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式通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7739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盒式通讯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技术与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盒式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通讯系统中通讯设备的结构设计一般分为“框式结构”及“盒式结构”两大类。
所述的“框式结构”一般设计为“插框+背板+单板”的形式;所述的“盒式结构”一般设计为“盒体+单板”的形式。通常运营商级别的用户在大规模建设的通讯系统采用“框式结构”,以突出其维护简单、升级相对平滑、结构整齐划一的特点;而运营商级别用户在小规模建设的通讯系统及企业级别用户的通讯系统通常采用“盒式结构”,以突出其建设快捷、组网灵活、成本低廉、安装灵活的特点。
由于存在以上两种迥异的通讯系统中通讯设备的结构设计方式,使得类似功能的通讯产品,为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要时,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单板硬件及产品结构,来适应“框式结构”及“盒式结构”。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产品硬件种类繁多,系统单板难以有效地通用、复用,增加了设备供应商的开发工作量,降低了运营商不同规格产品间的模块化复用,从而在综合意义上增加了设备制造商及运营商的成本。
例如在宽带接入领域,宽带无线接入产品(Broadband WirelessAccess,简称BWA)和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Access Multiplexer,简称DSLAM)产品为了满足不同的组网需要及局点规模需要,往往设计出一系列盒式(Box-Style)、框式(Shelf-Style)产品。这些系列化产品的功能往往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结构的不同,单板硬件也大相径庭。
所述的传统的盒式通讯设备结构如图1与图2所示图1中,盒式设备的盒体1是由一个简单的加盖铁盒或塑料盒构成。其盒盖可以与盒体分离,如图2所示,打开盒盖,装入通讯设备的单板,单板上一般开有固定用的孔,可以用螺钉固定,再连接各种配线(如电源模块与单板间的配线),这种单板称为“盒式单板”2。之后再盖上盒盖,用螺钉固定盒盖。
这种盒式设备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安装相对简单;缺点是维护相对复杂、扩容性差。在多设备堆叠时,各模块间没有相关性,无法进行保护设计、备份设计所述的框式通讯设备结构如图3所示框式也称插框式,其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带导轨的槽位(Slot),称为导槽,并具有背板,每一块单板的两侧边插入导槽中,通过导槽的引导与背板连接。这种板称为“框式单板”。“框式单板”一般分为主控板3与业务板4。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系统中每一个槽位的单板彼此间相对独立,从机械结构的角度看,插拔每一块单板不会影响其它的单板,维护简单,扩容设计简单,大容量满配情况下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小容量配置场合成本相对较高,体积相对较大。在一些对设备体积敏感的场合无法应用综上所述,上述的传统盒式设备与框式设备,由于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其单板造型有很大的不同。两种结构中的单板,虽然原理上非常接近甚至可能完全一样,但由于结构造型的不同,使得在盒式系统中及框式系统中的单板无法交叉互用。
对于运营商而言,对于功能类似的不同系统,希望其部件之间的模块能够最大限度地共用与通用。这样对于降低采购成本、维护成本都非常有意义。同时对于难以预测的系统扩容,由于模块间的最大限度共用,也将使得扩容成本大幅降低。
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如果只设计一种单板就可以满足盒式产品、框式产品的使用。这对于硬件开发工作量的节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且缩短了系列化产品上市的时间。
这就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盒式通讯设备的结构,解决传统盒式通讯设备及框式通讯设备间单板无法共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式通讯设备,可以通用框式通讯设备的单板,解决了传统盒式通讯设备及框式通讯设备间单板无法共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包括盒体、单板、背板、电源模块及连接件;所述的单板采用与框式通讯系统中结构一样的框式单板,所述的盒体上设有导槽,单板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安装于盒体中,通过连接件与单板连接。
电源模块安装于盒体中,通过连接件与单板连接。
所述的单板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控板,所述的主控板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的单板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业务板,所述的业务板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的单板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控板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业务板,所述的主控板与业务板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的背板位于盒体后部,单板从前方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的电源模块还通过连接件与背板连接。
所述的连接件为板间接插件和/或模块间配线;其中,所述的单板与背板的连接采用板间接插件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单板间的连接采用模块间配线。
所述的电源模块可设于盒体的侧面、后面或内部。
所述的电源模块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所采用的单板是框式结构中所常用的主控板3与业务板4,安装方式也与框式结构中主控板3与业务板4的安装方式相同,也就是说,对于框式设备及盒式设备而言,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两块单板——主控板3与业务板4,在不同的系统结构中是共用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后,不论是盒式设备、中型插框设备还是大型插框设备,主要的主控板3与业务板4硬件是完全一样的。仅仅因主控板3或业务板4数量的不同而导致系统处理能力及端口数的不同。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缩短了设备制造商的系列化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了综合开发成本;减少了设备制造商的系列化产品主要模块数量,降低了生产、采购成本;减少了运营商的设备采购成本、维护成本、扩容建设成本。


