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线圈板引导装置的平面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934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线圈板引导装置的平面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平面振膜的板型扬声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扬声器,其构造成引导线圈板的振动方向,从而使线圈板不会与永久磁铁或上下板接触。
背景技术
下面将参照


传统板型扬声器。
图1是传统板型扬声器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传统板型扬声器中采用的音圈、永久磁铁和板的耦合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和2所示,将扁平的线圈板36插入上板31a、31b、31c、31d、32a、32b、32c和32d;下板33a、33b、33c、33d、34a、34b、34c和34d以及固定于两者之间的永久磁铁37的装配件中,其中扁平振膜30垂直固定于线圈板36的顶端。接着,将永久磁铁和上下板的装配件固定于底座35上。然后,将边缘39粘结到扁平振膜30的外表面上并用导环固定。
将扬声器驱动电路产生的电流供应到固定于线圈板36处的音圈38上,以在音圈38处产生磁场。该磁场与永久磁铁-板装配件的极性产生的对向磁场相配合,从而产生一种力,使线圈板36及固定于其上的扁平振膜30振动。振膜30的振动进而引起声音向外辐射。
同时,保持线圈板36与上下板31至34不接触,从而不会干扰平面振膜30的振动,并将线圈板36尽可能靠近地连接到永久磁铁37上,以使磁场极大地影响线圈板。
但是,在如上构造的传统板型扬声器中,制造板型扬声器会有困难,原因在于需要根据上板31与32之间及下板33与34之间的空间形状来弯曲线圈板36。
而且,如果长时间使用扬声器而使线圈板36的耦合方向或形状发生变化,会产生一个问题,即线圈板36会与上下板31至34接触,致使振膜30异常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型扬声器,其具有线圈板引导装置,用于限制线圈板的振动方向和位置,使线圈板不与永久磁铁和/或上下板接触。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型扬声器,其包括底座;至少一个磁体,其耦合至底座,使得相反极性位于相邻的横向位置并彼此隔开预定距离;振膜;至少一个线圈板;其任何一侧或两侧上都缠绕有音圈,并垂直插入磁体相反极性之间的空间中且连接到振膜;以及线圈板引导装置,其耦合至线圈板,用于引导线圈板的位置和振动方向,以使线圈板与永久磁体隔开并垂直振动。
底座可配置成具有开口的顶部和底部,振膜可耦合至线圈板的上端,并且线圈板引导装置可耦合至线圈板的下端以用作另一振膜。
或者,底座的底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其对应于线圈板的下端,使线圈板的下端穿过底座的底部表面,并且线圈板引导装置可包括一固定部件,其有挠性并耦合至线圈板的下端及底座的底部表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固定部件为波纹状,使其沿线圈板的纵向具有脊形和槽形。而且,固定部件可形成有通孔。
优选地,上下两端具有相反极性的多个磁体彼此隔开预定距离。同时,优选地,每个磁体包括上下两端具有相反极性的永久磁铁;与永久磁铁的上端连接的上板;与永久磁铁下端及底座的底部表面连接的下板。在这种情况下,缠绕在线圈板任何一侧或两侧上的音圈的相反两端可分别与磁体上下两端齐平。
底座可形成有至少一个开口,穿过其外壁表面。
磁体可形成为梳状,使具有相反极性的磁体各个部分在水平方向上具有突起和凹陷,分别将突起插入相应的凹陷中,两者之间保留预定的间隙,并且线圈板可形成为弯曲板的形状,以便可将其垂直插入空间中。
可平行配置采用平板形式的多个线圈板。

图1是传统板型扬声器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传统板型扬声器中采用的音圈、永久磁铁和板的耦合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板型扬声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与图3所示的线圈板和磁体耦合的底座的仰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固定部件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板型扬声器的仰视图。
图7是沿图6的A-A线所作的板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8说明了音圈耦合至线圈板前后表面的状态。
图9是沿图8的B-B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10说明了前后音圈分别耦合至线圈板前后表面的状态。
图11是沿图10的C-C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板型扬声器的剖视图,其中前后音圈分别耦合至线圈板的前后表面。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板型扬声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与图13所示的线圈板和磁体耦合的底座的仰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固定部件的平面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板型扬声器的仰视图。
图17是沿图16的B-B线所作的板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18说明了波纹状固定部件的应用。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板型扬声器的剖视图,其中分别将前后平面音圈耦合至平面线圈板的前后表面。
