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770668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接口的
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在由无线基站以及多个无线终端构成的无线网络中,应用
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的无线通信 方法。
一般随机地决定各无线终端发送数据组的顺序。或者,在无线网络内通过 调度来决定各无线终端发送数据组的顺序。在调度中,对每一无线终端决定无 线终端发送数据组的时刻(时隙)。由此,减少各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组的冲 突概率,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另夕卜,作为应用CSMA/CA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技术,^!是出了以下所示的技术。
在第一技术中,作为无线LAN的通信协议预定了 DCF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例如,非专利文献1 )。 DCF是决定无线终端自主^: 地发送数据组的定时的协议。
在第二技术中,以DCF为基础,作为利用QoS (Quality of Service)的通 4言方式,^见定了 EDCA ( Enhanced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Access )(例如,非 专利文献2)。
在第三技术中,提出了作为多个无线终端中的某一个无线终端的代表无线 终端进行调度(例如,非专利文献3)。具体地说,在第三技术中提出了把在 第二技术中采用的正EE802.11e升级的通信协议。在第三技术中,对于实时应 用,代表无线终端进行数据组发送顺序的调度。代表无线终端发送通知数据组 的发送顺序的数据组。各无线终端监视通知数据组的发送顺序的数据组。但是,已知为了降低无线终端的消耗电力,具有省电模式的无线终端。在
省电模式下,通过从启动状态(Wake-Up状态)向休眠状态(sleep状态)迁 移,降低无线终端的消耗电力。启动状态是能够进行数据组的发送或接收的状 态。休眠状态是在无线终端中设置的无线接口的电源断开的状态。
另外,作为降低无线终端的消耗电力的技术,提出了以下所示的技术。
在第四技术中,预测进行数据组的发送或接收的定时(以下,称为收发定 时),在收发定时从休眠状态向启动状态进行迁移(例如专利文献1 )。
在第五技术中,提出了以TDMA ( Time Dibision Multiple Access )为基础 的MAC协议。具体地说,在用于数据组的发送或者接收中使用的时隙以外的 时隙中,断开设在无线终端中的无线接口的电源。
在第六技术中,各无线终端监视其他无线终端进行数据组的发送以及接收 的期间(以下,称为数据组收发期间)。由此,分散进行从休眠状态向启动状 态的迁移的定时,抑制延迟。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181190号 "Method for maintaining wireless network response time while saving wireless adapter power,"
非专利文献1IEEE Standard 802. 11、 1999(R2003 )and its amendments, IEEE Press
非专利文献2I. Aad, P.Hofmann, L.Loyola, J.Wdmer, "Self-organizing 802.11-compatible MAC with Elastic Real-time Scheduling ", in proceedings of IEEE MASS 2007,October 2007, Pisa, Italy
非专利文献3IEEE Standard 802. 11 e、 200非专利文献4Zhihui Chen and Ashfaq Khokhar, "Self Organization and Energy Efficient TDMA MAC,,,,Sensor and Ad Hoc Communications and Nerworks, 2004.正EE SECON 2004. 2004 First Annual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Conference on.
非专矛J文献5Alessandro Giusti, Amy L. Murphy, and Gian Pietro Picco, "Decentralized Scattering of Wake-Up Tim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in Proc. Of EWSN2007.

