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880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介质并光学性地读取介质的表面的光学读取装置、该光学读取装 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的是如下的光学读取装置(信息介质处理装置)具有对被插入的 支票等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部和光学性地读取图像的光学读取部(扫描器),利用输送部 输送被插入装置中的介质,同时利用光学读取部读取介质的表面的图像,并且将图像的读 取结束后的介质从装置中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的光学读取装置 中,利用光学读取部读取图像,将读取的图像所涉及的数据向主计算机传送,在传送结束之 后,执行介质的输送动作等。专利文献1 特开2009-284191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光学读取装置中,有时连续处理多个介质,因此需要缩短从 基于光学读取部的图像的读取到介质的排出这一连串处理所耗费的时间,提高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情而提出,其目的在于,缩短从基于光学读取部的图像的读取 到介质的排出这一连串处理所耗费的时间,提高生产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部,其 输送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于所述介质的输送路上,光学性地读取由所述输 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存储部,其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传送部,其读出在 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读取图像并向其他装置传送;排出控制部,其在基于所述光学读取部 的所述介质的读取结束之后,至少在利用所述传送部将读取图像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中, 控制所述输送部,排出所述介质。根据该结构,利用排出控制部,能够在包括基于传送部的读取图像的传送准备期 间在内的传送中排出介质,与现有技术那样的在读取图像的传送的结束后执行排出动作的 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一连串处理的生产率。介质的读取可以是上表面和下表面中任意一 方,或者是两面。在此,在上述发明的光学读取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排出控制部基于在执行基于所 述光学读取部的所述介质的读取之前从所述其他装置输入且表示是否在读取图像的传送 中进行所述介质的排出的命令,控制所述输送部。根据该结构,排出控制部能够基于在执行介质的读取之前输入的命令,平滑且可 靠地选择并执行读取图像的传送中的介质的排出。另外,在上述发明的光学读取装置的基础上,具有多个排出所述介质的排出口,所 述命令包括表示从多个所述排出口中的哪一个排出口排出所述介质的信息。根据该结构,排出控制部能够在读取图像的传送中从多个排出口中的所希望的排出口平滑且可靠地排出介质。另外,在上述发明的光学读取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传送控制部,该传送控制部控 制所述光学读取部及所述传送部,利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在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范围 内设定的一个或多个区域,若至少任意一个所述区域的读取结束,则即使在其他所述区域 的读取结束之前,也将读取结束的所述区域的读取图像从所述存储部读出并向所述其他装 置传送,所述排出控制部至少在基于所述传送控制部的将读取图像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中 控制所述输送部,排出所述介质。根据该结构,传送控制部光学性地读取在读取范围设定的区域并存储读取图像, 若至少任意一个区域的读取结束,则即使存在其他读取未结束的区域,也发送读取结束的 区域的读取图像,因此不会直到所有的区域的读取结束时才进行发送,从而能够缩短读取 图像的传送所耗费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控制光学读取装置,该光学读取装置具有输送部,其输送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 部,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输送路上,光学性地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存储部, 其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传送部,其读出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读取图像 并向其他装置传送,利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所述介质,在所述介质的读取结束之后,至少 在利用所述传送部将读取图像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中,控制所述输送部,排出所述介质。根据该控制方法,能够在包括基于传送部的读取图像的传送准备期间在内的传送 中排出介质,与现有技术那样的在读取图像的传送的结束后执行排出动作的情况相比较, 能够提高生产率。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程序,其是控制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部 能够执行的程序,所述光学读取装置具有输送部,其输送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部, 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输送路上,光学性地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存储部,其存 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传送部,其读出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读取图像并向 其他装置传送,使所述控制部作为排出控制部发挥功能,所述排出控制部在基于所述光学 读取部的所述介质的读取结束之后,至少在利用所述传送部将读取图像向所述其他装置传 送中,控制所述输送部,排出所述介质。通过执行该程序,能够在包括基于传送部的读取图像的传送准备期间在内的传送 中排出介质,与现有技术那样的在读取图像的传送的结束后执行排出动作的情况相比较, 能够提高生产率。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从基于光学读取部的图像的读取到介质的排出这一连串处 理所耗费的时间,提高生产率。


图1是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打印机主体的立体图。图3是打印机主体的侧剖面图。图4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的功能性结构的块图。图5是表示作为读取对象的介质的一例的图。
图6是说明使用了光学读取装置的读取动作的图。图7是说明使用了光学读取装置的读取动作的图。图8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0是点击打式打印机的动作的时间图。符号说明10…点击打式打印机(光学读取装置)、15…手动插入口(排出口)、20…排出口、 40…CPU(传送部、排出控制部、传送控制部)、100…介质输送机构(输送部),110…光学读 取装置(光学读取部)、200…主计算机(其他装置),P…输送路,S…记录介质(介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的外观的主视立体图。图2是表示打印 机主体11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侧剖面图。图1所示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将记录头18 (参照图3)所具备的多个记录针经由 从带盒(图示略)送出的墨带(图示略)按压于记录介质S上,在该记录介质S的记录面 上形成点,由此记录包括文字在内的图像。点击打式打印机10具有光学读取装置110(参 照图3),也作为光学读取装置发挥功能,能够光学性地读取在记录介质S的表面上显示的 文字或记号、图像等。作为在点击打式打印机10中能够使用的记录介质S(介质),可以列举切断为 规定长度的切断介质和连接多片而成的连续纸。作为切断介质,例如除了单张格式纸或 单张格式复写纸等之外,也有存折或明信片、封皮等,作为连续纸,包括连续复写纸或由穿 孔等连接的打字纸。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S,使用金融机关等发行的支票或票 据(以下总称为支票)、或者金融机关等发行的存折。