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影像信号生成方法、影像信号生成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959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影像信号生成方法、影像信号生成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通过帧内编码以及帧间编码生成的影像编码数据的比特流进行解
码而生成影像信号的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及其方法、该影像信号生成装置的实现中使用的 影像信号生成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特别涉及能够使用与
MPEG2相同的Mole格式,与解码影像信号一起传送在用H. 264等编码时产生的大数据量的 编码信息的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及其方法、该影像信号生成装置的实现中使用的影像信号生 成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存在对已解码的影像信号想进行再编码的要求。众所周知在该情况下,在后级的
编码器使用前级的编码器所使用的编码参数来进行编码时,几乎不产生画质劣化。 因此,在存在对已解码的影像信号想进行再编码这种要求的情况下,通常对该解
码后的影像号重叠前级的编码器使用的编码信息(编码参数的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在以往的MPEG2的Mole格式(SMPTE标准)中,与影像信号同
步地,针对各宏块(macro block)在相应的定时,将该宏块的编码信息装填到影像信号的色
差分量的LSB的一个比特中(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如HD-SDI、 SD-SDI等那样的现有的影像传送接口是10比特传送,在传送八个比 特的影像信号的情况下有两个比特可以利用,所以在以往的MPEG2的Mole格式(SMPTE标 准)中,使用其内的一个比特(LSB的一个比特)的平面,在该平面具有的16X16 = 256比 特中,装填宏块的编码信息。 通过该结构,在以往技术中,可以将MPEG2的编码信息与影像信号一起用小于或 等于256比特/宏块来传送。 非专利文献l :SMPTE 319M"Transporting MPEG-2Recodinglnformation through 4:2:2 Component Digital Interfaces" SMPTEJournal, February 2000。

发明内容
在对用H. 264编码的影像信号进行解码的情况下,也存在对该解码的影像信号想 进行再编码的要求。然而,在H. 264中尚不存在如MPEG2的SMPTE标准那样的标准。
在MPEG2中,如果针对每一个宏块分配256比特作为编码信息的记录区域,则可以 充分表现各宏块的编码信息。 与此相对,在H. 264中,由于各宏块中的每一个宏块具有多个编码模式,所以各种
宏块的编码类型、宏块的分割信息、运动矢量的数量等信息与MPEG2相比格外多。所以,在11.264的情况下,对于每个宏块,在256比特中无法表现一个宏块的编码信息。 这样,设计H. 264独自的标准的做法并非优选。其原因为,在要设计H. 264独自的
4标准时,可能无法使用当前正在使用的影像机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影像信号生成技术, 能够使用与MPEG2同样的Mole格式,与解码影像信号一起传送在用H. 264等编码时产生的 大数据量的编码信息。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在采用将利用帧内编码以及帧间编 码生成的影像编码数据的比特流作为输入,以规定大小的块为单位对该比特流进行解码而 生成影像信号这样的结构时,构成为具备(l)解码单元,对包含在所输入的比特流中的关 于解码对象块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2)写入单元,根据解码单元解码的编码信息,在具有 与解码对象块相同大小的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比特位置上,写入表示对解码对象块用 帧内编码进行了编码还是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标志值,并且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 定的公共区域,写入表示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的信息,进而,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
规定的切换解释区域中,在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内编码对应的数据 格式写入解码单元解码的编码信息,在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间编码
