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终端、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767907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终端、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终端、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本申请根据2006年9月25日递交的专利申请特愿2006-259075号, 主张优先权,在文中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PHS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中的无线通信终端 (以下称作"PHS终端"), 一边按照和基站的通信状况转变空闲状态、工 作状态等多种状态, 一边进行通信。在这里,所谓"空闲状态"是指尚未 确立与基站的连接的状态(待机状态);而所谓"工作状态"则是指确立 与基站的连接,无线连接通过控制信道(CCH)分配的业务信道(TCH)进 行数据通信的状态。此外,在上述空闲状态中,包含休止状态(虽然基站 与PHS终端的无线连接及连接被切断,但是PHS终端与公共线路网的服务 器之间的连接却被维持的状态)。
PHS终端在空闲状态中,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通信请 求(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接收发送请求,从基站接收来信请求)时, 通过上行CCH,向基站发送链接信道(LCH)的分配请求,作为其应答,基 站则通过下行CCH,向PHS终端发送TCH的分配信息。然后,PHS终端转 变为工作状态,无线连接上述TCH的分配信息表示的TCH,进行与基站的 数据通信。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在现有技术的FHS采用的TDMA(TimeDiviuion Multiple Access) /TDD (Time Division Duplex)方式的基础上,还将
5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作为多 元连接技术采用的通信系统,作为下一代的宽带移动体通信系统令人瞩 目。该所谓"0F画A的方式",是多个终端共享具有正交关系(即相关值为 0、互不干涉)的子载波,将任意的多个子载波,作为子信道定位,在任 意的通信时刻(在采用TD區的系统中,该通信时刻相当于时隙(slot) 等),给各终端自适应地分配子信道,从而实现多元连接的技术。
在下一代的这种宽带移动体通信系统中,进行与被终端分配的QoS (Quality Of Service)的服务类别及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品质对应的 无线资源的分配,从而提高利用无线资源的效率,使数据通过量最大化, 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通信。
非专利文献l:《第2代无绳电话系统标准规格RCRSTD—28》社团法 人电波产业界(ARIB)
非专利文献2:《WiMAX标准规格802.16—2004》WiMAX FORUM
可是,在下一代的宽带移动体通信系统中采用和上述现有技术的PHS 同样的LCH分配(即TCH的分配)处理时,出现以下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PHS中,进行自律分散控制,以便使基站之间使用的信 道互不重叠,从而实现无线资源的再利用,降低电波干涉。这样,虽然需 要进行基站之间及基站与PHS终端之间的正确的同步控制,但是却具有单 元设计容易、系统的扩大也容易等优点。
在现有技术的这种ras中,其特征在于由于在所有的基站及所有的
PHS终端之间共享CCH,所以在上述自律分散控制的作用下, 一个基站能 够使用CCH的时刻的周期非常长(大约lOOms)。就是说,进行LCH的分配 处理时,首先PHS终端通过上行CCH,向基站发送LCH的分配请求,但是 基站为了向PHS终端答复其应答,却需要等到下一个CCH (下行CCH)的 使用时刻(大约100ms后)为止。
使用上述那种长周期的CCH进行LCH的分配(即TCH的分配)处理时,无线资源的分配也被长周期化,其结果在下一代的宽带移动体通信系统 中,就出现期待的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效果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情况研制的,其目的在于在共享多个信道、基站 将所述信道中的某一个自适应地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是共 享多个信道、基站将所述信道中的某一个自适应地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的 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具备信道请求单元(该信道请求单元 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所述基站接收通信请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 单独控制信道)和状态控制单元(该状态控制单元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 便转变成为无线连接所述基站分配的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进行控制信息的
收发的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所述基站,具备信道分配单元,该信道 分配单元按照来自所述无线通信终端的请求,将所述业务信道中的某一个 作为所述无线通信终端专用的单独控制信道分配。
