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774901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随着通信速度、使用便利度的提高而广泛利用于家庭、公 司、学校等各种场所。作为无线通信装置,还提出了不仅具备作为所谓的接入点的功能还具 备宽带路由器等各种功能的无线通信装置。这些功能之一是WDS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无线分布式系统)。WDS 在 两个以上的LAN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数据通信,可以想到各个无线LAN的接入点之间交换数 据的用法、作为专用的中继器的用法等。在任一种情况下都是与预先登记的对象之间进行 数据的交换,通过在物理或设备上扩大无线通信的范围,来实现无线通信的进一步的便利 性。关于这种无线LAN的中继,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等中有所记载。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扩展能够使用于无线通信载波的区域的活动逐渐增 强。具体地说,除了以往所使用的2. 4GHz的频带以外,5GHz频带的使用也得到认同。在日 本,2005年5. 25 5. 35GHz的频带(W53,信道52/56/60/64)能够在室内使用,2007年, 5. 47 5. 725GHz 的频带(W56,信道 100/104/108/112/116/120/124/128/132/136/140)在 室外也能够使用。但是,W53、W56等频带以往是船舶用、航空机用、军用等的移动雷达、气象用的固定 雷达等各种雷达所利用的频带,因此有可能与这些设备所使用的电波产生干扰。为了对两 者进行调整,规定由无线通信装置侧通过DFS (Dynamic FrequencySelection 动态频率选 择)来避免干扰。具体地说,规定无线通信装置侧进行如下处理在使用信道之前对信道 监视一分钟,在确认为没有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之后开始使用该信道;在正在使用的信 道中,监视各种雷达的电波,在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进行在十秒以内中止使用 的回避动作。另外,在欧美各国、中国也一样,在利用上述相同的频带的情况下,也要求通过 DFS来避免干扰。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2499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作为连接不同的无线LAN之间的中继器进行使用的状况下,存在如下问 题在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直接停止该信道的使用,之后无法在短时间内确立 利用新信道进行的通信。这是因为无线通信装置不知道对象要使用哪个信道,因此不得不 采用对能够利用的所有信道进行扫描、逐一调查的应对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实现为以下的方式或应 用例。
4
[应用例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在两个以上的LAN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干扰电波检测部,其检测在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中引起干扰的电波;信道变更部,其在检 测到该引起干扰的电波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变更上述LAN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信道; 以及变更目的地信道通知部,其向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在这种无线通信装置中,在变更信道时向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因此通 信对象能够容易地确定变更后的信道。因而,即使在信道被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短时间 内重新开始通信。[应用例2]根据应用例1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装置,在变更上述信道之前,上述变更目的地信 道通知部向上述通信对象通知一个或多个变更目的地信道。在上述通信装置中,在变更信道之前通知一个或多个变更目的地信道,因此即使 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检测到各种雷达的引起电波干扰的电波而变更了信道,通信对象 也能够迅速确定变更后的信道。另外,如果事先通知多个变更目的地信道,则即使在变更后 的信道中再次检测到各种雷达而再次变更了信道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重新开始通信。[应用例3]根据应用例1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装置,在每次变更上述信道时,上述变更目的地 信道通知部都向上述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在上述通信装置中,在每次变更信道时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因此通信对象能够 使用最新的信息来确定之后的通信用信道。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包括在变更信道的同时通 知变更后的信道,还包括在进行变更之前、例如在要变更之前等时刻发送该通知。[应用例4]根据应用例3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具备信道使用确认部,该信道使用确认 部在开始使用上述信道之前进行确认动作,该确认动作确认在规定期间内不存在上述引起 干扰的电波,在变更上述信道时,如果上述信道使用确认部完成了上述确认动作,则上述变 更目的地信道通知部通过该信道进行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的通知,如果处于上述确认动作 过程中,则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通知部不通知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在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在使用信道之前进行确认动作来确认在该信道中不存在 引起干扰的电波,因此不会使用存在引起干扰的电波的信道。