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光空间传输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430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光空间传输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光空间传输装置、光空间传输系统和电子设备,特别涉及减轻由红外线通信的干扰噪声引起的影响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便携电话的红外线通信等已经开始普及光空间传输。以下,关于该光空间传输,参照根据一般红外线通信规格即IrDA的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一般的红外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3中,图示了红外线通信装置500A和红外线通信装置500B在光空间传输中进行红外线信号(光信号)的交换的结构。红外线通信装置500A是具有根据红外线信号进行数据的交接的红外线通信功能的例如便携电话或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红外线通信装置500A包括对红外线通信装置500B进行发送接收的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和对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的发送和接收状态进行控制的通信控制器502A。另外,红外线通信装置500A中的未图示的剩余部分由以往的一般结构实现。图14是表示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的内部结构的电路方框图。如图14所示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包括发送光信号的发送电路650和接收光信号的接收电路600。发送电路650包括输出光信号的发光二极管LED、输入脉冲信号的信号输入端子TX、基于从信号输入端子TX输入的脉沖信号来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逻辑电路(Cnt一logic)651以及基于从控制逻辑电路651输出的控制信号来驱动发光二极管LED的驱动器652。接收电路600包括将接收到的光信号作为电流信号输出的光电二极管PD、将来自光电二极管PD的电流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的初级放大器(Amp)601、将从初级放大器601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的第二级放大器(Amp2)602、将从第二级放大器602输出的电压信号amp—out和阈值Thresh进行比较来输出脉冲信号Comp—out的磁滞比较器电路603、基于从磁滞比较器电路603输出的脉沖信号Comp—out来输出脉冲信号的OS—out的单触发脉沖发生电路(One_shot)604、将从单触发脉冲发生电路604输出的脉冲信号OS_out反相输出的反相器605、以及输出从反相器605输出的脉沖信号的信号输出端子RX。换言之,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在信号输入端子TX输入包含从通信控制器502A的发送信号输出端子TXD输出的发送数据的脉沖信号(电信号),并通过发送电路650作为光信号发送到红外线通信装置500B。此外,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接收从红外线通信装置500B发送的光信号,并将包含由接收电路600变换后的接收数据的脉沖信号(电信号)从信号输出端子RX输出到通信控制器502A的接收信号输入端子RXD。由此,红外线通信装置500A可以与红外线通信装置500B进行红外线通信。另外,红外线通信装置500B具有与红外线通信装置500A同样的结构。即,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B具有与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同样的结构,通信控制器502B具有与通信控制器502A同样的结构。此外,以下,为了说明的方便,将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称作装置A,将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B称作装置B。这里,通过装置A以及装置B中的发送输出(发送强度)和接收灵敏度的关系,决定装置A和装置B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接着,首先说明发送输出以及接收灵敏度,然后说明最大可通信距离。在IrDA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最大可通信距离,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之间的发送输出的规格如表1所示这样决定,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之间的接收灵敏度的规格如表2所示这样决定。从而,需要实现符合表1以及表2所示的规格的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图15表示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的发送输出和接收灵敏度的组合例子。HS(HighSpeed)表示高速(这里假设为超过115kbps的速度),LS(LowSpeed)表示低速(这里假设为115kbps以下的速度),SP(StandardPower)表示标准功率,LP(LowPower)表示低功率,TX(Transmitter)表示发送端,RX(Receiver)表示才妄收端。例如,组合例子的类型TYPE1支持高速和低速的两个通信速度,规定了高速通信时的发送输出最小值(100mW/sr)以及接收灵敏度最小值(10uW/cm2),和低速通信时的发送输出最小值(40mW/sr)以及接收灵敏度最小值(4nW/cm2)。这样,组合例子的各种类通过保证输出或灵敏度最小值的栏中记载的发送输出以及接收灵敏度的最小值,从而保证了对IrDA规格的遵循。这里,支持多个通信速度的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中,在装置内部包括根据通信速度使通信速度模式最佳化的切换部件。图13所示的装置A以及装置B包括用于切换通信速度模式的模式切换端子MODE,通过从通信控制器502A以及502B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子MODE输出的控制信号来切换通信速度模式。此外,特别是由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构成的接收电路600由于其性能根据接收电路600的设定状态而变化,因此必须根据通信速度模式来设定电路状态。因此,参照图16~图18说明接收电路600中的根据通信速度模式来设定电路状态的结构以及动作。图16是表示接收电路600中设置了切换部件的结构的等效电路方框图。另外,在图16中,省略磁滞比较器电路603后级的电路的图示,图示了与磁滞比较器电路603的输出端连接的电压输出端子VO。换言之,电压输出端子VO连接到图.14所示的单触发脉沖发生电路604的输入端。在接收电路600中,从连接着的通信控制器502A(通信控制器502B)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由模式切换端子MODE被提供给第二级放大器602。由此,切换第二级放大器602的频率特性来设定通信速度模式。由此,在接收电路600中,根据通信速度模式来设定电路状态。图17是表示在接收电路600中设置了切换部件的其它结构的等效电路方框图。如图17所示,接收电路600除了图16所示的结构之外,还包括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611,用于根据从第二级放大器602输出的电压信号amp—out来自动地控制初级放大器601以及第二级放大器602的增益。由此,切换第二级放大器602的频率特性来设定通信速度模式,同时通过进一步切换初级放大器601和第二级放大器602的增益,从而根据通信速度模式来更适当地设定电路状态。此外,图18表示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对通信速度模式进行切换的接收电路600中的增益和频率特性的关系。纵轴表示相对振幅(增益),横轴表示频率(Hz)。此外,粗线表示LS模式,实线表示HS模式,虛线表示接收电路600外发生的干扰噪声。如果以IrDA规格的例子来说明,则如图18所示,在通信速度115kbps以下的通信速度模式(以下记做LS模式)中,在相对较低的频带设定高的增益。此外,在高于通信速度115kbps的通信速度模式(以下记做HS模式)中,在相对较高的频带设定低的增益。详细来说,在HS模式下,设定了相对于LS模式约0.4倍的增益。如表2所示,这是因为作为标准规格值而规定了0.4倍的接收灵敏度。从而,接收电路600中具有HS模式和LS模式的通信速度模式,通过对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控制信号,从而符合图18所示的H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和符合L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被交替切换从而设定通信速度模式。接着,使用图15所示的各种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说明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在双向通信的情况下,例如参照图13,通过由装置A的发送输出和装置B的接收灵敏度所决定的最大可通信距离,以及由装置B的发送输出和装置A的接收灵敏度所决定的最大可通信距离中较短的距离,决定装置A和装置B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另外,以下为了简化,说明从装置A发送并由装置B接收的情况下的单向。图19表示了发送端的装置A的发送输出的组合和接收端的装置B的接收灵敏度的组合的例子。图20表示对图19所示的组合的例子进行摘选从而将此时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进行了一览的图。在图20中,摘选了发送端的装置A中图19所示的种类TYPETX1和接收端的装置B中图19所示的种类TYPERX1~TYPERX4的全部组合,以及摘选了发送端的装置A中图19所示的种类TYPETX4x和接收端的装置B中图19所示的种类TYPERX1~TYPERX4的全部组合。此外,通过以下的计算式来计算最大可通信距离。l装置A的发送输出0『/wx1000),、V装置B的接收灵敏度(;/W/cm2)但是,如果由于制造工序的特性偏差而使内部接收电路的放大器(例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接收电路600的初级放大器601以及第二级放大器602)的增益偏差,则接收灵敏度不一定,实际的通信距离的偏差增大。而在如图17所示,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611的接收电路600成为有效,该自动增益控制电路611用于根据从第二级放大器602输出的电压信号amp—out来自动控制初级放大器601以及第二级;改大器602的增益。此外,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9-83272号公报(1997年3月28日公开)"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检测在解调电路中将接收信号解调时的噪声的大小,基于该检波输出自动调整解调电路的前级的放大器的增益,从而控制光接收灵敏度。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为了防止噪声引起的误接收而将增益设定得低,在降低了接收灵敏度的情况下,通信距离变短。