作为典型例,所述信道分配单元,具有分配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道、 通过所述单独控制信道向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通信用的业务 信道的分配信息的功能;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 态中,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所述基站接收数据通信请求时,控制本 终端的状态,以便转变成为将通过所述单独控制信道作媒介获得的业务信 道的分配信息表示的业务信道无线连接后,和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数 据通信状态。
这时,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可以在所述数据通信状态中,和所述基站 进行的数据通信结束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转变成为所述单独控制 信道连接状态。
7
或者,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可以在所述数据通信状态中,从本终端的 上位控制单元或所述基站接收切断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切断 所述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道的无线连接及和所述基站的连接,转变成为待
作为自适应的例子,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 态中,在没有来自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的通信请求的情况下经过 规定的时间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转变成为维持和所述基站的连接 地切断所述单独控制信道的无线连接的睡眠状态。
作为别的自适应的例子,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 接状态中,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切断请求时,控制本终端 的状态,以便切断所述单独控制信道的无线连接及和所述基站的连接,转 变成为待机状态。
作为别的自适应的例子,所述信道请求单元,在没有确立和所述基站 的连接的待机状态或睡眠状态中,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通 信请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道。
本发明还提供无线通信终端,该无线通信终端是是共享多个信道、被 基站自适应地分配所述信道中的某一个后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具
备信道请求单元,该信道请求单元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
通信请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道;状态控制单元,该状态控 制单元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转变成为无线连接所述基站分配的所述单 独控制信道、进行控制信息的收发的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
作为典型例,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中, 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所述基站接收数据通信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 状态,以便转变成为将通过所述单独控制信道作媒介获得的业务信道的分
8配信息表示的业务信道无线连接后,和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 状态。
这时,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可以在所述数据通信状态中,和所述基站 进行的数据通信结束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转变成为所述单独控制 信道连接状态。
或者,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可以在所述数据通信状态中,从本终端的 上位控制单元或所述基站接收切断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切断 所述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道的无线连接及和所述基站的连接,转变成为所 述待机状态。
作为适当的例子,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 中,在没有来自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的通信请求的情况下经过规 定的时间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转变成为维持和所述基站的连接地 切断所述单独控制信道的无线连接的睡眠状态。
作为别的适当的例子,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 状态中,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切断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 状态,以便切断所述单独控制信道的无线连接及和所述基站的连接,转变 成为待机状态。
作为别的适当的例子,所述信道请求单元,在没有确立和所述基站的 连接的待机状态或睡眠状态中,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通信 请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道。
