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677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电视接收装置等显示装置中使用的照明装置,已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和将从发光元件入射到内部的光向光学部件射出的导光体。导光体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形态。在导光体的前端部形成有出光部,该出光部具有射出上述光的光出射面。在导光体的后端部形成有安装导光体的安装部。通过用固定部件固定安装部和基材,导光体被固定于基板。在该固定状态下,导光体的前端一侧处于与基材分离的状态。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269365公报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当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与基材分离时,在外力作用于导光体的情况下,在导光体的前端一侧容易在与基材分离的方向上翘起。这样,当发生导光体的翘起(晃动)时,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的入射位置发生偏差,因此,在光出射面中发生亮度不均。因此,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中容易发生亮度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消除亮度不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是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照明装置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光体和发光元件,在上述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从基材分离的状态下,上述导光体的后端一侧被固定于上述基材,上述照明装置包括出光部,其设置在上述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且具有将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向光学部件射出的光出射面;安装部,其设置在上述导光体的后端一侧,且安装于上述基材;固定部件,其将上述基材和上述安装部固定;施力部件,其在使上述安装部的与上述固定部件相比靠近后方的后方部分和上述基材分离的方向上施力。当在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从基材分离的状态下导光体被固定于基材时,以由固定部件的固定部分为支点,导光体的前端部容易在从基材分离的方向上翘起。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利用施力部件在使安装部的与固定部件相比靠近后方的后方部分和基材分离的方向上施力,因此,能够抑制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从基材分离。因此,能够消除光出射面的亮度不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结构。(1)上述施力部件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根据这种结构,与用一个施力部件施力相比,能够进一步消除导光体的翘起。(2)在上述安装部的与上述基材相对的面形成有收容上述施力部件的凹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设置与所设置凹部的大小对应的施力部件,所以,能够采用具有高施加力的施力部件。
(3)上述凹部形成为在上述安装部的后端开口的形态。根据这种结构,容易从安装部的后方在凹部中安装施力部件。(4)上述凹部配置于上述固定部件的后方。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以固定部件为支点的导光体的晃动。(5)上述施力部件是板簧。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简单地形成施力部件。(6)上述施力部件是螺旋弹簧。根据这种结构,利用作为通用品的螺旋弹簧能够形成施力部件。(7)在上述凹部的内壁形成有收容上述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坑部。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第一坑部中收容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能够固定螺旋弹簧。(8)在上述基材形成有收容上述螺旋弹簧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坑部。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第二坑部中收容螺旋弹簧的另一个端部,能够固定螺旋弹簧。另外,当与第一坑部一起设置第二坑部时,能够隔着螺旋弹簧对导光体进行定位。(9)上述施力部件是具有可挠性的树脂材料。根据这种结构,只要夹在安装部和基材之间,就能够安装施力部件,因此,操作容易。另外,也可以不形成凹部来安装施力部件。(10)上述导光体沿着上述光出射面的平面方向二维并列配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二维并列设置各导光体中的光出射面,因此,能够使得在该整个照明装置中难以产生亮度不均。(11)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导光体相互重叠配置。根据这种结构,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导光体中,形成一个导光体按压另一个导光体的构造,因此,能够限制另一个导光体的前端一侧向从基材分离的方向移动。(12)上述发光元件是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
高亮度化等。(13)从上述光出射面向着上述光学部件的光的光轴,被配置为与从上述发光元件向着上述导光体的光的光轴大致正交。根据这种结构,也可以不在导光体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配置发光元件,因此,能够实现该照明装置的薄型化。(14)在上述导光体的上述光出射面的背面一侧设置有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使从上述导光体向外部泄漏的光向上述导光体的内部反射。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高亮度化寸。(15)上述反射部件是表面呈现反光性优良的白色的合成树脂制的反射片。根据这种结构,利用反射片能够以导光体彼此之间无间隙的方式配置,并且能够减轻导光体的晃动。(16)上述导光体被狭缝分割成独立的多个区域。根据这种结构,也可以不在电路基板等上配置多个发光体,配置作业变得容易。下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根据这种显示装置,向显示面板供给光的照明装置的亮度稳定,因此,能够实现显示品质优良的显示。上述显示面板能够举例表示液晶面板。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用途,例如能够适用于电视和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等,作为大型画面用尤为适合。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消除亮度不均。