而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0-233737号公报(1998年9月2日公开)"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在初始阶段,确认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是否为正常的通信信号,在是正常的通信信号的情况下提高光接收灵敏度,在不是正常的通信信号的情况下不作为通信数据处理,从而防止噪声引起的误接收。另外,如参照图20所示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则由装置A的发送输出和装置B的接收灵敏度决定的最大可通信距离根据通信速度模式而不同。即,表示在符合IrDA规格的装置之间进行了通信的情况下,根据通信速度,最大可通信距离不同。因此,由短的最大可通信距离而限制性能。例如,在图20所示的组合1(TYPETX1和TYPERX1的组合)的情况下,H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为100cm,而L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为158cm。在该情况下,装置A和装置B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成为短的100cm。因此,装置A和装置B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尽管受H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限制,但在LS模式下具有能够通信在此以上的距离的接收灵敏度。换言之,LS模式下的接收灵敏度变得过高。由此,由于接收灵敏度超过需要地高,因此容易拾取不必要的噪声。在IrDA中使用的红外线的波长为850nm到900nm之间的波长。而例如在电子设备为便携电话的情况下,便携电话除了用于红外线通信的接收装置之外也安装了荧光管和LCD显示器的背光等。为了使荧光管或LCD显示器的背光等的干扰噪声在与图18所示的LS模式的频带重叠的频带中发生,辐射出波长接近在上述IrDA中使用的红外线的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因此,用于红外线通信的通信装置具有以下的问题在接近光空间传输所使用的波长的波长中,即,特别在通信速度模式为LS模式时,容易引起由红外线噪声的影响造成的误动作。而且,上述干扰噪声不仅波长接近,而且电调制频率也是容易妨碍IrDA通信的范围。图21表示红外线信号和噪声的电频语的图像。纵轴表示相对振幅,横轴表示频率(Hz)。此外,用实线表示2.4kbps~115.2kbps、1.152Mbps、4Mbps、以及16Mbps的各频语,用虚线表示干扰噪声。参照图21可知,作为电频谱,也重叠了红外线信号和噪声。
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例如在红外线通信等光空间传输中能够提高对于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而不减少最大可通信距离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光空间传输装置、光空间传输系统和电子设备。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接收灵敏度被预先设定,以使该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在设置了多个通信速度模式的情况下,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受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最大可通信距离中的最小值限制。因此,具有比上述最小值大的最大可通信距离的通信速度模式包括不必要的接收灵敏度。因此,根据上述结构,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接收灵敏度被预先设定,以使该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从而具有比上述最小值大的最大可通信距离的通信速度模式为了将最大可通信距离设定为上述最小值而预先将接收灵敏度设定得低。因此,由于在各通信速度模式中不会具有不必要的接收灵敏度,所以可以减轻干扰噪声或电源噪声等本来不需要的噪声的影响,从而难以引起不必要的误动作。从而,能够提高对于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而不会减少最大可通信距离。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对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以使该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在设置了多个通信速度模式的情况下,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受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最大可通信距离中的最小值限制。因此,具有比上述最小值大的最大可通信距离的通信速度模式包括不必要的接收灵敏度。因此,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包括对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以使该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的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从而具有比上述最小值大的最大可通信距离的通信速度模式为了将最大可通信距离设定为上述最小值而预先将接收灵敏度设定得低。因此,由于在各通信速度模式中不会具有不需要的接收灵敏度,所以可以减轻干扰噪声或电源噪声等本来不需要的噪声的影响,从而难以引起不必要的误动作。从而,能够提高对于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而不会减少最大可通信3巨离。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由于输入噪声而不能接受上迷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到在输入了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或者将设定切换到与上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电^各状态。在噪声未被输入的情况下,有时发生不能正常接收信号,该噪声被输入时的通信速度模式不正常结束的状态。在该情况下,通信就此中断。而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包括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由于噪声被输入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到在输入了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或者将设定切换到与上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电路状态,所以可以将噪声被输入时的通信速度模式取消,并转移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因此,可以防止通信中断,因此难以引起不必要的误动作。从而,可以提高对于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而不减少最大可通信距离。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具有接收发送来的光信号的光接收元件;以及光空间传输发送电路,具有输出光信号的发光元件。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包括能够提高对于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从而可以提供一种对于噪声具有高的误动作防止特性,并且具有发送接收功能的光空间传输装置。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光空间传输装置构成。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一种对噪声的误动作防止能力好,而且减少了误动作引起的通信中断的发生的光空间传输系统。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系统由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构成,该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包括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由于输入噪声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到在输入了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或者将设定切换到与上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电路状态。在对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输入了噪声的情况下,有时发生不能正常接收信号,该噪声被输入时的通信速度模式不正常结束的状态。在该情况下,通信就此中断。而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中包括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由于噪声被输入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到在输入了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或者将设定切换到与上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电路状态,所以可以将噪声被输入时的通信速度模式取消,并转移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因此,可以防止通信中断,并难以引起不必要的误动作。从而,可以实现减少误动作引起的通信中断的发生的光空间传输系统。此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上述光空间传输装置。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提供一种减轻在电子设备内产生的噪声的影响并且难以?1起误动作的电子设备。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充分清楚。此外,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变得明白。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图。图2是表示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中的通信速度模式的切换的波形图。图3是表示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中的接收灵敏度的设定例子的表。图4是表示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中的增益频率特性的例子的曲线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图。