支票是利用磁墨在其表面的一部分 的区域MA印刷有使用者的户头帐号或该支票的序列号等MICR(Magnetic Ink Character Recognition)信息的单张格式纸。存折是多片记录用纸被装订而成的册子形态,打开该册 子后的内侧的面为记录面。在存折的相当于封底的面的后部设有磁条。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矩形的记录介质S的4边中的朝向点击打式打印机10 插入的一侧的边为前端,以与该前端对置的一侧的边为后端。如图1所示,点击打式打印机10具有作为外装体的上部罩12、上部壳体13及下部 壳体14,在上部壳体13及下部壳体14的前面开口有插入及排出记录介质S的手动插入口 15。另一方面,在上部壳体13及下部壳体14的背面开口有排出记录介质S的排出口 20。 可以利用从后述的主计算机200向点击打式打印机10发送的命令来设定是将由点击打式 打印机10处理后的记录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 15排出还是从排出口 20排出。将手动插入 口 15开口的一侧即图3中的左侧设为前(front)侧,将排出口 20开口的一侧即图3中的 右侧设为后(rear)侧。如图2所示,点击打式打印机10具有由上述的外装体覆盖的打印机主体11。打印 机主体11具有下主体部IlA和由轴IlC支承在该下主体部IlA的后端部的上主体部(图 示略)。上主体部能够在设置于上主体部的左侧面的开闭控制杆(图示略)的操作下旋转,若使上主体部旋转则打印机主体11的内部露出。如图2及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11具有基座框架16和在该基座框架16的两端固 定的一对右侧框架17A及左侧框架17B。在两侧框架17A、17B的外侧具有上主体部的两侧 框架(图示略),在其之间架设滑架引导轴31,并且在两侧框架17A、17B之间固定设置平坦 面形状的前方介质引导件24及后方介质引导件25。在所述前方介质引导件24和后方介质 引导件25之间配置平面形状的压板21,在该压板21的上方配置有与压板21对置的记录头 18。记录头18搭载于滑动自如地插通在滑架引导轴31上的滑架19上。滑架19在驱 动该滑架19的滑架驱动电动机56 (图4)的正转或反转作用下,经由同步带(图示略)被 驱动,从而被滑架引导轴31引导而往复移动。滑架19沿着图1中符号X所示的方向即与 滑架引导轴31的轴向及压板21的长度方向一致的主扫描方向在上主体部两侧框架之间往 复扫描。还有,以与滑架19的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方向即图1中符号Y所示的方向为副扫 描方向。搭载于滑架19上的记录头18在与滑架19 一同行驶的期间,在其前端面使记录针 从与压板21对置的针突出部(图示略)突出而击打在墨带上,使墨带的墨附着于在压板21 和记录头18之间被输送的记录介质S上,从而在记录介质S上记录包括文字在内的图像。 墨带折叠收纳于在上述的主体框架或滑架19上装配的带盒(图示略)内,伴随着滑架19 的扫描而被送出。另外,如图3所示,在记录头18的后方侧以位于压板21的上方的方式配 置介质宽度传感器55。介质宽度传感器55搭载于滑架19上而与滑架19 一起在压板21上 扫描,用于求出记录介质S的侧端的位置或记录介质S的宽度。如图2、图3所示,压板21在滑架19的行驶方向上延伸而形成为平面形状,被施 力弹簧180朝向记录头18施力且被弹性支承。施力弹簧180是压缩螺旋弹簧,利用该施力 弹簧180的施加力来支承记录头18的记录动作时的记录针的突出力。另外,当在记录介质 S的输送中该记录介质S的厚度变化时、或向打印机主体11输入了厚度不同的记录介质S 时,压板21抵抗施力弹簧180的施加力,被记录头18的前端按压而向离开记录头18的方 向移动。由此,不论记录介质S的厚度如何,都能够将记录头18的前端和记录介质S的记 录面之间的间隙确保为一定。如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11具有介质输送机构(输送部)100,其输送记录介质 S ;调齐机构28,其与由该介质输送机构100输送的记录介质S的前端抵接而使该记录介质 S整齐排列;磁数据读写部29,其具有磁头34,该磁头34进行在支票上设置的MICR信息的 读取或相对于在存折上设置的磁条进行磁信息的读取或写入;介质按压部30,在执行包括 该磁数据读写部29的磁头34所进行的MICR信息的读取在内的磁信息处理时,为了抑制记 录介质S上浮,该介质按压部30从上方按压记录介质S。如图2、图3所示,介质输送机构100具有压板21、第一驱动辊22A、第一从动辊 22B、第二驱动辊23A、第二从动辊23B、第三驱动辊124A、第三从动辊124B、前方介质引导件 24、后方介质引导件25、介质输送电动机26及驱动轮列部27。介质输送机构100在前方介 质引导件24及后方介质引导件25上构成经由各辊输送记录介质S的输送路P,前方介质引 导件24及后方介质引导件25的上表面成为输送路P的输送面PA。在本结构中,第一驱动辊22A、第一从动辊22B相对于压板21及记录头18配置在打印机主体11的前侧,第二驱动辊23A、第二从动辊23B及第三驱动辊124A、第三从动辊 124B相对于压板21及记录头18依次配置在打印机主体11的后侧。第一驱动辊22A和第一从动辊22B在上下方向上配置而成对,第二驱动辊23A和 第二从动辊23B在上下方向上配置而成对,第三驱动辊124A和第三从动辊124B在上下方 向上配置而成对。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及第三驱动辊124A是由介质输送电动机26及驱 动轮列部27旋转驱动的驱动辊,第一从动辊22B、第二从动辊23B及第三从动辊124B分别 是被弹簧42A、42B、42C以规定的按压力向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及第三驱动辊 124A侧弹性施力的从动辊。由此,第一驱动辊22k和第一从动辊22B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 驱动,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二从动辊23B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驱动,第三驱动辊124A和第 三从动辊124B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驱动。如图2所示,驱动轮列部27配置于右侧框架17A的外侧。该驱动轮列部27具有 电动机小齿轮51,该电动机小齿轮51旋转一体地固定在能够正转或反转的介质输送电动 机26的驱动轴上。来自该电动机小齿轮51的驱动力经由减速齿轮52向安装在第二驱动 辊23A的第二辊轴33上的第二驱动齿轮53B传递,进而,从该第二驱动齿轮53B经由中间 齿轮54向安装在第一驱动辊22A的第一辊轴32上的第一驱动齿轮53A传递。另外,第二 驱动辊23A的第二辊轴33的旋转力例如由驱动带(图示略)向第三驱动辊124A的第三辊 轴134传递。由此,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及第三驱动辊124A向同一 方向旋转,能够将记录介质S向打印机主体11内输送。即,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辊22A、第 二驱动辊23A及第三驱动辊124A,在介质输送电动机26正转的情况下,沿着副扫描方向如 图中符号A所示向打印机主体11内输送记录介质S,在介质输送电动机26反转的情况下, 如图中符号B所示向从打印机主体11内排出的方向输送记录介质S。调齐机构28是在利用记录头18向记录介质S进行记录或利用光学读取装置110 对记录介质S的表面进行读取之前使该记录介质S整齐排列的机构。调齐机构28具有在 第一驱动辊22A及第一从动辊22B和记录头18及压板21之间沿着主扫描方向排列设置且 向输送路P内突出的多个调齐板38和驱动调齐板38的调齐电动机58 (图4),使记录介质 S的前端部抵接所述调齐板38,由此能够使记录介质S的朝向整齐排列。如图2所示,打印机主体11在输送路P上的调齐板38的上游侧附近具有检测有 无与所述调齐板38抵接的记录介质S的多个调齐传感器39。调齐传感器39分别是具有夹 着输送路P而对置的发光部(LED等)和受光部(光电晶体管等)的光透射型的传感器,沿 着主扫描方向排列配置。利用多个调齐传感器39中的检测到记录介质S的前端的传感器 的数量及配置,能够判定由调齐机构28调齐后的记录介质S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是否处 于容许范围内。另外,点击打式打印机10例如在打印机主体11的后侧的下方具有控制基板部 (图示略),该控制基板部是进行介质输送电动机26的驱动控制、滑架19的行驶控制、基于 记录头18的记录针的记录动作的控制、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动作的控制等的、对点击 打式打印机10的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在打印机主体11中,在第一驱动辊22k的前侧排列设置有检测记录介质S向输送 路P的插入的多个介质端传感器47。所述介质端传感器47是具有朝向输送路P发出光的发光部和检测其反射光的受光部的光反射型传感器,检测从手动插入口 15插入的记录介 质S。还有,介质端传感器47也可以是以夹着输送路P而对置的方式配置发光部和受光部 的光透射型传感器。在本结构中,在从所有的介质端传感器47的受光部都受光的状态变为 任意一个介质端传感器47被遮蔽了受光的状态时,判断为记录介质S被插入输送路P内。另外,如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11具有对显示在记录介质S的表面上的文字、记号 或图像等进行读取的光学读取装置110(光学读取部)。