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503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手持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方式可随使用状态自动调整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资讯社会中,人类对携带式电子产品的依赖性逐渐日增,举凡手机、笔记型电脑、个人数位助理(PDA)等在生活周遭随处可见,因此这些携带式电子产品已与日常生活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演进,具人性化、功能性佳的携带式电子产品亦不断推陈出新。
以手机来说,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手机样式有很多种,除了操作界面(按键板)与显示屏位于同一平面的直立式手机外,更具有一种操作界面(按键板)与显示屏可以相对折合的折叠式手机,而折叠式手机相较于直立式手机是具有体积轻巧且显示屏较大等优点。此外,为达到省电与延长显示屏的使用寿命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式手机大多具有可随使用状态调整显示方式的功能,其主要原理是于手机上配置一机械式或磁力式的切换开关,用以随手机的开启或闭合状态来决定显示屏是否维持正常显示,或需将显示屏关闭而成为休眠状态,以减少耗电量及显示屏的使用时间。
请同时参考图1(A)~1(C),其分别绘示已有的一种折叠式手机于掀起时的前视图、侧视图以及手机折叠收合后的侧视图。折叠式手机100是包括一第一主体110、一第二主体120、一转轴130、一按键板140、一液晶显示模组150以及一切换开关160,其中转轴130是配置在第一主体110以及第二主体120之间,以使第二主体120枢接第一主体110之上,而可相互折叠收合。此外,液晶显示模组150是位于第二主体120内,而按键板140是配置于第一主体110上,且第二主体120对应于第一主体110的表面上更配置有一突柱180。
请再同时参考图1(A)~1(C),切换开关160是配置于第一主体120的对应于突柱180的位置上,且切换开关160是与液晶显示模组150相互电性连接。其中,当折叠式手机100如图1(B)所示为开启状态时,突柱180是位于切换开关160外,此时液晶显示模组150是维持正常的显示状态。此外,当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120相互折叠收合,而成为如图1(C)所示的闭合状态时,突柱180是对应插入切换开关160内,以借由切换开关160将液晶显示模组150切换为休眠状态,此时液晶显示模组150将不再提供显示画面,借以达到省电且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然而,已有的折叠式手机的切换开关皆为机械式与磁力式两种型态,其中如上述图中所示者即为一种机械式切换开关,然而在经过长时间或频繁使用之后,由于容易发生机械构件的变形或磨损,使得机械式切换开关的内部机构无法正常运动,因而导致切换开关丧失其正常功能。此外,磁力式切换开关虽然改采磁力作用,以避免机械构件的磨损,但因其容易受到温度及周边磁性元件的影响,亦可能有磁性失效,而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形发生。
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是借由一光遮断器来切换显示模组的显示状态,以达到省电并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例如包括一第一主体、一第二主体、一转轴、一光遮断器以及一显示模组。其中,第一主体的表面例如具有一开口,而第二主体的表面例如具有对应于开口的一突柱,且转轴是枢设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以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可相对折叠收合,且突柱适于进入开口内。此外,光遮断器是配置于第一主体内,且光遮断器例如具有一光发射端以及一光接收端,其中光发射端与光接收端分别配置于开口的相对两侧,且光接收端适于接收光发射端所发出的光线。另外,显示模组是配置于第二主体上,且光遮断器是电性连接至显示模组。
此外,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例如包括一第一主体、一第二主体、一转轴、一光遮断器、一突柱、一弹性装置以及一显示模组,其中第一主体的表面例如具有一开口,而转轴是枢设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以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可相对折叠收合。此外,光遮断器例如配置于第一主体内,且光遮断器例如具有一光发射端以及一光接收端,其中光发射端与光接收端是分别配置于开口的相对两侧,且光接收端适于接收光发射端所发出的光线。另外,突柱例如可活动地配置于第一主体的开口处,而弹性装置是连接于突柱与第一主体之间,以使突柱沿开口的方向往复进出开口,且突柱于自然状态时是凸出于开口外,而显示模组是配置于第二主体上,并与光遮断器相互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装置例如可为弹簧片,而显示模组例如可为液晶显示模组或有机电激发光显示模组。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两种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之外,本实用新型例如更可将光遮断器与显示模组配置于同一主体上,以分别形成另一类型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然其相关构件及配置关系因与上述类似,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是以光遮断器来取代已有的机械式或磁力式的切换开关,其中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接触式的光学开关,因此可完全避免机械构件的变形或磨损,或因温度或周边磁性元件的影响而导致失效的情形,进而提供较佳的产品可靠度与较长的使用寿命。


