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少相互干扰的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410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减少相互干扰的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少操作于一全球移动通信 系统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时的相互干扰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快速且高度的发展,轻巧便利的移动电话已大大改变 人与人的沟通方式。藉由移动电话,人们可随时随地进行语音或信息交换。 根据不同的通信技术,现有技术已发展出许多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如全球
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码分多 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通信系统、宽带码分多址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通信系统、个人数字 移动电话(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 PDC)系统、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PHS)等。
其中,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又称为泛欧式数字式移动电话,可根据操作频 率的不同,分为900兆赫(MHz)及1800兆赫的全3求移动通信系统,而1800 兆赫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又称为数字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Digital Cellular System, DCS )。在900兆赫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频谱介于 925. 2兆赫与959. 8兆赫之间,而传输频i普则介于880. 2兆赫与914. 8兆赫 之间;在1800兆赫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频谱介于1805.2兆赫与 1879. 8兆赫之间,而传输频谱则介于1710. 2兆赫与1784. 8兆赫之间。另一 方面,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传输与接收频率介于1884.65兆赫与1919.45 兆赫之间。
由于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具有低通话费率、低电磁波、高速无线上网等 特性,使得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移动电话越来越普遍。为了增加使用时的 便利性,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模三频的移动通信装置,其可同时操作于双 频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下。然而,由于个人手持式电 话系统的信号传输频带与数字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的接收频带相当接近,造成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发射频带可能影响数字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的接收 灵敏度,造成数字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的效能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操作于一全球移动通信 系统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时的相互千扰的通信装置。
本发明揭露一种可减少操作于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 系统时的相互干扰的通信装置,包含有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用来
处理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以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用 来处理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包含 有一天线,用来传输及接收无线电信号; 一滤波单元,耦接于该天线,用来 过滤出对应于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 一收发切换器,耦接于该滤波 单元; 一接收模块,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通过该收发切换器接收该个 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以及一发射模块,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通 过该收发切换器输出信号至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可减少操作于 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一 个人手持式电 话系统时的相互干扰的通信装置,包含有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用 来处理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以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 用来处理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包 含有一天线,用来传输及接收无线电信号; 一收发切换器,耦接于该天线; 一滤波单元,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过滤出对应于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 统的信号; 一接收才莫块,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通过该收发切换器接收 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以及一发射模块,耦接于该滤波单元,用来 通过该收发切换器及该滤波单元输出信号至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滤波单元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滤波单元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通信装置
12、42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
14、44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
120、420天线
122、422滤波单元
124、424收发切换器
126、426接收模块
128、428发射模块
130、430信号处理模块
200第一射频切换器
202第二射频切换器
204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
206宽频带的带通滤波器
300介电共振带通滤波器
302介电共振带拒滤波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考图l,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通信装置1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 10可同时待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下,并可减少操作 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时的相互干扰。通信装置10包含 有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12及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14。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14用来处理双频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其 架构系业界所熟知,且非本发明重点,在此不赘述。因此,图l仅绘出其大 略功能方块,以求简洁。在本发明中,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12包含 有一天线120、 一滤波单元122、 一收发切换器124、 一接收模块126、 一发 射模块128及一信号处理模块130。天线120用来传输及接收无线电信号, 其规格系符合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规范。滤波单元122耦接于天线120与 收发切换器124之间,用来过滤出对应于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收发 切换器124可根据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12的操作模式(接收或发 射),切换滤波单元122耦接至接收模块126或发射模块128。接收模块126 用来接收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而发射模块128则用来输出信号至个
人手持式电话系统。信号处理模块130用来处理接收模块126与发射模块128 的信号。
因此,通过本发明通信装置10,当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12要 输出或接收信号时,滤波单元122可过滤出对应于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 号,亦即频带介于1884. 65兆赫与1919. 45兆赫之间。如此一来,个人手持 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12所输出的信号不会影响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 14的接收运作,特别是接收数字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的信号。当然,若要加 强隔离度,可于双待机时减小滤波单元122的可通过频宽,以压制发射模块 128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14产生的干扰。