该光学读取装置110具有对以印 刷等显示在记录介质S的上表面侧的信息进行读取的第一扫描器111和与该第一扫描器 111对置配置且对以印刷等显示在该记录介质S的下表面侧的信息进行读取的第二扫描器 112。通常,记录介质S以印刷有MICR信息的面为下表面的方式从手动插入口 15被插入。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是配置在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三驱动辊124A 之间且连续地读取在输送路P上输送中的记录介质S的信息的光学图像传感器。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例如是CIS (Contact Image Sensor)型的图像 读取传感器,分别具有与记录介质S密接的平坦的玻璃罩140、150和保持所述玻璃罩140、 150的主体壳体141、151。在所述主体壳体141、151的内侧分别收容有将从LED等光源输 出的光相对于记录介质S的读取区域照射的照射部(图示略)、在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 排列成一列的多个受光传感器(图示略)和将来自该受光传感器的信号向上述控制基板部 输出的输出部(图示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不限定于具 有CIS,也可以具有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另外,如图2所示,第二扫描器112具 有与压板21大致平行地在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而构成为长条形状的主体 壳体151及玻璃罩150,该主体壳体151配置为使玻璃罩150的上表面(玻璃面)通过在后 方介质引导件25上形成的开口而向输送路P露出。如图3所示,第一扫描器111以使玻璃 罩140的下表面(玻璃面)与上述玻璃罩150的上表面对置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扫描器112 的上方,在宽度方向上也形成为与第二扫描器112大致相同长度的长条形状。在第一扫描器111的上部设置有施力构件113,第一扫描器111被施力构件113以 相对于后方介质引导件25的记录介质S接近的方式施力。另外,施力构件113在宽度方向 上以大致均勻的力将第一扫描器111向第二扫描器112侧按压。在此,作为施力构件113,可 以使用螺旋弹簧或板簧、或者弹性体制的缓冲构件等。在玻璃罩140、150的玻璃面间设置 有能够使规定厚度的记录介质进入的间隔,在读取记录介质S时,利用被输送的记录介质S 将第一扫描器111向上方压退,施力构件113收缩,由此记录介质S能够通过玻璃罩140、 150之间。即,在光学读取装置110中,利用被施力构件113施力的第一扫描器111将记录 介质S向第二扫描器112侧按压,由此使记录介质S和玻璃罩140、150的玻璃面可靠地密 接,从而提高读取质量。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的受光传感器(图示略)在点击打式打印机10 的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成一列,以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线状进行读取。第一扫描器111及 第二扫描器112的受光传感器配置于比主扫描方向上的记录头18的可印字范围宽的范围 内,从而点击打式打印机10能够以比可印刷的所有记录介质宽的宽度进行读取。即,光学 读取装置110能够读取在点击打式打印机10中使用的所有的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如图3所示,第一扫描器111和第二扫描器112夹着输送路P而对置配置,不过, 第一扫描器111所具有的线状的受光传感器和第二扫描器112所具有的线状的受光传感器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上偏置5mm左右。通过该结构,能够消除来自相互的光源的光赋 予另一方受光传感器的影响,获得更高的读取质量。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分别具有R、G、B的光源,能够读取单色(2值、 16灰度、256灰度)及全色。另外,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的读取析像度例如可 设定为200dpi (点/英寸)、300dpi、600dpi这3阶段。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副扫描方 向)上的读取线数被设定为与主扫描方向上的读取析像度一致,读取时的记录介质S的输 送速度被调整为与读取析像度和受光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处理速度等的规格一致。图4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块图。该图4所示的各部由安装在控制基板(图示略)上的硬件和软件的协动而实现。点击打式打印机10具有作为基于控制程序控制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整体的控制 部的CPU40、将CPU40从EEPR0M42读出的控制程序或数据等暂时存储的RAM41、将由CPU40 执行的控制程序或被处理的数据等存储的EEPR0M42、对在与控制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主 计算机200之间发送接收信息时的数据形式进行变换的接口(I/F)43、与各种传感器连接 的门阵列(G/A)45、驱动各种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器46及驱动头的头驱动器48,所述各部 经由总线49连接。RAM41作为存储部发挥功能,形成暂时存储光学读取装置110读取的读取图像数 据的图像缓冲存储器(图示略)。另外,CPU40作为读出在RAM41中形成的图像缓冲存储器 所存储的读取图像数据并向主计算机200传送的传送部发挥功能。在门阵列45上连接有调齐传感器39、介质端传感器47、介质宽度传感器55、第一 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门阵列45将从调齐传感器39、介质端传感器47及介质宽 度传感器55输入的模拟电压量子化而作为数字数据向CPU40输出。第一扫描器111及第 二扫描器112利用CIS光学性地读取记录介质S的表面,将CIS的检测电压按CIS的像素 向门阵列45供给,门阵列45将从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供给的模拟电压量子 化而作为数字数据向CPU40输出。电动机驱动器46与介质输送电动机26、滑架驱动电动机56、磁头驱动电动机57 及调齐电动机58连接,向所述各电动机供给驱动电流或驱动脉冲,使所述电动机动作。还 有,也可以在电动机驱动器46上连接使调齐板38 (图3)动作的调齐电动机58 (图4)等。介质端传感器47与记录头18及磁头34连接,相对于记录头18供给驱动电流,由 此使记录针突出,另一方面,在相对于磁头34输出读取/写入用的驱动电流并且进行磁数 据的读取时,检测磁头34的检测电压(模拟电压),并作为数字数据向CPU40输出。CPU40基于存储在EEPR0M42中的控制程序,经由门阵列45、电动机驱动器46及头 驱动器48,取得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状态,并且驱动各电动机而输送记录介质S,驱动各头, 由此对记录介质S进行记录。另外,CPU40利用介质输送机构100输送记录介质S,利用门 阵列45利用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读取记录介质S的表面。该读取的执行中, CPU40将从门阵列45输入的数据依次暂时存储于在RAM41内设置的缓冲存储器(图示略) 中。然后,CPU40读出在该缓冲存储器(图示略)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经由接口 43向主计 算机200发送。图5是表示由点击打式打印机10处理的记录介质S的一具体例即支票的图。图 5(A)表示表面,图5(B)表示背面。
9
