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27863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以2014年8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71608为基础并且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弓I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spoiler device)。
【背景技术】
[0004]US7841646B(下文中称为专利参考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已知的用于车辆的可移动式扰流器装置,该扰流器装置支承扰流器,并且构造成在扰流器从车辆的外表面伸出的位置展开扰流器,以及将扰流器收回在设置在车辆上的壳体部中。例如,在专利参考文献I中公开的扰流器装置设置有已知的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将扰流器支承为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设置在车辆后部处的后盖包括在车辆的外表面处敞开的壳体凹入部。专利参考文献I中公开的扰流器装置基于连接至连杆机构的马达的驱动力将处于壳体凹入部内的收回位置的扰流器移动至展开位置。
[0005]同时,根据专利参考文献I中公开的将扰流器收回到设置在车辆的外表面处的壳体凹入部中的扰流器装置构型,有利的是,车辆的外表面与扰流器的上表面相互齐平。然而,由于制造误差或者构造扰流器的支承机构例如,连杆机构的安装误差,车辆的外表面与扰流器的上表面之间可能出现高度差。因此,可能会降低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可设计性。
[0006]因此存在对不易受上述缺陷影响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7]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包括:扰流器;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支承扰流器,该支承机构将扰流器调节成定位在扰流器从车辆的外表面伸出的展开位置,该支承机构将扰流器调节成定位在扰流器收回在壳体凹入部内的收回位置,该壳体凹入部形成在车辆的外表面处;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将扰流器固定至支承机构;以及供固定构件插入的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供固定构件插入的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第一管状构件在第一周向表面处设置有第一螺纹部,第二管状构件在第二周向表面处设置有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彼此螺纹接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包括比所述固定构件的直径大的内直径;以及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包括比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直径大的内直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周向表面包括内周向表面和外周向表面,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螺纹部定位在所述内周向表面处;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二周向表面包括内周向表面和外周向表面,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二螺纹部定位在所述外周向表面处;以及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内的轴向端部,所述轴向端部形成有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用于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旋转操作。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管状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旋转操作。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机构包括支承构件和连杆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固定至所述扰流器,所述连杆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通过弯折板材而形成,所述支承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连杆构件的侧壁部,所述支承构件包括设置有通孔的支承部,所述固定构件插入所述通孔中;以及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一支承板部,所述第一支承板部通过弯折所述侧壁部的上端而形成,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二支承板部,所述第二支承板部通过弯折所述侧壁部的下端而形成。
【附图说明】
[0012]根据下述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的及附加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为明显,在附图中:
[0013]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的侧视图;
[0014]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扰流器装置的后视图;
[0015]图3A为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立体图;
[0016]图3B为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另一立体图;
[0017]图4为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平面图;
[0018]图5为连杆机构和固定板的仰视图;
[0019]图6为从下支架的一侧观察的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侧视图;
[0020]图7为从上支架的一侧观察的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侧视图;
[0021 ]图8为连杆机构的操作说明图;
[0022]图9A为上支架的立体图;
[0023]图9B为上支架的另一立体图;
[0024]图1OA为上支架的侧视图;
[0025]图1OB为上支架的另一侧视图;
[0026]图1IA为上支架的平面图;
[0027]图1lB为上支架的仰视图;
[0028]图12为沿图4中的线ΧΠ-ΧΠ截取的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截面图;
[0029]图13为与上支架的支承部相接触的第一管状构件的放大截面图;
[0030]图14为包括设置在第二管状构件的轴向端部处的接合部的第二管状构件的仰视图;
[0031]图15A为设置在第二管状构件处的跨宽度平面部的立体图;
[0032]图15B为跨宽度平面部的平面图;
[0033]图16A为示出第一管状构件的位置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0034]图16B为示出第一管状构件的位置的另一示例的另一说明性视图;以及
[0035]图16C为示出第一管状构件的位置的又一示例的又一说明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参照附图对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中所示,设置在车辆I的后部的行李箱盖2设置有扰流器3,当扰流器3支承在行李箱盖2的上方时,该扰流器3建立展开状态,该展开状态是扰流器3从行李箱盖2的外表面2S (车辆I的外表面S)伸出的状态。该实施方式的车辆I设置有扰流器装置10,该扰流器装置10可以通过改变扰流器3的展开状态来改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0037]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3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图2中的右-左方向)延伸的翼状的外部形状。行李箱盖2设置有多个连杆机构12 (即,用作支承机构),所述多个连杆机构12经由可枢转的连杆构件11将扰流器3支承在连杆机构12的上部处。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行李箱盖2包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右、左连杆机构1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扰流器3的展开状态可以通过连杆机构12的致动而改变。
[0038]如图1、图3A、图3B以及图4至图7中所示,连杆机构12中的每个连杆机构包括下支架13和上支架14( S卩,用作支承构件),该下支架13固定至行李箱盖2,该上支架14固定至扰流器3。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包括已知的连杆结构,该已知的连杆结构通过例如该两个连杆构件11 (前连杆15和后连杆16)连接下支架13和上支架14。
[0039]如图1和图8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的前连杆15和后连杆16,相对于与下支架13相关的连接点X1、X2中的每个连接点,与上支架14相关的连接点X3、X4中的每个连接点定位在车辆的前方(图1和图8中的左侧)。
[0040]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由于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个连接构件沿图1和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使与上支架14相关的对应的连接点X3、X4移动至车辆的后方,因此,固定至用作支承构件的上支架14的扰流器3向上移动(以建立展开状态)。由于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个连杆构件沿图1和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使与上支架14相关的对应的连接点X3、X4移动至车辆的前方,因此,固定至上支架14的扰流器3向下移动(以建立收回状态)。
[0041 ] 如图8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后连杆16的连杆长度Lr (连接点X2、X4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