发明内容
6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难以兼顾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消耗电力 的减少。具体地说,如上所述,在休眠状态下,无线终端断开无线接口的电源。 因此,无线终端在休眠状态下,无法监视通知数据组的发送顺序的数据组。同 样,无线终端在休眠状态下,无法监视其他无线终端的数据组收发期间。
具体地说,在第 一技术以及第二技术的PCF ( Point Coordinating Function) 中,没有正确地决定进行轮询(polling)的定时。因此,在从通过PCF控制 的期间(CFP:ContentionFreePreiod)的开始到数据组的发送或接收完成为止, 无法进行向休眠状态的迁移。
在第三技术中,无线终端在休眠状态下无法监视通知数据组的发送顺序的 数据组。
在第四技术 第六技术中,无线终端在休眠状态下无法掌握其他无线终端 的无线通信结束的情况。因此,存在不能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兼顾无 线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消耗电力降低的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 方法。
第一特征的无线终端具有在由无线基站以及多个无线终端构成的、使用预 定无线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 无线接口。无线终端具有控制部,其控制将所述无线接口的电源接通的启动
状态与将所述无线接口的电源断开的休眠状态的切换;以及取得部,其取得基
移的启动定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根据该特征,控制部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即,因为启动状态 从调度的定时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伴随其他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的结束 而生成的空闲期间。此外,因为调度了基准启动定时,所以可以抑制消耗电力 的浪费。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取得部从所述无线基站取得所述基准启动定时。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取得部从代表无线终端取得所述基准启动定时,该 代表无线终端是多个所述无线终端中的某一个无线终端。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取得部在本无线终端内自主地取得所述基准启动定时'
在第一特征中,根据所述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来决定所述基准启动定时。
在第一特征中,根据用于无线通信的时间长度来决定所述基准启动定时。 在第一特征中,无线终端还具有监视部,其在所述启动状态下,监视所
述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所述控制部#4居所述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
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控制部根据在本无线终端进行的无线通信中设定的
QoS信息,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本无线终端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错误率, 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在第一特征中,还具有电池,其积蓄对所述无线接口提供的电力。所述 控制部根据在所述电池中积蓄的电力的余量,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 定时移动。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控制部控制移动量,该移动量是使所述启动定时从 所述基准启动定时进行移动的量。所述控制部根据当前的移动量,控制下次的 移动量。
在第一特征中,规定了移动量的上限,该移动量是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 述基准启动定时进行移动的量。所述控制部在不超过所述移动量的上限的范围 内,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在第一特征中,当在所述启动定时其他无线终端占有所述预定无线频带
准启动定时。
在第一特征中,在本无线终端将要进行无线通信之前进行无线通信的其
制部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第二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由无线基站以及具有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无线
通信的无线接口的多个无线终端构成,使用预定无线频带进行无线通信。无线 通信系统具备控制部,其控制将所述无线接口的电源接通的启动状态和将所
8述无线接口的电源断开的休眠状态的切换;以及设定部,其设定基准启动定时,
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兼顾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消耗电力的降低 的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图l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10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20的框图。 图4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启动定时的移动。 图5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启动定时的移动。 图6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启动定时的移动。 图7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启动定时的移动。 图8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时隙的结构例。 图9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时隙的结构例。 图IO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时隙的结构例。 图ll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时隙的结构例。 符号说明