支票形状的记录介质S是横向长的长方形,以一长边作为前端而插入点击打式打 印机10,如图中箭头所示在短边方向上被输送。在此,将记录介质S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宽 度)设为Lx,将短边方向的长度(高度)设为Ly。如图5(A)所示,在记录介质S的表面设有记入或打印签票日、金额、目的地址、签 票人的住所姓名、署名等的栏,进而,在左下的区域MA印刷或打印有MICR文字。另外,有时 也在记录介质S的背面印刷有支票的序列号。另外,如图5(B)所示,在记录介质S的背面 印刷有支票的序列号,设有记入或打印发行金融机关名和户头帐号等的栏。该图5所示的记录介质S以图5(A)所示的表面在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内部向下 且图5(B)所示的背面向上的方式从手动插入口 15被插入,图5(A)的表面相当于下表面, 由第二扫描器112读取,图5(B)的背面相当于上表面,由第一扫描器111读取。第一扫描器111的读取范围R对应于记录介质S的尺寸,如图5(B)中虚线所示, 设定为比记录介质S的宽度Lx及高度Ly大一圈。读取范围R的宽度及高度为在记录介 质S的宽度Lx及高度Ly上加上读取空白而得到的尺寸,读取空白的大小例如是数毫米左 右。因此,第一扫描器111能够光学性地读取记录介质S的背面整体。另外,磁头34读取 图5 (A)的区域MA的MICR文字。同样地,第二扫描器112的读取范围R对应于记录介质S的尺寸,如图5 (A)中虚线 所示,设定为比记录介质S的宽度Lx及高度Ly大一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扫描器112 的读取范围R的宽度及高度是与第一扫描器111的读取范围R相同的尺寸,为在记录介质S 的宽度Lx及高度Ly上加上读取空白而得到的尺寸。因此,第二扫描器112能够光学性地 读取记录介质S的表面整体。点击打式打印机10将记录介质S沿着其短边方向向正方向或反方向输送,同时利 用光学读取装置110进行读取。读取时的输送方向自动确定为能够以最短的输送距离完成 读取对象部分的读取。从主计算机200经由接口 43向点击打式打印机10发送命令,利用该命令指定读 取对象的记录介质S的尺寸(Lx、Ly)。CPU40基于从主计算机200接收的命令确定记录介 质S的尺寸,设定读取范围R。在此,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命令也包括表示记录介质S中 的区域MA的位置的信息。区域MA的位置例如由距记录介质S的短边的距离Dx和距长边 的距离Dy指定。基于该命令,CPU40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及头驱动器48,驱动磁头驱动电 动机57,并且执行基于磁头34的读取。从主计算机200向点击打式打印机10发送的命令有设定命令、扫描(读取)开始 命令、排纸命令等。设定命令是指定如下内容的命令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析像度、是否按读取 面(上表面、下表面)进行读取、扫描方向、颜色种别(是全色扫描还是单色扫描)、进行单 色扫描时的灰度、进行单色扫描时的LED发光色、只对读取范围R的一部分进行读取时的读 取对象的区域(区域的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等。在此,区域的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的坐 标例如是以读取范围R的前端的左端为原点的坐标。接收到设定命令的CPU40取得由该设 定命令指定的值来作为设定值。进而,设定命令包括在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结束时表示是否在将读取图像向 主计算机200传送中也执行记录介质S的排出的命令,还包括在排出时表示使记录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 15和排出口 20中的哪一个排出的命令。以下,将在由光学读取装置110读 取的读取图像向主计算机200传送中排出记录介质S的处理称为“传送中排出处理”。在此 所谓传送中包括与确认主计算机200是否能够接收或CPU40的发送设定处理等发送准备相 关的处理期间。关于是否进行该传送中排出处理、以及在进行传送中排出处理的情况下将 记录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 15及排出口 20中的哪一个排出,使用者可以利用主计算机200 事先设定,并且反映使用者的设定而生成设定命令。在由光学读取装置110执行了记录介质S的读取之后排出记录介质S的情况下, 该传送中排出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缩短从记录介质S的读取到记录介质S的排出为止 的一连串处理所耗费的处理时间,由此能够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关于传送中排出处理,将在 后面详细叙述。扫描开始命令是相对于点击打式打印机10指示读取动作开始的命令。该扫描开 始命令包括指定整体读取或者指定区域读取(部分读取)来作为所执行的读取动作的信 息,所述整体读取对读取范围R的整体进行读取,所述指定区域读取(部分读取)对由设定 命令指定的读取对象的区域进行读取。接收到扫描开始命令的CPU40控制门阵列45及电 动机驱动器46,开始基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另外,排纸命令是用于在读取结束后指示将记录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 15或排出口 20排出的命令,包括指示排纸的信息和指定排纸方向(是手动插入口 15还是排出口 20)的 信息。接收到排纸命令的CPU40从由该排纸命令指定的一侧排出记录介质S。接着,分为正方向输送记录介质S的情况和反方向输送记录介质S的情况,来说明 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读取动作。图6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读取动作中的正方向的读取动作的图。图6(A) 表示扫描方向,图6(B)是示意地表示整体读取的动作的图,图6 (C)是示意地表示指定区域 读取的动作的图。在点击打式打印机10进行顺方向的读取时,记录介质S在从点击打式打印机10 的前侧(图2的左侧)朝向后侧(图2的右侧)被输送的期间,通过光学读取装置110,被 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进行读取。此时,如图6(A)所示从读取范围R的前端(图中上端)到后端(图中下端)进行 读取。另外,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读取的1线的读取图像从读取范围R的左 端(箭头的尾)到右端(箭头的首)依次按1线经由门阵列45输出。因而,读取范围R的 前端的左端为读取开始位置,后端的右端为结束位置。CPU40在按照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命令进行整体读取时,如图6 (B)所示,将读取 范围R沿着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按规定长度进行分割。在此,将被分割的各个部分称 为信息块。第一扫描器111的读取范围R和第二扫描器112的读取范围R分别按规定长度 被分割为多个信息块,按照从扫描方向的前头的顺序,对各信息块从上下表面交替赋予号 码。具体地说,上表面的读取范围R的前头是信息块1,下表面的读取范围R的前头是信息 块2,以下,沿着扫描方向分别是信息块3、4、…、8。后端的信息块的长度是以规定长度除 读取范围R的长度而得到的余数的长度。各个信息块是将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的读取图像向主计算机200发 送的处理单位。即,当在RAM41的图像缓冲存储器(图示略)中存储了一个信息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时,CPU40将该一信息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发送。上述的规定长 度即输送方向(扫描方向)的信息块的长度对应于在RAM41中设置的图像缓冲存储器(图 示略)的容量而确定。例如,在图像缓冲存储器具有按300线量存储最大析像度(600dpi)、 全色的读取图像数据的容量时,信息块的长度设定为300线以下的适当长度。在执行整体读取时,CPU40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而使介质输送电动机26旋转,以 规定速度输送记录介质S,同时控制门阵列45而使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的光 源发光,并且基于受光传感器的检测值生成读取图像数据,将读取图像数据1线线地存储 于RAM41的图像缓冲存储器中。CPU40在读取范围R的整体被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读取之前不中断 记录介质S的输送而持续进行上述动作,并且当在该动作中任意的信息块的读取完成(结 束)而在RAM41的图像缓冲存储器中存储了一信息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时,将该一信息块 量的读取图像数据从图像缓冲存储器读出并向主计算机200发送,将发送完成的读取图像 数据从图像缓冲存储器中消去。通过消去读取图像数据,再次在图像缓冲存储器中生成大 的空区域,从而能够存储之后的读取图像数据。每完成一个信息块的读取时,CPU40都如上所述将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 发送。发送各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的顺序是读取完成的顺序,并不限定为信息块的号码 顺序。在CPU40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读取图像数据时,在读取图像数据上附加作为标题 的读取的面(上表面或下表面)、读取的信息块的尺寸、信息块的号码、数据长度等信息而 进行发送。另外,在读取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大的情况下,CPU40也可以将一个信息块的读取 图像数据分割而进行发送,此时,也可以作为标题而附加用于在主计算机200中结合被分 割的读取图像数据的信息。另外,CPU40在按照从主计算机200接收的命令进行指定区域读取的情况下,如图 6(C)所示,在读取范围R中配置由设定命令指定的读取对象的区域。