图20说明了采用线圈板引导装置作为另一振膜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线圈板引导装置的板型扬声器的优选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板型扬声器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线圈板引导装置的板型扬声器包括凹形底座100,其具有开口的顶部;第一和第二磁体200a及200b,其耦合至底座100,使其上下两端的相反极性以预定间隔交替排列;振膜300,其采用平板的形式,大小适合插入底座100中,并且在振膜的外表面具有粘结部件,以粘结至底座100的顶部;线圈板400,其采用平板的形式,有一个用于传导电流的音圈410沿磁体200a和200b之间空间的纵向固定,并且线圈板400以一定的角度耦合至振膜300的下端表面,使线圈板400可插入磁体200a和200b之间的空间中;以及固定部件500,其与磁体200a和200b隔开,用于引导线圈板400的位置和振动方向,以允许线圈板垂直振动。
各个磁体200a和200b均包含永久磁铁210a,其大小适合插入底座100中,并在上下两端具有相反的极性,上板220a和220b耦合至永久磁铁210a的上端,下板230a和230b耦合至永久磁铁210a的下端及底座100的底部表面。同时,如图所示,各磁体200a和200b都形成为梳状,具有突起和凹陷。将一个磁体的突起插入到另一个磁体的凹陷之中。同时,优选地,至少磁体200a和200b的上下板220a、220b、230a和230b都形成为梳状。
将音圈410缠绕并耦合至线圈板400。将线圈板410插入两个磁体200a和200b之间的空间中,使音圈410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上板220a和220b之间及下板230a和230b之间。
由于本发明中采用的磁体200a和200b及线圈板400的构造和耦合结构都与传统板型扬声器采用的磁体和线圈板相同,所以不再予以详述。
而且,在底座100的底部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底部开口120,其对应于线圈板400的下端,使线圈板400的下端可通过该开口外露。固定部件500由挠性材料制成,或具有挠性结构,并耦合至线圈板400的下端及底座100的底部表面。同时,根据线圈板400的弯曲形状确定底部开口120的形状。
相应地,插入第一磁体200a与第二磁体200b之间的空间中的线圈板400的下端与耦合至底座100的底部表面的固定部件500接合,以限制其水平移动。因而,即使线圈板400长时间振动或磁体200a和200b产生的磁力的幅度和方向发生变化,本发明中采用的线圈板400的水平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故线圈板400与磁体200a及200b不会接触。
而且,底座100具有至少一侧面开口110,穿过其侧壁,因此当振膜300将底座的顶部开口封闭时,空气向内或向外流动。如果底座100中未形成侧面开口110,则当振膜300(其连接到底座100的顶部并将其密封)垂直振动时,底座100内的压力增加。因此,振膜300仅凭电流和磁通量不能正常振动,并受到底座100内的空气压力影响。然而,如果像图3所示的实施例那样在底座100中形成侧面开口,则底座100内的压力不会变化,因而振膜300仅凭电流和磁通量就能正常振动。
图4是与图3所示的线圈板和磁体耦合的底座的仰视图。
如图4所示,当将线圈板400和磁体200a及200b安装于底座100上时,线圈板400的整个下端以及第一和第二下板的某些下端部分通过底座100的底部开口120外露。而且,尽管第一及第二下板因固定耦合于底座100上而不能垂直移动,但线圈板400垂直移动时不会干扰底座100,因为线圈板400不是直接耦合于底座100上。
图5是图3所示的固定部件的平面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中采用的固定部件500在与底座100的底部开口对应的某些部分中具有通孔。同时,形成通孔510的目的在于,使与线圈板400接合的线圈板接合部分520保持在与线圈板400的下端对应的部分中。
由于本发明中采用的固定部件500具有通孔510,因此可防止振膜300的垂直振动所引起的底座100内的压力变化,并提高与线圈板400接合的线圈板接合部分520的挠性。因此,线圈板400可垂直振动,而不会由于与固定部件500接合而受到影响。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板型扬声器的仰视图。
如果图5所示的固定部件500耦合至安装了图4所示的线圈板400和磁体200a及200b的底座底部表面上,则线圈板400和第一及第二下板230a及230b的某些部分通过通孔510外露,如图6所示。
尽管在此实施例中,只有线圈板400的下端沿垂直方向与固定部件500接合,使线圈板400更自由地振动,但线圈板400和固定部件500之间的接合位置及范围并不限于此,而可进行各种变化。
图7是沿图6的A-A线所作的板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耦合有音圈410的线圈板400耦合至固定部件500,使线圈板400保持与第一磁体200a或第二磁体200b不接触。
因此,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线圈板引导装置的板型扬声器可防止线圈板400因长期使用后发生变形而与磁体200a和200b接触,从而延长扬声器的寿命并避免输出声音质量降低。
而且,底座100的底部表面上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基底突起130。基底突起130的形成可防止底部开口120与地面接触,也可以防止线圈板400在垂直振动时与地面接触。
因此,线圈板400可正常振动,并且振膜300可输出正常的声音。
图8说明了音圈耦合至线圈板前后表面的的状态,而图9是沿图8的B-B线所作的剖视图。
如果希望扩大耦合至线圈板400的线圈的横截面积以增加施加于线圈板400上的力,则可将音圈410耦合至线圈板400的两侧,如图8和9所示。