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液晶面板和背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背光源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沿着长边方向切断液晶显示装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放大表示图4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端部的截面图。图6是放大表示图5中的导光板的截面图。图7是沿着短边方向切断液晶显示装置,将图3所示的下侧的端部放大表示的截面图。图8是沿着短边方向切断液晶显示装置,将图3所示的上侧的端部放大表示的截面图。图9是沿着短边方向切断液晶显示装置,将中央部分放大表示的截面图。图10是放大表示图9中的导光板的截面图。图11是表示导光板的排列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导光板的俯视图。图13是导光板的仰视图。图14是表示将在凹部的内部安装有板簧时的状态沿着短边方向切断的截面图。图15是表示将在凹部的内部安装有螺旋弹簧时的状态沿着短边方向切断的截面图。图16是表示将在凹部的内部安装有海绵材料时的状态沿着短边方向切断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 液晶显示装置11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2 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5 光学部件15b 扩散片15c 扩散片16 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17 =LED 基板(基材)17d 第二弹簧承受部(第二坑部)18:导光板(导光体)23:夹子(固定部件)24:反射片(反射部件)30:基板安装部31:出光部
6
36 光出射面42 狭缝47 板簧48、50、52:凹部49 螺旋弹簧50A.第一弹簧承受部(第一坑部)51 海绵材料TV 电视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表示X轴、Y轴和Z轴,以各轴方向为各附图中所示的方向的方式描绘。另外,图4至图10所示的上侧为正面一侧,该图下侧为背面一侧。<电视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视接收装置TV包括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 ;以夹持的方式收容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正面背面两个机壳Ca、Cb ;电源P ;和调谐器T,其显示面Ila沿着铅垂方向(Y轴方向)被台座S支承。液晶显示装置10整体呈横向长的方形,如图2所示,包括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 12 (照明装置),它们被框状的边框13等保持为一体。另外,“显示面Ila沿着铅垂方向”是指,显示面Ila并不限于与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式,与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相比相对地在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向上设置,例如,包括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0° 45°,优选倾斜0° 30°。<液晶面板的结构>接着,依次对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进行说明。其中,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构成为在俯视时为矩形状,一对玻璃基板以隔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贴合,并且在两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有液晶。在一个玻璃基板设置有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像素电极;和取向膜等,在另一个玻璃基板设置有按照规定排列配置有R(红色)、G(绿色)、B(蓝色)等各着色部的彩色滤光片;对置电极;和取向膜等。另外,在两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光板(参照图 5等)。〈背光源装置的结构〉接着,对背光源装置12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背光源装置12大体包括在正面一侧(液晶面板11 一侧、光出射侧)开口的大致呈箱形的底座14;以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的光学部件15 ;配置在底座14内作为光源的LED16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安装有LED16的LED基板17 ;和将从LED16发出的光导向光学部件15 —侧的导光板18。另外,该背光源装置12还包括从背面一侧承受构成光学部件15的扩散板 15a、Mb的承受部件19 ;从正面一侧按压扩散板15a、1 的按压部件20 ;和散热部件21,该散热部件21用于促进伴随LED16的发光而产生的热量的散热。该背光源装置12构成为在导光板18的侧端部(侧边缘)配置LED16,并列配置有多个由相互并列的LED16和导光板18的组构成的单位发光体。详细而言,背光源装置12 沿着LED16和导光板18的并列方向(Y轴方向)并列多个(图3中是20个)单位发光体, 排列为串联(tandem)状(图7 图9)。进而,该背光源装置12在与该串联排列方向(Y轴方向)大致正交且沿显示面Ila的方向(X轴方向)上,并列多个(在图3中是40个)呈串联状排列的单位发光体的列,换言之,在沿着显示面lla(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面中平面配置有多个单位发光体(二维并列配置)(图3)。〈底座的结构〉接着,对构成背光源装置12的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底座14是金属制的,如图4 所示,包括与液晶面板11同样形成矩形状的底板14a ;从底板14a的各边的外端竖立的侧板14b ;和从各侧板14b的竖立端向外伸出的承受板14c,整体形成向正面一侧开口的浅的大致箱形(大致浅盘状)。底座14的长边方向与水平方向(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铅垂方向(Y轴方向)一致。底座14的各承受板Hc能够从正面一侧载置承受部件19和按压部件20。在各承受板14c,在规定位置贯通形成有安装孔14d,该安装孔14d用于螺纹固定边框13、承受部件19和按压部件20,图8中表示了其中一个安装孔14d。另外,长边一侧的承受板14c的外边缘部被折返成与侧板14b平行(图4)。另一方面,在底板14a,在规定位置贯通形成有用于使夹子23通过的插通孔14e,该夹子23用于安装导光板18 (图5 和图6)。此外,在底板14a,在规定位置贯通形成有用于对LED基板17螺纹固定的安装孔 (未图示)。<光学部件的结构>如图4所示,光学部件15设置在液晶面板11和导光板18之间,包括配置在导光板18 —侧的扩散板15a、15b和配置在液晶面板11 一侧的光学片15c。扩散板15a、15b构成为通过在具有规定的厚度的透明树脂制的基材内分散设置有大量扩散粒子,具有使所透过的光扩散的功能。扩散板15a、Kb是层叠配置的两块同等厚度的扩散片。光学片15c 形成为与扩散板15a、1 相比板厚薄的片状,层叠配置有三块。具体而言,从扩散板15a、 15b 一侧(背面一侧)开始,光学片15c依次是扩散片、透镜片和反射型偏光片。