而且,如果该信道中的确认动 作完成,则在变更信道时能够利用该信道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如果在确认动作过程中,则 不进行变更目的地信道的通知而变更信道。因而,在各种雷达已经利用了暂时变更的信道 的情况下,不在该信道中进行无线通信而变更信道,从而能够遵守信道使用的规定。[应用例5]根据应用例1 4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装置,在变更上述信道后经过固 定期间之后,由变更后的信道输出信标来进行广播,接收到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的通知的 上述通信对象能够通过被动扫描来检测该无线通信装置。在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能够在变更信道后经过固定期间之后,容易地重新开始 利用变更目的地信道进行的通信。等到经过了固定期间之后,由变更后的信道输出信标来 进行广播,因此能够可靠地确保作为DFS处理而被决定的电波干扰的确认期间。
[应用例6]根据应用例1 5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装置,上述信道是载波频率被规 定在5GHz频带内的W53以及W56,上述干扰电波是来自移动雷达或固定雷达的电波。在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能够遵守W53、W56的通信标准。此外,作为固定雷达,已 知气象用雷达、机场用雷达等,而作为移动雷达,已知军用雷达、船舶用雷达、航空机用雷达寸。[应用例7]根据应用例1 6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具备中继器功能、宽带路 由器功能、LAN接入点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该无线通信装置能够避免在上述的无线通信中与各种雷达产生干扰,同时也能够 使用中继器、宽带路由器、LAN接入点等功能。利用这些功能时的电波干扰意味着终端用户 暂时无法使用网络环境,因此快速确立利用变更目的地信道进行的通信具有较大意义。[应用例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两个以上的无线通信装置,使用该无线通信装置在两个 以上的LAN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具备干扰 电波检测部,其检测在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中引起干扰的电波;信道变更部,其在检测到 该引起干扰的电波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变更上述LAN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信道;以及 变更目的地信道通知部,其向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的至少 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搜索部,在接收到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的通知时,该搜索部在所 通知的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中进行被动扫描,该被动扫描搜索来自作为通信对象的无线通 信装置的信标。在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可靠地进行两个以上的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特别是在一个无线通信装置检测到在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中引起干扰的电波时,通知变 更目的地信道,接收到该通知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被动扫描,搜索从通知信道侧发 出的信标,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确立利用变更目的地信道进行的无线通信。[应用例9]根据应用例8所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述至少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的上述搜索 部在即使进行上述被动扫描也无法搜索到通信对象的情况下,依次扫描为了进行上述LAN 之间的通信而准备的所有信道来搜索通信对象。在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即使在变更目的地信道中检测到引起干扰的电波而进一 步变更了信道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检测通信对象的无线通信装置。[应用例10]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使用无线通信装置在两个以上的LAN之间进 行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在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 道中引起干扰的电波;在检测到该引起干扰的电波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变更上述LAN之间 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信道;向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以及接收到上述变更目的地 信道的通知的通信对象在所通知的该变更目的地信道中进行被动扫描,检测从发出上述变 更目的地信道的通知的无线通信装置广播的信标。