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和肩部衬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667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和肩部衬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肩部衬垫的成像装置,其在拍摄期间通过所述成 像装置的自重而抑制姿态的改变,并且涉及所述肩部衬垫。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文献No. 2-215281公开了这种成像装置的相关技 术的实例。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文献No. 2-215281公开了一种照相机支撑 设备,本专利申请人之前就此已经提交了专利申请。根据日本未审查专利 申请文献No. 2-215281所述的照相机支撑设备包括肩部衬垫,其连接到 照相机主体的底部;和胸部衬垫,其通过臂以可转动方式连接到所述肩部 衬垫。所述照相机支撑设备还包括设置在肩部衬垫中的凹陷,所述胸部衬 垫可以通过所述臂的转动容纳在其内。
根据具有此种构造的照相机支撑设备(下称第一相关技术实例),希 望可以通过容纳胸部衬垫而不会造成干扰、并且例如在镜头倾斜向下指向 的拍摄期间使用肩部衬垫而将照相机扛在肩上,从而容易操作照相机。
日本未审查实用新型申请文献No. 59-114542公开了成像装置的相关 技术的第二实例。日本未审查实用新型申请文献No. 59-114542公开了一 种摄像机,其包括可以根据使用状态而移动的肩部搁架。在根据日本未审 査实用新型申请文献No. 59-114542所述的摄像机中,具有支撑腿的肩部 搁架连接到主体的底部从而可以前后移动。
根据具有此种构造的摄像机(下称第二相关技术实例),摄像机主体 可以放在肩上,而肩部搁架被移动到靠近摄像机主体的重心,从而希望例 如在拍摄期间提高稳定性、减轻手上的负担和稳定地执行操作。
日本未审査实用新型申请文献No. 59-166564公开了成像装置的相关 技术的第三实例。日本未审查实用新型申请文献No. 59-166564公开了一种磁带录像机,录像机可以一体地或者分开地安装在其上。在根据日本未
审査实用新型申请文献No. 59-166564所述的磁带录像机中,容纳部分设 置在磁带录像机外壳的底部,并且肩部搁架构件被连接为绕着连接在容纳 部分后部附近的轴可水平转动,从而可以容纳肩部搁架构件。
根据具有此种构造的磁带录像机(下称第三相关技术实例),希望例 如在未使用期间,不会出现干扰,并且肩部搁架构件从磁带录像机合适地 縮回,以防止磁带录像机掉落,并且例如在磁带录像机拍摄时用作肩部搁 架。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第一和第二相关技术实例的成像装置放在用户的肩上。从 而,肩部衬垫较大并且整个装置尺寸增大,较为不利。第三相关技术实例 中的肩部搁架构件由U形杆状构件形成。从而,所述肩部搁架构件较宽并 且整个装置尺寸增大,也较为不利。
本发明人意识到在相关技术的成像装置中,肩部衬垫较大并且整个装 置尺寸也增大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具有前部和后部的主体, 和安装到所述主体的前部上的镜头。所述主体包括形成于所述后部上的 斜坡,所述斜坡相对于所述后部的底表面向上倾斜并与所述后部的底表面 连续。肩部搁架可以设置到所述主体的斜坡上。
实现了一种具有相当简单的构造的成像装置,其包括在主体的后部 中,相对于所述主体的后部的底表面向上倾斜的斜坡。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整体 构造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 使用状态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侧视
5图。
图4是表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 操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
手柄和电子取景器的前视透视图。
图7是表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 手柄和电子取景器的后视透视图。
图8是表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 手柄和电子取景器的底部的前视透视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姿态调 节机构,其中图9A是立体图,图9B是前视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姿态 调节机构,其中图10A是拨杆和螺纹轴的分解立体图,图IOB是其前视 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姿 态调节机构的仰视图。
图12以横截面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 例的摄像机的姿态调节机构的主要部件,其中图12A是描述未锁定状态的 视图,图12B是描述锁定状态的视图。
图13是表示加载部件正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 的摄像机的姿态调节机构脱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姿 态调节机构的轴承构件、垫片和衬垫的视图。
