写行7 25 0 000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PEL1写行8 25 25 0011001 11001101111111111100110 PEL26如表5所示,在第一写行插入或去除PEL位片会在PEL1处开始。在第二写行,插入或去除PEL位片会在PEL26(1+25)处开始。在第三写行,插入或去除PEL位片会在PEL51(1+50)处开始。在第四写行,插入或去除PEL位片会在PEL76(1+75)处开始。在第五写行,插入或去除PEL位片会在PEL101(1+100)处开始,而在第六写行,插入或去除PEL位片会在PEL126(1+125)处开始。在插入或去除六个写行的PEL位片之后,接着是重复下六个写行。
表6从偏移QN的多路器92的插入或除去偏移Q 偏移QN 输入 第一PEL位步进尺寸偏移Q (二进制)(二进制)(二进制) 片的位置写行1 25 0 000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PEL1写行2 25 25 0011001 11001101111111111100110PEL26写行3 25 50 0110010 10011011111111111001101PEL51写行4 25 75 1001011 01101001111111110110100PEL76写行5 25100 1100100 00110111111111110011011PEL101写行6 25125 1111101 00000101111111110000010PEL126写行7 25 22 0010110 11010011111111111101001PEL23写行8 25 47 0101111 10100001111111111010000PEL48表6表示了当加法器86(见图12)没有将OVF输出连接到OR门90时,PEL位片的插入或去除位置。在图12电路的这种改进中,7位加法器86实现了F=(A+B)模块128的功能,使得F输出包括了较低7位加法运算。
图14公开了用于每个写行中产生伪随机偏移值的电路。与图12的电路相反,在其中每个写行都与前面的写行偏移开步长寄存器85中所存储的量,图14的电路使每个写行都偏移开一个从随机偏移ROM96中取出的伪随机数。在这种配置中,为每个写行PEL位片提供的偏移都与相邻写行的偏移无关。
图14的电路包括图12电路的Insert-Freq计数器46,Insert-Freq加载寄存器52,和多路器92。多路器92按与图12相关描述相同的方式受Hsync信号状态的控制。
触发器88和NOR门91也按与图12相关描述相同的方式使用。触发器88的Q输出端按与图12相关描述相同的方式产生一个高电平Begin-Write脉冲。
在图14电路中,Begin-Write脉冲被传输到地址计数器95的ENABLE输入端。该地址计数器95的Q输出端连接到随机偏移ROM96的AD输入端。该随机偏移ROM96包括多个地址,其每一个都包含着不同的偏移值,这些值被完全随机地产生,然后存储到随机偏移ROM96中。
因此,在每次地址计数器95(适宜为7位计数器)从其ENABLE输入端接收到高电平Begin-Write脉冲之后,到达地址计数器95CLK输入端的下一个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使地址计数器95的Q输出增加一个计数。当地址计数器95的Q输出增加1时,将选择随机偏移ROM96中的一个新地址。
ROM96中的每个地址都有不同的随机值。该随机值从ROM96的Q输出端传输到多路器92。按与图12所述相同的方式,ROM96的Q输出(见图14)借助多路器92在写行开始之前选择接到计数器46。存储在加载寄存器52中的值等于插入或去除一个PEL位片的PEL组之间间隔,并且通过多路器92连接到计数器46,以用于该写行的其余部分。
应当理解,如果需要,ROM96可以是一个RAM。该RAM可以用微处理器68(见图8)中的软件加载。
触发器88(见图14),NOR门91,地址计数器95,和随机偏移ROM96构成了一个偏移逻辑电路97。
参见图15,其中表示了一个电路,它可以用偏移逻辑电路89(见图12)、表6所示的偏移逻辑电路89的改进方案或偏移逻辑电路97(见图14),对每个PEL位片进行随机定位或去除。
而且,图15的电路可在没有任何偏移逻辑电路的情况下使用。即,仅是将加载寄存器52连接到加法器100的输入端A。这会在每个写行中随机地定位PEL位片的加或减,而PEL位片的插入和去除位置没有偏移。
多路器92的输出(见图15)被传输到加法器100的输入端A。随机定位逻辑电路101包括随机定位ROM102和地址计数器103。随机定位ROM102有多个地址,其每一个地址都有不同的值,适宜为0到15。存储在每个地址的值都是完全随机产生的,在产生之后存储于ROM102中。
地址计数器103适宜为四位计数器。当开始POR信号为低电平时,将其翻转并作为高电平提供给地址计数器103的CLR输入端,以将地址计数器103的计数置为0。
每当计数器46的OVF输出变为高电平时,地址计数器103的ENABLE输入端将允许地址计数器103CLK输入端的下一个PHXTL-IN时钟计时脉冲在地址计数器103的计数上增加一个计数。所以,地址计数器103的Q输出也增加一个计数,以在ROM102的AD输入端选择下一个地址。这使得特定地址的Q输出被传输到加法器100的B输入端。
因此,每当由于计数器46到达使其OVF输出变为高电平的计数而使PEL位片插入写行或从写行中去除时,来自加法器100输出端F的计数器46的下一个计数不仅由多工而路器92的Y输出而且也由ROM102的新输出改变。
应当理解,如果需要,ROM102可以是一个RAM。该RAM可以由微处理器68(见图8)中的软件加载。
于是,一个写行中每次插入或去除PEL位片的位置是随机的。这防止了在半色调单元组群中可见复印瑕疵的出现。
在展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用于彩色激光打印机10(见图1)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同时,应当理解该装置可以用于非彩色激光打印机。对于非彩色激光打印机,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可用于保持写行长度恒定不变,当在非彩色打印机中以预打印格式进行打印时尤其需要。
在将电子控制装置描述为在工厂调整期间对每个写行测量传感器62(见图7)与63之间距离Xg进行测量的同时,应当理解可以假设传感器62与63之间的距离Xg。但是,由于距离Xg的假设要基于每个写行都相同的距离,而该距离公差会产生前述长度之间的明显差值。这会产生一个较大的误差,例如,写行C20-C23长度之间的最大差值(误差)不是表4中所示的0.004mm,写行C20-C23长度之间该最差大值(误差)可能提高到0.039mm,大了将近十倍。
而且,每个电照相光电导鼓11(见图1),12,13和14上写行的长度可以通过测量FTM32上的写行而确定。FTM32可以包括从动环形皮带或介质片,如由环形皮带推动的纸。