IO无线终端、ll无线接口、 12电池、13电池余量取得部、14监视部、15调 度管理部、16控制部、20无线基站、21接收部、22电池余量管理部、23调 度管理部、24发送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另外,在以下 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
但是,应注意附图只是模式图,各尺寸的比例等与实物不同。因此,应 参照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尺寸等。此外,在各个附图之间还包含相互的尺 寸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9以下,参照

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1表示第 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无线终端10 (无线终端10A 无线终 端10C)以及无线基站20构成。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预定无线频带进行 无线通信。另外,理所当然无线终端10的数量为任意的。
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是无线LAN通信系统等。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例如 ^吏用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的无线 通信方式。
无线终端10是由CPU、 ROM、 RAM等构成的终端。无线终端10是便 携终端或PDA等,具有与无线基站20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
无线基站20是由CPU、 ROM、 RAM等构成的装置。无线基站20具有 与无线终端IO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 (无线终端的结构)
以下,参照

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的结构。图2是表示第一 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10的框图。
如图2所示,无线终端10具有无线接口 11、电池12、电池余量取得部 13、监视部14、调度管理部15以及控制部16。
无线接口 11与无线基站20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无线接口 11进行 无线电波的发送以及接收等。通过无线接口 11接收的无线电波不仅是以本无 线终端10为目的地的无线电波,还包含以其他无线终端10为目的地的无线电 波。
此处,作为无线接口 11的状态,可以列举启动状态以及休眠状态。启动 状态是接通了无线接口 11的电源的状态。休眠状态是断开了无线接口 11的电 源的状态。
例如,无线接口 11向无线基站20发送包含后述的电池余量数据的数据 组。无线接口 11向无线基站20发送包含用户数据的数据组。无线接口 11还 可以向无线基站20发送包含电池余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双方的数据组。
无线接口 11从无线基站20接收包含调度信息的数据组。无线接口 11从 无线基站20接收包含用户数据的数据组。无线接口 11还可以从无线基站20接收包含调度信息以及用户数据双方的数据组。
另外,调度信息包含本无线终端IO进行通信的基准定时。例如,调度信 息包含分配给本无线终端IO的时隙的基准定时。
此处,基本上在分配给本无线终端IO的时隙的开始定时进行从休眠状态 向启动状态的迁移。另一方面,基本上在分配给本无线终端10的时隙的结束
定时进行从启动状态向4木眠状态的迁移。
即,认为调度信息包含作为从休眠状态向启动状态进行迁移的启动定时 调度的基准启动定时。同样地,认为调度信息包含作为从启动状态向休眠状态 进行迁移的休眠定时调度的基准休眠定时。
电池12积蓄对无线接口 ll提供的电力。电池12例如是锂离子电池等二 次电池。
电池余量取得部13取得在电池12中积蓄的电力的余量(以下,称为电 池余量)。电池余量取得部13可以在预定范围(例如1~4的整数)对电池余量 进行量化。
监视部14监视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具体地说,监视部14通过监 视由无线接口 ll接收的电波(尤其是以其他无线终端IO为目的地的电波), 取得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即,监视部14在启动状态下,监视预定无线 频带的利用状况。
调度管理部15管理从无线基站20接收的调度信息。具体地说,调度管 理部15至少管理本无线终端IO进行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即,认为调度管理 部15管理基准启动定时。
控制部16总括控制无线终端IO的动作。例如,控制部16进行用于无线 通信的无线参数的设定等。此外,控制部16指示无线接口 ll发送表示电池余 量的电池余量数据、用户数据。
控制部16根据由调度管理部15管理的调度信息,控制休眠状态与启动 状态的切换。基本上,控制部16在分配给本无线终端IO的时隙的开始定时(即, 基准启动定时),进行从休眠状态向启动状态的迁移。控制部16在分配给本无 线终端10的时隙的结束定时(即,基准休眠定时),进行从启动状态向休眠状 态的迁移。此处,控制部16使从休眠状态向启动状态迁移的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 定时移动。与此相伴,可以使从启动状态向休眠状态迁移的休眠定时,从基准 休眠定时移动。
以是与基准启动定时相比在时间上向后的移动。同样地,^M民定时的移动可以 是与基准休眠定时相比在时间上向前的移动,也可以是与基准休眠定时相比在 时间上向后的移动。
例如,控制部16可以根据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使启动定时从基准 启动定时移动。具体地说,控制部16在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率比预定利用率 低的情况下,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例如,控制部16可以根据QoS信息,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与无线通信(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对应地设定QoS信息。QoS信息是表示 在无线通信(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中所要求的品质的信息。具体地说,控制 部16在由QoS信息表示的品质比预定品质高的情况下,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 动定时移动。
例如,控制部16可以根据本无线终端10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错误率(例 如,PER: Packet Error Rate),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具体地说, 控制部16在错误率比预定错误率低的情况下,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 动。