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姿 态调节机构的臂、滑动轴、轴承构件和轴承环的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姿态调 节机构的加载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肩 部衬垫由摄像机主体所支撑的状态的视图。
图1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肩 部衬垫的分解视图。
图19是表示容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 的肩部衬垫时的锁定状态的视图。
图20是表示容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
的肩部衬垫时的未锁定状态的视图。
图2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肩 部衬垫的锁定状态和未锁定状态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肩部 衬垫的轴形构件和鞘形构件的横截面形状的实例,其中,图22A是第一实 例的横截面视图,图22B是第二实例的横截面视图,图22C是第三实例的 横截面视图,图22D是第四实例的横截面图。
图2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颊 部衬垫的分解视图。
图2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颊 部衬垫的支撑轴的横截面图。
图2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颊部 衬垫的下部支撑架的主要部件,其中图25A是轴支撑件的平面视图,图 25B是锁定部件的展开视图。
图2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颊 部衬垫的颊部板轴向滑动的状态的视图。
图2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颊 部衬垫的颊部板打开和关闭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到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实例。具体地,图1是 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摄像机的外观立体图。图
72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摄像机的使用状态的视图。图3和4是摄像机的侧
视图。图5是同一摄像机的后视图。
图1到5中示出的摄像机1是数字摄像机,使用半导体记录介质作为
信息记录介质。摄像机1使用成像元件将镜头装置输入的物体的光学图像 转换成电信号,并将所述图像记录在内建的半导体记录介质或外部的半导 体记录介质上,或者在例如取景器的显示器上显示图像。成像元件的实例
包括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未示出的液晶显示器、有机场致发光显 示器等可以作为显示器并可与取景器结合使用。
在此实例中示出的摄像机1可用于任何商业或家庭应用场合。根据本 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不限制于此实例中的数字摄像机,并且不仅可以用 于模拟摄像机,还可用于例如电视摄像机、静止照相机或监视照相机的其 它成像装置。信息记录介质不限制于此实例中示出的半导体记录介质。具 体地,其可以使用盘形记录介质,例如可记录光盘——例如DVD或CD-ROM、磁光盘或磁盘,或使用带形记录介质,例如磁带等。
摄像机1包括摄像机主体2、镜头装置3、前述成像元件(未示出) 和示出取景器的具体实例的电子取景器4。摄像机主体2示出成像装置主 体的具体实例,并由前表面开口的中空壳体形成。控制单元(未示出)内 建于摄像机主体2内,并且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装置和机构(例如镜头装置 3和成像元件(未示出))的驱动,从而执行预定操作。摄像机主体2的 前表面具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镜头装置3的接口,并且成像元件(未 示出)设置在所述接口的大体上中心处。成像元件的受光表面指向物体, 安装在摄像机主体2上的镜头装置3的光轴与受光表面的大体上中心处大 致重合。
镜头装置3具有多个镜筒;由多个透镜一起形成的成像镜头;以及 使预定镜筒沿着光轴移动的镜头驱动部件。所述多个镜筒可以相对转动和/ 或沿着光轴相对移动,并且所述多个透镜连接到所述多个镜筒上。通过所 述镜头驱动部件的致动,而使得预定镜筒转动或沿着光轴移动,从而调节 成像镜头,因而可执行自动对焦、变焦等。对入射到成像镜头中的光进行 调节的镜头罩5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镜头装置3的前部。手柄6连接到摄像机主体2的上部,所述手柄在沿着镜头装置3的光
轴的方向的纵向上延伸。电子取景器4由手柄6的前部支撑,可通过姿态 调节机构7调节姿态和位置。下面将详细描述手柄6和姿态调节机构7。
握持摄像机主体2的握持部件8设置在摄像机主体的一个侧面上(在 此实例中为右侧面)。握持部件8固定到设置在摄像机主体2上的握持平 台9的侧面从而横向地突出,并且其尺寸和形状适于一手握持。使镜头装 置3縮放的縮放按钮10设置在握持部件8的上表面的大体中心处。而且, 安全带11连接到握持部件8从而支撑紧握握持部件8的用户的手,并防止 摄像机主体2掉落。