在将电照相光电导鼓11,12,13和14描述成分别由激光束20,21,22和23扫描的光电导体的同时,如果需要可以采用任何其他适用的光电导体或光接收元件,如胶片。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写行中电子地改变选出量PEL中的PEL位片数量,以得到长度基本相同的写行。本发明另一个的优点是扫描光学系统中没有用于校正写行长度的活动调整装置。
为了示范的目的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其部件排布和结构的变化和改进都可以采用的,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构思与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彩色激光打印机包括多个光电导体;多个扫描机构,在数量上等于所述的光电导体;每个所述的扫描机构包括一个用于同步扫描不同的所述光电导体之一的激光束;用于电子化地改变在每个所述光电导体上扫描出来的至少之一写行长度的电子控制机构,以在每个所述扫描机构产生的写行最初长度不是基本相等时使写行基本相等;在所述扫描机构之一的所述激光束为了沿着写行在任意的PEL处产生不同的选定颜色而进行扫描之后,每个所述的光电导体沿着写行有选择地产生不同的选择颜色;以及用于将所述光电导体的每个彩色图象按重叠关系存放在介质上的机构,以在该介质上形成每个写行长度基本相等的所得彩色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电子控制机构包括固定频率的时钟操作,以产生频率相同的相等时钟计时脉冲提供给每个所述的扫描机构;和独立选择改变机构,用于电子化地选择改变至少一个所述光电导体上至少一个写行的选出PEL的时钟计时脉冲数,以使所有所述光电导体上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电子控制机构包括周期确定机构,用于周期地确定每个所述光电导体上至少一个写行的长度;和每个所述独立选择改变机构包括用于改变至少一个所述光电导体上至少一个写行中选出的PEL的时钟计时脉冲数的机构,以改变至少一个所述光电导体上写行的长度,使得所述光电导体上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包括用于每个所述激光束的独立光束检测机构,其在数量上等于激光束的数量;每个所述独立光束检测机构包括两个隔开预定距离的检测机构,以在两者之间提供一测量行,且所述两个检测机构是由一个所述激光束扫描的;所述的周期性确定机构包括用于测量每个所述激光束所需时钟计时脉冲数量的测量机构,以在所述独立光束检测机构之一的两个所述检测机构之间移动,以相对于另一个所述光电导体上测量行长度,得到测量行长度;以及用于实现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比值存储值乘以所述测量机构测得的时钟计时脉冲数之积的机构,以改变至少一个所述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使得所有所述光电导体上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包括用于确定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比值的比值确定机构,以提供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比值的存储值。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比值确定机构包括长度确定机构,用于以最初的时钟频率确定每个所述光电导体的写行和测量行长度;用于将时钟频率调节到选定的固定频率的机构,以使写行之一的长度基本等于预定长度;和确定机构,用于在调节后的时钟频率下确定每个所述光电导体的写行长度和测量行长度,以确定每个所述光电导体的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比值。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每个所述的光电导体都是电照相光电导鼓。
8.根据权利要求3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选择改变机构的所述改变机构,将增大或减小时钟计时脉冲的数量,以延长或缩短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2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包括用于当对每组选出的PEL时钟计时脉冲数改变时,在每个所述光电导体上每个写行中产生位置偏移的偏移产生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偏移产生机构包括用于在每个所述光电导体上每个写行产生恒定偏移的机构,但是每个写行第一偏移的开始PEL不同于相邻写行。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偏移产生机构包括用于产生每个所述光电导体上每个写行的不同随机偏移值的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2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包括用于随机移动每个所述光电导体上每个写行中每个位置的移动机构,同时改变选定的PEL组的时钟计时脉冲数。
13.根据权利要求2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每个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电子控制机构的所述独立选择改变机构,仅仅在无效PEL或在具有至少一个无效部分的PEL情况下改变时钟计时脉冲数,除非这些PEL的数量不够。
14.根据权利要求2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每个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电子控制机构的所述独立选择改变机构,仅仅在无效PEL或在具有至少一个无效部分的PEL,且彼此间隔基本相等的情况下改变时钟计时脉冲数,除非这些PEL的数量不够。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电子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选出PEL时间的机构,该光电导体被所述激光束之一扫描,以改变至少一个所述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使得所有所述光电导体上的写行基本相等。