请参考图2及图3,图2及图3为图1中滤波单元122的两实施例示意 图。在图2中,滤波单元122系由一第一射频切换器200、 一第二射频切换 器202、 一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204及一宽频带的带通滤波器206所组成。 第一射频切换器200及第二射频切换器202用来通过选择窄频带的带通滤波 器204或宽频带的带通滤波器206,以控制天线120与收发切换器124间的 滤波频宽。当通信装置IO操作于双待机模式时,以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204 对接收及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以避免干扰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14的 操作;相反地,当通信装置10非操作于双待机模式时,则以宽频带的带通滤 波器206进行滤波,以加强信号品质。此外,在图3中,滤波单元122系由 一介电共振带通滤波器(Dielectric Resonator Band-Pass Filter) 300及 一介电共振带拒滤波器(Dielectric Resonator Notch Filter) 302所组成。 如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所知,介电共振滤波器具有高Q值、高介电系数、低 频率温度系数等特性,所以可以结合微带线制作体积小、重量轻、温度稳定 与低成本的微波滤波器。因此,藉由介电共振带通滤波器300及一介电共振 带拒滤波器302,通信装置IO可保持低插入损失(Low Insertion Loss )及 在近频段高拒斥(High Rejection) 的特性,且可减少体积。
简言之,通过通信装置10,当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12发射信 号时,滤波单元122可进行滤波,以避免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12所 输出的信号干扰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14的接收运作,特别是于接收数 字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的信号。
在图1中,滤波单元122是设在天线120与收发切换器124间,不论个 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12接收或传输信号,都会经过滤波单元122的处 理。然而,干护L源只出现在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才莫块12的传输路径,所
以可将滤波单元122移至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12的传输路径。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信装置4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 40可同时待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下,并可减少操作 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时的相互干扰。通信装置40包含 有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42及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44。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44用来处理双频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其 架构是业界所熟知,且非本发明重点,在此不赘述。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 理模块42包含有一天线420、 一滤波单元422、 一收发切换器424、 一接收 模块426、 一发射模块428及一信号处理模块430。
比较图4及图1可知,通信装置40的架构与通信装置10的架构相似, 除了滤波单元的位置不同外,其余皆相同,亦即通信装置40的滤波单元422 是设在收发切换器424与发射模块428之间,而通信装置10的滤波单元122 则设在天线120与收发切换器124之间。在此情形下,滤波单元422仅会对 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42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因而不影响个人手持 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42的接收运作。当然,滤波单元422亦可以图2或图3 的实施例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在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中增加一滤波单元, 用来过滤出对应于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以避免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 处理模块发射信号时,影响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的接收运作,特别是 接收数字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的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减少操作于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时的相互干扰的通信装置,包含有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用来处理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以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用来处理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包含有一天线,用来传输及接收无线电信号;一滤波单元,耦接于该天线,用来过滤出对应于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一收发切换器,耦接于该滤波单元;一接收模块,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通过该收发切换器接收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以及一发射模块,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通过该收发切换器输出信号至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双频 的全^求移动通信系统。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滤波单元是一带通滤波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滤波单元包含有 一第一射频切换器,耦接于该天线; 一第二射频切换器,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一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射频切换器与该第二射频切换器 之间;以及一宽频带的带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射频切换器与该第二射频切换器 之间;其中,该第一射频切换器及该第二射频切换器控制该收发切换器与该天 线间的信号通过该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或该宽频带的带通滤波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滤波单元包含有一介电共振带通滤波器,耦接于该天线;以及一介电共振带拒滤波器,耦接于该介电共振带通滤波器与该收发切换器之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 块另包含一信号处理模块,用来处理该接收模块与该发射模块的信号。
7. —种可减少操作于一全J求移动通信系统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时的 相互干扰的通信装置,包含有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用来处理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以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用来处理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包含有一天线,用来传输及接收无线电信号 一收发切换器,耦接于该天线;一滤波单元,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过滤出对应于该个人手持 式电话系统的信号;一接收模块,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通过该收发切换器接收该 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以及一发射模块,耦接于该滤波单元,用来通过该收发切换器及该滤波 单元输出信号至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双频 的全求移动通4言系统。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滤波单元是一带通滤波器。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滤波单元包含有 一第一射频切换器,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 一第二射频切换器,耦接于该发射模块;一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射频切换器与该第二射频切换器 之间;以及一宽频带的带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射频切换器与该第二射频切换器 之间;其中,该第一射频切换器及该第二射频切换器控制该收发切换器与该发 射模块间的信号通过该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或该宽频带的带通滤波器。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滤波单元包含有 一介电共振带通滤波器,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以及一介电共振带拒滤波器,耦接于该介电共振带通滤波器与该发射模块之间。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 块另包含一信号处理模块,用来处理该接收模块与该发射模块的信号。
全文摘要
一种可减少操作于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时的相互干扰的通信装置,包含有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处理模块,用来处理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以及一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处理模块,用来处理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其包含有一天线;一滤波单元,耦接于该天线,用来过滤出对应于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一收发切换器;一接收模块,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通过该收发切换器接收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的信号;以及一发射模块,耦接于该收发切换器,用来通过该收发切换器输出信号至该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
文档编号H04Q7/38GK101207920SQ200710006769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8日
发明者林坤郎, 陈永进 申请人: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