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474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介质并以光学方式读取介质的光学读取装置、该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一般,与主计算机相连的扫描装置等光学读取装置输送原稿(介质),并在缓冲存储器(存储部)中暂时存储读取了输送中的原稿的读取数据,且在完成原稿的读取之后,向主计算机发送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的读取数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2009-284191号公报但是,在由于主计算机侧的原因(没有追加主计算机侧的图像处理能力的情况等)而不能发送扫描后的数据的情况下,或者扫描后的数据(读取数据)为大容量时,扫描仪的读取数据获取速度比向主计算机输送读取数据的速度快的情况下,缓冲存储器的空闲容量不再存在。因此,需要暂时停止扫描仪的读取或原稿的输送(或扫描仪的输送)。此外,对于缓冲存储器的使用方式而言,即使利用了缓冲存储器的全部容量,也会因容量不足而被新扫描的数据覆写,存在扫描后的数据的一部分丢失的隐患。以往,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在缓冲存储器的容量的剩余变无之前或变无时,暂时停止扫描后呈扫描待机状态,并且从缓冲存储器向主计算机重新开始扫描后的数据的发送, 或者发送相应量,在缓冲存储器的剩余容量变得足够时,重新开始扫描并获取与后续的图像对应的数据。但是,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存在因扫描的暂时停止和重新开始之间的原稿输送停止精度引起的扫描精度降低的问题。此外,即使不在暂时停止时,在通常的原稿扫描开始时和结束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具体而言,会产生暂时停止后的附近的图像错乱的“再次起动偏差”这样的现象。 接下来说明该偏差。由于惯性或齿轮等的反推或辊等的变形,即使驱动输送电动机等,也不能使输送实际的原稿的辊等立即跟随,存在实际上无法输送原稿的期间,即使与输送数据等同步地进行读取,也会成为在无法输送的同一位置上读取到的数据。另一方面,即使停止输送电动机等,由于上述的原因,输送实际的原稿的辊等不能立即跟随,存在实际上继续输送原稿的期间,若在该期间内继续进行读取,则能够获取实际进行扫描的同时读取到的正常的读取数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因缓冲存储器的容量不足而引起了扫描的暂时停止和重新开始的情况下,也能够最小化扫描开始时和结束时的再次起动偏差等偏差引起的影响,且能够提高与得到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品质的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能够沿着输送路径输送
4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以光学方式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并输出读取数据;存储部,其储存所述光学读取部输出的所述读取数据;和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存储部、所述输送部和所述光学读取部,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输送部的驱动的停止指示,并在从该停止指示开始到经过预定期间为止继续进行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和向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读取数据的储存。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停止构成输送部的输送电动机,由于惯性或齿轮等的反冲或辊等的变形等,输送实际的原稿的辊等无法立即追赶,即便在实际上继续进行而输送原稿的期间内,也能够继续进行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实际上在进行扫描的同时,能够在存储部中获取读取到的正常的读取数据,能够提高图像的品质。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输送部的驱动的开始指示,并且在从该开始指示开始到经过预定期间为止废弃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所述读取数据或者禁止向所述存储部储存所述读取数据。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因构成输送部的惯性或齿轮等的反冲或辊等的变形,而同样地驱动了构成输送部的输送电动机等,输送实际的原稿的辊等无法立即追赶,实际上在不输送原稿的期间内,即使光学读取部与输送电动机等同步地进行读取,也能够避免所读取的数据在未输送的同一位置处变成读取到的读取数据的情况,能够提高图像的品质。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停止指示开始经过预定期间为止通过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并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的数据量、和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开始指示开始经过预定期间为止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后废弃的数据量相同。即使因构成输送部的惯性或齿轮等的反冲或辊等的变形,而同样地驱动了构成输送部的介质输送电动机等,输送实际的原稿的辊等无法立即追赶,根据经验可知,实际无法输送原稿的理论上的输送量、和即使输送电动机等停止也实际上继续输送了原稿的输送量大致相同。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使理论上输送介质的量(介质输送电动机的驱动量) 和实际输送的量相等,因此在光学读取部中,能够从介质的前端至后端等获取想要的范围的读取数据量,可提高图像的品质。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部中的空闲容量(剩余容量)低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停止指示,在所述空闲容量高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开始指示。