例如,控制部16可以根据设置在本无线终端10中的电池12积蓄的电池 余量,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具体地说,控制部16在电池余量比 预定电池余量高的情况下,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另外,理想的是在从启动状态向休眠状态迁移时,控制部16决定下次的 启动定时。即,在从启动状态向休眠状态迁移时,控制部16判定是否使启动 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理想的是控制部16根据当前的移动量来控制下次的移动量。此处,在移 动次数-n时,考虑通过Tprev (n)表示移动量的情况。
例如,根据Tprev (n+l)=C x Tprev (n)来计算下次的移动量Tprev (n+l)。另夕卜, C是常数(例如为2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伴随着移动次数的增加,移动量
12按照以cn"为系数的指数函数增大。
此外,可以通过Tprev (n+l)=F+ Tprev (n)来计算下次的移动量Tprev (n十l)。 另外,F是移动量的增加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伴随着移动次数的增加,移动 量按照以F x n为系数的比例函数增大。
理想的是,规定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的量(以下称为移动量) 的上限。即,理想的是,规定与基准启动定时相比在时间上向前的移动量的上 限、以及与基准启动定时相比在时间上向后的移动量的上限。控制部16在不 超过移动量的上限的范围内,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理想的是,控制部16当在本无线终端10将要进行无线通信之前进行无 线通信的其他无线终端IO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进行了移动时,使启动 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理想的是,控制部16在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 当在启动定时其他无线终端10占有预定无线频带时,使从基准启动定时进4亍 了移动的启动定时返回基准启动定时。 (无线基站的结构)
以下,参照

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结构。图3表示第一实 施方式的无线基站20。
如图3所示,无线基站20具有接收部21、电池余量管理部22、调度管 理部23以及发送部24。
接收部21从各无线终端IO接收无线电波。具体地说,接收部21从各无 线终端10接收数据组。从无线终端IO接收的数据组是包含电池余量数据的数 据组、包含用户数据的数据组、包含电池余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双方的数据组 等。
电池余量管理部22根据电池余量数据,管理各无线终端IO的电池余量。 调度管理部23决定各无线终端10进行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例如,调 度管理部23决定分配给各无线终端10的时隙的基准定时。
另外,考虑调度管理部23对每一无线终端10决定被调度为从休眠状态 向启动状态进行迁移的启动定时的基准启动定时。同样地,考虑调度管理部 23对每一无线终端10决定被调度为从启动状态向休眠状态进行迁移的休眠定
13时的基准休眠定时。
在此,调度管理部23管理各无线终端10进行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此
夕卜,调度管理部23生成表示各无线终端10进行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的调度信 自
例如,调度管理部23根据由接收部21接收的无线电波,取得预定无线 频带的利用状况,根据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决定各无线终端10进行无 线通信的基准定时(基准启动定时以及基准休眠定时)。
例如,调度管理部23可以根据各无线终端10用于无线通信的时间长度 来决定各无线终端10进行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基准启动定时以及基准休眠 定时)。与应该发送给各无线终端10的数据量、应该从各无线终端IO接收的 数据量相对应地决定各无线终端10用于无线通信的时间长度。
例如,调度管理部23可以根据各无线终端10的电池余量来决定各无线 终端IO进行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基准启动定时以及基准休眠定时)。
发送部24向各无线终端10发送无线电波。具体地说,发送部24向各无 线终端10发送数据组。发送给无线终端IO的数据组是包含调度信息的数据组、 包含用户数据的数据组、包含调度信息以及用户数据双方的数据组等。 (启动定时的移动)
以下,参照

第一实施方式的启动定时的移动。图4-图7用于说 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启动定时的移动。以下,A时隙是分配给无线终端10A的 时隙。同样地,B时隙是分配给无线终端10B的时隙,C时隙是分配给无线终 端10C的时隙。
第一,参照图4 (a)以及图4 (b),说明启动定时没有移动的情况。如 图4(a)所示,A时隙 C时隙的开始定时齐聚在基准启动定时。各无线终端 IO在分配给本无线终端IO的时隙中处于启动状态。另一方面,各无线终端10 在不是分配给本无线终端10的时隙中处于休眠状态。
如图4 (b)所示,当无线终端10B的无线通信结束时,B时隙成为空闲 时隙。但是,在B时隙的期间内,无线终端IOA以及无线终端IOC处于休眠 状态,因此无线终端10A以及无线终端10C无法掌握存在空闲时隙的状况。
第二,参照图5 (a)以及图5 (b)说明无线终端10C的启动定时进行移动的情况。图5 (a)与上述的图4 (b)相同。
如图5 (b)所示,无线终端IOC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在时间上向 前移动。另外,移动量是"Tprev"。由此,有效利用伴随无线终端10B的无线 通信的结束而产生的空闲期间。
第三,参照图6(a)以及图6(b),说明无线终端IOA以及无线终端10C 的启动定时进行移动的情况。图6 (a)与上述的图4 (b)相同。
如图6 (b)所示,无线终端IOC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在时间上向 前移动。另外,移动量是"Tcprev"。如此,无线终端IOC能够掌握B时隙是空 时隙的情况。因此,有效利用伴随无线终端10B的无线通信的结束而产生的 空闲期间。
除此以外,无线终端IOA、无线终端IOC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在 时间上向前移动。另夕卜,移动量是"T ev"。由此,有效利用伴随无线终端10C 的启动定时的移动而产生的空闲期间。