图6是表示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中的增益频率特性的例子的曲线图。图7是表示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中的增益频率特性的其它例子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图。图9是表示IrDA规格中的每个通信速度的脉冲的参数的波形图。图10是表示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中的噪声判别电路的其它结构的电路方框图。图11是表示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中的噪声判别电路的其它结构的电路方框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图。图13是表示一般的红外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以往的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等效电路方框图。图15是表示以往的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的发送输出以及接收灵敏度的表。图16是表示设置了以往的切换部件的接收电路的结构的等效电路方框图。图17是表示设置了以往的切换部件的接收电路的其它结构的等效电路方框图。图18是表示以往的接收电路中的增益频率特性的曲线图。图19是表示以往的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中的发送输出的种类的例子和接收灵敏度的种类的例子的表。图20是表示从图19所示的各种例子中摘选出的组合中的最大可通信距离的表。图21是表示红外线通信和噪声的电频谱的例子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下。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的一个结构例子的等效电^各方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包括将接收到的光信号作为电流信号输出的光电二极管PD、将来自光电二极管PD的电流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的初级放大器(Ampl)101、对从初级;改大器101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的第二级放大器(Amp2)102、将从第二级放大器102输出的电压信号amp—out和阈值atc一out进行比较从而输出脉沖信号的石兹滞比较器电路103、连接到磁滞比较器电路103的输出端的电压输出端子VO、输入控制信号的模式切换端子MODE、基于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对初级放大器101和第二级放大器102的增益进行控制的增益控制电路(GC)104、以及基于从第二级放大器102输出的电压信号amp—out和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磁滞比较器电路103的阈值ate—out并同时进行提供的阈值控制电路(ATC)105。此外,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在红外线通信装置500A(500B)中,包括在进行上述装置A(装置B)的接收的部分中,所述红外线通信装置500A(500B)中安装了控制发送动作以及接收动作的通信控制器502A(502B),以及按照通信控制器502A(502B)的控制进行通信信号的发送以及接收的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501B)(装置A(装置B))。换言之,电压输出端子VO连接到图14所示的单触发脉冲发生电路604的输入端,接收信号从图14所示的信号输出端子RX即图13所示的装置A的信号输出端子RX被传送给通信控制器502A的接收信号输入端子RXD。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具有支持不同的通信速度的HS模式(超过通信速度115kbps的通信速度模式)和LS模式(通信速度115kbps以下的通信速度模式)。在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中,如图2所示,通过从通信控制器502A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子MODE输出的控制信号切换HS模式和LS模式。另外,在图2中,虽然图示了从HS模式到LS模式的切换,但如HS模式、LS模式、HS模式、LS模式这样连续地交替切换HS模式和LS模式。详细地说,增益控制电路104通过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来切换被预先设定来对应高速通信的增益控制和被预先设定来对应低速通信的增益控制。与此同时,阈值控制电路105通过上述控制信号切换被预先设定来对应高速通信的阈值控制和被预先设定来对应低速通信的阈值控制。由此,通过进行增益控制和阈值控制,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的接收灵敏度根据通信速度而被控制。即,在进行与高速通信对应的增益控制以及阔值控制的情况下,设定为对应于高速通信的接收灵敏度,在进行与低速通信对应的增益控制以及阈值控制的情况下,设定为对应于低速通信的接收灵敏度。从而,被设定为与高速通信对应的接收灵敏度的状态为HS模式,被设定为与低速通信对应的接收灵敏度的状态为LS模式。从而,通过上述控制信号可以切换HS模式和LS模式。接着,详细说明在HS模式和LS模式中设定的接收灵敏度。满足IrDA规格中决定的发送输出和接收灵敏度的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通过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之间的发送输出以及接收灵敏度的组合,可以有以下(1)~(4)的四种最大可通信距离。(1)由高速通信时的装置A的发送输出和装置B的接收灵敏度决定的最大可通信距离(2)由高速通信时的装置B的发送输出和装置A的接收灵敏度决定的最大可通信距离(3)由低速通信时的装置A的发送输出和装置B的接收灵敏度决定的最大可通信距离(4)由低速通信时的装置B的发送输出和装置A的接收灵敏度决定的最大可通信距离这里,为了筒化而说明单向通信的情况。即,说明从装置A到装置B进行发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存在上述(1)和(3)的两种最大可通信距离。例如,在图20的组合1中,上述(1)以及(3)的值为(1)100cm、(3)158cm。这样,如果上述(1)和(3)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不同,则装置A和装置B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受上述(1)以及(3)中最小值限制。因此,装置A和装置B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为100cm。在图20所示的发送端的装置A和接收端的装置B的组合例子中,全都是H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短于L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这是由于HS模式和L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的最小值存在不同。相对于此,图3中表示对于图20所示的装置B的接收灵敏度,使HS模式和L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的最小值设定得相等的情况。HS表示高速,LS表示低速,SP表示标准功率,LP表示低功率,TX表示发送端,RX表示接收-山-而。例如,在图3的组合1中,将L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的最小值(4nW/cm2)设定为与H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的最小值(10wW/cm2)相等。由此,L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与H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同样为100cm。其它组合例子也同样,如果变更L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的最小值,则L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成为与H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同样的值。换言之,在设置了多个通信速度模式的情况下,装置A和装置B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受多个通信速度模式的各最大可通信距离中的最小值(在图3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H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限制。因此,在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为了使H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和L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在具有比H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大的最大可通信距离的LS模式中,接收灵敏度被设定得低。由此,在以往的LS模式中由于具有不需要的接收灵敏度因此是容易拾取不需要的噪声的状态,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中,通过设定使得在LS模式中不具有不必要的接收灵敏度,从而难以接收干扰噪声。从而,能够减轻千扰噪声等本来不需要的噪声的影响从而提高误动作防止特性,而不降低装置A和装置B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例如,图4表示将L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和H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设定得大致相等的情况下的增益频率特性。纵轴表示相对振幅,横轴表示频率(Hz)。此外,粗线表示LS模式,实线表示HS模式,虛线表示干扰噪声。如图18所示,以往的频率特性在LS模式中被设定为高的增益。而在图4的情况下,在LS模式下,通过增益控制电路104和阈值控制电路105的控制设定L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使其与H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大致相等。即,将L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设定得比图18所示的L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低。由此可知,对于干扰噪声的电频谱能够减轻LS模式时的干扰噪声的影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中,采用包括增益控制电路104和阈值控制电路105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没有来自外部的信号而预先设定从阈值控制电路105提供的磁滞比较器电路103的阈值,并仅通过增益控制电路104的增益控制来设定接收灵敏度。