根据上述结构,在存储部中的空闲容量低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进行输送的停止指示,在从该停止指示开始经过预定期间为止,继续进行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之后,使该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停止,经过预定期间之后,在空闲容量高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进行输送部和光学读取部的驱动的开始指示,在从该开始指示开始经过预定期间为止,禁止光学读取部向存储部储存读取数据,经过预定期间之后,向存储部储存从光学读取部输出的读取数据, 因此,能够抑制因介质的输送停止时的读取位置与介质的输送重新开始时的读取位置之间的偏移引起的读取偏差,并且能够提高与得到的读取数据(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品质。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内,对从所述光学读取部输出的所述读取数据进行草读。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光学读取部的再次驱动时的动作不稳定的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内,对从光学读取部输出的读取数据进行草读,因此,能够在存储部中仅储存正确的读取数据,且能够抑制再次起动偏差,可提高与得到的读取数据(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品质。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具备介质输送电动机,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基准时刻和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基准时刻同步的时刻,进行所述停止指示。根据上述结构,控制部在介质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基准时刻和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基准时刻同步且时间一致的状态下,进行停止指示,因此始终稳定地进行输送停止待机期间内的光学读取部的读取,而且抑制读取偏差,能够提高与得到的读取数据(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品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读取部具备读取光照射用的多个LED,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停止时使所述LED熄灭。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停止时抑制不必要的功耗。此外,本发明是一种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输送部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的步骤、光学读取部以光学方式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并输出读取数据的步骤、以及存储部储存所述光学读取部输出的所述读取数据的步骤,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驱动的停止指示的步骤;和在从该停止指示开始经过预定期间为止,所述光学读取部继续进行读取,所述存储部继续储存所述读取数据的步骤。根据该控制方法,即使停止构成输送部的输送电动机,同样地因构成输送部的惯性或齿轮等的反冲或辊等的变形等,输送实际的原稿的辊等无法立即追赶,即便是实际上继续进行而输送了原稿的期间,也能够继续进行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实际上在进行扫描的同时,能够获取读取到的正常的读取数据,因此能够提高图像的品质。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输送部的驱动开始指示, 且直到从该开始指示开始经过预定期间为止,废弃由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所述读取数据的步骤,或者禁止向所述存储部储存所述读取数据的步骤。根据上述方法,因构成输送部的惯性或齿轮等的反冲或辊等的变形等,即使驱动输送电动机等,输送实际的原稿的辊等无法立即追赶,实际上在不输送原稿的期间内,在实际上不输送原稿的期间内,即使与输送电动机等同步地进行读取,也能够避免所读取的数据在未输送的同一位置处变成读取到的读取数据的情况,能够提高图像的品质。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存储部的空闲容量低于缓冲停止容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停止指示的步骤;和在所述空闲容量高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开始指示的步骤。根据上述结构,在存储部的空闲容量低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对输送部进行输送的停止指示,直到从该停止指示开始经过输送停止待机期间为止,继续进行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之后使该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停止,经过输送停止待机期间之后,在空闲容量高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进行输送部和光学读取部的驱动的重新开始指示,直到从该重新开始指示开始经过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为止禁止光学读取部向存储部储存读取数据,经过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之后,使从光学读取部输出的读取数据重新开始储存到存储部中,因此能够抑制介质输送停止时的读取位置与介质输送重新开始时的读取位置的偏移,并且能够提高与得到的读取数据(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品质。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控制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部能够执行的程序,该光学读取装置具备输送部,其能够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 以光学方式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并输出读取数据;和存储部,其储存所述光学读取部输出的所述读取数据,该程序包括使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输送部的驱动的停止指示,继续进行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和向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读取数据的储存,直到该停止指示开始经过预定期间为止。