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解码单元解码的编码信息;以及(3)生成单元,通过将由写入单元写 入了标志值、编码信息等的一个比特平面与解码对象块的解码图像进行重叠,从而生成影 像信号。 在采用该结构时,在写入单元中,在解码单元解码的编码信息的数据量根据解码 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而变大,从而其编码信息无法收敛于切换解释区域中的情况下,按 照与该编码分割方式对应的数据格式,以省略了该编码信息的一部分的形式,写入到切换 解释区域那样地进行处理。 另外,写入单元进行以下处理对公共区域,写入关于解码对象块所属的图片的编 码信息的一部分。 以上的各处理单元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记录在适当的计 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被提供、或者经由网络被提供,在实施本发明时被安装而在CPU 等控制单元上动作,从而实现本发明。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影像信号生成装置中,在输入了影像编码数据的比特流 时,对包含在该比特流中的关于解码对象块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 通过该编码信息的解码,在判断为用帧内编码对解码对象块进行了编码的情况 下,在具有与解码对象块相同大小的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比特位置上,写入表示用帧 内编码对解码对象块进行了编码的标志值,并且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公共区域, 写入表示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的信息,进而,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切换解 释区域中,以与帧内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所解码的编码信息。 然后,通过重叠写入了该标志值、编码信息等的一个比特平面与解码对象块的解 码图像,来生成影像信号。 另一方面,通过该编码信息的解码,在判断为用帧间编码对解码对象块进行了编 码的情况下,在具有与解码对象块相同大小的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比特位置上,写入 表示用帧间编码对解码对象块进行了编码的标志值,并且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公 共区域,写入表示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的信息,进而,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 切换解释区域中,按照与帧间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所解码的编码信息。
此时,在解码的编码信息的数据量根据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而变大,从而 该编码信息无法收敛于切换解释区域中的情况下,按照与该编码分割方式对应的数据格 式,以省略了该编码信息的一部分的形式写入到切换解释区域中。 然后,通过重叠写入了该标志值、编码信息等的一个比特平面与解码对象块的解 码图像,来生成影像信号。 这样,在本发明的影像信号生成装置中,在对用H. 264等编码的影像信号进行解 码,并对该解码的影像信号重叠编码信息的情况下,与MPEG2的Mole格式(SMPTE标准) 同样地,对影像信号的色差分量的LSB的一个比特装填编码信息,从而可以使用如HD-SDI、 SD-SDI等那样的现有的影像传送接口来传送。 此时,在使用H. 264等编码的情况下,编码信息的数据量变大,无法在具有16X 16 =256比特那样大小的一个比特的平面上写入该编码信息的全部,所以在该一个比特的平 面上,设置表示对解码对象块用帧内编码进行编码还是用帧间编码进行编码的标志值的写 入区域,并且通过设置在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内编码对应的数据格 式写入编码信息,在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间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 入编码信息的切换解释区域,从而可以尽可能地写入编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用与MPEG2同样的Mole格式,与解码影像信号一起传送在用 H. 264等编码时产生的大数据量的编码信息。 由此,根据本发明,在存在对用11.264编码的影像信号的解码信号想进行再编码 的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如HD-SDI、 SD-SDI等的现有的影像传送接口,与解码影像信号 一起传送需要再编码的编码信息。


图1是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生成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的说明图。图3是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执行的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生成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的说明图。图5是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生成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的说明图。图6A是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生成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的说明图。图6B是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生成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的说明图。图6C是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生成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的说明图。标号说明1影像解码装置10图片解码部ll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2帧内宏块用切换解释区域生成部13帧间宏块用切换解释区域生成部14切换开关15宏块编码信息生成部16切片编码信息生成部