<承受部件的结构>承受部件19配置在底座14的外周端部,并且能够在大致整周承受扩散板15a、15b 的外周端部。如图3所示,承受部件19具有沿着底座14的各短边部分延伸的一对短边侧承受部件19A ;和沿着各长边部分延伸的两个长边侧承受部件19B、19C。各承受部件19根据各自的设置位置不同,相互的形态不同。此外,在需要区分承受部件19时,对各承受部件的附图标记分别标注脚注A C,在不需要区分而统称时,不对附图标记标注脚注。如图4和图5所示,两短边侧承受部件19A是大致相同的结构,均呈沿着短边侧的承受板14c和侧板14b的内壁面延伸的截面大致L字型。两短边侧承受部件19A的与承受板14c平行的部分中,内侧部分支承背面一侧的扩散板15b,外侧部分承受后述的短边侧按压部件20A。另外,两短边侧承受部件19A成为大致在全长覆盖短边侧的承受板Hc和侧板 14b的形态。另一方面,两长边侧承受部件19B、19C是相互不同的形态。详细而言,如图7所示, 配置在底座14的图3所示的下侧(铅垂方向下侧)的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19B形成为,沿着长边侧的承受板14c的内壁面和与承受板14c的内壁面相邻的导光板18的正面一侧的面(与LED基板17—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延伸的形态。即,该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19B具有从正面一侧按压相邻的导光板18的功能。该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19B中,内端部承受正面一侧的扩散板15a,外侧部分支承后述的第一长边一侧按压部件20B。在该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19B的内端部,形成有与正面一侧的扩散板15a的外边缘相适应的台阶部19Ba。另外,在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19B的与台阶部19Ba在外侧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收纳第一长边侧按压部件20B的突起20Bc的凹部1邪b。另外,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19B大致在全长覆盖长边侧的承受板14c和与该承受板Hc相邻的各导光板18的非发光部分(基板安装部 30和导光部3 。此外,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19B的宽度尺寸,与其他承受部件19A、19C相比,为与覆盖导光板18的非发光部分相应的宽幅。如图8所示,配置在底座14的图3所示的上侧(铅垂方向上侧)的第二长边侧承受部件19C,形成为沿着承受板14c、侧板14b和底板14a的内壁面延伸的截面大致呈曲柄状。在第二长边侧承受部件19C中与承受板Hc平行的部分,向着正面一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呈圆弧状的扩散板支承突部19Ca通过敲打而形成,从背面一侧与背面一侧的扩散板1 抵接。进而,在第二长边侧承受部件19C中,在与底板1 平行的部分,向着正面一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呈圆弧状的导光板支承突部19Cb通过敲打而形成,从背面一侧与相邻的导光板18抵接。即,该第二长边侧承受部件19C同时具有承受扩散板15a、15b的功能(支承功能)和承受导光板18的功能。而且,在第二长边侧承受部件19C中,与承受板Hc平行且比扩散板支承突部19Ca靠内的部分,从背面一侧与导光板18的顶端部抵接,与和上述导光板18的根侧部分抵接的导光板支承突部19Cb —起,能够对导光板18进行两点支承。另外, 第二长边侧承受部件19C为遍及大致全长覆盖长边侧的承受板Hc和侧板14b的形态。另外,与两扩散板15a、15b的端面相对的突片19Cc是从第二长边侧承受部件19C的外端竖立形成的。(按压部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按压部件20配置于底座14的外周端部,其宽度尺寸与底座14和扩散板15a、15b的短边尺寸相比充分小,能够局部按压扩散板15a的外周端部。按压部件20 具有在底座14的两短边部分各配置一个的短边一侧按压部件20A ;和在两长边部分各配置多个的长边一侧按压部件20B、20C。各按压部件20根据各自的设置部位不同,相互的形态有所不同。另外,在需要区分按压部件20时,对各按压部件的附图标记分别标注脚注A C,不需要区分而总称时下,不对附图标记标注脚注。两短边一侧按压部件20A配置在底座14的两短边部分的大致中央位置,在载置于两短边侧承受部件19A的外端部上的状态下被螺纹固定。如图4和图5所示,两短边侧按压部件20A具有从被螺纹固定的主体部分向内突出的按压片20Aa,能够利用该按压片20Aa 的顶端部从正面一侧按压扩散板15a。液晶面板11从正面一侧载置在该按压片20Aa上,能够在该按压片20Aa与边框13之间夹持液晶面板11。此外,在按压片20Aa的正面一侧的面配置有针对液晶面板11的缓冲件20Ab。另一方面,两长边一侧按压部件20B、20C是相互不同的形态。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配置在底座14的图3所示的下侧(铅垂方向下侧)的第一长边一侧按压部件20B,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在底座14的该图下侧的长边部分的大致中央位置和其两侧位置这三处,在载置于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19B的外端部上的状态下被螺纹固定。如图7所示,第一长边一侧按压部件20B与上述短边一侧按压部件20A —样,在内端一侧具有按压片20Ba,该按压片20Ba的背面一侧的面按压扩散板15a,正面一侧的面能够隔着缓冲件2(Bb承受液晶面板11。另外,第一长边侧按压部件20B为了适合于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19B,具有比其他按压部件20A、20C大的宽度尺寸,并且在其背面一侧设置有用于相对于第一长边侧承受部件 19B进行定位等的突起20Bc。如图3所示,配置在底座14的图3所示的上侧(铅垂方向上侧)的第二长边一侧按压部件20C,配置在底座14的在该图上侧的长边部分中偏心的两个位置,并且在直接载置于底座14的承受板14c的状态下被螺纹固定。如图8所示,第二长边一侧按压部件 20C与上述短边一侧按压部件20A和第一长边一侧按压部件20B同样,在内端侧具有按压片 20Ca,该按压片20Ca的背面一侧的面按压扩散板15a,正面一侧的面能够隔着缓冲件20Cb 承受液晶面板11。另外,在第二长边一侧按压部件20C的按压片20Ca和边框13之间,设置有与上述不同的缓冲件20Cc。<散热部件的结构>散热部件21由热传导性优良的合成树脂材料或者金属材料构成,形成片状,具有由图5所示的配置在底座14内的方式和图7所示的配置于底座14外的方式。散热部件21 中,配置于底座14内的散热部件设置在底座14的底板1 与LED基板17之间,在各处设置有用于使其他部件通过的缺口。另一方面,散热部件21中,配置在底座14外的散热部件粘贴在底座14的底板14a的背面一侧的面上。〈LED 的结构 >如图10所示,LED 16是表面安装在LED基板17上的所谓表面安装型LED。LED 16 整体大致呈横长的块状,是与相对于LED基板17的安装面(与LED基板17抵接的底面) 相邻的侧面为发光面16a的侧面发光型LED。该LED16的光轴LA被设定为与液晶面板11 的显示面lla(导光板18的光出射面36)大致平行(图7和图10)。详细而言,LED16的光轴LA与底座14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即铅垂方向一致,并且其发光方向(来自发光面 16a的光的射出方向)铅垂方向向上(图3和图7)。此外,从LED16发出的光以光轴LA为中心,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三维地某种程度上呈放射状扩展,但其指向性与冷阴极管等相比得到提高。即,LED16的发光强度,在沿着光轴LA的方向上显著提高,显示出随着与光轴 LA所成的倾斜角度变大,该发光强度迅速下降的趋势的角度分布。另外,LED16的长边方向与底座14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一致。如图10所示,LED16构成为,在配置于与LED16的发光面16a相反的一侧(背面一侧)的基板部16b安装有作为发光元件的多个LED芯片16c,并且利用外壳16d周围其周围且利用树脂材料16e密封外壳16d内的空间。该LED16内置有主发光波长不同的三种LED芯片16c,具体而言,各LED芯片16c单色发光,分别发出R(红色)、G(绿色)、B(蓝色)的光。各LED芯片16c沿着LED16的长边方向并列配置。外壳16d构成为呈现光的反光性优良的白色的横长的大致筒状。另外,基板部16b的背面被焊接于LED基板17上的焊盘(land) ο〈LED基板的结构>LED基板17是表面(包括与导光板18相对的面)呈现光的反光性优良的白色的合成树脂制。如图3所示,LED基板17在俯视时为矩形的板状,其长边尺寸被设定为与底