图1(A)绘示为已有的一种折叠式手机于掀起时的前视图;图1(B)绘示为图1(A)的折叠式手机于掀起时的侧视图;图1(C)绘示为第1A图的折叠式手机于折叠收合后的侧视图;图2(A)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手机于掀起时的前视图;图2(B)绘示为图2(A)的折叠式手机于掀起时的侧视图;
图2(C)绘示为图2(A)的折叠式手机于折叠收合后的侧视图;图3(A)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种折叠式手机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局部示意简图;图3(B)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种折叠式手机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局部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为明白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各项优点,并在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之间提供具体且清楚的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下列实施例是同样以折叠式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请同时参考图2(A)~2(C),其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种折叠式手机于掀起时的前视图、侧视图及其折叠收合后的侧视图。折叠式手机200例如包括一第一主体210、一第二主体220、一转轴230、一光遮断器260以及一显示模组250。其中,转轴230是枢设于第一主体210与第二主体220之间,以使第一主体210与第二主体220可相互折叠收合,而折叠式手机200则可成为如图2(B)所绘示的开启状态,或是如图2(C)所绘示的闭合状态。
请再同时参考图2(A)~2(C),第一主体210的表面例如具有一开口210a,而第二主体220的对应于开口210a的位置配置有一突柱220a。此外,显示模组250是配置于第二主体220上,且显示模组250例如可为液晶显示模组或有机电激发光显示模组等。另外,光遮断器260是配置于第一主体210内,并与显示模组250电性连接,用以切换显示模组250为休眠状态或正常状态,其中光遮断器260例如包括一光发射端262与一光接收端264,其是分别配置于开口210a的相对两侧,且光接收端264适于接收光发射端262所发出的光线268,而光发射端262与光接收端264之间具有一感应空间266,其是对应位于开口210a内侧,以借由开口21 0a暴露于外。
请再同时参考图2(B)~2(C),其中当折叠式手机200处于如图2(B)所绘示的开启状态时,突柱220a是位于感应空间266之外,此时光发射端262所发出的光线268可通过感应空间266而到达光接收端264,而显示模组250例如维持正常状态,以持续输出影像。另外,当折叠式手机200成为如图2(C)所绘示的闭合状态时,第一主体210与第二主体220相互折叠收合,此时突柱220a是由开口210a进入感应空间266内,而原先由光发射端262出射至光接收端264的光线268是被突柱220a所遮断。如此一来,光接收端264感测不到光讯号,而显示模组250例如被切换为休眠状态,亦即不再输出任何影像,以节省折叠式手机的电力,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请同时参考图3(A)~3(B),其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种折叠式手机,其处于开启状态与闭合状态时的局部示意简图。首先如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手机300是借由另一种光遮断器360进行显示模组(未绘示)的状态的切换。其中,突柱380是借由一弹性装置,例如一弹簧片390,连接于第一主体310的开口310a处,以使得突柱380可沿开口310a的方向往复进出开口310a。当折叠式手机300处于开启状态时,弹簧片390处于不受力的自然状态,且突柱380是凸出于开口310a,并位于感应空间366之外,此时光接收端364可感应光发射端362所发出的光线368,而显示模组(未绘示)是维持正常状态。此外,当折叠式手机300为闭合状态时,弹簧片390将受到第二主体320的压迫,而带动突柱380进入感应空间366内,此时光接收端364无法感应到光线368,而显示模组(未绘示)是被切换为休眠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手机300亦可使用其他型态的弹性装置来取代上述的弹簧片390,然其相关的连接位置与配置方式在此不再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两种实施例是分别应用两种具有不同动作方式的光遮断器作为切换开关,以对应于在不同的使用情形,切换显示模组的状态。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例如更可将光遮断器与显示模组配置于同一主体上,以改变光遮断器与显示模组之间的配线方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图示中所绘示的开口、突柱、转轴、光遮断器或显示模组等元件的位置或型态仅为举例之用,其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士当可在参照本实用新型之后,例如改变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连接方式,或变更开口、突柱的位置与形状,以提供多样化的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是采用光遮断器对显示模组的状态进行切换,以节省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的电力。