此外,反之也可以没有来自外部的信号而预先设定增益控制电路104所控制的初级放大器101和第二级放大器102的增益,并仅通过阈值控制电路105的阈值控制来设定接收灵敏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中,说明了具有HS模式和LS模式的两个通信速度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在通过三个以上的通信速度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概念也可以全部共同利用。此外,图13所示的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和501B通过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从而对于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被提高,所以能够实现高的可靠性。进而,由于采用不具有不需要的接收灵敏度的结构,因此也能够减少消耗功率。此外,不限于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和501B的两个装置之间,在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的多个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之间也可以构筑红外线通信系统。由此,可以实现一种提高干扰噪声的影响引起的误动作防止特性,并减少了误动作引起的通信中断的发生的红外线通信系统。此外,安装红外线发送接收装置501A和501B的红外线通信装置500A和500B可以实现减轻了在装置内产生的干扰噪声的影响并且具有包括误动作防止功能的红外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另外,在上述中,假设红外线通信并说明了作为一般的红外线通信规格的IrDA,但不限于IrDA。此外,不限于红外线通信,通过光信号进行光空间传输的通信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如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以外的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对于具有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200的一个构成例子的等效电^^方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200除了将增益控制电路104除去后的所述实施方式1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的结构之外,如图5所示,还包括根据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初级放大器101和第二级放大器102的频率特性的频率控制电路(FC)201。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200也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100同样,具有支持不同的通信速度的HS模式和LS模式。在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200中,如图2所示,通过从通信控制器502A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子MODE输出的控制信号,交替地切换HS模式和LS模式。详细地说,频率控制电路201通过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19号切换被预先设定来对应高速通信的频率控制和被预先设定来对应低速通信的频率控制。与此同时,阈值控制电路105通过上述控制信号切换被预先设定来对应高速通信的阈值控制和被预先设定来对应低速通信的阈值控制。由此,通过进行频率控制和阈值控制,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200的接收灵敏度被控制。即,在进行了与高速通信对应的频率控制以及阔值控制的情况下,设定为对应于高速通信的接收灵敏度,在进行与低速通信对应的增益控制以及阈值控制的情况下,设定为对应于低速通信的接收灵敏度。从而,被设定为与高速通信对应的接收灵敏度的状态为HS模式,被设定为与低速通信对应的接收灵敏度的状态为LS模式。从而,通过上述控制信号可以切换HS模式和LS模式。例如,图6表示在维持L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的状态下,将初级放大器101和第二级放大器102的频率特性相对于正规的信号的频带向高频端偏移,并减少了实质的L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的情况下的增益频率特性。纵轴表示相对振幅,横轴表示频率(Hz)。此外,粗线表示LS模式,实线表示HS模式,虚线表示干扰噪声。在以往的增益频率特性下,如图18所示,干扰噪声在与LS模式的频带重合的频带中发生。而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对于干扰噪声的频率特性的电频谱,设定为在维持峰值增益值的状态下将LS模式的频率特性向高频端偏移。由此可知,对于干扰噪声的电频谱能够减轻LS模式时的干扰噪声的影响。此外,通过这样良好地设定干扰噪声的频带和初级;改大器101和第二级放大器102的频率特性的关系,可以得到减轻干扰噪声的影响的效果而超过降低L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的效果。此外,可以改善将本来的信号设为S并将不需要的噪声设为N的情况下的S/N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200中,采用包括频率控制电路201和阈值控制电路105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没有来自外部的信号而预先设定从阈值控制电路105提供的磁滞比较器电路103的阈值,并仅通过频率控制电路201的频率控制来设定接收灵敏度。此外,反之也可以没有来自外部的信号而预先设定频率控制电路201所控制的初级放大器101和第二级放大器102的频率特性,并仅通过阈值控制电路105的阈值控制来设定接收灵敏度。此外,也可以进行如图4所示的峰值增益值的设定和如图6所示的频率特性向高频端的偏移的两个调整,从而进行接收灵敏度的调整。图7表示在LS模式中进行了上述两个调整的情况下的增益频率特性。纵轴表示相对振幅,横轴表示频率(Hz)。此外,粗线表示LS模式,实线表示HS模式,虚线表示干扰噪声。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将L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设定得比图18所示的L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低,并且比图4所示的LS模式的峰值增益值高,进而将LS模式的频率特性设定为,比图18所示的LS模式的频率特性向高频端偏移,并且比图6所示的LS模式的频率特性向低频端偏移。由此,对频率特性和增益的关系进行调整,从而在干扰噪声的环境下能够进行接收灵敏度的设定的最佳化。此外,该调整也可以应用于后述的对噪声进行判别从而调整增益或频率特性的情况。基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如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以外的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1和2相同。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对于具有与所述实施方式1和2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i兌明。在所述实施方式1和2中,假设受到噪声的影响,并说明了用于不检测噪声而减轻噪声的影响的设定以及控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目的是检测噪声并进行处理。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的一个结构例子的等效电路方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包括光电二极管PD、初级放大器101、第二级放大器102、磁滞比较器电路103、电压输出端子VO、模式切换端子MODE、由从初级放大器101输出的电压信号中判别不需要的噪声的噪声判别电路310、基于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和从噪声判别电路310输出的判别信号对第二级放大器102的增益进行控制的增益控制电路(GC)301、以及基于从第二级放大器102输出的电压信号amp—out、从才莫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以及从噪声判别电路310输出的判别信号来控制磁滞比较器电路103的阈值ate—out并同时进行提供的阈值控制电路(ATC)302。噪声判别电路310包括对于从初级放大器101输出的电压信号在第二级放大器102之外进行放大的噪声判别用放大器(Amp3)303以及使用从噪声判别用放大器303输出的电压信号来判别接收信号的脉沖周期的脉冲周期判别电路(PRDet)304。此外,根据对接收信号的脉冲周期进行判别的结果,从脉冲周期判别电路304对增益控制电路301和阁值控制电路302输出判别信号。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具有支持不同的通信速度的HS模式和LS模式。在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中,通过从通信控制器502A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子MODE输出的控制信号交替地切换HS模式和LS模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中,根据LS模式的信号强度和电频谱来设定LS模式下的接收灵敏度和频率特性。此外,根据HS模式的信号强度和电频谱来设定HS模式下的接收灵敏度和频率特性。然后,根据该LS模式下的接收灵敏度和频率特性以及HS模式下的接收灵敏度和频率特性的设定,增益控制电路301接收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并进行增益控制。此外,阈值控制电路302同时接收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并进行阈值控制。从而,在HS模式下通过II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进行通信,在LS模式下通过L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进行通信。这里,在上述各模式中,在判别为噪声判别电路310接收到噪声的情况下,从噪声判别电路310对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输出判别信号,从而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分别控制以减少接收灵敏度。例如,在L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下最大可通信距离被设定为100cm,在H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下最大可通'信距离被设定为70cm。在该情况下,假设在LS模式下接收不需要的噪声并拾取,并成为不能通信的状态。此时,噪声判别电路310判别为接收到噪声,并对增益控制电路301和阈值控制电路302输出判别信号。换言之,噪声判别电路310将对噪声输入进行判别的结果通知给增益控制电路301和阈值控制电路302。