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动圈式换能器及其振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3736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动圈式换能器及其振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 振动系统及应用该振动系统的换能器。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大量的换能器件特别是微型动圈式换 能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工作原理是,通有交流电的驱 动装置在磁场中受力而使动圈式换能器的振动系统发生竖直方向上的振动而发生或者产 生致动。传统结构的驱动装置一般是采用将铜金属材料的金属线绕成线圈筒,通过在线 圈筒上通有交流电信号,从而使得线圈筒产生受力,进而带动振动片振动产生声音或者 致动。这种传统结构的驱动装置,在功率较大时,线圈筒上的金属线容易产生断裂,从 而造成驱动装置的电连接不良;并且这种传统结构的驱动装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绕 制和整形,工艺较为复杂,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所以,有必要对上述结构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结构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缺 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改进了结构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振动系统,工艺较为简便,可以提高振动系统的结构稳 定性和电连接性能,避免产生电连接不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振动系统,包括振 动片以及与所述振动片结合在一起的驱动装置,所述振动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动圈式 换能器上,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柔性线路板结构,并且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导 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形成一定的电路排布。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上导电涂层所形成的电路排布为平面 结构。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柔性线路板设有导电涂层的电路排布部分向一侧突起, 并且所述突起的部分位于所述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磁路系统所形成的磁间隙内。再者,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设置在柔性线路板上的导电涂层通过化学腐蚀工艺 来获得需要的电路排布。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型动圈式换能器,包括前述的振动系统、 磁路系统和容纳所述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外壳。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磁路系统为双磁路结构,包括导磁板以及自上而下 分别与所述导磁板结合在一起的内华司、内磁铁和外华司、外磁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振动系统的制造工艺更为简便,并且能够避免产生电连接不良的缺陷,从而提高振动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和电连接性能。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 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具体结构分解立体 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一中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一中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涉及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二中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 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 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述的实施方案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 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 图标记标示相同的部分。实施例一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涉及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具体结构的分解 立体图;图2表示图1所示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为长方形,包括磁路系统、振动系统以及一体容纳 所述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的外壳4。磁路系统为可以提供较大磁力的双磁路结构,包括 导磁板33以及自上而下分别与导磁板33结合在一起的内华司311、内磁铁321和外华司 312、外磁铁322,其中外华司312、外磁铁322环绕内华司311、内磁铁321设置并保持 一定的间距;振动系统包括振动片1,以及由安装在振动片1上的柔性线路板2构成的驱 动装置,柔性线路板为环状结构,位于磁路系统所提供的磁间隙中。振动片1为柔性的 塑料,并且振动片1的边缘固定在外华司312上使得振动系统固定,振动片1的中心固定 在内华司311上。图3是表示实施例一中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 示,柔性线路板2构成的驱动装置为平面结构,并且在柔性线路板2上设置有导电涂层 21,导电涂层21在柔性线路板2上形成一定的电路排布,使柔性线路板2在输入电信号 时可以在磁路系统的磁间隙内产生受力,从而驱动振动片1振动而产生声音。本实施例一构成中的导电涂层21为铜金属材料的导电涂层,导电涂层21设置在 柔性线路板2的表面,并且可以通过化学腐蚀工艺来获得需要的电路排布。由于采用了 本实施例一中以柔性线路板代替传统的金属线绕制的线圈筒作为驱动装置的改进,使得 微型动圈式换能器驱动装置的结构稳定性被增强,从而避免了产生电连接不良等缺陷;
4并且线路板制作工艺较为成熟,通过在柔性线路板上通过化学腐蚀直接形成所需要的电 路排布,使驱动装置的生产工艺更为简便,从另一个角度降低了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生 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一中,外壳4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可以采用树脂或者塑料等绝缘材 料制成,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磁路系统的支撑凹槽和连通凹槽。但显而易见, 也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将外壳连同其所容纳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设计为跑 道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等其它形状,外壳与振动系统以及磁路系统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 作出改变,这些改变都不会影响本发明的本质。实施例二 下面,参照图4和图5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涉及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具 体结构。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涉及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二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如图4和5所示, 本实施例二所涉及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中除驱动装置部分外均为公知结构,与上述实施 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驱动装置的结构不同,实施例一中柔性线路板2的导电涂层所形成 的电路排布为平面结构,而在本实施例二中,柔性线路板2’表面的电路排布为立体结 构,柔性线路板2’所构成的驱动装置设有导电涂层21’的电路排布部分向一侧突起, 并且突起的柔性线路板2’的电路排布部分位于所述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磁路系统所形成 的磁间隙内,使得柔性线路板2’能够产生驱动带动振动片振动而发声。另外,本实施例二中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为圆形结构,对应的驱动装置也为圆 形;当然驱动装置也可以对应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结构设置为方形、跑道形或者椭圆形 等。本实施过程的这种改进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实施过程的技术效果。需要注意的,本发明创造也可以应用在马达等振动部件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上 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如在本实 用新型中,将柔性线路板或音圈设置在振动片的下方仅为优选方案;附加导磁板结合在 驱动装置的中心仅为优选方案,也可以偏向一侧附加导磁板也可以设置在与驱动装置相 对的振膜上方。这些改进和变形的结构也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 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振动系统,包括振动片(1)以及与所述振动片(1)结合在 一起的驱动装置,所述振动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动圈式换能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柔性线路板结构,并且在所述柔性线路板(2)上设置有导电涂层 (21),所述导电涂层(21)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形成一定的电路排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2)的上导电涂层(21)所形成的电路排布为平面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设有导电涂层的电路排布部分向一侧突起,并且所述突起的部分位 于所述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磁路系统所形成的磁间隙内。
4.按照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柔性线路板上的导电涂层通过化学腐蚀工艺来获得需要的电路排布。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涂层为铜金属材料的导电涂层。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片(1)由柔性的塑料构成。
7.—种微型动圈式换能器,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容纳所述振动系统和磁路系 统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为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系统。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为双磁路结构,包括导磁板以及自上而下分别与所述导磁板结合在一 起的内华司(311)、内磁铁(321)和外华司(312)、外磁铁(322)。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片的边缘和中心分别固定在所述磁路系统的外华司(312)和内华司(311)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动圈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型动圈式换能器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动圈式换能器及其振动系统,其中的振动系统包括振动片以及与所述振动片结合在一起的驱动装置,所述振动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动圈式换能器上,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柔性线路板结构,并且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形成一定的电路排布从而使柔性线路板可以在所述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磁路系统的磁间隙内产生受力驱动所述振动片振动而产生声音。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微型动圈式换能器的制造工艺更为简便,并且能够避免产生电连接不良的缺陷,从而提高振动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和电连接性能。
文档编号H04R9/02GK201805542SQ20102027965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杨健斌, 江超 申请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