如图3和4所示,操作摄像机1的许多操作按钮12设置在摄像机主体 2的另一个侧面上(在此实例中为左侧面)。尽管在摄像机主体2的右侧 面上也设置操作按钮12,但是右侧面上的操作按钮不如左侧面上的操作按 钮多,这是因为用户的右手主要用于握持摄像机主体2。操作按钮的实例 包括多种功能按钮,例如电源按钮、记录按钮、回放按钮、快进按钮、回 退按钮和快门按钮。
摄像机主体2的后部2a向上倾斜,与安装有镜头装置3的摄像机主体 2的前部相对。具体地,摄像机2的底表面14形成为大致水平,并且下部 斜坡15从底表面14的后部向上弯曲从而到达摄像机主体2的后表面。下 部斜坡15形成摄像机1的肩部搁架。尽管肩部搁架15可以如上所述是摄 像机主体2的下部斜坡15,但在此实例中,肩部搁架15也可以通过利用 连接到摄像机主体2从而可以前后移动的肩部衬垫16而形成。下面将详 细描述肩部搁架15。
并且,如图5所示,摄像机主体2的后表面具有上部斜坡17,所述斜 坡17与斜坡15的上部连续并倾斜从而向前变向。朝向握持部件8的上部 斜坡的一侧具有电池容纳部分21,电池2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其内。 颊部衬垫22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到摄像机主体2的与电池容纳部分21相 反的后表面的一侧。下面将详细描述颊部衬垫22。
图6是表示手柄6和电子取景器4的前上方的倾斜立体图。图7是表 示手柄6和电子取景器4的后上方的倾斜立体图。图8是表示手柄6和电子取景器4的前下方的倾斜立体图。
如图6到8所示,手柄6具有握持部分6a;与握持部分6a的前部
连续的轴承容纳部分6b;麦克风容纳部分6C;端子容纳部分6d;和设置
为从握持部分6a的两个边缘向下突出的前腿6e和后腿6f。手柄6的握持 部分6a由杆形部件形成,其尺寸和长度适于用户握持。轴承容纳部分6b 与握持部分6a的前侧连续,并且麦克风容纳部分6c与轴承容纳部分6b的 前侧连续。端子容纳部分6d与轴承容纳部分6b横向连续。轴承容纳部分 6b、麦克风容纳部分6c、端子容纳部分6d分别具有中空的空间。
轴承容纳部分6b容纳配线板和姿态调节机构7的轴承,配线板上安 装有各种操作按钮(未示出),并且各种操作按钮从预定的孔中暴露。而 且,麦克风(未示出)内建在麦克风容纳部分6c中。麦克风容纳部分6c 具有前表面开口、左侧面和右侧面开口以及底表面开口,并且所述开口由 网状材料覆盖,声波可以穿过所述网状材料。端子容纳部分6d容纳用于 电连接到其它电子器件(例如电视接收机、DVD刻录机或图像编辑设备) 的连接端子(见图1)。
手柄6通过旋紧前腿6e和后腿6f而固定到摄像机主体2。连接到手柄 6的姿态调节机构7具有如图8所示的构造。具体地,姿态调节机构7具 有臂31、滑动轴32、轴承33和加载部件34。电子取景器4连接到臂 31,并且滑动轴32设置为与臂31形成为一体。滑动轴32由轴承33支 撑,并且加载部件34将预定载荷施加在滑动轴32和轴承33之间从而为滑 动轴32提供预定的摩擦阻力。
图9A、 9B、 IOA、 IOB和11是示出姿态调节机构7的视图。图12是 表示姿态调节机构7的紧固螺纹部件的横截面图。图13是表示加载部件 34与姿态调节机构7的滑动轴32分离的状态的视图。图14是表示姿态调 节机构7的轴承构件35的视图。图15是示出臂31、轴承构件35等的分 解立体图。图16是示出加载部件34等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5所示,姿态调节机构7的臂31由片形构件形成,该构件具有 类似眼镜架的平面形状。滑动轴32的一个边缘与臂31的一个表面的一个 眼部件的大体中心处连续,并且滑动轴32的轴心线设定为大致垂直于臂
1031的平面。用于束线通过的第一凹陷36a设置在臂31的与连接到滑动轴 32的表面相反的第一表面上。也用于束线通过的第二凹陷36b设置在臂 31的连接到滑动轴32的第二表面上,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
第一凹陷36a具有设置在臂31的一个眼部件中的圆形部件和从所述圆 形部件延伸到另一眼部件的方形部件。第二凹陷36b具有设置在另一眼部 件中的圆形部件和从所述圆形部件延伸到所述一个眼部件的方形部件。所 述两个方形部件设置为在位置上彼此重叠,并且彼此之间通过第一连通孔 37a连通。而且,臂31的第一表面具有安装凹陷38以固定电子取景器4 的壳体。安装凹陷38与第二凹陷36b通过第二连通孔37b连通。
因而,将电子取景器4的电路板电连接到摄像机主体的电路板的束线 被插入到滑动轴32的通孔32a中并縮回到第一凹陷36a。该束线可以穿过 第一连通孔37a并縮回到第二凹陷36b,并且还被插入到第二连通孔37b 并连接到电子取景器4的电路板。第一凹陷36a和第二凹陷36b由封闭盖 39关闭使得束线不会暴露。
滑动轴32由中空筒形的轴形成,并且由轴承构件35的轴承42支撑从 而可以转动和轴向移动。然而,加载部件34连接到滑动轴32,使得滑动 轴32可以转动并在如下所述的预定范围内轴向移动。轴承构件35由筒形 轴43以及与筒形轴43形成为一体的基部44形成。轴承环45A和45B安 装在筒形轴43的两个轴向边缘上,并且滑动轴32由筒形轴43通过两个轴 承环45A和45B支撑为可以转动。轴承42由筒形轴43和两个轴承环45A 和45B形成。
如图12A、 12B和13所示,筒形轴43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耳46。 径向穿透的螺纹孔46a设置在凸耳46中,并且紧固螺钉47旋入到螺纹孔 46a中。紧固螺钉47具有旋入凸耳46的螺纹孔46a中的螺杆轴48;和 与螺杆轴48 —体地转动的拨杆49。拨杆49具有用作止挡件的突出部 49a。凸耳46具有与突出部49a相对应的弓形突出部容纳部分46b。因 此,紧固螺钉47可以转到这样一个位置在此位置,突出部49a与突出部 容纳部分46b的一个边缘表面接触。