10板14a的短边尺寸相比充分小,能够部分覆盖底座14的底板14a。LED基板17在底座14 的底板14a的面内,呈棋盘格状平面配置有多块。具体而言,在图3中,LED基板17沿着底座14的长边方向并列配置有5块,沿着短边方向配置5块,共25块。在LED基板17上形成有由金属膜构成的配线图案,且在规定的位置安装有LED16。未图示的外部的控制基板与该LED基板17连接,能够从此处供给LED16点亮所需要的电力,并且能够进行LED16的驱动控制。在LED基板17上呈棋盘格状平面配置有多个LED16,其排列间距的大小与后述的导光板18的排列间距相对应。具体而言,LED16沿着LED基板17的长边方向并列配置有8 个,沿着短边方向并列配置有4个,共32个。另外,在LED基板17上,除LED16外,还安装有光学传感器22,利用该光学传感器22检测各LED16的发光状态,由此能够对各LED16进行反馈控制(图4和图11)。另外,在LED基板17上,根据各导光板18的安装位置分别设置有收纳用于安装导光板18的夹子23的安装孔17a(图6)和用于对导光板18进行定位的定位孔17b (图10)。〈导光板的结构〉导光板18由折射率与空气相比足够高且大致透明(透光性好)的合成树脂材料 (例如聚碳酸酯等)构成。图7 图9所示,导光板18具有以下功能将从LED16向着铅垂方向(Y轴方向)发出的光导入,并且使该光在内部传播的同时将该光向着光学部件15 一侧(Z轴方向)立起射出。如图12所示,导光板18的整体成为在俯视时呈矩形的板状, 其长边方向与LED16中的光轴LA (发光方向)和底座14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铅垂方向) 平行,短边方向与底座14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水平方向)平行。以下,详细说明导光板 18的沿着长边方向的截面构造。如图7 图9,导光板18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LED16 —侧)为安装于LED基板 17的基板安装部30,而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为能够向扩散板15a、Mb —侧发出光的出光部 31,在基板安装部30和出光部31之间为导光部32,在导光部32的中途几乎不会伴随着发出光地将光导向出光部31。即,也可以说基板安装部30(LED16)、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从 LED16 一侧开始沿着导光板18的长边方向即LED16的光轴LA(发光方向)依次并列配置。 在导光板18中,基板安装部30和导光部32为非发光部分,而出光部31为发光部分。以下, 将从基板安装部30向着出光部31的方向(LED16的发光方向、图7 图9所示的右方向) 作为前方,相反,将从出光部31向着基板安装部30的方向(图7 图9所示的左方向)作为后方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在基板安装部30的前端位置,沿着Z轴方向贯通形成有用于收容 LED 16的LED收容孔33,其内周面中与LED16的发光面16a相对的面(前表面)为来自LED16 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34。光入射面34配置在基板安装部30和导光部32的边界位置。导光部32的外周面在整个区域大致为平滑面,在界面(与外部的空气层之间的界面)不会产生光的漫反射,所以在导光部32内传播的光,相对于上述界面的入射角几乎都超过临界角,所以在反复进行全反射的同时被导向出光部31—侧。由此,能够防止来自导光部32的光泄漏,能够避免发生泄漏光射入到其他的导光板18的情况。然而,虽然从构成LED16的各LED芯片16c发出R、G、B的单色光,但是在该导光部32内传播的过程中,三色的单色光相互混合,成为白色光,被导向出光部31。另外,在导光部32的基板安装部30附近的位置 (后端部附近)向背面一侧突出地设置有定位突部35,通过将该定位突部35插入LED基板17的定位孔17b中,能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将导光板18相对于LED基板17定位。出光部31的向着正面一侧的面、即扩散板15b的相对面的大致整个区域为光出射面36。光出射面36大致为平滑的面,且为与扩散板15a、15b的板面(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Ila)大致平行的形态,与上述光入射面34大致正交。因此,从光出射面36向光学部件 15的光的光轴被配置为与来自LED16的光的光轴LA大致正交。通过对出光部31的背侧的面(与光出射面36相反一侧的面、与LED基板17相对的面)实施细微的凹凸加工,在界面形成使光散射的散射面37。通过在该散射面37的界面使导光板18内的光散射,产生相对于光出射面36的入射角不超过临界角的光(破坏全反射的光),由此能够将光从光出射面36向外部射出。如图13所示,散射面37按规定间隔并列有多条沿着导光板18的短边方向直线延伸的槽37a,该槽37a的排列间距(排列间隔)随着从出光部31的后端接近前端一侧(顶端一侧)逐渐变窄。即,构成散射面37的槽37a被排列为越靠近后端一侧、即距LED16的距离小的一侧(近侧),密度越低,越靠近前端一侧、即距LED16的距离大的一侧 (远侧),密度越高,成为所谓的渐变(gradation)排列。由此,例如,能够防止在出光部31 的距LED16的距离小的一侧和距离大的一侧产生亮度差,由此在光出射面36的面内获得均勻的亮度分布。散射面37设置在出光部31的大致整个区域中,其大致整个区域在俯视时与光出射面36重叠。在出光部31和导光部32的背面一侧的面(包括散射面37),配置有使光向导光板 18的内部反射的反射片M。如图13所示,反射片M的表面是呈现光的反射性优良的白色的合成树脂制,在俯视时配置在与出光部31和导光部32的大致整个区域对应的区域。通过该反射片对,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导光板18内传播的光向背面一侧泄漏,并且能够有效地将在散射面37中散射的光向光出射面36 —侧立起。反射片M通过透明的粘接剂粘接在导光板18的侧端位置,即难以对在导光板18内传播的光形成光学阻碍的位置的多处。在反射片M上,在与定位突部3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使定位突部35通过的孔。另外,由于在出光部31的侧端面和前端面(顶端面),也形成与导光部32同样的平滑面,所以同样也几乎不会发生漏光。如图10所示,在导光板18的正面一侧的面(包括与扩散板15a、1 相对的面、光出射面36)和背面一侧的面(与LED基板17相对的面),分别形成有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显示面Ila)大致平行的平行面38、41,和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39、 40。