17图片编码信息生成部 18H. 264编码信息格式生成部 19基带影像LSB重叠部 20帧存储器 120帧内预测尺寸值设定部 121预测方向设定部 130帧间预测尺寸值设定部 131参照图像序号设定部 132运动矢量设定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按照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图示出具备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例。 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1进行如下处理将未图示的前级的H. 264编码器生成的
影像编码数据的比特流作为输入,并对该比特流进行解码,从而得到解码影像信号,并且为
了解码影像信号的再编码,以宏块为单位,对该解码影像信号的色差分量的LSB的平面,重
叠前级的H. 264编码器在编码中使用的编码信息(以下有时称为H. 264编码信息)。 图2图示出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1重叠在解码影像信号中的H. 264编码信息格
式的一个例子。 该图示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被写入到具有16X 16 = 256比特大小的解码影像 信号的色差分量的LSB的平面中,记述了例如下述等的信息
(1)具有"lllll"的值的"同步用固定代码"; (2)从画面的左上起以逐次递增一个的形式分配给宏块,表示宏块在画面内的位 置的"宏块循环序号"; (3)记述了在组合了图片内的所有宏块的"图片编码信息记述区域"的信息时成为 图片编码信息的信息之内的分配给该宏块的编码信息的"图片编码信息记述区域";
(4)记述了针对在组合了图片内的所有宏块的"切片编码信息记述区域"的信息时 成为切片编码信息的信息之内的分配给该宏块的编码信息的"切片编码信息记述区域";
(5)记述了该宏块的切片编码类型(I-Slice、P-Slice、B-Slice)的"切片类型";
(6)记述了对该宏块用帧内进行编码还是用帧间进行编码的"宏块帧内代码(图 中的(l))"; (7)记述了再分割了该宏块的块的尺寸的"块分割单位标志(图中的(2))";
(8)记述了再分割块的块类型的"块类型"; (9)记述了对于16X16或8X8的块,用双向预测进行了编码还是用单向预测进行 了编码的"双向预测标志";以及 (10)在"宏块帧内代码"表示帧内编码的情况下,记述帧内编码的编码信息,在表 示帧间编码的情况下,记述帧间编码的编码信息的"切换解释区域"等。
此处,在"块分割单位标志"表示为"O"的情况下,记述对16X 16或16X8或8X16 的块进行再分割,而表示为"1"的情况下,记述对8X8的块或比其更小的块尺寸的块进行
7再分割。 另外,在"块分割单位标志"表示为"O"的情况、且"块类型"的开头两个比特表示 为"00"的情况下,记述再分割成16X16的一个块,在开头两个比特表示为"01"的情况下, 记述再分割成水平16X垂直8的两个块,在开头两个比特表示为"10"的情况下,记述再分 割成水平8X垂直16的两个块。 然后,在"块分割单位标志"表示为"1"的情况下,表示对小于或等于8 X 8的块进 行再分割,但此时,对于左上的8X8的块,用"块类型"的第0、1比特这两个比特记述块的 再分割类型,对于右上的8X8的块,用"块类型"的第2、3比特这两个比特记述块的再分割 类型,对于左下的8X8的块,用"块类型"的第0、1比特这两个比特记述块的再分割类型, 对于右下的8X8的±央,用"块类型"的第2、3比特这两个比特记述块的再分割类型,在该两 个比特表示为"OO"的情况下,记述再分割成8X8的一个块,在该两个比特表示为"01"的 情况下,记述再分割成水平8X垂直4的两个子块,在该两个比特表示为"10"的情况下,记 述再分割成水平4X垂直8的两个子块,在该两个比特表示为"ll"的情况下,记述再分割 成水平4X垂直4的四个子块。 另外,"双向预测标志"在16X16的块的情况下,如果开头的一个比特的代码是 "1",则记述是双向预测,如果是"O",则记述是单向预测。然后,在存在16X8或8X 16的两 个块的情况下,使用开头的两个比特,对于两个块,如果分别是"l",则记述是双向预测,如 果是"O",则记述是单向预测。然后,在存在8X8的四个块的情况下,使用四个比特,对于四 个块,如果分别是"1 ",则记述是双向预测,如果是"0",则记述是单向预测。
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1为了进行生成关于这样的编码信息记述的 H. 264编码信息格式并重叠到具有16X16 = 256比特大小的解码影像信号的色差分量的 LSB的平面中的处理,如图1所示具备图片解码部10、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1、帧内宏块 用切换解释区域生成部12、帧间宏块用切换解释区域生成部13、切换开关14、宏块编码信 息生成部15、切片编码信息生成部16、图片编码信息生成部17、H. 264编码信息格式生成部 18、基带影像LSB重叠部19以及帧存储器20。 该图片解码部10由H. 264解码器构成,具备对宏块进行解码的宏块解码部100,从 而从输入的比特流中解码出图片。 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1存储从宏块解码部100解码的宏块(处理对象的宏块) 的解码信息中抽出的、前级的H. 264编码器在其宏块的编码中使用的H. 264编码信息。
帧内宏块用切换解释区域生成部12具备帧内预测尺寸值设定部120与预测方 向设定部121,在对处理对象的宏块进行帧内编码的情况下,对上述"宏块帧内代码"写入 on( "l"),并且根据存储在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1中的编码信息,对上述"块分割单位标 志"、"块类型"、"双向预测标志"等写入相应的数据,同时按照利用这些数据规定的格式,对 上述"切换解释区域"写入该帧内编码的编码信息,从而生成帧内宏块用的切换解释区域的 数据。 帧间宏块用切换解释区域生成部13与帧内宏块用切换解释区域生成部12并列动 作,具备帧间预测尺寸值设定部130、参照图像序号设定部131、运动矢量设定部132,在对 处理对象的宏块进行了帧间编码的情况下,对上述"宏块帧内代码"写入off( "O"),并且根 据存储在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1中的编码信息,对上述"块分割单位标志"、"块类型"、"双