本发明还提供基站,该基站具备信道分配单元,该信道分配单元按照 来自上述无线通信终端的请求,将所述业务信道中的某一个,作为所述无 线通信终端专用的单独控制信道分配。作为典型例,所述信道分配单元,具有作为所述业务信道,将数据通 信用的业务信道作为所述单独控制信道分配,通过该单独控制信道作媒 介,向无线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道的分配信息的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方法是共享多个信道、基站 将所述信道中的某一个适当地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具
备所述无线通信终端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所述基站接收通信请求 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道的第1步骤;所述基站按照来自所述 无线通信终端的请求,将所述业务信道中的某一个,作为所述无线通信终 端专用的单独控制信道分配的第2步骤;所述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本终端的 状态,以便转变成为无线连接所述基站分配的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进行控 制信息的收发的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的第3步骤。
采用本发明后,在共享多个信道、基站将所述信道中的某一个适当地 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将业务信道中的某一个作为无线 通信终端专用的单独控制信道分配;作为无线通信终端的状态,设置通过 单独控制信道作媒介,用1个帧单位和基站进行控制信息的收发的单独控 制信道连接状态,从而能够非常高速地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控制。其结果, 就能够提高下一代的宽带移动体通信系统所期待的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具备基站CS和无线通信终端(终 端)T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子信道及时隙的调度的示 意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部2的详细说明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终端T的状态转变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终端T的状态转变控 制动作的流程图。符号说明
CS…基站、T…无线通信终端(终端)、1、 10…控制部、2、 11…无线 通信部、3、 14…存储部、la…通信品质判定部、lb…QoS控制部、lc… 调度部(信道分配单元)、12…操作部、13…显示部、10a…信道请求部(信 道请求单元)、10b…状态控制部(状态控制单元)、N…公共线路网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讲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图l是表示本实 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及无线通信终端的主要部位的结构的方框 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基站CS和无线通信 终端T。
此外,基站CS例如虽然被按照一定的距离间隔设置多个,但是在图1 中,为了使图形简化,却只绘出一个。另外,虽然基站CS和多个无线通 信终端T进行无线通信,但是在图1中却只绘出一个无线通信终端T。另 外,在以下的讲述中,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时间分割多重连 接方式(TDMA)、时间分割复信方式(TDD)的基础上,还将正交频率分割 多重连接方式(OFDMA)作为多元连接技术采用。此外,以下将无线通信 终端T将称作"终端T"。
如图1所示,基站CS具备控制部1、无线通信部2及存储部3,控制 部1作为其功能要素,具备通信品质判定部la、 QoS控制部lb及调度部 lc (信道分配单元)。另外,该基站CS和公共线路网N连接,可以通过该 公共线路网N作媒介,与其它的基站及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和公共线路网 N连接)等通信。
在基站CS中,控制部1根据存储部3存储的基站控制程序及通过无 线通信部2作媒介取得的接收信号、通过公共线路网N作媒介取得的外部信号,控制基站CS的整体动作。在该控制部l中,通信品质判定部la根 据通过无线通信部2作媒介取得的信道的接收信号的SNR (Signal to Noise Ratio)或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判定上 行信道的品质,将该判定结果向调度部lc输出。
QoS控制部lb根据上位层协议动作的应用程序及被通信连接的终端T 的用户优先度,给终端T分配服务类别,请求调度部lc进行与该服务类 别对应的无线资源的分配及通信时刻的分配。此外,虽然详细内容将在后 文讲述,但是上述无线资源被用OFDMA子信道(以下简称"子信道")单 位分配,通信时刻被用TDMA时隙(以下简称"时隙")单位分配。
调度部lc根据被通信连接的终端T分配的服务类别及基站CS和终端 T之间的信息包的等待行列的状态、上述通信品质判定部la的判定结果 (即上行信道的信道品质),进行有关对于终端T而言的子信道及时隙的 分配的调度。另外,该调度部lc还按照上行链路的信道品质,进行信号 包的编码速度及调制方式的分配。此外,作为时隙,下行链路用的时隙及 上行链路用的时隙等两者均被调度。
在这里,详细讲述关于调度部lc中的子信道、下行链路用的时隙及 上行链路用的时隙的调度。如上所述,在0FDMA的方式中,是多个终端T 共享具有正交关系的许多子载波,在任意的通信时刻(在本实施方式中, 因为采用TDMA,所以该通信时刻成为时隙),给各终端T适当地分配任意 的多个子载波,作为子信道定位,从而实现多元连接的技术。图2表示这 种子信道和TDMA时隙的关系。此外,在图2中,纵轴表示频率,横轴表 示时间。