由此,增益控制电路301和阈值控制电路302降低L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以使LS模式下的最大可通信距离成为与HS模式的最大可通信距离(70cm)大致相等的70cm。由此,在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中,在检测出噪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接收灵敏度从而难以引起误动作,同时在没有噪声的情况和噪声少的情况下,即噪声少的环境下,通过维持在各通信速度模式中设定的接收灵敏度,从而可以维持长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另外,在上述中,降低了LS模式下的接收灵敏度,以便成为与在HS模式下限制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同等程度的最大可通信距离,但不限于此,关于接收灵敏度的降低方法,通过假设的噪声环境(例如,噪声量、噪声波形以及频率等)和各个通信速度下的信号频带的关系来最佳地进行即可。换言之,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将设定切换为与通信速度对应的电路状态即可。此外,考虑最初在LS模式下进行通信,然后在HS模式下进行通信的情况。此时,在LS模式下的通信完成之后,通过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而切换为HS模式的接收灵敏度的状态,从而切换为HS模式。但是,有时在LS模式下通信时接收到不需要的噪声,并发生LS模式下的通信不正常结束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在以往的接收电路中通信就此中断。在该情况下,通过从噪声判别电路310对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阔值控制电路302输出判别信号,从而可以切换接收灵敏度的状态,使得HS模式下的通信成为可能。此外,也可以将设定切换到与HS模式中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电路状态。由此,即时LS模式下的通信不正常结束,且没有从模式切换端子MODE输入的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切换接收灵敏度的状态即通信速度模式,取消LS模式,从而转移到HS模式。因此,能够防止通信中断。以下详细说明噪声判别电路310如何判别噪声。图9表示由IrDA标准化了的通信信号的脉沖宽度、最大周期和最大上升时间。即,在IrDA中,支持16Mbps、4Mbps、1.152Mbps、576kbps、115.2kbps、以及9.6kbps的通信速度。在噪声判别电路310中,脉冲周期判别电路304检测接收到的信号中的脉冲和脉冲之间的最大空余时间,从而判别检测出的最大空余时间是否在图9所示的最大周期的范围内。换言之,如果脉沖和脉冲之间的空余时间为875nsec到1.042msec之间,则接收正规的信号的可能性高。反之,如果是小于875nsec或超过1.042msec的时间,则是不需要的噪声的可能性高。由此,噪声判别电路310能够高精度地容易地判别噪声。另外,在IrDA中,通信速度的最低速度在9.6kbps之下有2.4kbps。但是,在协议上,最初的通信速度被规定为9.6kbps,2.4kbps实质上不被使用。由此,以小于9.6kbps的速度接收的信号最好判定为噪声。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具有超过通信速度115kbps的通信速度模式即HS模式和通信速度115kbps以下的通信速度模式即LS模式。以往,如图18所示,由于在LS模式的通信速度范围中接收灵敏度过高,从而受到噪声的影响的问题变得显著。LS模式对应于图9所示的115.2kbps以及9.6kbps的通信速度。115.2kbps的最大周期为86.8psec,9.6kbps的最大周期为1.042msec。因此,通过以由噪声判别电路310检测出的脉沖和脉沖之间的空余时间为lOjusec以下或1.1msec以上为基准来进行判定,从而能够有效率地判别噪士尸。此外,通过使构成噪声判别电路310的噪声判别用放大器303的频率特性与假设的不需要的噪声的电频谱一致,从而在噪声判别电路310中能够有效地判别噪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中,也可以没有来自外部的信号而预先设定增益控制电路301所控制的第二级放大器102的增益,也可以没有来自外部的信号而预先设定从阈值控制电路302提供的磁滞比较器电路103的阈值。此外,在上述噪声判别电路310中,通过包括脉冲周期判别电路304,检测接收信号中的脉冲和脉冲之间的最大空余时间从而判别是否为噪声,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检测接收信号的脉沖宽度从而判别是否为噪声。图10是表示代替噪声判别电路310而包括噪声判别电路320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的一个结构例子的等效电路方框图。如图IO所示,噪声判别电路320包括噪声判别用放大器303以及使用从噪声判别用放大器303输出的电压信号来判别接收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脉冲宽度判别电路(PWDet)305。此外,根据对接收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判别的结果,从脉沖宽度判别电路305对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输出判别信号。在噪声判别电路320中,脉冲宽度判别电路305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脉冲宽度,从而判别检测出的脉沖宽度是否在图9所示的各通信速度的脉沖宽24度的范围内。换言之,如果脉沖宽度为41.7nsec到19.53|asec之间,则接收了正规的信号的可能性高。反之,如果是小于41.7nsec或超过19.53jusec的时间,则是不需要的噪声的可能性高。由此,噪声判别电路310能够高精度地容易地判别噪声。此外,通过基于9.6kbps的脉冲宽度到115kbps的脉沖宽度的范围内的判别基准来判定由噪声判别电路320检测出的脉沖宽度,从而能够有效率地判别噪声。此外,也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检测脉沖和脉沖之间的最大空余时间以及脉冲宽度两者,从而判别是否是噪声。图11是表示代替噪声判别电路310而包括噪声判别电路330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的一个结构例子的等效电路方框图。如图11所示,噪声判别电路330包括噪声判别用放大器303、脉沖周期判别电路304、脉沖宽度判别电路305以及输入来自脉冲周期判别电路304和脉沖宽度判别电路305的输出信号的逻辑门306。此外,根据对接收信号的脉冲周期以及脉冲宽度进行判别的结果,从逻辑门306对增益控制电路301和阈值控制电路302输出判别信号。噪声判别电路330取根据脉冲周期判别噪声的结果和根据脉沖宽度判别噪声的结果的"与",判别为噪声的结果是两者都成立时,判定为接收到不需要的噪声。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噪声判别的精度。此外,在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中,在检测出不需要的噪声的情况下,为了处理不需要的噪声的影响而切换了接收灵敏度的状态。而通过除了检测不需要的噪声之外还检测通信速度,从而也能够根据通信速度而使接收灵敏度最佳化。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50的一个构成例子的等效电路方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50除了将噪声判别电路310除去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的结构之外,如图12所示,还包括根据从初级放大器101输出的电压信号来判别不需要的噪声并同时检测通信速度的通信状态判别电路360,以及基于从通信状态判别电路360输出的判别信号停止从电压输出端子VO输出的禁止(disable)电路355。通信状态判别电路360包括噪声判别用放大器303、第一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TR—1st)351、第二脉冲上升时间判别电路(TR—2st)352、以及逻辑门353和354。在通信状态判别电路360中,图9所示的各通信速度的最大上升时间被作为噪声以及通信速度的判定基准利用。第一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351被设定了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对该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从噪声判别用放大器303输出的接收脉沖的上升时间进行比较。如果接收脉沖的上升时间比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短,则判定接收信号是正规的信号,并从输出端子(是)对逻辑门353以及354输出信号。反之,如果接收脉沖的上升时间为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以上,则判定接收信号不是正规的信号,即是不需要的噪声,并从输出端子(否)对禁止电路355输出信号。禁止电路355通过从第一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351输出的信号来停止从电压输出端子VO的输出。第二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352被设定了比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短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对该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从噪声判别用放大器303输出的接收脉沖的上升时间进行比较。如果接收脉冲的上升时间比第二判定基准时间短,则从输出端子(是)对逻辑门353输出信号。反之,如果接收脉冲的上升时间为第二判定基准时间以上,则从输出端子(否)对逻辑门354输出信号。逻辑门353以来自第一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351的输出端子(是)的输出信号和来自第二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352的输出端子(是)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在两个信号被输入了的情况下,将信号输出到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输入了两个信号的情况是接收脉沖的上升时间比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短,而且比第二判定基准时间短的情况。对于该情况下的通信速度,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将接收灵敏度设定为最佳状态。逻辑门354以来自第一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351的输出端子(是)的输出信号和来自第二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352的输出端子(否)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在两个信号被输入了的情况下,将信号输出到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输入了两个信号的情况是接收脉沖的上升时间比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短,而且在第二判定基准时间以上的情况。