8向预测标志"等写入相应的数据,同时按照利用这些数据规定的格式,对上述"切换解释区
域"写入该帧间编码的编码信息,从而生成帧间宏块用的切换解释区域的数据。 切换开关14按照从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1中取得的编码模式(表示是帧内编码
还是帧间编码的模式),判断帧内宏块用切换解释区域生成部12生成的切换解释区域数据
是正当的、还是帧间宏块用切换解释区域生成部13生成的切换解释区域数据是正当的,选
择并输出正当的切换解释区域数据。 宏块编码信息生成部15根据切换开关14选择的切换解释区域数据与能够从宏块 编码数据存储器11中取得的处理对象的宏块中固有的信息,生成图2所示的H. 264编码信 息格式中记述的关于处理对象的宏块的编码信息部分即宏块编码信息(在图1中记载成 Mb_rate_information)。 切片编码信息生成部16从处理对象的宏块的解码信息中取得切片编码信息,从 其中抽出一部分,按照该抽出的切片编码信息部分,生成图2所示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中 记述的切片编码信息(在图1中记载成Slice_rate_information)。 图片编码信息生成部17从处理对象的宏块的解码信息中取得图片编码信息,从 其中抽出一部分,按照该抽出的图片编码信息部分,生成图2所示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中 记述的图片编码信息(在图1中记载成Picture—rate」nformation)。
H. 264编码信息格式生成部18通过综合宏块编码信息生成部15生成的宏块编码 信息、切片编码信息生成部16生成的切片编码信息以及图片编码信息生成部17生成的图 片编码信息,生成图2所示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 基带影像LSB重叠部19对处理对象的宏块的解码图像的色差分量的LSB的平面, 重叠H. 264编码信息格式生成部18生成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 帧存储器20积蓄重叠了基带影像LSB重叠部19生成的H. 264编码信息的宏块解 码图像,生成并输出重叠了 H. 264编码信息的解码影像信号。 另外,图1所示的影像解码装置1既可以通过硬件电路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使用作 影像解码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用于实现各处理功能部的程序来实现。该程序可以记录在可移 动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能够从记录介质中安装到计算机中。 图3图示出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1为了对解码影像信号重叠H. 264编码信息格 式而执行的流程图。 接下来,按照该流程图,对如图l构成的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l执行的处理进行 说明。 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1进入解码对象的图片的解码处理后,如图3的流程图所 示,首先最初,在步骤S100中,判断是否处理了所有宏块,在判断为尚未处理所有宏块时, 进入到步骤S101,选择处理对象的宏块。 接下来,在步骤S102中,从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1中读入处理对象的宏块的编码 模式,在接着的步骤S103中,根据该读入的编码模式,判断处理对象的宏块被帧内编码还 是被帧间编码。 在该步骤S103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为处理对象的宏块被帧内编码时,进入到步骤 S104,对图2所示的"宏块帧内代码"写入on。 接下来,在步骤S105中,从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1中读入帧内预测尺寸、预测方
9向的信息。即,在处理对象的块被帧内编码的情况下,在H. 264编码信息中记录有帧内预测 尺寸、预测方向的信息,所以读入这些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106中,根据读入的帧内预测尺寸以及预测方向的信息,生成帧 内用的切换解释区域的数据。 图4图示出此时生成的帧内用的切换解释区域的数据。 如该图4所示,在帧内预测尺寸是4X4的块的情况下,由于存在16个帧内预测方
向,所以对"帧内类型"的记述区域写入表示是4X 4块预测这一情况的"1 ",并且对准备的
16个"帧内预测模式
[15]",写入16个4X4块的帧内预测方向。 另外,在帧内预测尺寸是8X8的块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四个帧内预测方向,所以
对"帧内类型"的记述区域写入表示是8X8块预测这一情况的"2",并且对准备的16个"帧
内预测模式
[15]"内的4个"帧内预测模式
[3]",写入4个8X8块的帧内预
测方向。 另外,在帧内预测尺寸是16X16的块的情况下,由于存在一个帧内预测方向,所 以对"帧内类型"的记述区域写入表示是8X8块预测这一情况的"3",并且对准备的16个 "帧内预测模式
[15]"内的1个"帧内预测模式
",写入1个16X16块的帧内预