如果音圈410耦合至线圈板的两侧,则线圈板400具有一个连接孔402,其穿过线圈板400的中部,并且音圈410会缠绕并耦合于线圈板400的一侧,然后穿过连接孔402继续缠绕并耦合于线圈板400的另一侧。同时,尽管音圈410的耦合位置从线圈板400的一侧变到另一侧,但音圈410的缠绕方向保持不变。因此,磁体200的磁通量及流过音圈410并施加于线圈板400上的电流所产生的力的方向不变。
图10说明了前后音圈分别耦合至线圈板的前后表面的状态,而图11是沿图10的C-C线所作的剖视图。
如图10和11所示,如果将音圈410(其将耦合至线圈板400的两侧)分成两部分并耦合至两侧,则音圈410包含缠绕并耦合于线圈板400前表面上的前音圈412,以及缠绕并耦合于线圈板400后表面上的后音圈414。
除此之外,线圈板400进一步包括连接孔402,穿过线圈板400的中部;连接装置404,用于通过连接孔402将前后音圈412和414彼此相连。
同时,将用于通过连接孔402连接前后音圈412和414的连接装置404用作与前后音圈412和414接触的导体。而且,就用于连接前后音圈412和414的方法而言,可使用各种连接方法(包括焊接和钎焊),只要使电流能够流过前后音圈412和414即可。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板型扬声器的剖视图,其中前后音圈分别耦合至线圈板的前后表面。
当前后音圈412和414如图12所示分别耦合至线圈板400的前后表面时,音圈410的横截面积增加到图7所示的板型扬声器的横截面积的两倍。
用于向上移动线圈板400的力也相应增加。
而且,即使耦合至音圈板400的音圈410的结构发生变化,耦合至底座100的磁体200和振膜300的形状和耦合结构也与图3所示的板型扬声器相同。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板型扬声器的分解透视图。
第二实施例对应于以本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将固定部件500′应用于具有多个线圈板的板型扬声器。本实施例采用平面磁体200′、平面线圈板400′及平面固定部件500′,其形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磁体200、线圈板400和固定部件500。
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每一个平面磁体200′均构造成使得上下平板220′和230′分别耦合至条形平面永久磁铁210′的上下两端上。平面磁体200′以预定的间隔耦合至底座100,以使磁体的上平板220′和下平板230′的相反极性交替出现。
而且,平面线圈板400′分别构造成插入平面磁体200′之间的空间中。平面音圈410′缠绕并耦合于平面线圈板400′上。同时,将平面线圈板400′插入平面磁体200′之间的空间中,使得平面音圈410′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上平板220′之间及下平板230′之间。
因此,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底部平面开口120′为条形,使得平面线圈板400′的下端暴露于底座的底部表面之外。平面通孔510′和平面固定部件500′的平面线圈板接合部分520′也是条形。
由于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平面固定部件500′只是在形状上与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固定部件500不同,而功能和作用则与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固定部件500相同,因此不再予以详述。
图14是与图13所示的线圈板和磁体耦合的底座的仰视图。
如果平面线圈板400′和平面磁体200′安装于底座100上,则平面线圈板400′的整个下端及下平板230′的底部表面的某些部分通过底座100的底部平面开口120′外露。尽管下平板230′因固定耦合于底座100上而不能垂直移动,但线圈板400′垂直移动时不会干扰底座100,因为线圈板400′不是直接耦合于底座100上。
图15是图13所示的固定部件的平面图。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平面固定部件500′也具有平面通孔510′,形成于其对应于底部平面开口120′的部分中,并具有平面线圈板接合部分520′,形成于其对应于平面线圈板400′下端的部分中。
同时,由于底部平面开口120′及平面线圈板400′是矩形,因此平面通孔510′及平面线圈板接合部分520′也是矩形。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板型扬声器的仰视图。
当图15所示的平面固定部件500′耦合至安装了图14所示平面线圈板400′和平面磁体200′的底座100的底部表面上时,下平板230′的底部表面的某些部分通过平面通孔外露,并且平面线圈板400′因其整个下端粘结至平面固定部件500′上而未外露,如图16所示。
在此实施例中,尽管平面固定部件500′耦合至平面线圈板400′的整个下端,但平面线圈板400′与平面固定部件500′之间的接合位置及范围并不限于此,而可进行各种变化。
图17是沿图16的B-B线所作的板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如图17所示,由于耦合有平面音圈410′的平面线圈板400′耦合至平面固定部件,使平面线圈板400′保持与平面磁体200′不接触,因此平面线圈板400′与平面磁体200′不接触。
而且,由于与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线圈板400相反,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平面线圈板400′可横向弯曲,因此具有平面固定部件500′更为重要。
图18说明了波纹状固定部件的应用。
本发明中采用的平面固定部件500′可为波纹状,使脊形和槽形可沿平面线圈板400′下端的纵向延伸。如果平面固定部件500′为波纹状,则可改善其水平伸展,使平面线圈板400′可振动,而不会受到固定部件500′的固定力的极大影响。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板型扬声器的剖视图,其中分别将前后平面音圈耦合至平面线圈板的前后表面。