对于该情况下的通信速度,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将接收灵敏度设定为最佳状态。即,在通信状态判别电路360中,在接收脉冲的上升时间被分类为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以上的情况、短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并且在第二判定基准时间以上的情况、以及短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的情况中的一个情况。由此,通信速度越快则脉沖的上升时间越短,所以例如可以将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以上的情况判别为不需要的噪声,将短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并且在第二判定基准时间以上的情况判别为第一通信速度的信号,将短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的情况判别为比第一通信速度快的第二通信速度的信号。从而,在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50中,在判定为不需要的噪声的情况下,禁止电路355停止输出,在判定为第一通信速度和第二通信速度的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对应于各通信速度使接收灵敏度最佳化。此外,如图9所示,在IrDA规格下,115kbps以下的通信速度中的上升时间的最大值被规定为600nsec。此外,对于超过115kbps的通信速度规定为40nsec。由此,在通信状态判别电路360中,通过将第一判定基准时间设定在600~700nsec之间,并将第二判定基准时间设定在40~50nsec之间,从而能够有效地且最佳地进行噪声的判别,并且将上述第一通信速度的状态设定为HS模式,并将上述第二通信速度的状态设定为LS模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以及350中,包括增益控制电路301,但是除了增益控制电路301之外也可以包括具有与频率控制电路201同样功能的频率控制电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以及350中,在噪声判别电路310、320、330以及通信状态判别电路360判别为接收到噪声的情况下,通过对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输出输出信号,从而通过增益控制电路301以及阈值控制电路302分别控制了接收灵敏度。但是,不一定仅调整接收灵敏度,噪声判别电路310、320、330以及通信状态判别电路360也可以对其它结构发送控制信号等,从而基于判别结果进行控制,以使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300以及350的状态最佳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芳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该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对多个通信速度模式进行切换,并通过与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将光信号例如通过红外线通信等光空间进行传输。如以上这样,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结构为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接收灵敏度被预先设定,以使该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结构为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包括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对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以使该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因此,由于在各通信速度模式中不会具有不需要的接收灵敏度,所以可以减轻干扰噪声或电压噪声等本来不需要的噪声的影响,从而难以引起不必要的误动作。从而,起到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于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而不会减少进行通信的装置之间的最大可通信距离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效果。进而,根据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各结构,与利用光学滤光器的干扰噪声对策相比,可以起到不需要较大成本上的代价的效果。此外,不需要以往提出的这样的例如对通信质量进行检测等复杂的系统,起到仅使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最佳化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的结构为,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包括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由于输入噪声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到在输入了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或者将设定切换到与上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电路状态。因此,可以将输入了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取消,从而转移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因此,可以防止通信的中断,从而使得难以引起不需要的误动作。从而,起到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于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而不会减少最大可通信距离的光空间传输系统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装置的结构为,包括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具有接收发送来的光信号的光接收元件;以及光空间传输发送电路,具有输出光信号的发光元件。因此,通过包括可以提高对于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从而起到可以提供一种对于噪声具有高的误动作防止特性并且具有发送接收功能的光空间传输装置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系统由上述光空间传输装置构成。因此,起到能够实现一种对噪声的误动作防止能力好,而且减少了误动作引起的通信终断的发生的光空间传输系统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系统的结构为由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构成,该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包括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由于输入噪声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到在输入了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或者将设定切换到与上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电路状态。因此,可以将输入了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取消,从而转移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从而,可以防止通信的中断,使得难以引起不需要的误动作。从而,起到能够实现一种减少了误动作引起的通信终断的发生的光空间传输系统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安装了上述光空间传输装置。因此,起到能够提供一种减轻电子设备内产生的噪声的影响并且难以《1起误动作的电子设备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包括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级和基于阈值对从上述放大级输出的信号进行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输出级,上述接收灵敏度的设定通过使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上述放大级的最大增益大致相等的设定,以及用于调整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设定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定来进行。根据上述结构,仅通过设定放大级的频带和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中至少其中一个,就能够容易地设定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包括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级和基于阈值对从上述放大级输出的信号进行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输出级,上述接收灵敏度的设定通过用于移动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上述放大级的频带的设定,以及用于调整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设定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定来进行。根据上述结构,仅通过设定放大级的频带和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中至少其中一个,就能够容易地设定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此外,在设定放大级的频带的情况下,能够改善将本来的信号设为S并将不需要的噪声设为N的情况下的S/N比。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包括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级和基于阈值对从上述放大级输出的信号进行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输出级,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包括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放大级的最大增益的增益控制电路以及,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阈值控制电路中的至少其中一个。