如图2所示,在一个频率信道中,将某个子信道作为多个终端T共同 参照的控制信道(CCH)使用,将其余的子信道作为业务信道(TCH)使用。 而且,和现有技术的PHS (不使用0FDMA的PHS)同样,因为每帧的TDMA 时隙采用下行链路用及上行链路用都各设置4个时隙,还采用TDD,所以
12下行链路用及上行链路用都对称地使用子信道。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TCH内某一个作为终端T专用的单独控制信 道(以下称作"固定子信道ASCH")分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 被数据通信用分配的TCH称作"附加子信道(ESCH)"。就是说,本实施方 式中的CCH,虽然和现有技术的PHS同样,在所有的基站及所有的终端之 间共享, 一个基站CS能够使用CCH的时刻的周期非常长(大约100ms), 但是因为本实施方式中的ASCH从TCH中分配,所以能够在每个帧周期 (5ms)中使用。以下,将图2那种子信道的调度信息称作"MAP"。
此外,上述CCH和现有技术的PHS同样,被用于LCH的分配请求及应 答、对于终端T的来信请求、同步控制信息、系统的告知信息等的通信, 另一方面,上述ASCH被用于ESCH的分配信息的通信。
控制部1根据上述那种调度部lc进行的调度,通过无线通信部2作 媒介,向终端T发送ASCH及ESCH、调制方式、编码速度的分配信息。另 外,还控制无线通信部2,以便用上述调度决定的调制方式、编码速度进 行调制、纠错编码。
无线通信部2在控制部1的控制下,对控制部1输出的控制信号或数 据信号进行纠错编码、调制及采用0F画A的多重化,将多重化信号(0FDMA 信号)频率变换成RF频带后,作为发送信号向终端T发送。
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部2的发送机侧具备纠错编码部 2a、交织部2b、串行一并行变换部2c、多个数字调制部2d、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部2e、 GI (Guard Interval)附加部2f及发 送部2g。
纠错编码部2a,例如是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编码器, 根据被上述调度部lc分配的编码速度,给控制部1输入的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比特串附加冗长信息——纠错代码,向交织部2b输出。交织部
2b对被上述纠错编码部2a附加了纠错代码的比特串实施交织处理。串行 一并行变换部2c按照被调度部lc分配的ASCH或ESCH包含的子载波,用 比特单位分割上述交织处理后的比特串,向数字调制部2d输出。
数字调制部2d被和子载波相同数量地设置,使用与按照各子载波分 割的比特数据对应的子载波,对该比特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向IFFT部2e 输出调制信号。此外,数字调制部2d使用被上述调度部lc分配的调制方 式例如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16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64QAM等,进行 数字调制。
工FFT部2e对各数字调制部2d输入的调制信号进行反傅立叶变换后, 进行正交多重化,从而生成OFDMA信号,向GI附加部2f输出该OFDMA信 号。
GI附加部2f给由上述IFFT部2e输入的OFDMA信号附加保护间隔(GI) 后,向发送部2g输出。
发送部2g将由上述GI附加部2f输入的OFDMA信号频率变换成为RF 频带,作为发送信号,向终端T发送。
另一方面,虽然图中没有绘出,但是无线通信部2的接收机侧具备进 行和上述发送机侧的动作相反的动作的构成要素。就是说,无线通信部2 的接收机侧将从终端T接收的接收信号频率变换成为IF频带后,抽出接 收OFDMA信号,从该OFDMA信号中除去保护间隔,进行FFT处理、数字解 调、并行一串行处理、解交错处理及纠错译码处理,重新构成比特串,向 控制部l输出。
返回图1进行讲述。存储部3在存储上述控制部1使用的基站控制程 序及其它各种数据的同时,还作为控制部l中的流程控制及重新发送控制 等使用的缓冲器发挥作用。
14
接着,讲述终端T的结构。如图l所示,终端T具备控制部IO、无线 通信部11、操作部12、显示部13及存储部14。另外,通信控制部10作 为其构成要素,具备信道请求部(信道请求单元)10a及状态控制部(状 态控制单元)10b。
在终端T中,控制部10根据存储部3存储的终端控制程序、通过无 线通信部ll作媒介取得的接收信号、由操作部12输入的操作信号,控制 该终端T的整体动作。在该控制部10中,信道请求部10a在从本终端的 上位控制单元(例如在控制部10中动作的上位层协议的应用程序)或者 基站CS接收到通信请求时,生成旨在请求基站CS分配ASCH的ASCH分配 请求信号,通过无线通信部11作媒介,向基站CS发送该ASCH分配请求 信号。
状态控制部10b控制终端T的状态转变。具体地说,如图4的状态转 变图所示,该终端T具有空闲(idle)状态(待接收状态)、栖息(Perch) 状态(个别控制信道连接状态)、工作(active)状态(数据通信状态) 及睡眠(sle印)状态等4种状态,上述状态控制部10b根据通过无线通 信部11作媒介取得的接收信号、操作部12输入的操作信号,控制上述4 种状态。
在这里,上述所谓"空闲状态",和现有技术的PHS同样,是尚未确 立与基站CS的连接的状态(还包含休止(dormant)状态)。
所谓"栖息状态",是确立了与基站CS的连接且无线连接ASCH的状 态。换言之,所谓"栖息状态",是通过ASCH以一个帧单位与基站CS可 以进行收发控制信息(即包含ESCH的分配信息)的状态。
所谓"工作状态",是确立和基站CS的连接、无线连接ASCH后,进 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另外,所谓"睡眠状态",是指在维持和基站CS的连接的状况下,切 断ASCH的无线连接的状态。此外,有关该状态控制部10b中的状态转变的控制动作的详细内容, 将在后文讲述。