详细而言,基板安装部30的背面一侧的面是相对于LED基板17的安装面,为了使安装状态稳定,形成平行面38 (在LED基板17的与安装有LED16的面平行的面)。相对于此,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的背面一侧的面为连续的倾斜面39。因此,导光板18中,基板安装部 30在与LED基板17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而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为从LED基板17分离的状态,与LED基板17成为非接触状态。S卩,导光板18以后端一侧的基板安装部30为基端(支点),以前端侧为自由端,被支承为悬臂状。另一方面,基板安装部30和导光部32的整个区域与出光部31中靠近导光部32的部分,在正面一侧的面是连续的倾斜面40。该倾斜面40按照与背面一侧的倾斜面39大致相同的倾斜角度相互大致平行,所以导光部32的整个区域与出光部31中靠近导光部32 (距 LED16近的一侧)的部分,其板厚大致一定。相对于此,出光部31的靠近前端(距LED16S 的一侧)的部分的正面一侧的面为平行面41。因此,在光出射面36中,平行面41和倾斜面40混合存在,靠近前端的大部分是平行面41,靠近导光部32的一部分是倾斜面40。基板安装部30形成为随着接近后端一侧(逐渐远离导光部32),板厚逐渐减少的逐渐变细的形状。在出光部31的与导光部32相邻的部分,其正面一侧的面是倾斜面40,所以板厚为一定,而在比该部分更靠前侧的前侧部分,其正面一侧的面为平行面41,所以,出光部31形成为随着接近前端一侧(逐渐远离导光部32),板厚逐渐减少的逐渐变细的形状。正面一侧的平行面41的长度尺寸(Y轴方向的尺寸)比背面一侧的平行面38短。因此,出光部31 的前端部的厚度尺寸比基板安装部30的后端部小,并且出光部31的前端面(顶端面)的表面积比基板安装部30的后端面小。另外,导光板18的外周端面(包括两侧端面和前端面),成为在整个区域沿着Z轴方向的大致笔直的垂直端面。如图12所示,具有上述截面构造的导光板18具有一对收容LED16的LED收容孔 33,来自两个不同的LED16的光射入其中,但是并不限于此,在能够将从各LED16发出的光在光学独立的状态下分别导向扩散板15a、15b。以下,对导光板18的各构成部位的平面设
置一起进行详细说明。导光板18是整体以通过短边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位置的对称轴为中心的对称形状。在从导光板18的短边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位置向两侧各偏离规定距离的位置, 配设有基板安装部30的一对LED收容孔33,且该一对LED收容孔33对称配置。各LED收容孔33在俯视时形成大致呈横长的矩形状,比LED16的外形大一圈。另外,LED收容孔33 的高度尺寸(Z轴方向的尺寸)和宽度尺寸(X轴方向的尺寸)比LED16大一圈,能够确保光入射面34的表面积与LED16的发光面16a的表面积相比充分大,因此,能够毫无遗漏地获取从LED16发出的放射状的光。在导光板18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左右分割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的狭缝42。狭缝42在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贯通导光板18,为沿着Y轴方向向前方开口的形态,且成为一定宽度。导光板18的面对狭缝42的端面构成各分割导光部32S和各分割出光部31S的侧端面,并且形成沿着Z轴方向大致笔直的大致平滑面。因此,导光板18内的光在面对狭缝42的端面中的与狭缝42的空气层的界面全反射,所以能够防止光在夹着狭缝42相对的分割导光部32S之间和分割出光部31S之间往来混合。由此,能够确保各分割导光部32S和各分割出光部31S中的光学独立性。狭缝42的后端位置被设定在比定位突部35稍微靠前,且比各LED16的在X轴方向上的照射区域(以图12所示的LED16的光轴 LA为中心的点划线间的角度范围)靠后的位置。由此,能够避免从各LED16发出的光直接入射到非照射对象的相邻的分割导光部32S中。此外,一对定位突部35,在分割导光部32S 的外侧端部(与狭缝4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狭缝42同样,对称配置在与各LED16的在 X轴方向上的照射区域靠后的位置,能够避免定位突部35在光学方面成为障碍。另外,狭缝42的形成范围并未到达基板安装部30,为两分割导光部32S与通用的基板安装部30相连的形态,所以能够确保机械方面的稳定性。换言之,该导光板18在光学方面相互独立,与各LED16单独对应的两块单位导光板(分割导光部32S和分割出光部31 通过基板安装部30连成一体,由此能够确保导光板18相对于LED基板17的安装操作性。另外,如图13 所示,反射片M以跨过狭缝42的形态延伸。此外,在基板安装部30的两侧端位置(比两LED收容孔33靠近外侧的位置),贯通形成有一对用于通过夹子23的夹子插通孔43,该夹子23用于将导光板18安装于LED基板17。如图6所示,夹子23包括与基板安装部30平行的安装板23a ;从安装板23a向基板安装部30的板厚方向(Z轴方向)突出的插入突部23b ;和从插入突部23b的顶端呈折返状突出的一对卡止片23c。夹子23通过插入突部2 插入到基板安装部30的夹子插通孔43和LED基板17的安装孔17a中,并且卡止片23c与安装孔17a的边缘部卡止,能够将导光板18固定在安装于LED基板17的状态。此外,如图5和图11所示,夹子23具有在安装板23a设置有一根插入突部23b的方式;和在安装板23a设置两根插入突部23b的方式,前者用于在底座14内配置在端部的夹子插通孔43 (图6)中,后者以跨过并列的两块导光板18的形态使用,能够一并安装两块导光板18。如图6和图12所示,在夹子插通孔43 的周边设置有收纳夹子23的安装板23a的夹子收容凹部44,由此能够防止安装板23a从基板安装部30向正面一侧突出,有利于节省空间,即有利于背光源装置12的薄型化。另外,如图12所示,在基板安装部30的两LED收容孔33之间,贯通形成有能够收容安装在LED基板17上的光学传感器22的光学传感器收容孔45。该光学传感器22在LED 基板17上间歇地配置有规定个数,仅配置在特定的LED间,所以并不是在底座14内的所有导光板18的光学传感器收容孔45内都配置有光学传感器22 (例如参照图11)。另外,在基板安装部30的光学传感器收容孔45与两LED收容孔33之间,对称配置有一对缺口 46。该缺口 46为贯通基板安装部30并向后方开口的形态,用于将LED基板17固定在底座14的螺钉(图中未示)通过该缺口。另外,该缺口 46也与上述光学传感器收容孔45同样,并不是在底座14内的所有导光板18中都使用了该缺口。〈导光板的排列方式〉如上所述,导光板18在底座14的底板14a内,呈棋盘格状平面配置有多片,下面, 详细说明其排列方式。首先,对串联排列方向(Y轴方向)的排列形态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导光板18在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从LED基板17分离的状态下安装,该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被配置为从正面一侧覆盖在前侧(铅垂方向的上侧)相邻的导光板18的基板安装部30和导光部32的大致整个区域。换言之,前后相邻的导光板18中,前侧的导光板 18上的基板安装部30和导光部32与后侧的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具有在俯视时相互重叠的位置关系。即,导光板18中作为非发光部分的基板安装部30和导光部32,通过被在其后侧相邻的导光板18的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覆盖,能够避免在扩散板1 一侧露出,从而只有作为发光部分的出光部31的光出射面36在扩散板1 一侧露出。由此,各导光板 18的光出射面36在串联排列方向上以几乎无接缝的方式连续排列。