测方向。 这样,在处理对象的宏块被帧内编码的情况下,可以对图2所示的11.264编码信息 格式具有的"切换解释区域",写入帧内编码的所有编码信息。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3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为处理对象的宏块被帧间编码时,进 入到步骤S107,对图2所示的"宏块帧内代码"写入off 。 接下来,在步骤S108中,从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1中,读入帧间预测尺寸、预测方 向、参照图像序号以及运动矢量的信息。即,在处理对象的块被帧间编码的情况下,在H. 264 编码信息中记录有帧间预测尺寸、预测方向、参照图像序号、运动矢量的信息,所以读入这 些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109中,根据读入的帧间预测尺寸决定切换解释区域的数据格 式,按照该决定的数据格式,对切换解释区域写入所读入的预测方向、参照图像序号以及运 动矢量,从而生成帧间用的切换解释区域的数据。 图5以及图6A 图6C图示出此时生成的帧间用的切换解释区域的数据。 如该图5所示,在是16X16块中的帧间编码的情况、即对图2的"块分割单位标
志"写入"o"、并且对"块类型"的开头两个比特写入"oo"的情况下,在为单向预测的情况
时,仅使用切换解释区域A,在此按照图6A的数据格式,写入运动矢量、参照图像序号、预测 方向,在为双向预测的情况时,仅使用切换解释区域A、B,在此按照图6A的数据格式,写入 运动矢量、参照图像序号、以及预测方向。 另外,在水平16X垂直8的两个块或水平8X垂直16的两个块中的帧间编码的 情况、即对图2的"块分割单位标志"写入"0"、并且对"块类型"的开头两个比特写入"01" 或"10"的情况下,在为单向预测的情况时,仅使用切换解释区域A、 B,在此按照图6A的数
据格式,写入运动矢量、参照图像序号、预测方向,在为双向预测的情况时,使用切换解释区
域A、 B、 C、 D,在此按照图6A的数据格式,写入运动矢量、参照图像序号、预测方向。 另外,在水平8X垂直8的四个块中的帧间编码的情况、即对图2的"块分割单位
10标志"写入"1"、并且对"块类型"的开头两个比特写入"00"的情况下,在为单向预测的情 况下,使用切换解释区域A、 B、 C、 D,在此按照图6A的数据格式,写入运动矢量、参照图像序 号、预测方向。 另外,在水平8X垂直8的四个块中的帧间编码的情况、即对图2的"块分割单位 标志"写入"1"、并且对"块类型"的开头两个比特写入"00"的情况下,在为双向预测的情 况时,使用切换解释区域A、 B、 C、 D,在此按照图6B的数据格式,写入运动矢量、参照图像序 号以及预测方向。此时,由于运动矢量的写入区域小,所以无法写入正确的运动矢量,所以 仅写入LSB侧的五个比特。 另外,在是比水平8X垂直8小的块中的帧间编码的情况、即对图2的"块分割单
位标志"写入"1"、并且对"块类型"的开头两个比特写入"00"以外的值的情况下,运动矢
量的个数变多,所以无法对切换解释区域A、B、C以及D写入运动矢量,所以使用切换解释区
域A、 B、 C、 D,在此按照图6C的数据格式写入参照图像序号、预测方向。 这样,在处理对象的宏块被帧间编码的情况下,有时无法对图2所示的11.264编码
信息格式具有的"切换解释区域"写入所有帧间编码的编码信息,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按
照尽可能写入的方式,写入帧间编码的编码信息。 在步骤S106中生成了帧内用的切换解释区域的数据、或者在步骤S109中生成了 帧间用的切换解释区域的数据后,接下来,在步骤SllO中,根据该生成的切换解释区域的 数据、与能够从宏块编码数据存储器11中取得的处理对象的宏块中固有的信息,生成图2 所示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中记述的关于处理对象的宏块的编码信息部分即宏块编码信 息。 接下来,在步骤Slll中,从处理对象的宏块的解码信息中取得切片编码信息,从 其中抽出一部分,按照该抽出的切片编码信息部分,生成图2所示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中 记述的切片编码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112中,从处理对象的宏块的解码信息中取得图片编码信息,从 其中抽出一部分,按照该抽出的图片编码信息部分,生成图2所示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中 记述的图片编码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113中,通过综合所生成的宏块编码信息、生成的切片编码信息 以及生成的图片编码信息,生成图2所示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 接下来,在步骤S114中,对处理对象的宏块的解码图像的LSB的平面,重叠所生成 的H. 264编码信息格式后,返回步骤S100的处理。 然后,重复步骤S100 步骤S114的处理,从而在步骤S100中,判断为处理了所有 宏块时,进入到步骤S115,合成重叠了H. 264编码信息的宏块解码图像,从而生成解码图像 并将其输出,继而生成并输出重叠了 H. 264编码信息的影像信号。 这样,在本发明的影像解码装置1中,使用与MPEG2同样的Mole格式,与解码影像 信号一起传送在用H. 264编码时产生的大数据量的编码信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对通过对利用帧内编码以及帧间编码生成的影像编码数据进 行解码而得到的解码影像信号进行再编码的情况,能够使用与MPEG2同样的Mole格式,与 解码影像信号一起传送在用H. 264等编码时产生的大数据量的编码信息。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在2007年8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219199号 的优先权,并在本国际申请中引用其全部内容。
权利要求