16.一种激光打印机,包括至少一个光电导体;至少一个扫描机构,包括一激光束,以扫描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及用于电子化地控制所述扫描在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的电子控制机构,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扫描机构产生的至少两个写行长度基本保持恒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电子控制机构包括固定频率的时钟操作,以产生频率相同的相等时钟计时脉冲提供给每个所述的扫描机构;和选择改变机构,用于电子化地选择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的选定PEL的时钟计时脉冲数,以使写行长度基本等于预定的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激光打印机,包括用于当对每组选出的PEL时钟计时脉冲数改变时,在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每个写行中产生位置偏移的偏移产生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偏移产生机构包括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产生每个写行恒定偏移的机构,但是每个写行第一偏移的开始PEL不同于相邻写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偏移产生机构包括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产生每个写行的不同随机偏移值的机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7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扫描机构中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电子控制机构的所述选择改变机构,仅仅在无效PEL或在具有至少一个无效部分的PEL情况下改变时钟计时脉冲数,除非这些PEL的数量不够。
22.根据权利要求17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扫描机构中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电子控制机构的所述选择改变机构,仅仅在无效PEL或在具有至少一个无效部分的PEL,且其彼此间隔基本相等的情况下改变时钟计时脉冲数,除非这些PEL的数量不够。
23.根据权利要求17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每个所述的光电导体都是电照相光电导鼓。
24.根据权利要求17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选择改变机构将增大或减小时钟计时脉冲的数量,以延长或缩短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的长度。
25.根据权利要求16的激光打印机其中包括用于随机移动每个写行中每个位置的移动机构,这时时钟计时脉冲数是由所述选择改变机构改变的。
26.一种控制多个光电导体的每个上写行长度的方法,以保持激光束在光电导体上产生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这些写行是由不同的激光束同步扫描彩色激光打印机中各个打印头的光电导体而产生的,包括确定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及改变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使得所有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基本相等。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方法,包括通过确定包括每个光电导体上的每个写行长度的PEL位片时钟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来确定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及改变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的长度,以使得所有光电导体上写行的长度基本相等,通过改变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使得所有光电导体上写行的长度基本相等。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方法,包括通过激光束扫描测量行,周期地确定包含每个光电导体打印头上独立测量行长度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用预先确定的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对相同光电导体所用相应测量行长度比值,乘以预先确定的相同光电导体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以确定与相同光电导体上写行实际长度相关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并改变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以使得所有光电导体上的写行基本相等。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包括在每个写行位置之间产生偏移,同时改变每组选出PEL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方法,包括对每个写行产生恒定的偏移,但是每个写行第一偏移的开始PEL与相邻写行的不同。
31.根据权利要求29的方法,包括对每个写行产生随机偏移值。
32.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包括随机移动每个写行中的每个位置,同时改变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