其中,由于其动作方式是为非接触式的光学感测,因此可避免机械磨损或磁力失效等情形,进而提供较佳的产品可靠度与较长的使用寿命。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是以折叠式手机为例,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各项特征,其更可应用于诸如个人数位助理(PDA)、手提电脑(notebook)等其他种类的电子装置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第一主体,其表面具有一开口;一第二主体,其表面具有对应于开口的一突柱;一转轴,枢设于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之间,且该转轴位于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的相邻侧边,以使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可相对折叠收合,且该突柱适于进入该开口内;一光遮断器,配置于该第一主体内,该光遮断器具有一光发射端以及一光接收端,其中该光发射端与该光接收端是分别配置于该开口的相对两侧,且该光接收端适于接收该光发射端所发出的光线;以及一显示模组,配置于该第二主体上,且该光遮断器是电性连接至该显示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模组以及有机电激发光显示模组其中之一。
3.一种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第一主体,其表面具有一开口;一第二主体,其表面具有对应于该开口的一突柱;一转轴,枢设于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之间,且该转轴位于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的相邻侧边,以使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可相对折叠收合,且该突柱适于进入该开口内;一光遮断器,配置于该第一主体内,该光遮断器具有一光发射端以及一光接收端,其中该光发射端与该光接收端是分别配置于该开口的相对两侧,且该光接收端适于接收该光发射端所发出的光线;以及一显示模组,配置于该第一主体上,且该光遮断器是电性连接至该显示模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模组以及有机电激发光显示模组其中之一。
5.一种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第一主体,其表面具有一开口;一第二主体;一转轴,枢设于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之间,且该转轴位于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的相邻侧边,以使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可相对折叠收合;一光遮断器,配置于该第一主体内,该光遮断器具有一光发射端以及一光接收端,其中该光发射端与该光接收端是分别配置于该开口的相对两侧,且该光接收端适于接收该光发射端所发出的光线;一突柱,可活动地配置于该第一主体的该开口处;一弹性装置,连接于该突柱与该第一主体之间,以使该突柱沿该开口的方向往复进出该开口,且该突柱于自然状态时是凸出于该开口外;以及一显示模组,配置于该第二主体上,且该光遮断器是电性连接至该显示模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装置包括弹簧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模组以及有机电激发光显示模组其中之一。
8.一种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第一主体,其表面具有一开口;一第二主体;一转轴,枢设于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之间,且该转轴位于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的相邻侧边,以使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可相对折叠收合;一光遮断器,配置于该第一主体内,该光遮断器具有一光发射端以及一光接收端,其中该光发射端与该光接收端是分别配置于该开口的相对两侧,且该光接收端适于接收该光发射端所发出的光线;一突柱,可活动地配置于该第一主体的该开口处;一弹性装置,连接于该突柱与该第一主体之间,以使该突柱沿该开口的方向往复进出该开口,且该突柱于自然状态时是凸出于该开口外;以及一显示模组,配置于该第一主体上,且该光遮断器是电性连接至该显示模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装置包括弹簧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模组以及有机电激发光显示模组其中之一。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主体、一第二主体、一光遮断器以及一显示模组。其中,光遮断器是配置于第一主体内,且光遮断器具有一感应空间,而第二主体是枢设于第一主体上,并具有对应于光遮断器的一突柱。当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为闭合状态时,突柱是位于感应空间内,且显示模组为休眠状态;而当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为开启状态时,突柱是位于感应空间外,且显示模组为正常状态。此折叠式手持电子装置可提供较佳的产品可靠度与较长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4M1/02GK2669507SQ20032013045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沈俊德 申请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