再返回图1进行讲述。无线通信部11在控制部10的控制之下,对控 制部10输出的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进行纠错编码、调制及采用0FDMA的 多重化,将多重化信号(0FDMA信号)频率变换成为RF频带后,作为发送 信号,向基站CS发送。此外,无线通信部ll使用的子信道、调制方式、 编码速度,是由基站CS (具体地说是由调度部lc)分配的。此外,该无 线通信部11的发送机侧及接收机侧的结构,和上述基站CS中的无线通信 部2同样,所以不再赘述。
操作部12由电源键、各种函数键、数字键等操作键构成,将利用这 些操作键操作输入的操作信号,向通信控制部10输出。
显示部13例如是液晶监视器或有机EL监视器等,根据通信控制部10 输入的显示信号,显示规定的图像。
存储部14在存储上述通信控制部10使用的终端控制程序及各种数据 的同时,还具有作为重新发送控制等使用的缓冲器的功能。
接着,使用图5的流程图,讲述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无线通信系统中的 基站CS和终端T之间的通信动作,主要讲述终端T的状态转变控制动作。
首先,从操作部12输入表示电源0N的操作信号后,终端T的状态控 制部10b就接通本终端的电源(步骤S1),使本终端的状态转变成为空闲 状态(步骤S2)。在该空闲状态中,状态控制部10b在监视通过无线通信 部11作媒介由基站CS发送的下行链路的CCH包含的来信应答请求的同时, 还监视来自本终端的上位应用程序(用上位层协议动作的应用程序)的发 送请求,判断是否来信或进行发送(步骤S3)。
在上述步骤S3中,判断没有来信或不进行发送时,即没有来信应答 请求或发送请求时("No"),状态控制部10b返回步骤S2的处理,继续空闲状态。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3中,判断有来信或进行发送时,即有
来信应答请求或发送请求时("Yes"),状态控制部10b通过无线通信部11 作媒介,进行和基站cs的同步化有关的控制信号的收发及各种参数的交 换(连接)等,确立和基站CS的连接(步骤S4)。
如上所述地确立和基站CS的连接后,状态控制部10b通过无线通信 部11作媒介,使用上行链路的CCH,向基站CS发送LCH分配请求信号(步 骤S5)。另一方面,基站CS的控制部1通过无线通信部2作媒介,接收上 述LCH分配请求信号后,就指令调度部lc进行对于终端T而言的ASCH的 分配。调度部lc根据基站的上行载流子读出,进行对于终端T而言的ASCH 分配后,使用下行链路的CCH,通过无线通信部2作媒介,向终端T发送 上述ASCH的分配信息。
然后,终端T的状态控制部10b通过无线通信部11作媒介,接收上 述ASCH的分配信息后(步骤S6),就控制无线通信部ll,进行基站CS分 配的ASCH的无线连接,从而使本终端的状态转变成为栖息状态(步骤S7)。 另外,状态控制部10b在转变成为栖息状态的时刻,开始成为转变为睡眠 状态的时刻的基准的睡眠计时器的计数。
在这种栖息状态中,状态控制部10b按照来自基站CS或本终端的上 位应用程序的请求,判断是否进行数据通信(步骤S8),进行数据通信时
("Yes"),根据ASCH包含的ESCH的分配信息,进行ESCH的无线连接, 从而使本终端的状态转变成为工作状态(步骤S9)。此外,上述ESCH的分 配信息,在能够检出本终端的上位应用程序请求的数据量或基站CS从公 共线路网N接收的数据量的时刻,由调度部lc编制。
在上述的工作状态中,使用ESCH,在终端T和基站CS之间进行随机 存取的数据通信。在这种工作状态中,状态控制部10b按照来自基站CS 或本终端的上位应用程序的请求,判断是否有切断请求(步骤SIO),有切 断请求时("Yes"),通过无线通信部ll作媒介,进行切断ESCH的无线连
17接及切断和基站CS的连接的处理,从而使本终端的状态转变成为空闲状 态(步骤S2)。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0中,判断没有切断请求时("No"),状态 控制部10b判断随机存取的数据通信是否结束(步骤Sll),上述随机存取 的数据通信没有结束时("No"),状态控制部10b返回步骤S9,继续进行 随机存取的数据通信。
在上述步骤S11中,随机存取的数据通信结束时("Yes"),状态控制 部10b返回步骤S7,就是说使本终端的状态转变成为栖息状态。
这时,睡眠计时器被复位成初始状态,重新计数。
另外,在上述步骤S8中,不进行数据通信时("No"),状态控制部10b 按照来自基站CS或本终端的上位应用程序的请求,判断是否有切断请求 (步骤S12),有切断请求时("Yes"),控制无线通信部ll,进行切断ESCH 的无线连接及切断和基站CS的连接的处理,从而使本终端的状态转变成 为空闲状态(步骤S2)。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2中,判断没有切断请求时("No"),状态 控制部10b递减计数睡眠计时器(步骤S13),判断睡眠计时器是否满了(例 如递减计数后,睡眠计时器成为"0")(步骤S14)。
在上述步骤S14中,睡眠计时器未满时("No"),状态控制部10b返 回步骤S8的处理,另一方面,睡眠计时器满了时("Yes"),状态控制部 10b控制无线通信部11,切断ASCH的无线连接,维持和基站CS的连接的 处理,从而使本终端的状态转变成为睡眠状态(步骤S15)。
在上述的睡眠状态中,状态控制部10b按照来自基站CS或本终端的 上位应用程序的请求,判断是否有无线连接请求(步骤S16),有无线连接 请求时("Yes"),返回步骤S5的处理,另一方面,没有无线连接请求时 ("No"),返回步骤S15的处理,维持睡眠状态。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后,设置将业务信道内的某一个作为终端