根据上述结构,控制部在存储部的空闲容量低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对输送部进行输送的停止指示,直到从该停止指示开始经过输送停止待机期间为止,继续进行光学读取部的读取,之后使该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停止,经过输送停止待机期间之后,在空闲容量高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进行输送部和光学读取部的驱动的重新开始指示,直到从该重新开始指示开始经过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为止禁止光学读取部向存储部储存读取数据,经过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之后,使从光学读取部输出的读取数据重新开始储存到存储部中, 因此能够抑制介质输送停止时的读取位置与介质输送重新开始时的读取位置的偏移,并且能够提高与得到的读取数据(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品质。(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介质的输送停止时的读取位置与介质的输送重新开始时的读取位置的偏移引起的再次起动偏差,并且能够提高与得到的读取数据(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品质。


图1是实施方式的点击式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打印机主体的立体图。图3是打印机主体的侧剖视图。图4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5是表示成为读取对象的介质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的读取动作中的正向读取动作的图。图7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的读取动作中的反向读取动作的图。图8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所执行的读取动作的流程图。图10是缓冲停止(中断)处理的处理流程图。图11是缓冲处理时序图。图12是图11的部分放大图(其1)。图13是图11的部分放大图(其2)。图14是缓冲的重新开始处理的处理流程图。图中10-点击式打印机(光学读取装置);26-介质输送电动机;40-CPU(控制部);41-RAM ;41A-图像缓冲器(缓冲存储器部);100-介质输送机构(输送部);110-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部);111-第一扫描仪(光学读取部);112-第二扫描仪(光学读取部);200-主计算机;S-介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击式打印机的外观的正面立体图。图2是表示打印机主体11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点击式打印机10的侧剖视图。图1所示的点击式打印机10经由从带状墨盒(ribbon cartridge)(省略图示) 放出的墨带(省略图示),向记录介质S按压记录头18(参照图3)所具备的多个记录金属丝,并在该记录介质S的记录面上形成点,从而记录包括文字在内的图像。点击式打印机10 具备光学读取装置110(参照图3),起到光学读取装置的作用,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显示在记录介质S表面上的文字或符号、图像等。 作为可在点击式打印机10中使用的记录介质S (介质),可以列举被切断为预定长度的剪切介质和连接了多张的连续纸。作为剪切介质,例如除了切片纸或切片复印纸等之外,还有存折或卡片、信封等,连续纸包括连续复印纸或通过穿孔等连接的三联单纸。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S使用金融机关等发行的支票或票据(以下,统称为支票)或金融机关等发行的存折。支票是通过磁性墨液在其表面的一部分区域MA中印刷了使用者的帐号或该支票的序列号等MICR(Magnetic Ink CharacteRecognition)信息的切片纸。存折呈现装订了多张记录用纸的册子形态,展开该册子的内侧的面就成为记录面。在相当于存折的封面封底纸的一面的后部设置磁条。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矩形的记录介质S的四个边中,将朝向点击式打印机10 而被插入的一侧的边设为前端,将与该前端对置的一侧的边设为后端。如图1所示,点击式打印机10具备作为外装体的上部盖罩12、上部壳体13以及下部壳体14,在上部壳体13和下部壳体14的前面开设了插入或排出记录介质S的手动插入口 15。另一方面,在上部壳体13和下部壳体14的背面开设了排出记录介质S的排出口 20。根据从后述的主计算机200向点击式打印机10发送的指令,能够设定是从手动插入口 15排出由点击式打印机10处理过的记录介质S还是从排出口 20排出。将开设有手动插入口 15的一侧即图3中的左侧设为前(front)侧,将开设有排出口 20的一侧即图3中的右侧设为后(rear)侧。如图2所示,点击式打印机10具有覆盖上述外装体的打印机主体11。打印机主体 11具备下主体部11A、在该下主体部IlA的后端部被轴IlC支承的上主体部(省略图示)。 上主体部可通过设置在上主体部的左侧面上的开关杆(省略图示)的操作旋转,并且使上主体部旋转时,会露出打印机主体11的内部。如图2和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11具备基础框架16、固定于该基础框架16的两端的一对右侧框架17A和左侧框架17B。在两个侧框架17A、17B的外侧具有上主体部的两个侧框架(省略图示),在其间架设机架引导轴31,并且在两个侧框架17A、17B之间固定地设置平坦面形状的前方介质向导对和后方介质向导25。在这些前方介质向导M和后方介质向导25之间配置有平面形状的压印平板21,在该压印平板21的上方与压印平板21对置的方式配置有记录头18。记录头18搭载在可弯曲自如地插通到机架引导轴31中的机架19上。机架19 是通过驱动该机架19的机架驱动电动机56(图4)的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经由正时皮带 (timing belt)被驱动的,且被机架引导轴31引导而进行往返移动。机架19在与图1中的符号X表示的方向即机架引导轴31的轴方向和压印平板21的长边方向一致的主扫描方向上,在上主体部的两侧框架之间进行往返扫描。另外,将与机架19的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方向即图1中的用符号Y表示的方向设为副扫描方向。搭载于机架19的记录头18在与机架19 一起进行扫描的期间内,在其前端面上, 使记录金属丝从与压印平板21对置的金属丝突出部(省略图示)突出而碰撞墨带,使墨带的墨液附着于在压印平板21和记录头18之间被输送的记录介质S上,在记录介质S上记录包括文字在内的图像。在安装于上述主体框架或装载机架19的带状墨盒(省略图示) 内折叠存放墨带,且随着机架19的扫描放出墨带。此外,如图3所示,按照位于压印平板21 的上方的方式,在记录头18的后方侧配置介质宽度传感器55。介质宽度传感器55搭载于机架19上,并且与机架19 一起在压印平板21上进行扫描,用于求出记录介质S的侧端的位置或记录介质S的宽度。