33.根据权利要求27的方法,包括改变在至少一个光电导体的写行中插入或去除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的数量,以使得所有光电导体上的写行基本相等。
34.一种控制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的方法,以保持激光束在光电导体上产生的写行长度基本恒定,这些写行是由激光束扫描激光打印机中打印头的光电导体而产生的,包括确定由激光束扫描光电导体形成在其上两个写行长度;及改变一个写行的长度,使得两个写行的长度基本相等。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包括通过确定PEL位片时钟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来确定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上述脉冲数包括激光束扫描光电导体在其上形成的两个写行长度及改变一个写行的长度,以使得两个写行的长度基本相等,通过改变一个写行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完成所述的改变长度步骤。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包括在每个写行位置之间产生偏移,同时改变每组选出PEL的时钟计时脉冲数。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方法,包括对每个写行产生恒定的偏移,但是每个写行第一偏移的开始PEL与相邻写行的不同。
38.根据权利要求36的方法,包括对每个写行产生随机偏移值。
39.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包括在用激光束扫描光电导体和测量行期间,周期地确定包含打印头上测量行长度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用预先确定的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对打印头上测量行长度的比值,乘以周期确定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以确定包括光电导体上两个写行长度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并改变两个写行之一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以使得写行长度基本相等。
40.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包括随机移动每个写行中的每个位置,同时改变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
41.一种控制多个光电导体每个之上写行长度的方法,以保持激光束在光电导体上产生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这些写行是由不同的激光束同步扫描彩色激光打印机中各个光电导体而产生的,包括选择对每个激光束产生相同时钟计时脉冲的固定时钟频率,以使每个光电导体上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以选出的固定时钟频率,确定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与同一光电导体上测量行长度之间的比值,该时钟产生出对每个激光束都相等的时钟计时脉冲,以使得所有光电导体上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在用激光束扫描每个光电导体写行期间,借助于每个对应激光束产生的时钟计时脉冲数,周期地确定每个测量行的长度;用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与相同光电导体上测量行长度的比值,乘以预先确定的在每个光电导体由对应激光束扫描期间的时钟计时脉冲数,以确定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是否改变了以及改变的量;并对于写行长度不是基本等于选出值的每个激光束,改变选出的时钟计时脉冲数,而不改变选出PEL的选出固定时钟频率,以便改变不是基本等于选出值的写行长度,以使得所有光电导体上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
42.根据权利要求41的方法,包括每个光电导体上的每个写行位置之间产生偏移,同时改变每组选出PEL的时钟计时脉冲数。
43.根据权利要求42的方法,包括对每个写行产生恒定的偏移,但是每个写行第一偏移的开始PEL与相邻写行的不同。
44.根据权利要求42的方法,包括对每个写行产生随机偏移值。
45.根据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中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与相同光电导体上测量长度的比值是这样确定的按产生相同时钟计时脉冲的初始时钟频率,最初确定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和测量行的长度;将时钟频率调节到选出的固定时钟频率,以使得至少一个光电导体上的写行长度基本等于选出的值;在选出的固定时钟频率下,测量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和测量行的长度;并且在选出的固定时钟频率下,确定每个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与同一光电导体上测量行长度之间的比值。
46.根据权利要求41的方法,包括随机移动每个写行中每个位置,同时改变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的数量。
47.一种控制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的方法,以保持激光束在光电导体上产生的写行长度基本恒定,这些写行是由激光束扫描激光打印机中打印头的光电导体而产生的,包括选择激光束产生相同时钟计时脉冲的固定时钟频率,以使写行具有所需的长度;以选出的固定时钟频率,确定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之间的比值,该时钟产生出对每个激光束都相等的时钟计时脉冲,以使得写行具有所需的长度;在用激光束扫描光电导体上测量行期间,借助于时钟计时脉冲数,周期地确定测量行的长度;用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与光电导体上测量行长度的比值,乘以在激光束扫描光电导体期间周期确定的时钟计时脉冲数,以确定写行长度是否改变了以及改变的量;并改变选出的写行时钟计时脉冲数,而不改变沿写行的选出PEL的选出固定时钟频率,以便在写行长度发生了改变时,将写行长度变为所需的长度。