T专用的单独控制信道(ASCH)分配,可以通过该ASCH作媒介,用一个帧 (5ms)单位与基站CS收发控制信号(即ESCH的分配信息)的栖息状态 后,与象现有技术那样使用长周期(大约100ms)的CCH的情况相比,能 够非常高速地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控制。其结果,就能够提高下一代的宽 带移动体通信系统所期待的随机存取带来的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外,在栖息状态中,不进行数据通信地经过规定时间时,使其转变 成为睡眠状态后,断开(切断)ASCH,从而能够有利于提高无线资源的利 用效率。进而,断开ASCH后,除了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之外,还可 望获得抑制终端T的消耗功率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单独控制信道(ASCH)收发ESCH的 分配信息。但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使用上述单独控制信道收发其它的控 制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以在时间分割多重连 接方式(TDMA)、时间分割复信方式(TDD)的基础上,还将正交频率分割 多重连接方式(0F匿A)作为多元连接技术釆用的下一代的宽带移动体通 信系统为例,进行了讲述。但本无线通信系统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在系 统内共享多个信道、将该信道中的某一个适当地分配给各无线通信终端的 无线通信系统,就可以应用。
采用本发明后,在共享多个信道、基站将所述信道中的某一个适当地 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将业务信道中的某一个作为无线 通信终端专用的单独控制信道分配;作为无线通信终端的状态,设置通过 单独控制信道作媒介,用1个帧单位和基站进行控制信息的收发的单独控 制信道连接状态,从而能够非常高速地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控制。其结果, 就能够提高下一代的宽带移动体通信系统所期待的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19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中共享多个信道,基站将所述信道中的某一个自适应地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具备信道请求单元,该信道请求单元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所述基站接收到通信请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道;和状态控制单元,该状态控制单元控制本终端的状态,转变到无线连接由所述基站分配的所述单独控制信道后进行控制信息的收发的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所述基站,具备信道分配单元,该信道分配单元按照来自所述无线通信终端的请求,将业务信道中的某一个分配为所述无线通信终端专用的单独控制信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分配 单元,能进行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道的分配,并通过所述单独控制信道向 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道的分配信息;所述状态控制单元,当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下从本终端的上 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到数据通信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转变到无 线连接通过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获得的业务信道的分配信息表示的业务信 道后进行与所述基站的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状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 单元,当在所述数据通信状态下与所述基站的数据通信结束时,控制本终 端的状态,转变到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 单元,当在所述数据通信状态下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到切 断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切断所述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道的无 线连接及与所述基站的连接,转变成为待机状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 单元,当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来自本终端的上位控制 单元或基站的通信请求且经过规定的时间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转变到仍维持与所述基站的连接但切断所述单独控制信道的无线连接的睡眠状 态。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 单元,当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下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 接收到切断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切断所述单独控制信道的无 线连接及与所述基站的连接,转变成为待机状态。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请求 单元,当在未确立与所述基站的连接的待机状态或睡眠状态下从本终端的 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到通信请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 道。