根据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在变更信道时向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因此通信对象能够容易地确定变更后的信道。因而,即使在变更了信道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短时间 内重新开始通信。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表示作为无线通信装置的实施例的接入点21、4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作为无线通信装置的实施例的接入点21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作为通信对象的接入点41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信道变更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图7是说明处理的其它例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0 无线 LAN 系统;20,40 无线 LAN ;21,41 接入点;22 =CPU ;24 存储器;25 LED ;27 开关;29 功率电路;30 通信部;31,36 :MAC/BBP 模块;32,37 =RF 模块;33,38 =FE 模块;39 天线;45 宽带路由器;DPUDP2 台式计算机;NPUNP2 笔记本计算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使用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如图示,该无线LAN系统10由两个无线LAN 20,40构成。各无线LAN 20,40的基本服务集 (Basic ServiceSet)不同,接入点21、41通过接入点之间的通信(WDS)而相互连接。另外, 无线LAN系统10通过设置于无线LAN 40侧的宽带路由器45连接到WAN(在本实施例中为 因特网),属于无线LAN系统10的所有终端能够利用因特网。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宽带 路由器与接入点41分开设置,但是也能够使用兼作两者的设备而省略任一方。另外,也能 够仅设为不与WAN连接的内部网的规格。并且,将无线LAN 20、40的一部分置换为有线LAN 也较为容易。在图1所示的例中,在无线LAN 20中连接有两台笔记本计算机NP1、NP2,在无线 LAN 40中连接有两台台式计算机DP1、DP2。各无线LAN 20,40内的通信遵照IEEE802. Iln 或IEEE802. Ilg的通信标准(基础设施模式)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用频带为2. 4GHz。另 外,使用IEEE802. Ila的通信标准在接入点21、41之间进行通信。使用频带为5GHz,使用 W53 以及 W56。接着,说明进行接入点之间的通信的接入点21、41的内部结构。图2是表示接入 点2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由于两台接入点21、41的内部结构相同,因此省略接入点41的图 示。如图示,接入点21具备CPU 22,其负责控制整个装置;存储器24,其存储有程序等; LED 25,其显示装置的状态;开关27,其进行各种设定;功率电路29,其提供电源;以及通信 部30,其进行无线LAN的各种通信的处理。由于CPU 22要对后述的规定期间的经过进行判 断,因此内置有未图示的计时器。通信部30设置有进行2. 4GHz通信的系统和进行5GHz通信的系统这两个系统。 各系统由MAC/BBP模块31、36、RF模块32、37以及FE模块33、38构成。FE模块33、38连 接在共用的天线39上。通信部30的MAC/BBP模块31、36是容纳有媒体访问控制器(MAC)以及基带处理器(BBP)的各模块的一个芯片的元件,其中的MAC部位于数据链路层(第二 层)的下层,进行以规定形式的帧为单位的发送接收、错误检测等。另外,BBP部是对调制 前或解调后的信号(基带)进行处理的电路。因而,在MAC/BBP模块31、36中进行如下处 理对要通信的信号附加MAC地址等报头来进行封装,即将数据加工为通信用数据。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FE模块33、38使用共用的天线39,但是也可以分别使用各自的天线。与此相对地,RF模块32、37进行如下的处理通过用载波对被整形封装为通信用 的数据进行调制来使其成为发送信号,或从被载波调制的接收信号中取出数据。FE模块 33,38位于天线39与RF模块32、37之间,是进行接收灵敏度的调整、发送输出的调整、还有 半双工的信号切换的前端模块。此外,这些各模块负责各频率的通信系统的通信处理,5GHz 频带用的通信系统不仅对通常的通信进行处理,也作为“干扰电波检测部”而发挥功能,该 “干扰电波检测部”检测在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中引起干扰的电波。具备上述结构的接入点21、41在图1所示的各无线LAN 20、40内,使用2. 4GHz侧 的通信系统,按照IEEE802. Iln或IEEE802. Ilg的标准来进行基础设施模式的通信,与存在 于无线LAN 20、40内的终端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对于接入点21、41之间的通信,使用5GHz 侧的通信系统,按照IEEE802. Iln或IEEE 802. Ila的标准来进行WDS模式的通信。接着,说明接入点21、41的CPU 22所执行的与WDS模式的通信有关的处理。在 WDS模式的通信中,接入点21、41两者都参与,因此为了便于说明,如下这样处理。将接入 点21设为检测各种雷达、开始包括信道的变更的DFS处理的一侧,将该接入点21所装载的 CPU 22记载为“变更侧CPU 22”。另一方面,将接入点41设为在接入点21变更了信道时跟 随信道一侧,将该接入点41所装载的CPU 22记载为“跟随侧CPU 22”。图3是表示变更侧CPU 22所执行的变更侧处理例程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跟随侧 CPU 22所执行的跟随侧处理例程的流程图。原本两台接入点21、41进行同一处理,并没有 决定由哪一个接入点来检测各种雷达。存在接入点21成为跟随侧的情况,因此在图3所示 的流程图中也将其作为跟随侧处理SSC而示出。