在图6(C)的例中,在 上表面的读取范围R中配置区域Al、A2,在下表面的读取范围R中配置区域A3。CPU40与被配置的读取对象的区域一致而配置信息块。在此,在被配置的区域的扫 描方向的长度比上述信息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CPU40将一个区域作为一个信息块。该信息 块的前端和后端与区域的前端和后端一致。在区域的长度比上述的规定长度长的情况下, CPU40将读取对象的区域从扫描方向的前头侧按规定长度分割。在图6(C)的例中,由于区 域Al、A3超过了规定长度,因此,区域Al被分割为信息块1、3,区域A3被分割为信息块2、 4。与整体读取的情况同样,按信息块的前端的位置的顺序且上下面交替地赋予信息块的号 码。还有,当读取对象的多个区域在读取范围R的宽度方向上排列,且在扫描方向上 重叠的情况下,所述重叠的所有的区域形成为总的信息块。在该总的信息块的扫描方向的 长度超过了信息块的长度的上限时,在扫描方向上分割为多个信息块。然后,CPU40开始读取范围R的区域Al A3的读取。CPU40在所有的区域由第一 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读取之前不中断记录介质S的输送,而是控制门阵列45及电 动机驱动器46来持续进行读取动作,当在该动作中任意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任意一个 信息块的读取完成而在RAM41的图像缓冲存储器中存储了一信息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将该一信息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从图像缓冲存储器读出并向主计算机200发送, 将发送完成的读取图像数据从图像缓冲存储器中消去。与整体读取同样地,此时的发送顺 序是读取完成的信息块的顺序,并不限定于信息块的号码顺序。另外,在CPU40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读取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附加在读取图像数据 上的标题除了读取的面(上表面或下表面)、读取的信息块的尺寸、信息块的号码、数据长 等信息之外,还包括区域的号码、区域的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的坐标等信息。在一个区域被 分割为多个信息块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用于结合构成各区域的信息块的信息。进而,在多 个区域包含于一个信息块的情况下,CPU40按区域分割该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按区域向 主计算机200发送。在该指定区域读取的情况下,也可以分割数据量大的读取图像数据而 向主计算机200发送。主计算机200接收从点击打式打印机10发送的读取图像数据,基于标题等信息按 信息块对读取图像进行重建。进而,在由向点击打式打印机10发送的设定命令指定了整体 读取的情况下,主计算机200分别针对上表面、下表面结合信息块而生成读取范围R整体的 读取图像数据。另外,在由设定命令指定了指定区域读取的情况下,主计算机200在一个区 域被分割为多个信息块时结合所述信息块,在一个区域构成一个信息块时原封不动地使用 该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生成各区域的读取图像数据。图7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读取动作中的反方向的读取动作的图。图7(A) 表示扫描方向,图7(B)是示意地表示整体读取的动作的图,图7(C)是示意地表示指定区域 读取的动作的图。在点击打式打印机10进行反方向的读取的情况下,记录介质S在从点击打式打印 机10的后侧朝向前侧被输送的期间,通过光学读取装置110,由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 器112进行读取。此时,如图7(A)所示,从读取范围R的后端(图中下端)到前端(图中 上端)进行读取。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读取的1线的读取图像从读取范围R 的左端依次经由门阵列45被输出,因此读取范围R的后端的左端为读取开始位置,前端的 右端为结束位置。当在反方向进行整体读取时,如图7(B)所示,读取范围R从后端被分割为信息块。 从读取时成为前头的一侧依次对上下的表面交替赋予此时的信息块的号码。除此以外的动 作与顺方向的整体读取相同。另外,当在反方向进行指定区域读取时,如图7 (C)所示,按照从主计算机200接收 的设定命令配置读取对象的区域,接着,从扫描方向的前头即读取范围R的后端侧配置信 息块。另外,超过信息块的长度的上限的区域以读取范围R的后端侧为基准被按规定长度 分割。其他动作与顺方向的指定区域读取相同。在反方向读取的读取图像数据与顺方向的读取图像数据上下相反。因此,点击打 式打印机10的CPU40也可以进行使读取图像数据反转后向主计算机200发送的处理,不过 由于发送了设定命令的主计算机200具有与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因此主计算机200也可 以基于该信息进行使读取图像数据的上下反转的处理。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动作的流程图。在以下的说明中,CPU40作为传送控制部发挥功能。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CPU40首先将记录介质S向手动插入口 15插入,若利用介质端传感器47检测到记录介质S的前端(步骤Sl ;是),则使调齐板38向记录介质S的输 送路P内突出,并且使介质输送电动机26动作而使记录介质S整齐排列(步骤S2)。接着,CPU40判别检测到的记录介质S是支票还是存折(步骤S3)。在此,CPU40可 以取得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信息,基于该信息来判别记录介质S的种类,或者,也可以使 用介质端传感器47或介质宽度传感器55来检测记录介质S的前端或侧端的位置,基于该 位置或尺寸来判别记录介质S的种类。另外,也可以基于使用介质端传感器47或介质宽度 传感器55检测到的记录介质S的前端或侧端的位置,利用磁头34尝试MICR信息的读取, 通过该读取的尝试来判定MICR信息是否位于区域MA,从而判别记录介质S的种类。在本 实施方式中,CPU40从主计算机200取得用于确定记录介质S的种类(支票或存折)的信 息、与区域MA的位置相关的信息和与输送距离相关的信息,基于所述信息来判别是支票还 是存折,在记录介质S是支票的情况下,例如取得与支票的尺寸相关的信息。在记录介质S不是支票的情况下(步骤S3 ;否),CPU40例如判别为记录介质S是 存折,为了读取在存折上设置的磁条,将记录介质S输送到可由磁头34读取的位置,利用磁 头34执行磁条的读取及/或写入(步骤S4)。进而,CPU40将记录介质S输送到记录头18 的位置并利用记录头18向记录面进行记录(步骤S5),然后将该记录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 15排出(步骤S6),从而结束动作。在记录介质S是支票的情况下(步骤S3 ;是),CPU40判定是否从主计算机200接 收到MICR信息的读取命令(步骤S7)。然后,CPU40在判定为接收到MICR信息的读取命令 的情况下(步骤S7 ;是),使调齐板38从输送路P退避,并且至少在记录介质S的前端到达 介质宽度传感器55的正下方之前利用介质输送机构100来输送记录介质S,之后驱动滑架 驱动电动机56 (图5)而使滑架19沿着主扫描方向扫描,基于来自介质宽度传感器55的输 出信号及滑架19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检测记录介质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步骤S8)。进 而,CPU40利用介质输送机构100来输送记录介质S且同时监视介质端传感器47的输出信 号,检测记录介质S的后端位置(步骤S9)。接着,CPU40利用介质输送机构100将记录介质S输送到可由磁头34读取区域MA 的位置(步骤S10),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而使磁头驱动电动机57动作,利用磁头34执行 在区域MA上显示的MICR文字的读取(步骤Sll)。由磁头34读取的信息(MICR信息)由 门阵列45数字化,CPU40取得该数字数据(步骤S12),基于该数据来解析文字信息,并变换 为文本信息(步骤S13)。在此,判别不能解析的文字是超过预先设定数而存在还是处于预 先设定数的范围内且解析成功(步骤S14),在超过设定数的不能解析的文字存在的情况下 (步骤S14 ;否),输出错误而排出记录介质S (步骤S15),结束动作。在步骤S15中,可以利 用点击打式打印机10自身所具有的显示部等报知发生错误,也可以相对于主计算机200发 送表示发生错误的信息,也可以进行这两方。另一方面,当在不能解析的文字的数量未超过设定数的情况下解析成功时(步骤 S14 ;是),CPU40执行基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扫描并将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发送 (步骤S16),在从主计算机200接收背书印刷的执行命令之前进行待机(步骤S17),在接收 到背书印刷的执行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17 ;是),使介质输送电动机26反转,将记录介质 S输送到记录头18下,并且驱动滑架驱动电动机56及记录头18,对记录介质S的背面进行 表示处理完毕的背书印刷(步骤S18)。