第四,参照图7 (a)以及图7 (b),说明使无线终端IOA以及无线终端 IOC的启动定时移动的移动量。图7 (a)与上述的图4 (b)相同。
如图7 (b)所示,无线终端IOC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在时间上向 前移动。无线终端IOA、无线终端10C ^f吏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在时间上 向前移动。在此,第n次的移动量是"TAprev(n),,以及"Tcprev (n)"。另一方 面,第n+l次的移动量是"TAprev (n+l ),,以及"Tcprev (n+l )"。 TAprev ( n+l ),, 以及"Tcprev (n+l)"比"TAprev (n)"以及"Tcprev (n)"大。例如,如上所述, 通过Tprev(n+l)OTprev(n)来计算移动次数=11+1的移动量Tprev( n+l )。由此, 伴随无线终端10B的无线通信的结束而产生成的空闲期间,随着移动次数的 增加而减少。即,有效利用了空闲期间。 (时隙的结构)
以下,参照

第一实施方式的时隙的结构。图8 图11表示第一 实施方式的时隙的结构例。
在第一例中,如图8所示,时隙由从无线终端10向无线终端20的用户 数据("DATA")以及与用户数据对应的应答("ACK")构成。
在第二例中,如图9所示,时隙除了图8所示的结构,还由从无线基站20向无线基站10的用户数据("DATA")以及与用户数据相对应的应答 ("ACK")构成。
在第三例中,如图IO所示,时隙由从无线终端10向无线基站20的轮询 信息("PS-Poll")、针对轮询信息的应答("ACK")、从无线基站20向无线基 站10的用户数据("DATA")以及与用户数据相对应的应答("ACK")构成。 轮询信息是在无线终端10处于休眠状态的期间,无线基准20询问是否取得了 以本无线终端10为目的地的用户数据的信息。
在第四例中,如图11所示,时隙除了图IO所示的结构,还由从无线终 端10向无线终端20的用户数据("DATA")以及与用户数据对应的应答 ("ACK")构成。 (作用及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6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即,因 为启动状态从所调度的定时移动,所以能够有效利用伴随其他无线终端10的 无线通信的结束而产生的空闲期间。此外,由于调度了基准启动定时,所以能 够抑制消耗电力的浪费。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6可以根据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使启 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由此,能够抑制不必要的启动定时的移动,能够 抑制消耗电力。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6可以根据QoS信息,^^启动定时从基准启 动定时移动。由此,可以对应无线通信(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取得无线资 源的有效利用和消耗电力增大的平衡。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6可以根据本无线终端IO进行的无线通信 的错误率(例如,PER: Packet Error Rate),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由此,能够抑制不必要的启动定时的移动,能够抑制消耗电力。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6可以根据设置在本无线终端10冲的电池 12积蓄的电池余量,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由此,能够取得无线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消耗电力增大的平衡。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6可以根据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进行 移动的次数(以下称为移动次数),控制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的量(以下称为移动量)。由此,伴随其他无线终端10的无线通信的结束而产生的 空闲期间,随着移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即,能够有效利用空闲期间。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决定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的量(以 下称为移动量)的上限。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启动定时的移动妨碍无线资源的 有效利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在本无线终端IO将要进行无线通信之前进行无线 通信的其他无线终端IO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进行了移动时,控制部16 可以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由此,能够有效利用伴随其他无线终端 10的启动定时的移动而生成的空闲期间。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6可以在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进行了 移动的情况下,当在启动定时其他无线终端10占有预定无线频带时,使启动 定时返回基准启动定时。由此,能够抑制在没有产生空闲期间的情况下,维持 不必要的启动定时的移动。 (其他实施方式)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a不应该理解为构成该^^开内容的 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限定本发明。根据该公开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 明了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20对每一无线终端10决定各无线终端10 进行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即、基准启动定时)。无线基站10从无线基站20 取得基准启动定时。但是,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在情况1中,代表无线终端对每一无线终端10决定各无线终端10进行 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即,基准启动定时)。代表无线终端是多个无线终端10
中的某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作为代表无线终端发挥功能的无线终端