8、 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是共享多个信道并被基站自适应地分配所述 信道中的某一个后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该无线通信终端具备信道请求单元,该信道请求单元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 到通信请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道;和状态控制单元,该状态控制单元控制本终端的状态,转变到无线连接 由所述基站分配的所述单独控制信道后进行控制信息的收发的单独控制 信道连接状态。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 单元,当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下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 接收到数据通信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转变到无线连接通过所述单 独控制信道获得的业务信道的分配信息表示的业务信道后进行与所述基 站的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状态。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 单元,当在所述数据通信状态下与所述基站的数据通信结束时,控制本终 端的状态,转变到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 单元,当在所述数据通信状态下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到切 断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切断所述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道的无 线连接及与所述基站的连接,转变成为待机状态。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 单元,当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来自本终端的上位控制 单元或基站的通信请求且经过规定的时间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转变到 仍维持与所述基站的连接但切断所述单独控制信道的无线连接的睡眠状 态。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 单元,当在所述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下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 接收到切断请求时,控制本终端的状态,以便切断所述单独控制信道的无 线连接及与所述基站的连接,转变成为待机状态。
14、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请求 单元,当在未确立与所述基站的连接的待机状态或睡眠状态下从本终端的 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到通信请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 道。
15、 一种基站,具备信道分配单元,该信道分配单元按照来自权利要 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的请求,将业务信道中的某一个,分配为所述无 线通信终端专用 的单独控制信道。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分配单元, 能将作为所述业务信道的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道分配为所述单独控制信 道,并通过该单独控制信道向无线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通信用的业务信 道的分配信息。
17、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共享多个信道并由基站将所述信道中的某一个自适应地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具备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在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基站接收到通信请 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道的第1步骤;所述基站,按照来自所述无线通信终端的请求,将业务信道中的某--个,分配为所述无线通信终端专用的单独控制信道的第2步骤;和所述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本终端的状态,转变到无线连接由所述基站 分配的所述单独控制信道后进行控制信息的收发的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的第3步骤。
全文摘要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中共享多个信道,基站将所述信道中的某一个适当地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具备信道请求单元,该信道请求单元从本终端的上位控制单元或所述基站接收到通信请求时,请求所述基站分配单独控制信道;和状态控制单元,该状态控制单元控制本终端的状态,转变到无线连接由所述基站分配的所述单独控制信道后进行控制信息的收发的单独控制信道连接状态。所述基站具备信道分配单元,该单元按照来自所述无线通信终端的请求,将业务信道中的某一个分配为所述无线通信终端专用的单独控制信道。
文档编号H04W72/14GK101518142SQ20078003530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5日
发明者中村泰浩, 谷川弘展, 高松信昭 申请人:京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