然后,若背书印刷完成,则CPU40使介质输送电动机26进一步旋转,将记录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 15或排出口 20排出。还有,将在后面叙述,不过在设定命令包括执行上述传送中排出处理这一意思的 命令时,由于在扫描执行后执行记录介质S的排出,因此不执行步骤S17及步骤S18的处理。图9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10所执行的读取动作的流程图,更详细地表示了图8 的步骤S16所示的动作。在以下的说明中,CPU40作为排出控制部发挥功能。CPU40接收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设定命令(步骤S21),取得由该设定命令指定 的各种设定内容(步骤S22)。如上所述,设定命令包括是否进行传送中排出处理的命令,在 进行传送中排出处理的情况下,包括表示从手动插入口 15和排出口 20中的哪一个排出记 录介质S的命令。在此,CPU40判别是否由设定命令指定了读取对象的区域(步骤S23),在没有区域 的指定时(步骤S23;否),基于由设定命令指定的扫描方向,取得为了对读取范围R的整体 进行读取而作为基准的信息块的位置(步骤S24)。进行读取范围R的整体读取时的信息块 的位置例如存储在EEPR0M42中。另外,在由设定命令指定了读取对象的区域时(步骤S23 ;是),CPU40取得区域的 号码和各区域的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的坐标(步骤S24),在读取范围R配置区域,并且基于 由设定命令指定的扫描方向,确定与区域相适应的信息块的位置(步骤S26)。在取得或确定了信息块位置之后,CPU40在从主计算机200接收扫描开始命令之 前进行待机(步骤S27),若接收扫描开始命令(步骤S27 ;是),则基于由设定命令指定的扫 描方向、是整体读取还是指定区域读取、在是指定区域读取的情况下被指定的区域的位置 及记录介质S的目前的位置,利用介质输送机构100将记录介质S输送到光学读取装置110 的扫描开始位置(步骤S28),输送记录介质S且同时执行基于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 器112的读取(步骤S29)。在该读取的执行中,CPU40判别有无读取完成的信息块(步骤 S30),若有读取完成的信息块(步骤S30 ;是),则开始将该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从RAM41 的图像缓冲存储器中读出并向主计算机200传送的处理(步骤S31),若传送完成,则删除 图像缓冲存储器内的该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CPU40判别是否所有的信息块的读取都完 成(步骤S32),若有读取未完成的信息块(步骤S32 ;否),则返回步骤S29继续进行读取 动作,若有读取新完成的信息块,则传送该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然后,若上下两表面的读取范围R中的所有的信息块的读取完成(步骤S32 ;是), 则CPU40基于在步骤S22中取得的设定内容,判别是否执行传送中排出处理(步骤S34)。在不执行传送中排出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34 ;否),CPU40监视是否将所有的信 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传送完(步骤S35),在传送完的情况下(步骤S35; 是),结束读取动作,执行图8的步骤S17所示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执行传送中排出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34 ;是),CPU40判别是否指示 了从手动插入口 15和排出口 20中的哪一个排出记录介质S (步骤S36),在指示了从手动插 入口 15排出的情况下(步骤S36 ;“手动插入口”),控制介质输送电动机26而将记录介质 S从手动插入口 15排出(步骤S37),另外,在指示了从排出口 20排出的情况下(步骤S36 ; “排出口”),控制介质输送电动机26而将记录介质S从排出口 20排出(步骤S38)。步骤S37及步骤S38所示的记录介质S的排出所涉及的处理即使在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中也被 执行。即,基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记录介质S的读取完成之后,不论是不是在将读取图像 数据向主计算机200传送中,都立刻执行记录介质S的排出。记录介质S排出后,CPU40监视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是否结束(步骤S39),在结束 的情况下(步骤S39 ;是),结束处理。于是,在传送中排出处理中,在基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记录介质S的读取完成之 后,不论是不是在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传送中,都立刻执行记录介质S的排出。因 此,与现有技术那样的、在记录介质S的读取完成之后开始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并且在该 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结束后才执行记录介质S的排出的情况相比较,可缩短一连串处理所 耗费的时间,提高生产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PU40基于在光学读取装置110读取记录介质S之前从主 计算机200输入的设定命令,判别是否执行传送中排出处理,然后再适当地执行传送中排 出处理。在此,在基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记录介质S的读取结束之后,CPU40基于规定 的协议,将表示记录介质S的读取结束的数据向主计算机200输出,进而,主计算机200向 CPU40输出开始记录介质S的排出所涉及的动作这一意思的数据,由此,在记录介质S的读 取完成之后,不论是不是在将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传送中,都立刻执行记录介质S 的排出。此时,虽然能够提高生产率,但是在基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记录介质S的读取结 束之后在CPU40和主计算机200之间必须执行规定协议下的数据的发送接收,从而会导致 处理的复杂化及处理效率的降低。进而,在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中,必须进行规定协议下的 数据的发送接收,因此导致CPU40和主计算机200之间的通信量的增大,从而导致通信量的 增大及通信量的增大所引起的传送速度的降低。考虑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光学读取装置110读取记录介质S之前向 CPU40输入的设定命令包括表示是否执行传送中排出处理的命令,CPU40基于该命令执行 传送中排出处理,因此能够平滑且可靠地执行传送中排出处理。还有,如上所述,第一扫描器111和第二扫描器112的受光传感器偏置配置,在本 实施方式中,第一扫描器111靠前侧5mm。因此,当在顺方向进行扫描的情况下,上表面的读 取范围R比下表面的读取范围R先完成读取,当在反方向进行扫描的情况下,下表面的读取 范围R比上表面的读取范围R先结束读取。如以上所述,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中,CPU40利用光 学读取装置110读取在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范围R设定的信息块,若任意的信息块的 读取完成,则即使在其他信息块的读取完成之前,也将读取完成的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 从RAM41的图像缓冲存储器中读出并发送,因此不会直到所有的信息块的读取完成时才进 行发送,从而能够缩短读取图像数据的发送所耗费的等待时间。由此,能够实现读取处理整 体的高速化,提高便利性。特别是,在读取析像度高的情况或进行了全色读取的情况等读取 图像数据的容量大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地缩短等待时间。另外,RAM41的图像缓冲存储器 只要至少具有存储信息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的容量即可,与存储读取范围R整体的读取图 像数据的情况相比较,存储容量小也无妨。另外,光学读取装置110构成为在输送路P的两侧分别配置读取记录介质S的一面的第一扫描器111和读取记录介质S的另一面的第二扫描器112,从而能够读取记录介质 S的两面,CPU40读取在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的读取范围R设定的信息块,若 任意的信息块的读取完成,则即使在设定于与该信息块相同面的读取范围R或另一面的读 取范围R的其他信息块的读取完成之前,也将读取完成的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从图像缓 冲存储器读出并发送。