一种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将利用帧内编码以及帧间编码生成的影像编码数据的比特流作为输入,以规定大小的块为单位对该比特流进行解码而生成影像信号,其特征在于,具备解码单元,对包含在上述比特流中的关于解码对象块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写入单元,根据上述编码信息,在具有与解码对象块相同大小的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比特位置,写入表示对解码对象块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码还是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标志值,并且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公共区域,写入表示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的信息,进而,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切换解释区域中,在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内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上述编码信息,在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间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上述编码信息;以及生成单元,重叠上述一个比特平面与解码对象块的解码图像,从而生成影像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编码信息的数据量根据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而变大,从而使上述编码信 息无法收敛于上述切换解释区域中的情况下,上述写入单元按照与该编码分割方式对应的 数据格式,以省略了该编码信息的一部分的形式写入到上述切换解释区域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写入单元向上述公共区域写入关于解码对象块所属的图片的编码信息的一部分。
4. 一种影像信号生成方法,将利用帧内编码以及帧间编码生成的影像编码数据的比特 流作为输入,以规定大小的块为单位对该比特流进行解码而生成影像信号,其特征在于,具 备解码过程,对包含在上述比特流中的关于解码对象块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 写入过程,根据上述编码信息,在具有与解码对象块相同大小的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 定的比特位置,写入表示对解码对象块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码还是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码 的标志值,并且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公共区域,写入表示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 方式的信息,进而,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切换解释区域中,在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 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内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上述编码信息,在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 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间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上述编码信息;以及生成过程,重叠上述一个比特平面与解码对象块的解码图像,从而生成影像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写入过程中,在上述编码信息的数据量根据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而变 大,从而使上述编码信息无法收敛于上述切换解释区域中的情况下,按照与该编码分割方 式对应的数据格式,以省略了上述编码信息的一部分的形式写入到上述切换解释区域中。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影像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写入过程中,向上述公共区域写入关于解码对象块所属的图片的编码信息的一 部分。
7. —种影像信号生成程序,使作为影像信号生成装置被使用的计算机作为解码单元、 写入单元和生成单元发挥功能,该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将利用帧内编码以及帧间编码生成的 影像编码数据的比特流作为输入,以规定大小的块为单位对该比特流进行解码而生成影像 信号,其特征在于解码单元,对包含在上述比特流中的关于解码对象块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 写入单元,根据上述编码信息,在具有与解码对象块相同大小的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 定的比特位置,写入表示对解码对象块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码还是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码 的标志值,并且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公共区域,写入表示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 方式的信息,进而,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切换解释区域中,在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 