该跟随侧处理SSC相当于图4所示的跟随 侧处理例程的步骤S220 S260。同样地,图4所示的变更侧处理SCH相当于图3所示的变 更侧处理例程的步骤S120 S160。因而,假如由接入点41侧先检测到各种雷达,则接入点 41成为变更侧,执行图3所示的处理。各接入点21、41通常通过WDS模式通信来相互交换数据。此时,两个CPU 22都进 行图3的步骤S100、图4的步骤S200的通信处理。接入点21的CPU 22进行通信处理(步 骤S100),并判断是否接收到信道(CH)变更的通知(步骤S110)以及判断是否检测到各种 雷达(步骤S120)。信道变更的通知是在通常的通信处理(步骤S100)中从通信对象的接 入点(在此为接入点41)发送过来的通知。在此,设为由接入点21侧先检测到各种雷达来 进行说明,因此步骤SllO中的判断为“否”。接着判断是否检测到各种雷达(步骤S120)。实际上是由5GHz侧的RF模块37和 MAC/BBP模块36来进行各种雷达的检测,变更侧CPU 22接受其结果的通知,从而能够判断 是否检测到各种雷达的信号。如果没有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则CPU22使处理返回到通 信处理(步骤S100),继续与另一个接入点41之间的WDS模式通信。在继续这种处理的期间,当变更侧CPU 22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时(步骤S120), 变更侧CPU 22对另一方的接入点41发出信道变更通知(步骤S130),该信道变更通知是对于当前使用中的信道预先决定了之后用于通信的信道的通知。为了在室内进行WDS模式通 信,本实施例的接入点21、41使用W53的四个信道(52/56/60/64)以及W56 Wi个信道 (100/104/···/140)作为5GHz频带的信道。为了可靠地避免与各种雷达之间的干扰,期望 变更后的信道的频带相差某种程度。因此,变更侧CPU 22将与当前使用中的信道相差四个 信道以上的信道作为变更后的信道来进行通知。例如,如果当前所使用的是信道100,则指 定信道64作为变更后的信道。当然,也可以指定信道116、其以上的信道。另外,在本实施 例中将所指定的信道设为一个,但是也可以对多个信道设置优先级来进行通知。例如,1-信 道64、2_信道100、3_信道140等。附加在信道之前的数值表示优先级。在这样进行信道变更通知(步骤S130)之后,变更侧CPU 22进行实际变更信道的 处理(步骤S140)。该信道变更处理不仅将通信用的信道变更为之前所通知的信道,还包 括之后的信道的进一步变更处理。因此,对于该处理的具体内容,之后在例示实际的通信变 化的同时使用图5至图7来进行详细说明。在紧接着步骤S130之后进行的信道变更处理 (步骤S140)中,变更为所通知的信道。之后,变更侧CPU 22判断是否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步骤S150),如果未检测到 各种雷达的电波,则进一步判断信道变更后是否经过了一分钟(步骤S160)。如果未检测到 各种雷达的电波,则变更侧CPU 22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50,重复上述处理。并且,如果在信 道变更处理之后一分钟内未检测到各种雷达,则恢复通常的通信处理(步骤S100)。在此, 判断在一分钟内是否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是为了满足DFS处理的标准。假如在该1分钟内再次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则变更侧CPU 22暂时使处理返回 到步骤S140,进一步进行变更通信用信道的处理。在该时刻,由于还无法重新开始与另一个 接入点41的通信,因此不通知变更目的地的信道(步骤S130),而仅变更通信用信道,之后, 同样地判断在一分钟内是否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步骤S150、S160),如果在一分钟内未 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则恢复通信处理(步骤S100)。与变更侧的接入点21执行上述处理相对地,成为跟随侧的接入点41执行图4的 处理。接入点41侧的CPU 22进行通常的通信处理(步骤S200),并且判断是否检测到各种 雷达的电波(步骤S210)以及判断是否接收到信道变更的通知(步骤S220)。当变更侧的 接入点21通知信道变更时(图3的步骤S130),跟随侧的接入点41的CPU 22检测信道变 更的通知(步骤S220),为了进行信道变更而转移到步骤S240以下的处理。紧接着在步骤S220中接收到信道变更通知之后,跟随侧CPU 22设定作为被动扫 描对象的信道(步骤S240)。此时,跟随侧的接入点41还不变更通信用信道本身。接着,跟 随侧的接入点41判断在所设定的信道中是否能够检测到信标(步骤S250)。该处理相当于 被动扫描。被动扫描是指未确立通信信道的接入点通过检测通信对象所广播的信标来检测 通信对象的处理。如果紧接在接收到变更后的信道的通知之后,则由于知道对方所变更的 信道,因此跟随侧的接入点41使用该变更后的信道进行被动扫描来检测通信对象所广播 的信标。即使由跟随侧接入点41检测信标,也由于变更了信道一侧的接入点21为了进行 DFS处理而在一分钟内不进行通信,而不能马上检测到信标。因此,在无法检测信标的情况 下,判断是否超时(步骤S260),重复检测信标直到超时、即经过规定时间为止。变更侧接入 点21紧接在信道变更后一分钟内不进行通信,因此需要将超时设为至少一分钟以上。在本 实施例中将超时设为70秒,但是只要配合变更侧DF S处理的时间等的通信规格进行设定