如图12A、 12B和14所示,垫片51插入到凸耳46的螺纹孔46a中。衬垫52安装在垫片51的与紧固螺钉47相对的一侧上。衬垫52具有定位 突出部52a,该定位突出部配合在螺纹孔46a中用于定位。衬垫52放在形 成于两个轴承环45A和45B之间的空间中。垫片51与紧固螺钉47的螺杆 轴48的尖端接触,并且螺杆轴48的紧固力通过垫片51传递到衬垫52。
衬垫52被压到滑动轴32的外周,并且滑动轴32的转动受到由于紧固 螺钉47的紧固力而在衬垫52和滑动轴32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的控制。具 体地,当紧固螺钉47对垫片51的压力被解除以允许衬垫52从滑动轴32 分离时,如图12A所示,衬垫52和滑动轴32之间的摩擦阻力消失,并且 滑动轴32容易转动并轴向滑动。
相反,通过将紧固螺钉47转动到一侧从而通过使紧固螺钉47紧固而 将垫片51和衬垫52挤压到滑动轴32,在衬垫52和滑动轴32之间产生摩 擦阻力,如图12B所示。因而,滑动轴32的转动和轴向滑动变得困难。 通过使得紧固螺钉47紧固到最大程度,滑动轴32被锁定在其姿态得以维 持的位置。
如图15所示,轴承构件35的基部44由片形构件形成,其尺寸足以表 现出将轴承42固定到手柄6的足够强度。基部44具有设置在宽度方向两 侧的固定部件44a和44a以及设置在固定部件44a和44a之间的槽44b (gutter)。每个固定部件44a具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被冲孔为将轴 承构件35拧到手柄6。槽44b形成为具有与加载部件34的转动相对应的 弓形横截面。轨道54设置在槽44b的设置有筒形轴43的那侧的表面的近 似宽度中心处。轨道5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筒形轴43的延伸方向。
轴承构件35的轨道54限制加载部件34的转动,从而允许加载部件 34仅在轨道54延伸的方向上运动。轨道54形成为突出部,其具有带角度 的横截面(在此实例中,为方形),并且设置在加载部件34的基部构件 55中的引导槽65与轨道54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
如图16所示,加载部件34具有基部构件55、转动限制轴56、摩擦 弹簧57 (弹性构件的一种具体实例)、第一垫片58、第二垫片59、转矩 承受环60和开口环61。基部构件55防止加载部件34转动并沿滑动方向 对其进行引导。基部构件55由基部环63和引导块64形成,基部环63形成为近似环面形状,引导块64与基部环63以保持基部环63的外周的方式 组合并固定。引导槽65设置为从引导块64径向向外,从而与轨道54以可 滑动的方式接合。滑动轴32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基部环63的中心孔 63a中。
用于基部环63的材料优选地例如是不锈钢(例如SUS304);但是, 其它金属材料例如钢也可使用。用于引导块64的材料优选地例如是POM (聚醛树脂);但是,显然其它工程塑料也可使用。
第一垫片58设置在基部构件55的第一表面上,第二垫片59设置在另 一表面上。第一垫片58和第二垫片59分别形成为环形构件,并用于减小 基部构件55和滑动轴32之间产生的滑动阻力。然而,第一垫片58还用作 使电子取景器4接地的构件。因此,第一垫片58具有两个径向向外突出 的接地片58a。两个接地片58a弯曲成近似为V形以具有合适程度的弹 性,并且其尖端可以与轴承构件35的基部44滑动接触。
摩擦弹簧57设置在第一垫片58的与基部构件55相反那侧。通过将环 形片簧弯曲成波纹状而形成摩擦弹簧57,从而使其具有弹性,并且加载部 件34的载荷由摩擦弹簧57的弹力所产生。用于与第一垫片58点接触的滑 动突出部66设置在摩擦弹簧57的突出侧上彼此对角相对的两个位置。而 且,用于定位的钩件57a和57a沿着与摩擦弹簧57的滑动突出部66和66 垂直的方向设置在两个位置中。
用于第一垫片58和第二垫片59的材料优选地例如为不锈钢(例如 SUS304CSP);但是,其它弹性材料例如弹簧钢也可使用。用于摩擦弹簧 57的材料优选地例如是弹簧钢;但是,其它弹簧材料也可使用。
加载部件34的转动限制轴56由具有中心孔56a的筒形构件形成,束 线插入在中心孔56a中。轴56配合并且固定到滑动轴32的开口边缘。转 动限制轴56具有两个在其外周径向向外突出的止挡件68A和68B。这两 个止挡件68A和68B限制了转动限制轴56的转动角。转动限制轴56朝向 一侧转动时, 一个止挡件68A与设置在轴承构件35的基部44中的轨道54 的一个侧表面接触;当轴56朝向另一侧转动时,另一个止挡件68B与轨 道54的另一个侧表面接触。因此,转动限制轴56在360度减去轨道54的宽度后所获得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凹口 71设置在两个止挡件68A和68B中的每一个止挡件的周向边缘 之间。设置在滑动轴32的开口边缘的两个销子69与凹口 71接合。两个销 子69与两个凹口 71在装配期间接合,使得转动限制轴56与滑动轴32 — 体地转动。而且,两个止挡件68A和68B具有凹口 56b,摩擦弹簧57的 两个钩件57a和57a与这两个凹口 56b接合。摩擦弹簧57相对于转动限制 轴56定位,并且通过使得两个钩件57a和57a与两个凹口 56b接合而与轴 56—体地转动。
如图13所示,摩擦弹簧57和基部构件55安装在转动限制轴56的两 个止挡件68A和68B的一侧,并且两个止挡件68A和68B的另一侧配合 到滑动轴32的开口边缘。具体地,摩擦弹簧57、第一垫片58、基部构件 55、第二垫片59以及转矩承受环60依次安装在转动限制轴56的一侧,并 且由位于其外侧的开口环61所保持。从而,转动限制轴56的一侧具有周 向连续的环形沟槽72,开口环61配合在该环形沟槽72中。