在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的背侧的大致整个区域中配置有反射片对,所以,即使在因被光入射面34反射等原因而发生漏光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其漏光射入到后面相邻的导光板18内。通过在前侧(背面一侧)重叠的导光板18,从背面一侧对后侧(正面一侧)的导光板18中的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进行机械性的支承。然而,也可以说,前侧的导光板18 中的导光部32被后侧的导光板18中的出光部31按压。由此,限制前侧的导光板18中的出光部31和导光部32向从LED基板17分离的方向翘起。而且,导光板18的正面一侧的倾斜面40和背面一侧的倾斜面39均为大致相同的倾斜角度,相互平行,所以,几乎不会在正面背面重叠的导光板18间产生间隙,所以正面一侧的导光板18能够被背面一侧的导光板18稳定地支承。由于在各导光板18间配置有反射片24,因此,能够以导光板18彼此之间无间隙的方式配置,能够防止导光板18的晃动。 另外,后侧的导光板18中的导光部32仅其前侧部分覆盖前侧的导光板18中的基板安装部 30,后侧部分与LED基板17相对。另一方面,与上述串联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的排列形态,如图5和图 11所示,在俯视时各导光板18相互不重叠,而是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列排列。通过隔开该间隙,能够在沿着X轴方向相邻的导光板18间确保一定的空气层,由此,能够防止光在沿着X 轴方向相邻的导光板18间往来混合,从而确保各导光板18的光学独立性。该导光板18间的间隔与狭缝42相同或者比狭缝42小。这样,如图3和图11所示,在底座14内平面配置有多片导光板18,利用各分割出光部31S的组合构成背光源装置12整体的光出射面,但是上述的各导光板18的分割导光部32S和分割出光部31S分别能够确保各自的光学独立性。因此,通过单独控制各LED16 的点亮或者非点亮,能够分别独立控制是否从各分割出光部31S发出光,由此能够实现被称作区域有源(area active)的背光源装置12的驱动控制。由此,能够显著提高作为液晶显示装置10中的显示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对比性能。如图12所示,LED16在LED收容孔33内,在相对于内周面(包括光入射面34)遍及整周隔开规定间隙的状态下配置。该间隙是为了克服对将导光板18组装到例如LED基板17时所产生的安装误差而设置的。除此之外,上述间隙也在以下用途被需要容许由伴随使LED16发光而产生的热量引起的导光板18的热膨胀。这样,通过在LED16与LED收容孔33之间隔开间隔,能够防止在安装时或导光板18的热膨胀时,能够防止导光板18干扰 LED16,由此,能够防止LED16受到损伤,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基板安装部的详细结构>下面,参照图11 图14,对基板安装部3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各导光板18采用在俯视时相互重叠的配置,限制出光部31向从LED基板17分离的方向翘起。但是,各导光板18采用仅与导光部32相比处于后方的后方部分被后侧的导光板18按压而并非直接按压出光部31的构造,不能完全防止出光部31 的翘起。即,有时导光板18以由夹子23固定的固定部分为基端,出光部31 —边画出圆弧状的轨迹一边向上方翘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夹子23的后方还配置图14所示的板簧47来限制出光部31的翘起。板簧47通过冲压(punching)和折弯金属平板而形成呈大致U字状。因此,能够以低成本简单地形成板簧47。板簧47被收容在基板安装部30的凹部48的内部。凹部48 配置于基板安装部30中的夹子插通孔43的后方。另外,凹部48在导光板18中与两个夹子插通孔43对应地设置有一对。如图13和图14所示,凹部48形成为在基板安装部30的后端开口的形态。因此,在将导光板18固定于LED基板17后,能够将板簧47从凹部48的后端开口安装在内部。在自然状态下(板簧47被收容在凹部48的内部之前的状态)下,在板簧47中相互相对的各相对面47A、47A间的距离比构成凹部48的内壁上表面48A和LED基板17的上表面17c之间的距离大。此处所说的LED基板17的上表面17c是构成凹部48的内壁下表面。因此,当板簧47被安装在凹部48的内壁上表面48A和LED基板17的上表面17c之间时,板簧47沿着使凹部48的内壁上表面48A从LED基板17的上表面17c分离的方向(图14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发生作用。即,板簧47沿着使导光板18的出光部31接近LED 基板17的方向发生作用。由此,能够限制导光板18的出光部31在从LED基板17分离的方向上翘起。结果,从LED16射入光入射面34的光的入射位置为一定,光出射面36中的亮度不均消除。因此,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Ila中的亮度不均消除。而且,由于在夹子23的后方配置有凹部48,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以由夹子23固定的固定部分为支点的出光部31的翘起。另外,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一对板簧47,因此,与用一个板簧47施力的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消除导光板18的翘起。进一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发挥以下的效果。·沿着光出射面36的平面方向以二维方式并列配置有导光板18,因此,能够在整个背光源装置12更加难以发生亮度不均。·作为发光元件,采用安装于LED基板17的LED16,因此能够实现高亮度化等。·将从光出射面36向着扩散板15b的光的光轴与从LED16向着光入射面34的光的光轴大致正交地配置,因此,也可以不在导光板18中的散射面37 —侧配置LED16,能够实现背光源装置12的薄型化。·在导光板18的散射面37 —侧配置有反射片24,因此,能够使从散射面37向外部泄漏的光向导光板18的内部反射,并且能实现高亮度化等。 利用反射片24,能够以导光板18彼此之间无间隙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减轻导光板18的晃动。 在导光板18设置狭缝42,而将该导光板18分割成光学性独立的多个区域,因此, 能够减少配置于LED基板17的导光板18的块数,配置操作变得容易。〈实施方式2>下面,利用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将实施方式1中的板簧47变更为螺旋弹簧49,部分地变更凹部48的结构,对于共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对于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其说明。螺旋弹簧49是将金属线卷绕成圆筒状的众所周知的构造。作为这种螺旋弹簧49, 能够使用通用的螺旋弹簧。另一方面,收容螺旋弹簧49的凹部50与实施方式1的凹部48 相比,距离基板安装部30的后端的进深尺寸短。螺旋弹簧49的两端部被收容在形成于凹部50的内部的一对弹簧承受部17d、50A中。在构成凹部50的内壁上表面凹陷设置有第一弹簧承受部(本发明的一例“第一坑部”)50A。在第一弹簧承受部50A中收容有螺旋弹簧 49的图示上端部。另一方面,在LED基板17的上表面17c凹陷设置有第二弹簧承受部(本发明的“第二坑部”的一例)17d。在第二弹簧承受部17d收容螺旋弹簧49的图示下端部。 因此,螺旋弹簧49在凹部50的内部固定于防脱的状态。而且,当将基板安装部30安装于 LED基板17时,螺旋弹簧49的两端部以嵌入两弹簧承受部17d、50A中的方式安装,由此能够进行基板安装部30的定位。