9即可。另外,也可以设为在接收变更目的地的信道指定时从变更侧的接入点21接收超时时 间。在超时之前,如果作为通信对象的接入点21完成了 DFS处理并输出信标来进行 广播,则跟随侧CPU 22对其进行检测(步骤S250),如果发现了能够与对方进行通信的 信道,则进行确定通信用信道的变更的处理(步骤S270),之后返回通常的通信处理(步 骤S200),恢复与对方接入点21的通信处理。另一方面,当未检测到信标而超时时(步骤 S260),跟随侧CPU 22返回到步骤S240,从设定作为被动扫描对象的信道的处理开始重复 上述处理。根据以上说明的两个接入点21、41的处理,基于图6、图7来说明在WDS模式下进 行通信的接入点21、41实际上如何改变信道。并使用图5来说明信道变更处理(图3的步 骤 S140)。设为最初两个接入点21、41使用信道100进行通信。在该状态下,当接入点21检 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时(图3的步骤S120),变更侧CPU 22将通信信道变更为预先设定的 信道64并将其通知给对方(步骤S130),并且将通信用信道切换到信道64 (步骤S140)。 这是图6所示的时刻Tl。图5示出了此时变更侧CPU 22所执行的信道变更处理。变更侧 CPU 22使用初期值被设定为1的变量η的值来参照预先准备的表,取出与η对应的信道编 号(步骤S141)。如果与变量η对应的表的值是表示信道数的数值(步骤S143),则使用该 信道(步骤S145)。之后,变更侧CPU 22使变量η递增1(步骤S149),就这样暂时结束处 理。在图5的处理中,使用变量η来参照表是因为准备了 η个在检测到各种雷达的情 况下进行切换的信道的候补。即使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并切换了信道,也存在在变更目 的地的信道中再次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准备η个(实 施例中为两个)信道的变更目的地。因而,为了应对变量η递增而η > 3的情况,表被设定 为η > 3的情况下的参照值为值256(8位全部为1)。这样,只要设定表的数值就能够容易 地变更切换目的地的信道数值。在使用变量η进行参照而得到的表的值为256的情况下,变更侧CPU 22进行如下 处理从除去之前所使用的信道以外剩余的信道中适当选择一个信道(步骤S147)。在本 实施例中,设为使用模拟随机数来选择新的信道数值。在这种情况下,不递增变量n,就这样 暂时结束处理。变更侧CPU 22按照表、例如按照η = 1时的参照值来将通信信道切换为信道64。 此时,变更侧CPU 22将其通知给作为通信对象的接入点41 (图3的步骤S130),因此,跟随 侧的接入点41在该信道64中进行检测信标的被动扫描(图4的步骤S240、S250),在经过 DFS处理的时间之后,得到来自变更侧的接入点21的响应(图6的时刻T2),将通信用的信 道设定为新的信道64 (图6的时刻T3)。这样,两个接入点21、41将信道从之前所使用的信 道100转移为新的信道64,重新开始WDS模式通信。接下来,说明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的接入点21将信道从信道100切换到信道 64之后,在DFS处理期间内再次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的情况。再次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 波(图3的步骤S150)的变更侧CPU 22在信道变更处理(步骤S140)中,参照表(图5的 步骤S143)而按照与η = 2对应的参照值切换为信道52(图7的时刻Τ4)。与此相对地,跟随侧接入点41在最初的被动扫描期间无法检测到信标而超时(图4的步骤S250、S260, 图7的时刻T5)。因此,为了下一个被动扫描而进行设定搜索目的地的信道的处理(步骤 S240)。但是,在该时刻,变更侧的接入点21不通知在信道64之后将信道变更为哪一个信 道。因此,跟随侧的接入点41从能够利用的信道中的最小编号起依次设定用于被动扫描的 搜索用信道。这是图7的时刻T6。在依次切换信道的同时进行被动扫描的结果是在某一个 信道中检测到变更侧的接入点21所输出的信标,因此,在此两个接入点21、41恢复WDS模 式通信(图7的时刻T7)。在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例中,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的接入点21在变更信道时 将变更目的地的信道编号通知给通信对象,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之后的两者的WDS 模式通信。因而,不会使两个无线LAN 20、40之间的通信长时间中断。因此,即使不具有直 接与WAN连接的宽带路由器45 —侧的无线LAN 20,其与WAN侧的连接也不会长期中断。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变更目的地的信道而由变更侧的接入点21通知的是一 个信道(图3的步骤S130),但是,如已经说明那样此时也可以对多个信道设置优先级来进 行通知。这样,如果对多个信道编号预先设置优先级来进行通知,则即使在信道变更处理 (图3的步骤S140)之后再次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而切换了信道的情况下,跟随侧的接入 点41的CPU 22只要按照预先通知的优先级依次切换信道即可,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 与在WDS模式下进行了通信的对象之间的通信。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的一侧的接入点21在每次切 换信道时,将变更目的地的信道通知给通信对象的接入点41。与此相对地,也可以与各种雷 达的电波的检测无关地预先通知变更目的地的信道。作为这种通知的时刻,例如可以考虑 以下的时刻。(A)在通常的WDS模式通信的空闲期间,在规定间隔内或随机时刻通知变更目的 地的信道。(B)在电源接通时等WDS模式通信开始时进行通知。(C)在恢复到新信道的WDS模式通信的时刻进行通知(本实施例的图6的时刻T3 或者图7的时刻T7)。(D)在WDS模式通信中有意义的包的通信中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时刻进行通知。另外,作为变更目的地的信道的通知方法,可以如上述的实施例那样直接通知信 道编号,但是,也可以例如预先决定多种信道变更的序列并存储到两个接入点中,通知使用 哪个序列。例如,只要如第一序列100 — 64 — 52 — 120、第二序列104 — 60 — 124 — 56、 第三…那样预先决定从十五种信道(W53四种、W56十一种)中的各个信道开始的序列即 可。如果预先决定所有的序列,则由于双方的接入点都知道当前进行通信的序列,因此也可 以改变变更目的地而不进行通知。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接入点识别当前所使用的信道编 号相当于通知了变更目的地的信道。并且,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变更信道侧的接入点中设置在5GHz的频带内检测 信道的通信状态的电路,在变更信道之前检测在预定变更的信道中是否存在各种雷达。在 这种情况下,再设置一组上述实施例的MAC/BBP模块36、RF模块37等作为5GHz频带的通 信所需的电路,与WDS模式通信分开地确认在预定为变更目的地的信道中没有检测到各种 雷达的电波。这样,可以省略DFS处理,因此,在进行WDS模式通信中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