转矩承受环60由几乎与第二垫片59 —样大的环形构件形成,并具有 径向向内突出的定位突出部60a。与定位突出部60a相对应的轴凹口 56c 设置在转动限制轴56的一个边缘上。通过定位突出部60a与轴凹口 56c的 接合,转矩承受环60与转动限制轴56 —体地转动。基部构件55等组装到 转动限制轴56,从而形成将载荷施加在轴承42和滑动轴32之间以产生摩 擦阻力的加载部件34。用于转矩承受环60的材料优选地例如为不锈钢 (例如SUS304);但是,显然其它金属材料例如钢也可使用。
图13是表示加载部件34正在装配到由轴承构件35的轴承42支撑的 滑动轴32的状态的视图。加载部件34的转动限制轴56的一侧配合在滑动 轴32的开口边缘中。然后,如图9A和9B所示,已配合的部件由固定螺 钉73拧紧。因此,加载部件34固定到滑动轴32。这里,设置在加载部件 34的基部构件55中的引导槽65与轴承构件35的轨道54接合。
因此,通过将轴承42的紧固力解除,滑动轴32以及与该轴一体的臂 31由轴承构件35的轨道54所引导,从而可以轴向笔直地移动滑动轴32 而不使滑动轴32转动。图9A和9B示出滑动轴32縮回到容纳部分并且臂
1431移动到最靠近摄像机主体的状态。另一方面,图IOA和IOB示出滑动 轴32从容纳部分縮回并且臂31移动到离摄像机主体最远的状态。
这里,可以通过调节轴承42的紧固螺钉47的紧固力而调节对于移动 滑动轴32可能必需的力的大小。滑动轴32的突出位置(突出量)可以被 设定在图9A和9B中示出的位置以及图IOA和10B中示出的位置之间的 范围内的任一位置。
在解除轴承42的紧固力后,可以通过使臂31绕着作为转动中心的滑 动轴32转动而使臂31转动。图11是表示臂31的转动的视图,其中臂31 可以转动,而不使滑动轴32轴向移动。这里,臂31的转动量受到设置在 加载部件34中的转动限制轴56和轨道54的限制。具体地,如图11所 示,臂31可以设定在由实线表示的角位置和由双点划线表示的角位置之 间的范围内的任一位置。
这里,由设置在加载部件34中的摩擦弹簧57 (图16)将恒定载荷轴 向地施加到滑动轴32。为此,为了转动臂31,可能必需克服摩擦弹簧57 的弹力而转动滑动轴32。可以通过设定摩擦弹簧57的弹力合适地大于电 子取景器4的自重等,而防止臂31的基于电子取景器4的自重等的转动。 因而,即使在紧固螺钉47施加到滑动轴32的紧固力被解除的状态,臂31 也可以保持在任一姿态。因此,用于松开紧固螺钉47的手随后可用于将 力施加到电子取景器4而改变其姿态,并且电子取景器4的姿态可以由一 手通过单触式操作简单地调节。
用于摄像机主体2、手柄6和轴承构件35的材料优选地例如是镁合 金;但是,显然不仅可使用其它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也可使用具有高强 度的工程塑料。用于臂31和滑动轴32的材料优选地例如是铝合金;但 是,显然不仅可以使用其它金属材料,也可使用具有高强度的工程塑料。 用于垫片51和螺杆轴48的材料优选地例如为不锈钢(例如SUS304); 但是,其它金属材料例如钢也可使用。
用于轴承环45A和45B的材料优选地例如是POM (聚醛树脂);但 是,其它工程塑料也可使用。用于紧固螺钉47的拨杆49的材料优选地例 如是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但是,其它工程塑料也可使用。用于衬垫52的材料优选地例如是诸如硅橡胶或丙烯酸橡胶的橡胶材料;但 是,其它软工程塑料等也可使用。
如图6和7所示,电子取景器4连接到臂31的尖端。电子取景器4设 置在从镜头装置3的光轴向上倾斜的位置,并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臂 31。电子取景器4形成为包括壳体75、筒形轴76和取景接目罩77。例如 液晶显示器或有机场致发光显示器的显示器容纳在壳体75中。其内具有 一个或多个透镜的筒形轴76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壳体75从而覆盖显示 器。取景接目罩77安装在筒形轴76的后端部。
图17到22是表示肩部衬垫16及其支撑结构的视图。具体地,图17 是表示肩部衬垫16由形成摄像机主体2的一部分的后部支撑架80所支撑 的状态,图18是肩部衬垫16的分解立体图。后部支撑架80形成摄像机主 体2的后框架,包括前表面80a、上表面80b、上斜坡80c、下斜坡80d和 底表面80e,如图17所示,并总体上形成为五边形框架材料。
后部支撑架80的前表面80a形成将摄像机主体2的纵向中部分割开的 隔板。上表面80b的在手柄6的朝向摄像机主体2那侧的纵向中部与前表 面80a的上边缘连续。上表面80b向上弯曲形成为弓状,并且上斜坡80c 的上边缘与上表面80b的上部连续。电池容纳部分21设定在上斜坡80c外 侧。颊部衬垫22水平地连接到电池容纳部分21。下斜坡80d的上边缘与 上斜坡80c的下边缘连续。肩部衬垫16连接在电池容纳部分21的外侧。 而且,底表面80e的后部与下斜坡80d的下边缘连续。
后部支撑架80的底表面80e形成为水平地延伸的水平表面。下斜坡 80d形成于摄像机主体2的后部2a中,作为相对于底表面80e向上倾斜并 且与底表面80e连续的斜坡。颊部衬垫22与用户的颊部接触,设置在与下 斜坡80d的上部连续的上斜坡80c上,使得与颊部接触的颊部衬垫22的姿
态可以根据相对于颊部的角度的不同而改变。
如图17到21所示,肩部衬垫16形成为包括衬垫构件81、轴形构件 82、盖板84、滑动板85和鞘形构件86。衬垫构件81具有近似四边形 的基板88、将基板88的朝向肩部搁架的前表面覆盖的袋形盖89;以及固 定到从基板88的上边缘向上突出的突出部88a的钩件91。如图21所示,例如高柔性软塑料或橡胶弹性材料的衬垫材料92容纳在袋形盖89中。钩 件91由具有合适柔性的橡胶柔性材料形成。抵靠部件93由基板88、袋形 盖89和衬垫材料92形成。
