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273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是一种可直接充电的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已相当普及,目前用户所使用的移动电话,均为充电器与移动电话分离的形式,因充电器携带不方便,使用者通常将充电器放在家里,在办公室工作时,往往因移动电话电池没有电,而不能使用,出差在外时,通常只带移动电话,导致移动电话不能及时充电,从而导致移动电话无法使用。此外,不同品牌移动电话的充电器均为特定,户不兼容,用户在购买时必须额外购买相配套的充电器,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中,如公告于2004年4月14日授权公号为CN261293Y的中国专利揭露一种直接充电式移动电话,参见图1,其中直接充电式移动电话1包括天线2、显示屏3,键盘4,该移动电话1的机壳内设置有充电器6,充电器6通过导线与电池10相连接,在机壳内设置有插脚9,插脚9通过导线与充电器6相连接,在机壳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端与插脚9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开关相联接的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包括连杆7和滑动开关8。该类型的移动电话1充电模组虽然可以直接充电,然而该插脚收容在移动电话壳体内,所占空间较大;此外插脚通过连动机构使其滑出移动电话1壳体外,连杆7与插脚9相连,插脚9一端与滑动开关8相连,为使插脚上下滑动,需推动上下滑动开关8来带动连杆7,其必然会于本体一侧上设有滑槽,以便滑动开关8上下滑动,该滑动开关直接露于外部,影响美观,容易被不小心操作而刮到,使用者携带不便,且该插脚不能旋转,使用也较为不便。
鉴于以上缺点,提供一种占据空间较小、外型美观且使用方便的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据空间较小、外型美观且使用方便的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电池盖,一充电模组;该电池盖包括一壳体和一盖板,该盖板盖于壳体上;该充电模组收容于电池盖的壳体内,其包括一充电器, 一充电电池,一插脚;该充电电池与充电器电性连接,该插脚上设有若干金属片和一推动杆,该金属片一端为通用的电源插头形状,另一端与充电器电性连接;该若干金属片通过所述推动杆相连,该插脚可旋转容置在该电池盖的壳体内。
相较现有技术,该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位于电池盖上,使其可避免直接收容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壳体内,减小便携式电子装置厚度,且于充电时该电池盖可取下,充电时使电池盖有效散热,避免因充电电池因为过热,而影响寿命。此外,该充电模组的插脚可藏于电池盖内部,即可充电又不影响便携式电子装置美观。

图1是现有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展开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盖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插脚展开90度时电池盖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插脚180度时电池盖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插脚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以移动电话为例,请参见图2,具充电模组的移动电话包括上盖11、本体12、电池盖13,上盖11位于本体12上部,其与本体12通过铰链方式连接,使其可相对于本体12打开,电池盖13位于本体12底部。请参见图3,移动电话本体12底部具一容置空间21,电池盖13与该容置空间21相配合。电池盖13与移动电话本体12连接方式可通过电池卡扣,也可在移动电话本体12上设置铰链,通过铰链使电池盖13和移动电话本体12转动连接,该铰链位置可位于容置空间21的任意一边上。本实施例中,电池盖13和移动电话本体12通过卡扣方式连接,使电池盖13和本体12实现拆分连接。
参见图4至图7,电池盖13上具有一充电模组30,该充电模组30包括一插脚301,一充电器302,一充电电池303。
电池盖13包括一壳体14和一盖板15,该壳体14具一容置腔,其可收容插脚301、充电器302及充电电池303,该壳体14顶端的两侧壁开有槽3016。该盖板15可与壳体14相分离,该盖板15表面上设有两凹槽31。每一凹槽31具有两相连通的第一开槽32和第二开槽33,第一开槽32与电池盖13顶部相通,与第一开槽32相对端为第二开槽33。
插脚301上设有若干金属片,使用时,该金属片直接插在电源座上,本实施例中,插脚301具有两金属片3010,其一端为通用的电源插头形状,另一端为半球状,该半球状一端可使插脚301始终与其充电器302保持电连接。该两金属片3010通过一推动杆3012相连,该推动杆3012为一绝缘连杆组成,该推动杆3012中间具十字头3014,连杆两侧具有包容端3013,包容端3013部分包容两金属片3013,使该推动杆3013与金属片3010固定在一起,每个包容端3013的外端上设有一短轴3015,该短轴3015与壳体14的槽3016相配合;整个插脚301容置在壳体14内,金属片3010和十字头3014从盖板15的凹槽31显露出。
通过拨动十字头3014,带动插脚301旋转。该插脚301在不使用时收容在第二开槽33,充电时,拨动十字头3014延伸端,使插脚301旋转到任意角度,即可充电。当电源插板未有足够的位置空间时,使插脚301旋转到180度,金属片3010从第一开槽32露出,使电池盖13顶部垂直插于电源插板上,可极大减小所占据的空间。
充电器30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该充电器302输入端与插脚301电连接,该充电器302输出端与充电电池303电连接。
充电电池303上具有触点3031,通过该触点3031使充电电池303供给移动电话电能。
装配时,将插脚301,充电器302,充电电池303置于壳体14内,通常充电器302和充电电池303集成连接到一电路板上,该电路板上也具有与本体12相连的触点3031,以便将充电电池303的电量输送给本体12。短轴3015同槽3016配合,使插脚301在无外力作用下可任意角度位置停留。然后盖上盖板15,使金属片3010和十字头3014从凹槽31中露出,盖板15上也具有与触点3031相配合的孔,触点从盖板15露出,以上即为完整的组装过程。
充电时,取下电池盖13,拨动十字头3014,带动插脚301旋转至任意角度,因为金属片3010具半球状的一端可始终保持与底部的电路板电连接,所以该插脚301可在任意位置插在电源上,此时,金属片3010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电路板连接,即以充电器302电连接。电流传给充电器302,该充电器302再将电流传给充电电池303,实现充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充电模组的另一改进方案,该插脚301位于电池盖13的壳体14外侧,其它元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充电时,移动电话电池盖13不需要从本体12上取下即可直接充电,为保证美观,在插脚301上盖覆盖子,使其不露在电池盖13的外部。
权利要求1.一种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电池盖和一充电模组;该电池盖包括一壳体和一盖板,该盖板盖在壳体上;该充电模组包括一充电器,一充电电池,一插脚,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模组收容在电池盖的壳体内;该充电电池与充电器电性连接;该插脚上设有若干金属片和一推动杆,该金属片一端为通用的电源插头形状,另一端与充电器电性连接;所述若干金属片通过推动杆相连,该插脚可旋转容置在该电池盖的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顶部具一凹槽,该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该插脚从凹槽露出,其可从第一凹槽旋转到第二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脚相对电池盖旋转范围为0-18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脚位于电池盖壳体的外侧,该外侧具有一凹槽,该插脚容置于该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盖子,该盖子可盖在插脚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动杆包括一十字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脚上与充电器电性连接的金属片一端为半球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顶部两侧壁各具一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动杆两侧具有包容端,每个包容端外侧具一短轴,其与壳体底部两侧壁的槽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电池盖,一充电模组;该电池盖包括一壳体和一盖板,该盖板盖在壳体上;该充电模组收容于电池盖的壳体内,其包括一充电器,一充电电池,一插脚;该充电电池与充电器电性连接,该插脚上设有若干金属片和一推动杆,该金属片一端为通用的电源插头形状,另一端与充电器电性连接;该若干金属片通过所述推动杆相连,该插脚可旋转容置在该电池盖壳体内。该实用新型具充电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外型美观,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H04M1/02GK2720736SQ20042004713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2日
发明者江宗韦, 李俊佑, 蔡明江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