如图2、图3所示,压印平板21在机架19的扫描方向上延伸并形成为平面形状, 并通过施压弹簧180向记录头18施加压力,且进行弹性支承。施压弹簧180是压缩螺旋弹簧,通过该施压弹簧180施加的压力,支承记录头18进行记录动作时的记录金属丝的突出力。此外,压印平板21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中该记录介质S的厚度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 或者在打印机主体11传入了厚度不同的记录介质S的情况下,抵抗施压弹簧180的施压力而被记录头18的前端按压之后,向远离记录头18的方向移动。由此,与记录介质的厚度无关地,能够确保一定的记录头18的前端与记录介质S的记录面之间的间隙。如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11具有介质输送机构(输送部)100,其输送记录介质 S ;对准机构28,由该介质输送机构100输送的记录介质S的前端碰撞该对准机构观,从而使该记录介质S对准;磁性数据读写部四,其具备磁性头部34,该磁性头部34进行设置在支票上的MICR信息的读取和针对设置在存折上的磁条的磁性信息的读取或写入;介质按压部30,其在该磁性数据读写部四的磁性头部34执行包括MICR信息的读取在内的磁性信息处理时,为了抑制记录介质S的翘起,从上面按压记录介质S。如图2、图3所示,介质输送机构100具备压印平板21、第一驱动辊22A、第一从动辊22B、第二驱动辊23A、第二从动辊23B、第三驱动辊124A、第三从动辊124B、前方介质向导 24、后方介质向导25、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和驱动轮列部27而构成。介质输送机构100在前方介质向导M和后方介质向导25上经由各辊,构成输送记录介质S的输送路径P,前方介质向导M和后方介质向导25的上表面构成输送路径P的输送路径P的输送面PA。在本结构中,相对于压印平板21和记录头18,在打印机主体11的前方侧配置第一驱动辊22A、第一从动辊22B,并且相对于压印平板21和记录头18,在打印机主体11的后方侧依次配置第二驱动辊23A、第二从动辊2 和第三驱动辊124A、第三从动辊124B。第一驱动辊22A和第一从动辊22B配置在上下方向上而构成一对,第二驱动辊23A 和第二从动辊2 配置在上下方向上而构成一对,第三驱动辊124A和第三从动辊124B配置在上下方向上而构成一对。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三驱动辊124A是被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和驱动轮列部27旋转驱动的驱动辊,第一从动辊22B、第二从动辊2 和第三从动辊124B分别在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三驱动辊124A —侧以预定的按压力被弹簧42A、 42B、42C弹性施压的从动辊。由此,向互相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第一驱动辊22A和第一从动辊22B,向互相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二从动辊23B,向互相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第三驱动辊124A和第三从动辊124B。如图2所示,驱动轮列部27配置在右侧框架17A的外侧。该驱动轮列部27具备旋转一体地固定在可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的介质输送电动机26的驱动轴上的电动机小齿轮51。来自该电动机小齿轮51的驱动力经由减速齿轮52传递到安装在第二驱动辊23A的第二辊轴33上的第二驱动齿轮53B,并且从该第二驱动齿轮5 经由中间齿轮M传递到安装在第一驱动辊22k的第一辊轴32上的第一驱动齿轮53A。此外,第二驱动辊23A的第二辊轴33的旋转力例如通过驱动输送带(省略图示)传递到第三驱动辊124A的第三辊轴 134。由此,如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三驱动辊124A向同一方向旋转,能够在打印机主体11内输送记录介质S。即,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辊22A、第二驱动辊23A、和第三驱动辊124A在介质输送电动机沈正向旋转的情况下,沿着副扫描方向Y,如图中的符号A所示那样在打印机主体11内输送记录介质S,在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反向旋转的情况下,如图中的符号B所示,向从打印机主体11内排出的方向输送记录介质S。对准机构28在进行记录头18对记录介质S的记录或光学读取装置110对记录介质S的表面的读取之前,对准该记录介质S。在第一驱动辊22A和第一从动辊22B与记录头 18和压印平板21之间,与主扫描方向并列地设置对准机构观,并且该对准机构观具备向输送路径P突出的多个对准板38和驱动对准板38的对准电动机58 (图4),通过使记录介质S的前端部碰撞这些对准板38,对准记录介质S的方向。如图2所示,打印机主体11在输送路径P的对准板38的上游侧附近,具备感知有无碰撞在这些对准板38上的记录介质S的多个对准传感器39。对准传感器39是具备夹持这些输送路径P而对置的发光部(LED等)和受光部(光电晶体管等)的光透过型传感器, 在主扫描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对准传感器39。根据多个对准传感器39中的检测出记录介质 S的前端的传感器的个数以及配置,能够判定相对于对准机构观进行对准之后的记录介质 S的输送方向的倾斜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此外,点击式打印机10例如在打印机主体11的后侧的下方具备控制基板部(省略图示),作为介质输送电动机26的驱动控制、机架19的扫描控制、记录头18的记录金属丝的记录动作的控制、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动作的控制等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整体的控制部。在打印机主体11中,在第一驱动辊22A的前方侧并列设置感知记录介质S向输送路径P的插入的多个介质端传感器47。这些介质端传感器47是具备向输送路径P发出光的发光部和检测其反射光的受光部的光反射型传感器,检测从手动插入口 15插入的记录介质S。另外,介质端传感器47也可以是按照夹持输送路径P而对置的方式配置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光透过型传感器。在该结构中,在全部的介质端传感器47的受光部从受光的状态开始被任一个介质端传感器47遮住受光的情况下,判断为记录介质S已插入到输送路径P 内。此外,如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11具备读取显示在记录介质S的表面上的文字、 符号或图像等的光学读取装置110(光学读取部)。该光学读取装置110具备第一扫描仪 (第一读取部)111,读取通过印刷等显示在记录介质S的上表面侧的信息;第二扫描仪(第二读取部)112,配置成与该第一扫描仪111对置,读取通过印刷等显示在该记录介质S的下表面侧的信息。