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失窃现场自动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487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机失窃现场自动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防盗领域,具体地说是手机失窃现场自动报警装置。
技术背景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加,手机失窃现 象也越来越频繁,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手机被盗后,偷盗者往往会迅速关机, 并拆开手机后盖取出SIM卡,使失主无法找回手机。现有手机的防盗措施大多是在芯片中 设定一定的程序,使手机被盗后可以向预先设定的设备上发送信息,但是,当手机被关机并 取出SIM卡后,就不起作用了。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传统手机防盗效果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机失窃现场 自动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失窃现场自动报警装置的内容简述整个防盗系统设置两个 开锁按钮和数个报警按钮,下面以三个报警按钮的形式为例进行说明,整个防盗系统由侧 开式的手机后盖1,侧面凹槽中五个按钮4、5、6、7、8,回位弹簧2,挡销3,触发开关和扬声器 组成,其中,按钮4、7为开锁按钮,按钮5、6、8为报警按钮。开锁按钮4、7底部设有有回位 弹簧2和挡销3,挡销3起锁定手机后盖1的作用,报警按钮5、6、8底部设有触发开关,触发 开关可触发扬声器发声。开锁按钮和报警按钮的排列顺序是随机的,用户可在购买手机时 自行设定开锁按钮和报警按钮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当手机失窃后,小偷 在失窃现场试图拆开手机后盖取出电池和SIM卡,很难一次成功打开手机后盖1,而且一旦 按下报警按钮,就会发出报警声,提醒失主,能够很好地起到手机防盗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图中1-手机后盖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图1中箭头方向的剖面图。图中2-弹簧,3-挡销,4、5、6、7、8-按钮具体实施方式
整个防盗系统由侧开式的手机后盖1,侧面凹槽中五个按钮4、5、6、7、8,挡销3,回 位弹簧2,触发开关和扬声器组成,其中,按钮4、7为开锁按钮,按钮5、6、8为报警按钮。开 锁按钮4、7底部设有挡销3和回位弹簧2,当手机后盖1处于闭合状态时,回位弹簧2将挡3销3推至手机后盖1的凹槽中,起锁定手机后盖1的作用,报警按钮5、6、8底部设有触发开 关,当报警按钮中的任何一个被按下时,可触发扬声器发出报警声,提醒失主。使用时,要打 开手机后盖1必须同时按下两个开锁按钮4、7,如果按下报警按钮中的任何一个就会发出 报警声,这使得小偷很难打开手机后盖,并且容易触发扬声器报警,能够起到防盗的作用。
权利要求1.手机失窃现场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防盗系统由侧开式的手机后盖(1), 侧面凹槽中五个按钮(4)、(5)、(6)、(7)、(8),挡销(3),回位弹簧(2),触发开关和扬声器组 成,其中,按钮⑷、⑵为开锁按钮,按钮(5)、(6)、(8)为报警按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失窃现场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开锁按钮G)、(7) 底部设有有挡销C3)和回位弹簧O),报警按钮(5)、(6)、(8)底部设有触发扬声器发声的 触发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失窃现场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开锁按钮和报警按 钮的排列顺序是随机的,报警按钮的个数至少设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失窃现场自动报警装置,整个防盗系统由侧开式的手机后盖(1),侧面凹槽中五个按钮(4)、(5)、(6)、(7)、(8),挡销(3),回位弹簧(2),触发开关和扬声器组成,其中,按钮(4)、(7)为开锁按钮,按钮(5)、(6)、(8)为报警按钮。在使用时,只有同时按下两个开锁按钮才能打开手机后盖(1),按下报警按钮(5)、(6)、(8)中的任何一个按钮都会发出报警声。在失窃现场偷窃者盗得手机后试图拆卸手机电池时,若不能一次正确按对按钮,就不能打开手机后盖(1),而且会接通扬声器,使手机发出报警声,提醒机主手机丢失,并找到偷窃者的具体位置,起到手机防盗的作用。
文档编号H04M1/02GK201830314SQ20102053300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杨磊, 温倩, 王桂申, 王玉月, 韩善灵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