通过使肩部衬垫16的抵靠部件93的前表面能够推靠住用户的肩部而 使用抵靠部件93,抵靠部件93主要用来允许摄像机1的重量部分地作用 在肩部上以保持摄像机1处于预定姿态。另一方面,钩件91钩在用户肩 部上,主要用来防止摄像机1从肩部滑落。轴形构件82的一个轴向边缘 固定到抵靠部件93的后表面。
轴形构件82由轴94和固定到轴94的一个轴向边缘的固定板95形 成,轴94通过将各自具有C形横截面的三条杆94a、 94b和94c彼此连接 而一体地形成。三条杆94a、 94b和94c设置为形成三角形。上杆94a由第 一连接件94d连接到左下杆94b,上杆94a由第二连接件94e连接到右下 杆94c。因此,轴94总体上形成三角形,并且三条杆94a、 94b和94c分 别在同一方向开口。
轴94的一个边缘表面形成为倾斜表面,并具有与下斜坡80d的倾斜 角度相等的角度。固定板95与轴94的倾斜表面形成为一体。轴形构件82 通过将固定板95由固定螺钉拧紧到基板88而固定到衬垫构件81。而且, 将轴形构件82锁定的第一锁槽96a和第二锁槽96b设置在轴94的上表面 上的两个轴向位置。第一锁槽96a设置为更靠近固定板95并用于在待容纳 的肩部衬垫16已经被推入的状态中进行锁定。第二锁槽96b设置为离固 定板95较远并用于在肩部衬垫16己经縮回的状态中进行锁定。
盖板84连接到后部支撑架80的下斜坡80d从而覆盖摄像机主体2的 后表面的下部。盖板84的大体上中心处具有通孔97,通孔97的形状与轴 94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滑动支撑件98设置在盖板84内侧以围绕通孔 97。滑动板85由滑动支撑件98支撑为可以竖直滑动。滑动板85的大体中 心处具有通孔99,通孔99的形状与轴94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衬垫材料 101连接到通孔99的上部以保护第一锁槽96a和第二锁槽96b。
滑动板85总是由螺旋弹簧(未示出)向下偏置。在正被向下偏置的 状态中,安装在滑动板85的通孔99上的衬垫材料101与轴形构件82的第
17一锁槽96a或第二锁槽96b接合,如图19和21所示。由于滑动板85由比 轴形构件82的材料更硬的材料形成并总是由弹簧沿接合方向偏置,所以 衬垫材料101用于防止滑动板85切入锁槽96a和96b。
图19示出滑动板85与第一锁槽96a接合的状态。该状态对应于图3 的状态,其中肩部衬垫16最靠近摄像机主体2。另一方面,图20示出允 许滑动板85向上滑动从而与第一锁槽96a解除接合的(未锁定)状态。图 21示出滑动板85与第二锁槽96b接合的状态。该状态对应于图4的状 态,其中肩部衬垫16移动到离摄像机主体2最远。
滑动板85由用户手动操作。从而,向下突出的操作件102设置为与 滑动板85形成为一体。用于操作件102通过的凹口 103设置在盖板84的 下部中对应于操作件102。操作件102的尖端穿过凹口 103暴露于摄像机 主体2外侧,使得可以从外侧操作滑动板85。
轴94穿过盖板84的通孔97和滑动板85的通孔99,并由固定到摄像 机主体2的鞘形构件86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鞘形构件86由可竖直分开 的上支撑架104和下支撑架105—起形成,如图22A所示。通过将上支撑 架104和下支撑架105彼此叠置,轴形容纳部分106形成于上支撑架104 和下支撑架105之间,轴形容纳部分106是由具有与轴94相对应的形状和 尺寸的空间所形成的筒形。如图n所示,鞘形构件86拧紧并固定到后支 撑架80。
如图22A中示出的实例所示,可通过设置轴形构件82的轴94使得分 别具有C形横截面的三条杆94a、 94b和94c形成三角形,从而形成宽度 更小而强度更大的抗扭转结构。因此,轴形构件82可具有对倾斜地施加 的外力提供抵抗的更大强度,并且肩部衬垫16的扭转得以有效地抑制。 在此实例中,肩部衬垫16设置在两个设定位置中的任一位置;但是,显 然,也可将其放在三个或以上的设定位置中的任一位置。
用于轴形构件82和鞘形构件86的材料优选地是含有玻璃的PC+ABS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但是,其它工程塑料也可使 用。用于盖板84的材料优选地是ABS;但是,其它工程塑料也可使用。 用于基板88和滑动板85的材料优选地例如是不锈钢(例如SUS304);但是,其它金属材料例如钢也可使用。
图22B、 22C和22D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形构件的另一实例。 通过将各自具有C形横截面的四条杆110a、 110b、 110c和110d设置为形 成梯形,而形成图22B中示出的轴形构件110。鞘形构件112由上支撑架 113和下支撑架114形成,鞘形构件112具有轴形容纳部分111,轴形容纳
部分111由具有与轴形构件iio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空间形成。
图22C中示出的轴形构件120通过将四个圆柱设置为十字形而形成。 鞘形构件122由横截面形状相同的上支撑架123和下支撑架124形成,鞘 形构件122具有轴形容纳部分121,轴形容纳部分121由具有与轴形构件 120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空间形成。图22D中示出的轴形构件 130通过将六个圆柱设置为正六边形而形成。鞘形构件132由上支撑架 133和下支撑架134形成,鞘形构件132具有轴形容纳部分131,轴形容纳 部分131由具有与轴形构件130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空间形成。
即使轴形构件和鞘形构件具有如图22B、 22C和22D中示出的横截面 形状,也可实现与前述实例中相同的效果,并且也可在臂的宽度减小的情 况下增大抗扭转强度。