根据上述结构,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包括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放大级的最大增益的增益控制电路以及,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阈值控制电路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从而通过控制放大级的最大增益和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可以容易地调整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包括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级和基于阈值对从上述放大级输出的信号进行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输出级,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包括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放大级的频带的频率控制电路以及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阈值控制电路中的至少其中一个。根据上述结构,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包括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放大级的频带的频率控制电路,以及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阈值控制电路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从而通过控制放大级的频带和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能够容易地调整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此外,在控制放大级的频带的情况下,能够改善将本来的信号设为S并将不需要的噪声设为N的情况下的S/N比。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中,优选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噪声被输入的情况下调整上述接收灵敏度。根据上述结构,在噪声较大且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的环境下,通过降低噪声被输入时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从而能够使得难以?1起误动作,同时在没有噪声或噪声少的情况下,即噪声少的环境下,通过维持在各通信速度模式中设定的接收灵敏度,从而可以维持长的最大可通信距离。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在由于输入噪声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情况下,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切换到在输入了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在输入了噪声的情况下,有时发生不能正常接收信号,该噪声被输入时的通信速度模式不正常结束的状态。在该情况下,通信就此中断。而根据上述结构,在由于噪声被输入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切换到在输入了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从而可以将噪声被输入时的通信速度模式取消,并转移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因此,可以防止通信中断。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包括脉沖周期判别电路,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中的脉沖和脉沖之间的空白时间,从而基于该空白时间来判别噪声的输入,上述脉冲周期判别电路将对上述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后的结果通知给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或者基于对上述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后的结果控制电路状态成为最佳化。在一般通信规格下,规定了脉沖周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如果脉沖周期判别电路将检测出的空白时间与上述规定了的脉冲周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比较,则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判别不需要的噪声,并将该噪声判别结果通知给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此外,可以基于对该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的结果进行控制,以使电路状态最佳化。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在上述空白时间为10usec以下或l.lmsec以上的情况下,上述脉冲周期判定电路判定上述噪声被输入。根据上述结构,例如在作为一般的红外线通信规格的IrDA的通信中的9.6kbps到115kbps的通信速度中,特别优选能够判别不需要的噪声的输入。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包括脉沖宽度判别电路,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脉沖宽度,从而基于该脉冲宽度来判别噪声的输入,上述脉沖宽度判别电路将对上述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后的结果通知给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或者基于对上述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后的结果控制电路状态成为最佳化。在一般的通信规格中规定了脉沖宽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如果脉沖宽度判别电路将检测出的脉沖宽度与上述规定了的脉冲宽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比较,则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判别不需要的噪声,并将该噪声判别结果通知给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此外,可以基于对该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的结果进行控制,以使电路状态最佳化。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包括脉冲周期判别电路,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中的脉沖和脉冲之间的空白时间,从而基于该空白时间来判别噪声的输入;以及脉冲宽度判别电路,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脉沖宽度,从而基于该脉冲宽度来判别噪声的输入,在上述脉冲周期判别电路和上述脉冲宽度判别电路两者判定上述噪声被输入的情况下,将该判定结果通知给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或者基于该判定结果控制电路状态成为最佳化。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上述脉冲周期判别电路,基于接收到的信号中的脉沖和脉沖之间的空白时间来判别不需要的噪声,同时通过上述脉沖宽度判别电路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脉冲宽度判别不需要的噪声。而且,在脉冲周期判别电路和脉沖宽度判别电路两者判别出不需要的噪声的情况下,该噪声判别结果被通知给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或者基于该噪声判别结果进行控制,以使电路状态最佳化。从而能够提高噪声的判别精度。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包括通信状态判别电路,通过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中的脉沖的上升时间,从而基于该上升时间来判别噪声的输入,同时判别通信速度,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基于上述通信状态判别电路判别的结果来调整上述接收灵敏度,或者基于上述通信状态判别电路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电路状态成为最佳化。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通信状态判别电路在判别噪声的输入的同时判别通信速度。然后,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通过根据上述通信状态判别电路判别的结果来调整上述接收灵敏度,从而能够根据各状态,使接收灵敏度最佳化。此外,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通过根据上述通信状态判别电路判别的结果来进行控制,以使电路状态最佳化,从而能够根据通信速度,使电路状态最佳化。此外,可以检测出不能通过脉冲周期和脉沖宽度进行判别的噪声。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上述通信状态判别电路包括第一脉冲上升时间判别电路,被设定了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对该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上述冲企测出的脉沖的上升时间进行比较;以及第二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被设定了比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短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对该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上述检测出的脉冲的上升时间进行比较。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置上述第一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和第二脉冲上升时间判别电路,从而上述检测出的脉沖的上升时间被分类为超过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的情况、短于第一判定基准并且超过第二判定基准时间的情况、以及短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的情况中的一个情况。由此,通信速度越快则脉沖的上升时间越短,所以例如可以将超过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的情况判别为噪声,将短于第一判定基准并且超过第二判定基准时间的情况判别为第一通信速度的信号,将短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的情况判别为比第一通信速度快的第二通信速度的信号。