因此,能够缩短读取图像数据的发送所耗费的等待时间,高速地执行 记录介质S的两面的读取。进而,RAM41的图像缓冲存储器的容量可以比存储两面的读取 图像数据时的容量小。进而,CPU40在读取范围R中指定读取对象的区域、进行指定区域读取时,将超过 规定长度的区域按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上的规定长度进行分割而设定信息块,若基于光 学读取装置110的任意的信息块的读取结束,则将读取结束的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从图 像缓冲存储器中读出并发送,因此即使在被指定的区域大且区域整体的读取耗费时间的情 况下,也能够以更短时间开始读取图像数据的发送,并大幅度地缩短读取图像数据的发送 所耗费的等待时间。此时,CPU40在分割被指定的区域而设定信息块,将该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向主 计算机200发送的情况下,以附加了用于识别该信息块所属的原来的区域的信息的状态进 行发送,因此接收到该读取图像数据的主计算机200能够根据被分割为信息块的读取图像 数据来组合指定的区域整体的读取图像。进而,CPU40在由来自主计算机200的命令指示了对读取范围R的整体进行读取 的整体读取的情况下,将读取范围R分割为多个而成的各部分作为信息块,按信息块发送 读取图像数据,因此,不会直到读取范围R整体的读取完成时才进行发送,从而能够缩短读 取图像数据的发送所耗费的等待时间。另外,在指定了整体读取的情况下即使不进行设定 信息块的位置等的操作或指示也能够自动地缩短等待时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便利性。S卩,CPU40构成为能够基于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设定命令及扫描指示命令,选择 性地执行对读取范围R整体进行读取的整体读取和对读取范围R的一部分进行读取的指定 区域读取中的任意之一,在进行整体读取的情况下,将读取范围R分割为多个信息块,在进 行指定区域读取的情况下,在读取范围R内基于作为读取对象被指定的区域设定信息块, 利用光学读取装置110依次读取所设定的信息块,若任意的信息块的读取完成,则即使在 其他信息块的读取完成之前,也将读取完成的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从RAM41的图像缓冲 存储器中读出并发送,在进行指定区域读取的情况下,若存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上的 长度是规定长度以上的区域,则将该区域按规定长度分割而设定信息块。由此,在对读取范 围R的整体进行读取的情况和只对一部分的区域进行读取的情况下,都能够缩短读取图像 数据的发送所耗费的等待时间,提高便利性。图10是利用光学读取装置110执行图像的读取所涉及的动作之后将记录介质S 排出之前的一连串动作的时间图,(A)表示现有的点击打式打印机执行上述动作时的时间 图,(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执行上述动作时的时间图。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读取范围分割为2个信息块(信息块Bl及信息块B2)。首先,使用图10㈧说明现有的点击打式打印机的动作定时。如图10㈧所示,在现有的点击打式打印机中,在时间Tl光学读取装置110开始 读取记录介质S中的信息块Bl及信息块B2的图像,之后,在时间T3所述信息块Bl及信息块B2的图像的读取结束。接着,在时间T3在记录介质S的读取结束的同时,开始向主计算 机200传送信息块Bl及信息块B2的读取图像数据,在时间T4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结束。 接着,在时间T4在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结束的同时,开始记录介质S的排出动作,在时间T6 该排出动作结束。另一方面,如图10⑶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中,在时间Tl光 学读取装置110开始记录介质S的读取,之后,在时间T2若信息块Bl的图像的读取结束, 则在信息块B2的图像的读取结束之前,开始将信息块Bl的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 传送。接着,在时间T3,若信息块B2的图像的读取结束,则开始将信息块B2的读取图像数 据向主计算机200传送。进而,在时间T3在信息块B2的图像的读取结束的同时,开始记录介质S的排出动 作。该排出动作在信息块B2的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传送中也执行,在时间T5结
束ο而且,通过图10㈧和图10⑶的比较明确可知,本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 在所有的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结束的定时上早于现有的点击打式打印机。进而, 本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在记录介质S的排出动作结束的定时上也早于现有的点 击打式打印机。即,能够缩短记录介质S的读取、读取的图像所涉及的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 及记录介质S的排出这一连串处理所耗费的处理时间,提高生产率。于是,由于生产率提高、记录介质S的排出动作结束的定时早,因此,使用者可以 利用缩短的时间,准备成为下一个处理对象的记录介质S,或者设置点击打式打印机10,或 者对被排出的记录介质S执行归档等处理,从而便利性提高。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中,所有的信息块的读取图像数据的传 送结束的定时和记录介质S的排出动作结束的定时与现有的点击打式打印机相比能够可 靠地变早。因而,即使在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需要较多时间,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结束的定 时晚于记录介质S的排出动作结束的定时的情况下,相比于现有的点击打式打印机,也能 够可靠地缩短一连串处理所耗费的时间。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出控制部发挥功能的CPU40在基于光 学读取装置110的记录介质S的表面的读取结束之后,至少在将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 200传送中,控制介质输送电动机26,将记录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 15或排出口 20排出。由此,能够在将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传送中排出记录介质S,与现有技术 那样的在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的结束后执行排出动作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生产率。还有,在将读取图像数据向主计算机200传送中,当然包括传送准备期间。另外,记录介质S的读取可以是任意一面,也可以是两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出控制部发挥功能的CPU40基于在利用光学读取 装置110执行记录介质S的表面的读取之前从主计算机200输入的设定命令,执行记录介 质S的排出动作。由此,CPU40能够基于在执行介质的读取之前输入的设定命令,平滑且可靠地选择 执行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中的记录介质S的排出。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具有作为排出记录介质S的排出口的手动 插入口 15及排出口 20这2个排出口。而且,设定命令包括表示从手动插入口 15和排出口