鞘形构件86 (112、 122、 132)形成具有筒形的容纳构件。轴形构件 82形成以可滑动的方式配合在所述筒形中的轴。
图23到27是表示颊部衬垫22的构造和动作的视图。颊部衬垫22形 成为包括颊部板140、支撑轴141、下支撑架142、上支撑架143和螺旋弹 簧144 (弹性构件的一种具体实例)。
如图23所示,颊部板140由颊部搁架146和筒形轴147形成,在拍摄 期间颊部搁架146与用户的颊部接触,筒形轴147与颊部搁架146的一侧 设置为一体。颊部搁架146由具有突出曲面的片形部件形成,与颊部接 触。大弓形斜面146a设置在其下部的一个角落,使得颊部搁架146可以与 用户的颊部平滑地接触。筒形轴147设置为沿着颊部搁架146的与斜面 146a相反的一个侧边缘沿轴向延伸。筒形轴147具有穿过其轴心的通孔 148。
如图23和24所示,筒形轴147的上边缘设定为低于颊部搁架146的上边缘;但是,设置了退刀槽149以允许相对于上支撑架143转动。因 此,筒形轴147的上边缘在比颊部搁架146的高度低的高度向上以圆柱形 方式突出。具有增大的孔尺寸的弹簧容纳部件148a设置在轴向地穿过筒形 轴147的通孔148的上部中。螺旋弹簧144以沿膨胀和收縮的方向受挤压 的状态容纳在弹簧容纳部分148a中,并且支撑轴141在螺旋弹簧144内穿 过。
径向向外突出的止挡突出部151设置在筒形轴147的下外周上。止挡 突出部151用于将颊部搁架146固定到预定位置,并且配置为使得颊部搁 架146在此实例中可以选择性地固定到三个位置中的任一位置。止挡突出 部151的三个固定位置由下支撑架142所设定。止挡突出部151的下部的 横截面方向形成为直角三角形,以允许止挡突出部151在设置在下支撑架 142中的三个固定位置之间方便地移动,用于将颊部搁架146固定到相应 固定位置(如下所述)。周向延伸的肋条151a设置在止挡突出部151的上 部以增强其强度。
如图23和24所示,下支撑架142由下列部分形成对支撑轴141和 筒形轴147各自的下边缘进行支撑的轴支撑件152;和将轴支撑件152固 定到摄像机主体2的固定架153。轴支撑件152的上表面具有轴承轴 154,其从下方对支撑轴141进行支撑并且支撑轴的下边缘141a配合在其 中;和锁定部件155,其具有三个固定位置Pl、 P2和P3 (图25)。环形 滑动容纳表面156设置在轴承轴154直径方向的外侧并与筒形轴147的下 边缘表面滑动接触。
下支撑架142的锁定部件155具有如图25A和25B所示的形状。图 25A是锁定部件155的平面图,图25B是锁定部件155的前视展开图。锁 定部件155的三个固定位置Pl、 P2和P3设定成相对于第一固定位置Pl 具有预定周向间隔。锁定部件155的第一固定位置Pl是当颊部搁架146 移动到最靠近摄像机主体2的时候,与止挡突出部151接合的位置。这 里,颊部搁架146具有图27中虚线所示的姿态。这里,颊部搁架146的姿 态是当小功率电池用于电池20并且电池20的外周基本上对应于摄像机主 体2的外周时的姿态(见图1)。
20锁定部件155的第二固定位置P2是当颊部搁架146移动得离摄像机 主体2较远的时候,与止挡突出部151接合的位置。这里,颊部搁架146 具有如图27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姿态。这里,颊部搁架146的姿态是当大 功率电池用于电池20并且电池20的外周从摄像机主体2向后突出较多时 的姿态。
而且,锁定部件155的第三固定位置P3是当颊部搁架146完全縮回 并且移动得离摄像机主体2最远的时候,与止挡突出部151相接合的位 置。这里,颊部搁架146具有图27中实线所示的姿态,其中颊部搁架被 锁定。这里,颊部搁架146的姿态为从摄像机主体2的后表面向后突出很 多,并且颊部衬垫22在此姿态中使用(见图2和4)。
如图25A和25B所示,锁定部件155的三个固定位置P1、 P2和P3中 的每一个位置都形成为具有倒置梯形横截面的槽,并且止挡突出部151可 以在相邻的固定位置之间移动。然而,第一固定位置Pl和第二固定位置 P2之间的第一隔板157以及第二固定位置P2和第三固定位置P3之间的第 二隔板158形成为使得跨过第一隔板157所需的力与跨过第二隔板158所 需的力不同。第二隔板158形成为在常规状态下不会被跨过。
具体地,第一隔板157的两个壁形成的上升角W设定得较小,使得即 使用较小的转动力克服螺旋弹簧144的弹力,止挡突出部151也可以跨过 第一隔板157。因而,止挡突出部151可以较容易从第一固定位置P1移动 到第二固定位置P2或者从第二固定位置P2移动到第一固定位置Pl 。
相反,第二隔板158的两个壁形成的上升角e2设定得较大,使得除非 施加较大的转动力来克服螺旋弹簧144的弹力,止挡突出部151不会跨过 第二隔板158。因而,当止挡突出部151从第二固定位置P2移动到第三位 置P3或者从第三固定位置P3移动到第二固定位置P2时,可能需要施加 较大的力。止挡突出部151跨过第二挡板158并配合到第三固定位置P3 中的时候是使用颊部衬垫22的时候。从而,为了在拍摄状态中将颊部搁 架146稳固地固定到第三固定位置P3并且有力地保持摄像机1的姿态, 设定了大的上升角以防止止挡突出部151容易脱离。
具有这种构造的下支撑架142通过拧紧固定架153而固定到摄像机主体2,固定架153通过配合而连接到摄像机主体2的后表面。上支撑架
143设置在配合到下支撑架142的轴支撑件152中的支撑轴141之上。上 支撑架143由轴承161和固定部件162形成,轴承161配合在支撑轴141 的上边缘141b和筒形轴147的上部中,固定部件162将轴承161固定到摄 像机主体2。
如图23和24所示,上支撑架143的轴承161具有内筒161a,支撑 轴141的上边缘141b配合在其中;和外筒161b,其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内 筒161a的径向外侧。螺旋弹簧144的沿膨胀和收縮方向的一个边缘座落在 内筒161a的边缘表面上。筒形轴147的上边缘进入内筒161a和外筒161b 之间的空隙163中,并且空隙163的底表面和筒形轴147的上边缘表面之 间设定了预定空间。因此,颊部搁架146可以克服螺旋弹簧144的弹力而 朝向上支撑架143移动该空间的长度S,如图2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