此外,本发明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优选上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被设定在600~700nsec之间,并且上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被设定在40~50nsec之间。根据上述结构,例如在作为一般的红外线通信规格的IrDA的通信中,对于从9.6kbps到115kbps的通信速度和超过115kbps的通信速度,以及除此以外的干扰噪声,分别能够进行最佳的判别。发明的详细说明项中进行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都是用于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更清楚,不应仅限定于这样的具体例子来狭义地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记载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接收灵敏度被预先设定,以使该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级和基于阈值对从上述放大级输出的信号进行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输出级,上述接收灵敏度的设定通过使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上述放大级的最大增益大致相等的设定,以及用于调整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设定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定来进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级和基于阈值对从上述放大级输出的信号进行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输出级,上述接收灵敏度的设定通过用于移动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上述放大级的频带的设定,以及用于调整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设定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定来进行。4.一种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对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以使该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级和基于阈值对从上述放大级输出的信号进行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输出级,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包括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放大级的最大增益的增益控制电路,以及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阈值控制电路中的至少其中一个。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级和基于阈值对从上述放大级输出的信号进行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输出级,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包括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放大级的频带的频率控制电路以及,根据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来控制上述波形整形输出级的阈值的阈值控制电路中的至少其中一个。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噪声被输入的情况下调整上述接收灵敏度。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由于输入噪声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切换到在输入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9.一种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由于输入噪声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到在输入了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或者将设定切换到与上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电路状态。10.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周期判别电路,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中的脉沖和脉冲之间的空白时间,从而基于该空白时间来判另ll噪声的输入,上述脉沖周期判别电路将对上述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后的结果通知给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或者基于对上述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后的结果控制电路状态成为最佳化。11.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白时间为lOiasec以下或l.lmsec以上的情况下,上述脉冲周期判定电路判定上述噪声被输入。12.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脉沖宽度判别电路,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脉沖宽度,从而基于该脉冲宽度来判别噪声的输入,上述脉冲宽度判别电路将对上述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后的结果通知给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或者基于对上述噪声的输入进行判别后的结果控制电路状态成为最佳化。13.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周期判别电路,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中的脉沖和脉冲之间的空白时间,从而基于该空白时间来判别噪声的输入;以及脉冲宽度判别电路,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脉沖宽度,从而基于该脉沖宽度来判别噪声的输入,上述脉沖周期判别电路和上述脉沖宽度判别电路两者在判定上述噪声被输入的情况下,将该判定结果通知给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或者基于该判定结果控制电路状态成为最佳化。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状态判别电路,通过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中的脉沖的上升时间,从而基于该上升时间来判别噪声的输入,同时判别通信速度,上述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基于上述通信状态判别电路判别的结果来调整上述接收灵敏度,或者基于上述通信状态判别电路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电路状态成为最佳化。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状态判别电路包括第一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被设定了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对该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上述检测出的脉冲的上升时间进行比较;以及第二脉沖上升时间判别电路,被设定了比上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短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对该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上述检测出的脉沖的上升时间进行比较。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被设定在600~700nsec之间,并且上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被设定在40~50nsec之间。17.—种光空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l、4或9所述的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具有接收发送来的光信号的光接收元件;以及光空间传输发送电路,具有输出光信号的发光元件。18.—种光空间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空间传输装置构成。19.一种光空间传输系统,由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构成,该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包括接收灵敏度调整电路,在由于输入噪声而不能接受上述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到在输入上述噪声时的通信速度模式的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接收灵敏度,或者将设定切换到与上述下一个被切换的通信速度模式中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电路状态。20.—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空间传输装置。全文摘要一种光空间传输接收电路,切换多个通信速度模式,通过与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分别对应的设定来接收信号,上述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接收灵敏度被预先设定,以使该多个通信速度模式中的各个最大可通信距离大致相等。由此,例如在红外线通信等光空间传输中,能够提高对于干扰噪声的误动作防止特性而不减少最大可通信距离。文档编号H04B10/10GK101316138SQ200810109340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申请日期2008年5月28日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发明者横川成一,直江仁志,西野毅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