通常,从手动插入口 15插入记录介质S,使得印刷有MICR信息的表面成为下表面。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配置在第二驱动辊23A与第三驱动辊124A之间,是连续读取在输送路径P上正在输送的记录介质S的信息的光学图像传感器。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例如是CIS(Contact Image Sensor)型图像读取传感器,分别具备密接于记录介质S上的平坦的玻璃罩140、150、和保持这些玻璃罩140、 150的主壳体141、151。在这些主壳体141、151的内侧分别容纳照射部(省略图示),向记录介质S的读取区域照射从LED等光源输出的光;多个受光传感器(省略图示),在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排列成一列;输出部(省略图示),向上述控制基板部输出来自该受光传感器的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并不限于具备CIS,也可以具备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如图2所示,第二扫描仪112具备与压印平板21 大致平行地在点击式打印机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而构成为长条形状的主壳体151和玻璃罩150,将该主壳体151配置成玻璃罩150的上表面(玻璃面)通过形成在后方介质向导25 中的开口而露出于输送路径P。如图3所示,第一扫描仪111以玻璃罩140的下表面(玻璃面)与上述玻璃罩150的上表面对置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扫描仪112的上方,在宽度方向上,也形成为长度与第二扫描仪112大致相同的长条形状。在第一扫描仪111的上部设置施压部件113,通过施压部件113,以接近后方介质向导25的记录介质S的方式对第一扫描仪111施压。此外,施压部件113在宽度方向上以大致均勻的力,向第二扫描仪112侧按压第一扫描仪111。在此,作为施压部件113可以使用螺旋弹簧、板簧、或弹性体制成的缓冲部件等。在玻璃罩140、150的玻璃面之间设有可以塞入预定厚度的记录介质的间隔,读取记录介质S时,通过被输送的记录介质S,第一扫描仪111被按压而退到上方,通过施压部件113收缩,记录介质S可通过璃罩140、150之间。 即,在光学读取装置110中,通过被施压部件113施压的第一扫描仪111向第二扫描仪112 侧按压记录介质S,从而可以使记录介质S和玻璃罩140、150的玻璃面准确地密接,提高了读取品质。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和受光传感器(省略图示)在点击式打印机10 的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成一列,以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行状进行读取。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受光传感器配置在比主扫描方向上的记录头18的可印字范围更宽的范围内,点击式打印机10可以以比能够印刷的所有记录介质更宽的宽度进行读取。S卩,光学读取装置110能够读取在点击式打印机10中所使用的所有记录介质S的整个面。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分别具备R、G、B光源(LED),能够读取单色Q 值,16灰度,256灰度)和全色。此外,可以将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分辨率例如设定为200dpi (点/英寸)、300dpi、600dpi这三个等级。与主扫描方向上的读取分辨率相对应地设定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Y)上的读取行数,并且与读取分辨率和受光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处理速度等规格相对应地调整读取时的记录介质S的输送速度。图4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10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该图4所示的各部分是通过安装在控制基板(省略图示)上的硬件和软件的协作来实现的。点击式打印机10具备作为基于控制程序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整体的控制部的CPU40、暂时存储通过CPU40从EEPR0M42读取到的控制程序或数据等的RAM41、存储了由 CPU40执行的控制程序或所处理的数据等的EEPR0M42、变换在与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的主计算机200之间收发信息时的数据形式的接口(I/F)43、连接了各种传感器等的门电路阵列(G/A)45、驱动各种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器46、以及驱动头部的头部驱动器48,经由总线 49连接这些各部位。RAM41起到临时存储部的作用,形成暂时存储光学读取装置110读取到的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缓冲器41A。另外,图像缓冲器41A也可以形成为门电路阵列45管理下的 RAM。此时,通过DMA等,可以不经过CPU40的控制,而是从光学读取装置110经由门电路阵列45,在图像缓冲器41A中存储读取图像数据。在门电路阵列45上连接有对准传感器39、介质端传感器47、介质宽度传感器55、 第一扫描仪111以及第二扫描仪112。门电路阵列45将从对准传感器39、介质端传感器47 以及介质宽度传感器55输入的模拟电压量化后作为数字数据而输出给CPU40。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通过CIS以光学方式读取记录介质S的表面,并按CIS的每一像素向门电路阵列45提供CIS的检测电压,门电路阵列45将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提供的模拟电压量化后作为数字数据而输出给CPU40。电动机驱动器46与介质输送电动机沈、机架驱动电动机56、磁性头部驱动电动机 57、以及对准电动机58相连,并向这些各电动机提供驱动电流或驱动脉冲,使这些电动机工作。另外,也可以在电动机驱动器46上连接使对准板38 (图3)工作的对准电动机58 (图 4)等。介质端传感器47与记录头18和磁性头部34相连,通过向记录头18提供驱动电流,使记录金属丝突出,另一方面向磁性头部34输出读取/写入用的驱动电流,并且在进行磁性数据读取的情况下,检测磁性头部34的检测电压(模拟电压),并作为数字数据而输出给 CPU40。CPU40基于储存在EEPR0M42中的控制程序,经由门电路阵列45、电动机驱动器46 以及头部驱动器48获取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状态,并且驱动各电动机来输送记录介质S,通过驱动各头部,执行对记录介质S的记录。此外,CPU40通过介质输送机构100输送记录介质S,并通过门电路阵列45以及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读取记录介质S的表面。 