10从代表无线终端取得基准启动定时。另外,作为代表无线终端发挥功能的 无线终端10在本无线终端10内自主地取得基准启动定时。例如,无线终端 10可以取得随机设定的基准启动定时,也可以取得与预定无线频带的空闲状
况相对应^殳定的基准启动定时。
在情况2中,各无线终端10可以自主地决定本无线终端10进行无线通 信的基准定时(即,基准启动定时)。即,各无线终端IO在本无线终端10内
17自主地取得基准启动定时。
另外,理想的是,在情况1以及情况2中,根据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 况来决定无线终端10进行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即,基准启动定时)。
此外,理想的是,在情况1以及情况2中,根据各无线终端IO用于无线 通信的时间长度来决定无线终端10进行无线通信的基准定时(即,基准启动 定时)。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终端,具有在由无线基站以及多个无线终端构成的、使用预定无线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接口,该无线终端的特征在于,具有控制部,其控制将所述无线接口的电源接通的启动状态和将所述无线接口的电源断开的休眠状态的切换;以及取得部,其取得基准启动定时,该基准启动定时被调度为从所述休眠状态向所述启动状态进行迁移的启动定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从所述无线基站取得所述基准启动定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从代表无线终端取得所述基准启动定时,该代表无线终端是多个所述无线终端中的某一个无线终端。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在本无线终端内自主取得所述基准启动定时。
5. 根据权利要求2-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来决定所述基准启动定时。
6. 根据权利要求2-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根据用于无线通偉的时间长度来决定所述基准启动定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监视部,其在所述启动状态下,监一见所述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预定无线频带的利用状况,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 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在本无线终端进行的无线通信中设定的QoS信息,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根据本无线终端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错误率,使所述启动定时 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电池,其积蓄对所述无线接口提供的电力,所述控制部根据在所述电池中积蓄的电力的余量,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 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移动量,该移动量是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进行移动的量,所述控制部根据当前的移动量,控制下次的移动量。
12. 根据权利要求8-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规定了移动量的上限,该移动量是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进行移动的量,所述控制部在不超过所述移动量的上限的范围内,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 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13. 根据权利要求8-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启动定时其他无线终端占有所述预定无线频带时,所述控制部
14. 4艮据权利要求8-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本无线终端将要进行无线通信之前进行无线通信的其他无线终端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启动 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15. —种无线通信系统,由无线基站以及具有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 信的无线接口的多个无线终端构成,使用预定无线频带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 在于,具有控制部,其控制将所述无线接口的电源接通的启动状态和将所述无线接口 的电源断开的休眠状态的切换;以及设定部,其设定基准启动定时,该基准启动定时被调度为从所述休眠状态向所述启动状态进行迁移的启动定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16. —种无线通信方法,在由无线基站以及具有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无线 通信的无线接口的多个无线终端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预定无线频带进 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步骤控制将所述无线4妻口的电源接通的启动状态和将所述无线接口的电源断 开的休眠状态的切换;设定基准启动定时,该基准启动定时被调度为从所述休眠状态向所述启动 状态进行迁移的启动定时;以及使所述启动定时从所述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消耗电力降低的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无线终端(10)具有与无线基站(20)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接口(11)、控制将无线接口(11)的电源接通的启动状态和将无线接口(11)的电源断开的休眠状态之间的切换的控制部(16)。无线终端(10)取得基准启动定时,该基准启动定时被调度为从休眠状态向启动状态进行迁移的启动定时。控制部(16)使启动定时从基准启动定时移动。
文档编号H04W72/12GK101562872SQ200910132040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
发明者乔尔·威德默, 五十岚圭, 伊玛·埃德, 山田晓, 路易斯·洛尤拉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