48.根据权利要求47的方法,包括在光电导体上的每个写行位置之间产生偏移,同时改变每组选出PEL的时钟计时脉冲数。
49.根据权利要求48的方法,包括对每个写行产生恒定的偏移,但是每个写行第一偏移的开始PEL与相邻写行的不同。
50.根据权利要求48的方法,包括对每个写行产生随机偏移值。
51.根据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中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与光电导体上测量长度的比值是这样确定的按产生相同时钟计时脉冲的初始时钟频率,最初确定写行和测量行的长度;将时钟频率调节到选出的固定时钟频率,以使得写行长度基本等于写行的所需长度;在选出的固定时钟频率下,测量写行和测量行的长度;并且在选出的固定时钟频率下,确定光电导体上写行长度与光电导体上测量行长度之间的比值。
52.根据权利要求47的方法,包括随机移动每个写行中每个位置,同时改变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的数量。
53.一种激光打印机包括多个光接收元件;多个扫描机构;每个所述的扫描机构包括一个用于同步扫描不同的所述光接收元件之一的激光束;和用于电子化地改变在至少一个所述光接收元件上扫描出来的写行长度的电子控制机构,以便在每个所述扫描机构产生的写行最初长度不是基本相等时使所有所述光接收元件上的写行基本相等。
54.根据权利要求53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电子控制机构包括固定频率的时钟操作,以产生频率相同的相等时钟计时脉冲提供给每个所述的扫描机构;和独立选择改变机构,用于电子化地选择改变至少一个所述光接收元件上写行的选出PEL的时钟计时脉冲数,以使所有所述光接收元件上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
55.根据权利要求54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电子控制机构包括周期确定机构,用于周期地确定每个写行的长度;且每个所述独立选择改变机构包括用于改变至少一个所述光接收元件上写行中选出PEL的时钟计时脉冲数的机构,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光接收元件上写行的长度,使得写行长度基本相等。
56.根据权利要求55的激光打印机,包括每个所述激光束的独立光束检测机构,其在数量上等于激光束的数量;每个所述独立光束检测机构包括两个间隔开预定距离的检测机构,以在两者之间提供一测量行,且所述两个检测机构是由一个所述激光束扫描的;所述的周期性确定机构包括,用于测量每个所述激光束所需时钟计时脉冲数量的测量机构,以在所述独立光束检测机构之一的两个所述检测机构之间移动,以相对于其他所述光接收元件上测量行长度而得到测量行长度;以及用于实现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比值存储值,乘以所述测量机构测得的时钟计时脉冲数之积的机构,以便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光接收元件上至少一个写行的长度,使得所有所述光接收元件上的写行长度基本相等。
57.根据权利要求56的激光打印机,包括用于确定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比值的比值确定机构,以提供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比值的存储值。
58.根据权利要求57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比值确定机构包括长度确定机构,用于以最初的时钟频率确定每个所述光接收元件的写行和测量行长度;用于将时钟频率调节到选出固定频率的机构,以使写行之一的长度基本等于预定长度;和确定机构,用于在调节后的时钟频率下确定每个所述光接收元件的写行长度和测量行长度,以确定每个所述光接收元件的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比值。
59.根据权利要求58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每个所述的光接收元件都是电照相光电导鼓。
60.根据权利要求55的激光打印机,包括在改变每组选出的PEL时钟计时脉冲数的同时,在每个所述光接收元件上每个写行中产生位置偏移的偏移产生机构。
61.根据权利要求60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偏移产生机构包括对每个所述光接收元件上每个写行产生恒定偏移的机构,但是每个写行第一偏移的开始PEL不同于相邻写行的。
62.根据权利要求60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偏移产生机构包括对每个所述光接收元件上每个写行产生不同随机偏移值的机构。
63.根据权利要求55的激光打印机,其中所述的选择改变机构的所述改变机构,将增大或减小时钟计时脉冲的数量,以延长或缩短所述至少一个光接收元件上写行的长度。
64.根据权利要求55的激光打印机,包括在改变每个选出PEL组的时钟计时脉冲数同时,用于随机移动每个写行中每个位置的移动机构。
全文摘要
在打印机工作时,利用电子控制装置保持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写行基本相等。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所有光电导体上的写行都在工厂中被校验成基本相等,且每个光电导体的写行与测量行的比值是确定的。打印机工作时,通过按工厂校验时确定的固定频率记录由PEL位片时钟操作产生的PEL位片时钟计时脉冲数,周期地确定每个测量行的长度。用该测量行长度乘以写行长度与测量行长度的工厂校验比值,确定写行的长度。
文档编号H04N1/053GK1292510SQ0013098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5日
发明者丹尼尔·尤金·保雷, 大卫·安东尼·斯迟内德尔, 托马斯·堪普贝尔·瓦德, 厄尔·道森·沃德二世 申请人: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