如图19所示,每个平面线圈板400′可配置成具有平面音圈410′,其耦合至平面线圈板400′的前后表面。
由于平面音圈410′与每个平面线圈板400′的前后表面的耦合结构与图8至12所示的音圈410与线圈板400的耦合结构相同,因此不再予以详述。
而且,如果平面线圈板400′的振动不影响底座100内的压力变化,则可如图19所示配置固定部件500′,使其不具有平面通孔(参见图18)。
图20说明了采用线圈板引导装置作为另一振膜的状态。
当本发明中采用的线圈板引导装置用作另一振膜时,底座100的顶部和底部是开口的,并且各个振膜300耦合至线圈板400′的上端和下端,因此板型扬声器关于其中心线对称,如图20所示。
当振膜300耦合至底座100的顶部和底部时,耦合至底座100顶部和底部的该对振膜300用于引导线圈板400′的振动方向,同时用于从底座100分别向上及向下输出声音。
采用线圈板引导装置作为另一振膜300的结构适用于各种实施例,而不管线圈板400′的形状如何。
尽管已结合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具体实施例,而应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书予以解释。而且应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修改和更改。
例如,本发明的板型扬声器可只包括一个磁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各种方式构造磁体,使得磁体的两个不同极性彼此面对,两者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同时,与所述实施例相反,磁体的极性只是水平排列成单行。而且,可在磁体的彼此面对的相反极性之间只插入音圈板的一部分,该部分对应于水平形成音圈的音圈板的两端的其中一端。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线圈板引导装置的板型扬声器允许引导线圈板的位置,以使线圈板不会与永久磁铁或上下板接触(即使线圈板垂直振动),从而防止因为线圈板干扰内部零件而输出异常声音。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线圈板引导装置的板型扬声器有一个优点,即内部零件不会相互接触,从而延长板型扬声器的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板型扬声器,其包括底座;至少一个磁体,其耦合至底座,以使相反极性位于相邻的横向位置并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振膜;至少一个线圈板,其任何一侧或两侧上都缠绕有音圈,该线圈板垂直插入磁体相反极性之间的空间中并连接到振膜上;以及线圈板引导装置,其耦合至线圈板,用于引导线圈板的位置和振动方向,以使线圈板与磁体隔开并垂直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其中,底座配置成具有开口的顶部和底部,振膜耦合至线圈板的上端,并且线圈板引导装置耦合至线圈板的下端以用作另一振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其中底座的底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开口,其对应于线圈板的下端,使线圈板的下端穿过底座的底部表面,并且线圈板引导装置包括固定部件,其具有挠性并耦合至线圈板的下端及底座的底部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其中,固定部件为波纹状,使其具有沿线圈板纵向的脊形和槽形。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其中,固定部件上形成有通孔。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其中,上下两端具有相反极性的多个磁体彼此隔开预定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其中每个磁体均包括上下两端具有相反极性的永久磁铁;连接到永久磁铁上端的上板;以及连接到永久磁铁下端和底座底部表面的下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其中,缠绕在线圈板任何一侧或两侧上的音圈的相反两端分别与磁体的上下两端齐平。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其中,底座形成有至少一个开口,穿过其外壁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磁体形成为梳状,使具有相反极性的磁体各个部分在水平方向上具有突起和凹陷,将突起插入相应的凹陷中,两者之间保留预定间隙,并且线圈板形成为弯曲板状,使其可垂直插入空间中。
11.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扬声器,将采用平板形式的多个线圈板平行排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平面振膜的板型扬声器。本发明的板型扬声器包括底座;至少一个磁体,其耦合至底座,使相反极性位于相邻的横向位置并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振膜;至少一个线圈板,其任何一侧或两侧上缠绕有音圈,并且其垂直插入磁体相反极性之间的空间中并连接到振膜上;以及线圈板引导装置,其耦合至线圈板,用于引导线圈板的位置及振动方向,以使线圈板与磁体隔开并垂直振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线圈板引导装置的板型扬声器允许引导线圈板的位置,以使线圈板不会与永久磁铁或上下板接触(即使线圈板垂直振动),从而防止因为线圈板干扰内部零件而输出异常声音。
文档编号H04R9/04GK1891009SQ200480035892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5日
发明者申定烈 申请人:申定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