〈实施方式3>下面,利用图1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将实施方式1中的板簧47变更为海绵材料51,对于通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对于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其说明。海绵材料51是具有可挠性的树脂材料,例如,由聚氨酯泡沫塑料(polyurethaneform)等的合成树脂材料、橡胶海绵等橡胶材料等构成。当使用这种海绵材料51时,只要在 LED基板17的上表面17c和构成凹部52的内壁上表面52A之间夹入海绵材料51即可,因此,海绵材料51的安装容易。另外,海绵材料51发生变形以适合收容海绵材料51的凹部 52的形状,因此,能够自由地选择凹部52的形状。另外,在无法确保形成凹部52的空间的情况下,通过在基板安装部30的下表面和LED基板17的上表面17c之间夹入海绵材料51, 能够安装海绵材料51。〈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记述和根据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导光板18配置有一对LED16,但是,根据本发明, 也可以在一个导光板18配置三个以上的LED。另外,光学部件15的结构能够适当地更改。 具体而言,扩散板15a、15b的块数和光学片15c的块数和种类等能够适当地更改。另外,也能够使用多块相同种类的光学片15c。(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在LED基板17上固定导光板18的方式,但是,例如在一体固定有LED基板17的底座14的底板1 上固定导光板18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在此情况下,底座14的底板1 是“基材”,导光板18被直接固定于作为基材的底座 14的底板14a,而LED16隔着LED基板17间接地固定于底座14的底板14a。(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夹子23将导光板18固定于LED基板17,但是,除此之外,例如使用粘接剂或双面胶固定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这样,无需在导光板18 上形成夹子插通孔43、夹子收容凹部44等凹凸形状,因此,能够预防对导光板18产生光学上的不良影响。另外,也具有以下效果不仅能够将由固定部件固定的固定位置设定在例如光入射面34的前方位置等,并且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导光板18在俯视时形成矩形状的情况,但是,导光板18也可以在俯视时呈正方形状。另外,基板安装部30、导光部32和出光部31的各长度尺寸、各宽度尺寸、各厚度尺寸和各外面形状能够适当地变更。(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LED16的发光方向是铅垂方向向上的情况,但是, LED16的发光方向即LED基板17中的LED16的设置方向能够适当地更改。具体而言,按照其发光方向是铅垂方向向下的方式在LED基板17上设置LED16的情况、和按照发光方向 (光轴)与水平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另外,使发光方向不同的 LED16混在一起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在俯视时导光板18彼此重叠配置的情况,但是,在俯视时导光板18彼此不重叠配置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基板安装部30配置有两个施力部件,但是,根据本发明,在基板安装部30配置的施力部件的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基板安装部30中的与LED基板17相对的面形成有凹部,但是,根据本发明,也可以不形成凹部。在此情况下,在基板安装部30和LED基板17之间既可以塞入楔形的施力部件,也可以夹入衬垫(packing)等。(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凹部为在基板安装部30的后端开口的形态,但是,根据本发明,凹部也可以为在基板安装部30的与LED基板17相对的面开口的形态。
(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凹部配置于夹子23的后方,但是,根据本发明,凹部也可以配置于两缺口 46之间。(11)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作为施力部件,举例说明了大致呈U字状的板簧47,但是,根据本发明,既可以是大致呈V字状的板簧,也可以是呈台阶状的板簧。(12)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表示了螺旋弹簧的一例,但是,根据本发明,螺旋弹簧的外径、线径、卷绕数、卷绕形状等能够适当地变更。(13)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形成第一弹簧承受部50A和第二弹簧承受部17d两者, 但是,根据本发明,既可以仅形成其中一个,也可以取代凹形状的弹簧承受部,形成凸形状的弹簧承受部。(14)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举例说明了海绵材料51,但是,根据本发明,也可以使用片状的缓冲件等。(1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LED16和导光板18 (单位发光体)在底座14内二维地并列配置的方式,但是,一维并列配置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具体而言,LED16和导光板18仅沿着铅垂方向并列配置的方式、LED16和导光板18仅沿着水平方向配置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1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在俯视时导光板18彼此重叠配置的方式,但是, 在俯视时导光板18彼此不重叠的配置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1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点状光源举例说明了使用LED16的方式,但是,使用LED16以外的点状光源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1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光源举例说明了使用点状光源的方式,但是,使用冷阴极管和热阴极管等线状光源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19)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和上述(17)、(18)外,使用有机EL等面状光源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2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用内置有分别发出R、G、B单色光的三种LED 芯片16c的LED16的方式,但是,使用内置发出蓝色或紫色的单色光的一种LED芯片,通过荧光体发出白色光的LED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2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使用内置有分别发出R、G、B单色光的三种LED芯片 16c的LED16的方式,但是,使用内置有分别发出C(青色)、M(品红色)、Y(黄色)单色光的三种LED芯片的LED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2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从光出射面36向着扩散板15b的光的光轴与来自 LED16的光的光轴大致正交配置,但是,根据本发明,也可以在导光板18的与光出射面36相反的一侧配置LED16。