图1为现有技术所述盒式通讯设备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现有技术所述盒式通讯设备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现有技术所述框式通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盒式通讯设备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盒式通讯设备示意图二;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盒式通讯设备中主控板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盒式通讯设备中业务板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盒式通讯设备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与图5所示包括盒体1、单板、背板7、电源模块5及连接件(图中未表示);所述的连接件为板间接插件及模块间配线;所述的单板采用与框式通讯系统中结构一样的框式单板,所述单板包括一个主控板3和一个业务板4;主控板3与业务板4的结构如图6与图7所示。所述的盒体1上设有导槽6,主控板3与业务板4插入导槽6安装于盒体1中;所述背板7位于盒体1后部,主控板3与业务板4插入导槽6后通过板间接插件与背板7连接。电源模块5安装于盒体1上,通过模块间配线与主控板3与业务板4和背板7连接。
如图8所示所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主控板3和/或一个以上的业务板4,主控板3和/或业务板4通过板间接插件与背板7连接。图中所示包括两个主控板3和六个业务板4。同时,本例中电源模块5也有两个。
上述两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模块5可设于盒体1的侧面、后面或内部。且所述的电源模块5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所采用的单板是框式结构中所常用的主控板3与业务板4,安装方式也与框式结构中主控板3与业务板4的安装方式相同,也就是说,对于框式设备及盒式设备而言,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两块单板——主控板3与业务板4,在不同的系统结构中是共用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后,不论是盒式设备、中型插框设备还是大型插框设备,主要的主控板3与业务板4硬件是完全一样的。有所区别的,仅为插框框体结构、背板7、电源模块5的不同。设计难度最大的主控板3与业务板4都完全共用。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缩短了设备制造商的系列化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了综合开发成本;减少了设备制造商的系列化产品主要模块数量,降低了生产、采购成本;减少了运营商的设备采购成本、维护成本、扩容建设成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适用但不仅限于DSLAM、BWA设备。
以上所述盒式通讯设备,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与有代表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同时所述盒式通讯设备也仅是有代表性的结构设计;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盒式通讯设备,包括盒体、单板、背板及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板采用与框式通讯系统中结构一样的框式单板,所述的盒体上设有导槽,单板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安装于盒体中,通过连接件与单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板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控板,所述的主控板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板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业务板,所述的业务板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板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控板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业务板,所述的主控板与业务板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板位于盒体后部,单板从前方沿导槽插入与安装于盒体中的背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还通过连接件与背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板间接插件和/或模块间配线;其中,所述的单板与背板的连接采用板间接插件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单板间的连接采用模块间配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可设于盒体的侧面、后面或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所采用的单板是框式结构中所常用的主控板(3)与业务板(4),安装方式也与框式结构中主控板(3)与业务板(4)的安装方式相同,也就是说,对于框式设备及盒式设备而言,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两块单板——主控板(3)与业务板(4),在不同的系统结构中是共用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盒式通讯设备后,不论是盒式设备、中型插框设备还是大型插框设备,主要的主控板(3)与业务板(4)硬件是完全一样的。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缩短了设备制造商的系列化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了综合开发成本;减少了设备制造商的系列化产品主要模块数量,降低了生产、采购成本;减少了运营商的设备采购成本、维护成本、扩容建设成本。
文档编号H04M1/00GK2917106SQ20062011771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9日
发明者杨涛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