1820中的哪一个使记录介质S排出的命令。由此,作为排出控制部发挥功能的CPU40能够在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中从手动插 入口 15及排出口 20中的所希望的排出口平滑且可靠地排出记录介质S。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CPU40作为传送控制部发挥功能,所述 传送控制部利用光学读取装置110读取在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范围内设定的一个或多 个区域,若任意的区域的读取完成(结束),则即使在其他所述区域的读取完成之前,也将 读取完成的区域的读取图像数据从RAM41中读出并向主计算机200传送。而且,作为排出 控制部发挥功能的CPU40至少在将读取图像数据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中排出记录介质S。由此,作为传送控制部发挥功能的CPU40光学性地读取在读取范围设定的区域并 存储读取图像数据,若至少任意一个区域的读取完成,则即使存在其他读取没有完成的区 域,也发送读取完成的区域的读取图像数据,因此不会直到所有的区域的读取完成时才进 行发送,从而能够缩短读取图像数据的传送所耗费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生产率。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 方式中,以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路P上依次排列配置调齐机构28、记录头18及光学读取装 置110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所述各装置的配置是任意的,例 如也可以将光学读取装置110配置为最靠近手动插入口 1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搭载于点击打式打印机10上的控制基板(图示略) 所安装的控制部具有图4的功能信息块所示的功能,控制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各部的结构 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例如也可以是与点击打式打印机10进行外部连接的装置作为图4所 示的各功能部发挥功能,控制点击打式打印机10的动作的结构。进而,图4所示的各功能 信息块由硬件和软件的协动来实现,具体的硬件的安装方式或软件的规格等是任意的,关 于其他细部结构也可以任意地改变。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可以利用 RGB的光源进行单色及全色扫描的结构,不过例如也可以是使用发出红外光的光源来进行 红外线读取的结构。与通常的墨相比较,磁墨在红外线的吸收率上高,因此通过使用红外 线,能够只取入由磁墨印刷的文字,从而能够光学性地高效地读取区域MA的MICR信息。进而,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描器112的读取,先 进行磁头34的读取,不过也可以是相对于磁头34的读取,先进行第一扫描器111及第二扫 描器112的读取。此时,基于OCR处理的结果,确定记录有MICR信息的区域MA,基于确定 结果执行磁头34的读取。另外,在使用红外线进行读取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确定记录有 MICR信息的范围,因此能够基于其结果确定磁头34的读取范围。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水平输送记录介质S的平头型的装置中应用了本 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当然也能够应用于具有以竖立的 状态输送支票等格式纸形态的记录介质S的输送路的装置中。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 具有光学读取装置110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在喷墨式的打印机或热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中设置有与光学读取装置 110相当的光学读取部的结构。进而,并不限定于作为独立的打印机使用的设备,也可以在 组装于其他设备(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或 CD(Cash Dispenser)等)的装置中 设置与光学读取装置110相当的光学读取部。
19
进而,并不限定于在对纸等记录介质记录文字或图像的装置中一体设置光学读取 装置110的结构,本发明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包括独立的扫描器装置或复写机的多种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部,其输送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于所述介质的输送路上,光学性地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 介质;存储部,其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传送部,其读出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读取图像并向其他装置传送;排出控制部,其在基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所述介质的读取结束之后,至少在利用所述 传送部将读取图像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中,控制所述输送部,排出所述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控制部基于在执行基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所述介质的读取之前从所述其他 装置输入且表示是否在读取图像的传送中进行所述介质的排出的命令,控制所述输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排出所述介质的排出口,所述命令包括表示从多个所述排出口中的哪一个排出口排出所述介质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传送控制部,该传送控制部控制所述光学读取部及所述传送部,利用所述光学 读取部读取在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范围内设定的一个或多个区域,若至少任意一个所述 区域的读取结束,则即使在其他所述区域的读取结束之前,也将读取结束的所述区域的读 取图像从所述存储部读出并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所述排出控制部至少在基于所述传送控制部的将读取图像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中控 制所述输送部,排出所述介质。
5.一种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光学读取装置,该光学读取装置具有输送部,其输送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 部,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输送路上,光学性地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存储部, 其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传送部,其读出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读取图像 并向其他装置传送,利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所述介质,在所述介质的读取结束之后,至少在利用所述传 送部将读取图像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中,控制所述输送部,排出所述介质。
6.一种程序,其是控制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部能够执行的程序,所述光学读取装置具 有输送部,其输送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介质的输送路上,光学性 地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存储部,其存储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 传送部,其读出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读取图像并向其他装置传送,使所述控制部作为排出控制部发挥功能,所述排出控制部在基于所述光学读取部的所 述介质的读取结束之后,至少在利用所述传送部将读取图像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中,控制 所述输送部,排出所述介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从基于光学读取部的图像的读取到介质的排出这一连串处理所耗费的时间、提高生产率的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光学读取装置具有介质输送机构(100),其输送读取对象的介质;光学读取装置(110),其设置在介质的输送路(P)上,光学性地读取被输送的介质;存储部,其存储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传送部,其读出在存储部中存储的读取图像并向其他装置传送;排出控制部,其在基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介质的读取结束之后,在将读取图像向所述其他装置传送中,排出介质。
文档编号H04N1/028GK102131031SQ201010622019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浅田健司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