(2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反射部件举例说明了呈白色的合成树脂制的反射片M,但是,根据本发明,作为反射部件,也可以使用在树脂薄膜上蒸镀金属薄膜的部件。(2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在导光板18上设置一条狭缝42的情况,但是,根据本发明,也可以在导光板18上设置两条以上狭缝42。这样能够在一块导光板18上设置三个以上的LED,所以,背光源装置12的安装操作性优良。(25)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表示在导光板18设置狭缝42而分割出光部31和导光部32,由此将一个导光板18分割成光学性独立的多个区域的情况,但是,不具有狭缝42,在各导光板18上单独设置各LED16(仅具有一个光入射面34)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这样能够可靠地防止来自不对应的相邻的LED16的光入射到规定的导光板18,并且适合于维持各光源单元U中的光学独立性。(2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元件举例说明了使用液晶面板11的液晶显示装置10,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使用其他种类的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2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液晶面板11和底座14为其短边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的纵置状态的方式,但是,液晶面板11和底座14为其长边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的纵置状态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2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表示设置有调谐器T的电视接收装置TV,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未设置有调谐器T的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光体和发光元件,在所述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从基材分离的状态下,所述导光体的后端一侧被固定于所述基材,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出光部,其设置在所述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且具有将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向光学部件射出的光出射面;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导光体的后端一侧,且安装于所述基材; 固定部件,其将所述基材和所述安装部固定;和施力部件,其在使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固定部件相比靠近后方的后方部分和所述基材分离的方向上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基材相对的面形成有收容所述施力部件的凹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形成为在所述安装部的后端开口的形态。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后方。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板簧。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螺旋弹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的内壁形成有收容所述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坑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形成有收容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坑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具有可挠性的树脂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沿着所述光出射面的平面方向二维并列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导光体相互重叠配置。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是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光出射面向着所述光学部件的光的光轴,被配置为与从所述发光元件向着所述导光体的光的光轴大致正交。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体的所述光出射面的背面一侧设置有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使从所述导光体向外部泄漏的光向所述导光体的内部反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是表面呈现光的反射性优良的白色的合成树脂制的反射片。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被狭缝分割成光学独立的多个区域。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所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之间封入有液晶的液晶面板。
20.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背光源装置(12)的特征在于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光板(18)和LED(16),在导光板(18)的前端一侧从LED基板(17)分离的状态下,导光板(18)的后端一侧被固定于LED基板(17),背光源装置(12)包括出光部(31),其设置在导光板(18)的前端一侧,且具有将来自LED(16)的光向光学部件(15)射出的光出射面(36);基板安装部(30),其设置在导光板(18)的后端一侧,且安装于LED基板(17);夹子(23),其将LED基板(17)和基板安装部(30)固定;和板簧(47),其在使基板安装部(30)的与夹子(23)相比靠近后方的后方部分和LED基板(17)分离的方向上施力。
文档编号H04N5/66GK102177391SQ20098013985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9日
发明者笠井信宏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