在该读取的执行过程中,CPU40在设置于RAM41内的缓冲存储器(存储部)中依次暂时存储从门电路阵列45输入的数据。之后,CPU40读取存储在该缓冲存储器(省略图示)中的图像数据,并经由接口 43发送给主计算机200。图5是由点击式打印机10处理的记录介质S的一个具体例子,表示支票。图5(A) 表示正面,图5 (B)表示背面。支票形状的记录介质S是横向较长的长方形,将一个长边作为前端插入到点击式打印机10中,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在短边方向上进行输送。在此,将记录介质S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宽度)设为Lx,将短边方向的长度(高度)设为Ly。如图5(A)所示,在记录介质S的正面设有记载或打印了发行日期、金额、收票人、 出票人的住址、姓名、署名等的栏,而且,在左下区域ME中印刷或打印有MICR文字。此外, 有时也在记录介质S的正面上印刷支票的流水号。此外,如图5(B)所示,在记录介质S的背面印刷有支票的流水号,并且设有记载或打印了发行商金融机构名称和帐号等。
该图5所示的记录介质S是按照图5 (A)所示的正面在点击式打印机10的内部朝下、图5(B)所示的背面朝上的方式从手动插入口 15插入的,因此图5(A)所示的正面相当于下表面,由第二扫描仪112读取,图5(B)所示的背面成为上表面,由第一扫描仪111读取。如图5(B)中的虚线所示,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范围R是与记录介质S的尺寸对应地按照比记录介质S的宽度Lx和高度Ly大一圈的方式设定的。读取范围R的宽度和高度成为在记录介质S的宽度Lx和高度Ly上相加读取空白处的尺寸,读取空白处的大小例如是数毫米左右。因此,第一扫描仪111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记录介质S的整个背面。此外,磁性头部34读取图5 (A)的区域MA的MICR文字。同样,如图5(A)中的虚线所示,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范围R是与记录介质S的尺寸对应地按照比记录介质S的宽度Lx和高度Ly大一圈的方式设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范围R的宽度和高度与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范围R相同,是在记录介质S的宽度Lx和高度Ly上相加读取空白处的尺寸。因此,第二扫描仪112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记录介质S的整个正面。点击式打印机10沿着该短边方向按正向或反向输送记录介质S的同时,通过光学读取装置110进行读取。此时,如后述那样,读取时的输送方向是按照能够以最短的输送距离完成读取对象部分的读取的方式自动决定的。从主计算机200经由接口 43向点击式打印机10发送指令,通过该指令指定作为读取对象的记录介质S的尺寸(Lx,Ly)。CPU40基于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的指令确定记录介质S的尺寸,并设定读取范围R。这里,在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指令中包括表示记录介质S的区域MA的位置的信息。区域MA的位置例如是通过距记录介质S的短边的距离Dx 和距长边的距离Dy指定的。基于该指令,CPU40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和头部驱动器48,驱动磁性头部驱动电动机57,并且执行对磁性头部34的读取。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给点击式打印机10的指令是设定指令、扫描(读取)开始指令、排纸指令。设定指令是指定光学读取装置110中的读取分辨率、是否要读取每个读取面(上表面、下表面)、扫描方向、颜色种类(彩色扫描还是单色扫描)、进行单色扫描时的灰度、进行单色扫描时的LED发光色、仅读取读取范围R的一部分时的读取对象的区域(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坐标)等的指令。接收到设定指令的CPU40获取由该设定指令指定的值,作为设定值。扫描开始指令是向点击式打印机10指示读取动作的开始的指令。该扫描开始指令作为所执行的读取动作而包括对读取整个读取范围R的整体读取或者读取由设定指令指定的读取对象的区域的指定区域读取(部分读取)进行指定的信息。接收到扫描开始指令的CPU40控制门电路阵列45和电动机驱动器46,开始光学读取装置110的读取。此外,排纸指令是在读取结束之后指示从手动插入口 15或排出口 20排出记录介质S的指令,包括指示排纸的信息和指定排纸方向(是从手动插入口 15还是从排出口 20 排出)的信息。接收到排纸指令的CPU40从由该排纸指令指定的一侧排出记录介质。接着,分为正向输送记录介质S的情况和反向输送记录介质S的情况,说明点击式打印机10的读取动作。图6是在点击式打印机10的读取动作中特别表示正向读取动作的图。图6(A)是表示扫描方向的图,图6(B)是示意性表示整体读取动作的图,图6 (C)是示意性表示指定区域读取动作的图。在点击式打印机10进行正向读取的情况下,在从点击式打印机10的前方侧(图2 的左)向后方侧(图2的右)输送记录介质S的期间,记录介质S通过光学读取装置110, 由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对记录介质S进行读取。此时,如图6(A)所示,从读取范围R的前端(图中的上端)向后端(图中的下端) 进行读取。此外,从读取范围R的左端按顺序经由门电路阵列45输出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读取到的一行的读取图像。因此,读取范围R的前端的左端成为读取开始位置,后端的右端成为结束位置。CPU40在根据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指令进行整体读取的情况下,,如图6 (B)所示,在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Y)上按预定长度分割读取范围R。这里,将被分割的各个部分称作块。分别按预定长度将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范围R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范围 R分割为多个块,在各块中,从扫描方向的顶端按顺序以上下表面交错的方式赋予序号。具体而言,将上表面的读取范围R的顶端设为块1,将下表面的读取范围R的顶端设为块2,以下,沿着扫描方向赋予块3、4、…、8这样的序号。后端的块的长度成为以预定长度分割读取范围R的长度之后剩余的长度。各个块成为向主计算机200发送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图像的处理单位。S卩,在RAM41的图像缓冲器41A中存储了一个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该一个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根据设置在RAM41中的图像缓冲器41A的容量,决定上述的预定长度,即输送方向(扫描方向)的块的长度。