11波时,能够立刻变更所使用的信道,来继续两个接入点21、41之间的WDS模式通信。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例,在不变 更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也可以应用于三台以上 接入点之间的通信、其它频带内的通信。
权利要求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在两个以上的LAN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装置具备干扰电波检测部,其检测在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中引起干扰的电波;信道变更部,其在检测到该引起干扰的电波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变更上述LAN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信道;以及变更目的地信道通知部,其向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变更上述信道之前,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通知部向上述通信对象通知一个或多个变 更目的地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次变更上述信道时,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通知部都向上述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 地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信道使用确认部,该信道使用确认部在开始使用上述信道之前进行确认动作, 该确认动作确认在规定期间内不存在上述引起干扰的电波,在变更上述信道时,如果上述信道使用确认部完成了上述确认动作,则上述变更目的 地信道通知部通过该信道通知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如果处于上述确认动作过程中,则上 述变更目的地信道通知部不通知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变更上述信道后经过固定期间之后,由变更后的信道输出信标来进行广播,接收到 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的通知的上述通信对象能够通过被动扫描来检测该无线通信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中继器功能、宽带路由器功能、LAN接入点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
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两个以上的无线通信装置,使用该无线通信装置在两个以 上的LAN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干扰电波检测部,其检测在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中引起干扰的电波; 信道变更部,其在检测到该引起干扰的电波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变更上述LAN之间的 无线通信所使用的信道;以及变更目的地信道通知部,其向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的至少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搜索部,在接收到上述变更目的 地信道的通知时,该搜索部在所通知的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中进行被动扫描,该被动扫描 搜索来自作为通信对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信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的上述搜索部在即使进行上述被动扫描也无法搜索到 通信对象的情况下,依次扫描为了进行上述LAN之间的通信而准备的所有信道来搜索通信 对象。
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使用无线通信装置在两个以上的LAN之间进行 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在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中引起干扰的电波;在检测到该引起干扰的电波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变更上述LAN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使用 的信道;向通信对象通知变更目的地信道,以及接收到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的通知的通信对象在所通知的该变更目的地信道中进行 被动扫描,检测从发出上述变更目的地信道的通知的无线通信装置广播的信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在5GHz频带内的WDS模式通信中,在检测到气象用雷达等雷达的电波时有时无法迅速进行信道变更的处理。在以WDS模式进行通信的两个接入点(21、41)中的一个接入点检测到各种雷达的电波时,在变更通信的信道时向对方通知变更后的信道。接收到通知的接入点之后在接收到通知的变更目的地信道中进行检测信标的被动扫描,如果检测到信标则将通信用的信道变更为该信道。其结果,两个接入点恢复WDS模式通信。
文档编号H04W24/00GK101895903SQ20101017547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8日
发明者山田大辅 申请人: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