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内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上述编码信息,在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 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间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上述编码信息;以及生成单元,重叠上述一个比特平面与解码对象块的解码图像,从而生成影像信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信号生成程序,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编码信息的数据量根据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而变大,从而使上述编码信 息无法收敛于上述切换解释区域中的情况下,上述写入单元按照与该编码分割方式对应的 数据格式,以省略了该编码信息的一部分的形式写入到上述切换解释区域中。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影像信号生成程序,其特征在于上述写入单元向上述公共区域写入关于解码对象块所属的图片的编码信息的一部分。
10. —种记录了影像信号生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该影像信号生成程序 使作为影像信号生成装置被使用的计算机作为解码单元、写入单元以及生成单元发挥功 能,该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将利用帧内编码以及帧间编码生成的影像编码数据的比特流作为 输入,以规定大小的块为单位对该比特流进行解码而生成影像信号,其特征在于解码单元,对包含在上述比特流中的关于解码对象块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 写入单元,根据上述编码信息,在具有与解码对象块相同大小的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 定的比特位置,写入表示对解码对象块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码还是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码 的标志值,并且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公共区域,写入表示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 方式的信息,进而,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切换解释区域中,在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 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内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上述编码信息,在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 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间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上述编码信息;以及生成单元,重叠上述一个比特平面与解码对象块的解码图像,从而生成影像信号。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了影像信号生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 特征在于在上述编码信息的数据量根据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而变大,从而使上述编码信 息无法收敛于上述切换解释区域中的情况下,上述写入单元按照与该编码分割方式对应的 数据格式,以省略了该编码信息的一部分的形式写入到上述切换解释区域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记录了影像信号生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 质,其特征在于上述写入单元向上述公共区域写入关于解码对象块所属的图片的编码信息的一部分。
全文摘要
影像信号生成装置对比特流进行解码而生成影像信号,具备写入单元,在具有与解码对象块相同大小的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比特位置,写入表示对解码对象块用帧内编码进行编码还是用帧间编码进行编码的标志值,并且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公共区域,写入表示解码对象块的编码分割方式的信息,进而,在该一个比特平面上的规定的切换解释区域中,在用帧内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内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编码信息,在用帧间编码进行了编码的情况下,按照与帧间编码对应的数据格式写入编码信息;以及生成单元,重叠上述一个比特平面与解码对象块的解码图像来生成影像信号。
文档编号H04N7/32GK101779470SQ200880103060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7日
发明者嵯峨田淳, 松田宏朗, 池田充郎, 长沼次郎 申请人: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