例如,在图像缓冲器41A 具有将最大分辨率(600dpi)、全色的读取图像数据存储300行的容量的情况下,将块的长度设定为300行以下的适当的长度。执行整体读取时,CPU40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来使介质输送电动机沈旋转,并以预定速度输送记录介质S的同时,控制门电路阵列45来使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 112的光源发光,并且基于受光传感器的检测值生成读取图像数据,使RAM41的图像缓冲器 41A 一行一行地存储读取图像数据。CPU40在直到读取范围R的全部被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读取为止不中断记录介质S的输送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上述动作,在该动作途中,完成任一个块的读取并在RAM41的图像缓冲器41A中存储了一个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时,从图像缓冲器41A读取该一个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后发送给主计算机200,并且从图像缓冲器41A删除完成发送的读取图像数据。CPU40在每次完成一个块的读取时,如上所述那样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读取图像数据。发送各块的读取图像数据的顺序是读取完成的顺序,并不限于块的序号顺序。在CPU40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读取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读取图像数据中作为头部而附加读取的面(是上表面还是下表面)、读取的块的尺寸、块的序号、数据长度等信息之后进行发送。此外,CPU40在读取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一个块的读取图像数据分割之后进行发送,此时,也可以作为头部而附加用于在主计算机200中结合分割后的读取图像数据的信息。此外,如图6 (C)所示,CPU40在根据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的指令进行指定区域读取的情况下,在读取范围R内配置由设定指令指定的读取对象的区域。在图6(C)的例中, 在上表面的读取范围R内配置区域Al、A2,在下表面的读取范围R内配置区域A3。CPU40与所配置的读取对象的区域相对应地配置块。这里,CPU40在所配置的区域的扫描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的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将一个区域设为一个块。该块的前端与后端与区域的前端与后端一致。在区域的长度比上述的预定长度长的情况下,CPU40从扫描方向的顶端侧开始按预定长度分割读取对象的区域。在图6(C)的例中,由于区域A1、A3 超过预定长度,因此将区域Al分割为块1、3,将区域A3分割为块2、4。与整体读取时相同地,按块的前端的位置的顺序且上下表面交错地赋予块的序号。另外,在读取对象的多个区域排列在读取范围R的宽度方向上,且在扫描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将这些重叠的全部区域设为同一批的块。在该同一批的块的扫描方向的长度超过块的长度上限的情况下,在扫描方向上将其分割为多个块。之后,CPU40开始读取范围R的区域Al A3的读取。CPU40在直到通过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读取全部区域为止不中断记录介质S的输送的情况下,控制门电路阵列45和电动机驱动器46来继续进行读取动作,在该动作途中,完成任一个上表面或下表面的任一个块的读取,在RAM41的图像缓冲器41A中存储有一个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从图像缓冲器41A读出该一个块量的读取图像数据并发送给主计算机200,且从图像缓冲器41A删除完成发送的读取图像数据。与整体读取相同,此时的发送顺序是完成了读取的块的顺序,并不限于块的序号顺序。此外,在CPU40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读取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附加于读取图像数据的头部中,除了读取的面(是上表面还是下表面)、读取的块的尺寸、块的序号、数据长度等信息之外,还包括区域的序号、区域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坐标等信息。在将一个区域分割为多个块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用于结合构成各区域的块的信息。而且,在多个区域被包含在一个块中的情况下,CPU40按区域划分该块的读取图像数据,并且按区域发送给主计算机200。在读取该指定区域的情况下,也可以分割数据量大的读取图像数据之后发送给主计算机200。主计算机200接收从点击式打印机10发送的读取图像数据,并基于头部等的信息,按块再次构成读取图像。并且,主计算机200在通过发送给点击式打印机10的设定指令指定了整体读取的情况下,针对上表面、下表面,结合块来生成读取范围R整体的读取图像数据。此外,主计算机200在通过设定指令指定了指定区域读取的情况下,当一个区域被分割为多个块时,结合这些块,当一个区域构成一个块时,直接使用该块的读取图像数据离开生成每个区域的读取图像数据。图7是在点击式打印机10的读取动作中特别表示反向读取动作的图。图7(A)是表示扫描方向的图,图7(B)是示意性表示整体读取的动作的图,图7(C)是示意性表示指定区域读取的动作的图。在点击式打印机10进行反向读取的情况下,从点击式打印机10的后方侧向前方侧输送记录介质S的期间,记录介质S经过光学读取装置110,通过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对记录介质S进行读取。此时,如图7(A)所示,从读取范围R的后端(图中的下端)向前端(图中的上端)进行读取。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读取到的一行的读取图像是按照从读取范围R的左端(箭头的根部)向右端(箭头的头部)的顺序,且按每一行经由门电路阵列45而输出的,因此,读取范围R的后端的左端成为读取开始位置, 前端的右端成为结束位置。在反向进行整体读取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从读取范围R的后端开始分割为块。按照从读取时成为顶端的一侧开始的顺序,上下表面交错地赋予此时的块的序号。其他的动作与正向的整体读取相同。此外,在反向进行指定区域读取的情况下,如图7 (C)所示,根据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的设定指令配置读取对象的区域,接着,从扫描方向的顶端即读取范围R的后端侧开始配置块。此外,以读取范围R的后端侧为基准,按预定长度分割超出块的长度上限的区域。其他的动作与正向的指定区域读取相同。