通过使得颊部搁架146朝向上支撑架143以此方式移动,可以允许止 挡突出部151跨过第一隔板157或第二隔板158。这里,跨过第二隔板 158时螺旋弹簧144的弹力大于跨过第一隔板157时螺旋弹簧144的弹 力。从而,使得止挡突出部151在第一固定位置P1和第二固定位置P2之 间移动较容易;但是使得止挡突出部151在第二固定位置P2和第三固定 位置P3之间移动较难。颊部搁架146稳固地固定到第三固定位置P3,从 而可以防止颊部搁架146在使用期间转动。
如图24所示,支撑轴141的上边缘由固定螺钉164紧固并固定到上支 撑架143的轴承161。如图26和27所示,上支撑架143的固定部件162 由固定螺钉165紧固并固定到摄像机主体2的手柄6。
具有前述构造的摄像机1例如由用户如图2所示地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斜坡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的后部中,与后部的 底表面连续,并且成像装置由作为肩部搁架的斜坡支撑,从而可以抑制图 像模糊的出现并可拍摄清晰图像。由于对肩部衬垫的长度进行调节的轴形 部件由具有三个或更多个一体设置的突出部的构件形成,所以可以通过增 大轴形部件的刚度而抑制扭转的产生。而且,轴形构件设置在成像装置 中,从而可以更稳固地握持所述成像装置,并且可以根据具有不同体型的人而更自由地调节肩部衬垫。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肩部衬垫可以推靠住胸部或者可以 承载在肩部之上。从而,可以可靠地将成像装置保持在预定的姿态,并且 非常容易便携。而且,可由方便的操作来执行拍摄动作,而不需采取不舒 适的姿势。
本发明不限制于上面描述和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偏离本发明 宗旨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修改。
本申请包括与在2008年4月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 请JP 2008-101974中的公开内容相关的发明主题,在此通过引用引入其全 部内容。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可出现各种修 改、组合、替代和改变,因为它们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的范 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主体,其包括前部和后部;和镜头,其安装到所述主体的所述前部,所述主体包括形成于所述后部中的斜坡,所述斜坡相对于所述后部的底表面向上倾斜,并与所述后部的所述底表面连续。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肩部搁架,其设置到所述主体的所述斜坡。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肩部搁架具有被推靠到用户的抵靠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肩部搁架具有钩件,所述钩件与所述抵靠体形成为一体并 且配置为钩在用户的肩上。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肩部搁架具有容纳构件和衬垫构件,所述容纳构件具有被 构造成固定到所述主体的筒,所述衬垫构件具有以可滑动的方式配合在所 述容纳构件的所述筒中的轴,并且其中,通过允许所述轴进入所述筒中并从所述筒中退出,所述衬垫构 件的位置可调。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轴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轴设置成 一体并沿着所述轴的轴向延伸,并且所述筒具有与所述轴的横截面形状相 对应的横截面形状。
7. —种用于成像装置的肩部衬垫,包括 容纳构件,其具有配置为固定到成像装置主体的筒;和 衬垫构件,其具有以可滑动的方式配合在所述容纳构件的所述筒中的轴,其中,通过允许所述轴进入所述筒中并从所述筒中退出,所述衬垫构件的位置可调。
8. —种用于成像装置的主体,包括 前部,镜头安装到其上;和后部,其与所述前部相对,并包括斜坡,所述斜坡相对于所述后部的 底表面向上倾斜并与所述后部的所述底表面连续。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成像装置的主体,还包括 设置到所述斜坡的肩部搁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成像装置和肩部衬垫。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具有前部和后部的主体;安装到主体的前部的镜头。主体包括形成于后部中的斜坡,斜坡相对于后部的底表面向上倾斜并与后部的底表面连续。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1557467SQ20091013186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
发明者古桥明宏, 宫崎哲朗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