反向读取到的读取图像数据的上下与正向的读取图像数据相反。因此,点击式打印机10的CPU40可以进行使读取图像数据翻转之后发送给主计算机200的处理,但是,由于发送了设定指令的主计算机200具有与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因此也可以基于该信息进行主计算机200使读取图像数据的上下翻转的处理。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击式打印机10的动作的流程图。点击式打印机10的 CPU40首先向手动插入口 15插入记录介质S,若通过介质端传感器47检测到记录介质S的前端(步骤S31 是),则使对准板38向记录介质S的输送路径P内突出,并且使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工作,从而对准记录介质S (步骤S32)。接着,CPU40判断检测出的记录介质S是支票还是存折(步骤S3!3)。这里,CPU40 也可以获取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信息,并基于该信息来判断记录介质S的种类,或者也可以使用介质端传感器47或介质宽度传感器55来检测记录介质S的前端或侧端,并基于该位置或尺寸来判断记录介质S的种类。此外,也可以基于使用介质端传感器47或介质宽度传感器55检测出的记录介质S的前端或侧端的位置,通过磁性头部34试进行MICR信息的读取,并通过该读取的试进行来判定区域MA中是否存在MICR信息,从而判断记录介质S的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CPU40从主计算机200获取用于确定记录介质S的种类(支票或存储)的信息,而且在记录介质S为支票的情况下,例如获取与支票的尺寸相关的信息、与区域MA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与输送距离相关的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判断是支票还是存折。在步骤S33的判断中,在记录介质S不是支票的情况下(步骤S33 否),CPU40例如判断为记录介质S是存折,为了读取设置在存折上的磁条,通过磁性头部34将记录介质 S输送至可读取的位置之后,通过磁性头部34执行磁条的读取和/或写入(步骤S34)。并且,CPU40将记录介质S输送至记录头18的位置之后通过记录头18对记录面执行记录(步骤S3。,从手动插入口 15排出该记录介质S (步骤S36)后,结束动作。在步骤S33的判断中,在记录介质S为支票的情况下(步骤S33 是),CPU40判定是否从主计算机200接收了 MICR信息的读取命令(步骤S37)。之后,在步骤S37的判断中,在判定为接收了 MICR信息的读取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37 是),CPU40使对准板38从输送路径P退避,并且通过介质输送机构100输送记录介质S,直到至少记录介质S的前端到达介质宽度传感器55的正下方之后,驱动机架驱动电动机56 (图5),在主扫描方向上扫描机架19,并基于来自介质宽度传感器55的输出信号和机架19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检测记录介质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步骤S38)。而且,CPU40 通过介质输送机构100输送记录介质S的同时,监视介质端传感器47的输出信号,并检测记录介质S的后端的位置(步骤S39)。接着,CPU40通过介质输送机构100将记录介质S输送至由磁性头部34可读取区域MA的位置(步骤S40),并控制电动机驱动器46,使磁性头部驱动电动机57工作,通过磁性头部;34,执行显示在区域MA上的MICR文字的读取(步骤S41)。通过门电路阵列45对由磁性头部34读取的信息(MICIUH )进行数字化,CPU40获取该数字数据(步骤S42), 并基于该数据分析文字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步骤S43)。在这里,判断不能分析的文字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个数或者是否在预先设定的个数的范围内且已分析成功(步骤S44), 在存在超过设定的个数的不能分析的文字的情况下(步骤S44 否),输出错误并排出记录介质S (步骤S40,结束动作。在步骤S45中,可以通过点击式打印机10本身所具备的显示部等通知错误产生,也可以向主计算机200发送表示错误产生的信息,也可以进行这两者。另一方面,在步骤S44的判断中,在不能分析的文字的个数没有超过设定的个数的情况下分析成功时(步骤S44 是),CPU40执行光学读取装置110的扫描后,向主计算机 200发送读取图像数据(步骤S46)。之后,CPU40待机到从主计算机200接收背书印刷的执行命令(步骤S47),在接收到背书印刷的执行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47 是),使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反向运行,将记录介质S输送至记录头18的下面,并且驱动机架驱动电动机56和记录头18,在记录介质S的背面进行表示处理完成的背书印刷(步骤S48)。之后,若背书印刷完成,则CPU40进一步使介质输送电动机26旋转,从手动插入口 15或排出口 20排出记录介质S。图9是表示点击式打印机10执行的读取动作的流程图,更详细地表示了图8的步骤S46所示的动作。CPU40接收从主计算机200发送的设定指令(步骤S51),并获取由该设定指令指定的各种设定内容(步骤S52)。这里,CPU40判断是否通过设定指令指定了读取对象的区域(步骤S5!3),在没有指定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53 否),基于由设定指令指定的扫描方向,获取为了读取整个读取范围R而成为基准的块的位置(步骤S54)。进行读取范围R的整体读取时的块的位置例如存储在EEPR0M42中。此外,在通过设定指令指定了读取对象的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53 是),CPU40获取区域的序号和各区域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坐标(步骤S54),在读取范围R内配置区域,并且基于由设定指令指定的扫描方向,决定适合于区域的块的位置(步骤S56)。获取或决定块的位置之后,CPU40待机到从主计算机200接收扫描开始指令为止 (步骤S57),若接收扫描开始指令(步骤S57 是),则基于由设定指令指定的扫描方向、是整体读取还是指定区域读取、指定区域读取时所指定的区域的位置以及记录介质S的当前的位置,通过介质输送机构100,将记录介质S输送至光学读取装置110的扫描开始位置 (步骤S58)。之后,CPU40输送记录介质S的同时,执行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步骤S59)。在该读取的执行过程中,CPU40在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空闲容量)低于缓冲停止容量的情况下,按照之后不会因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变无而被新的读取图像数据覆写图像缓冲器41A内的输送前的读取图像数据的方式,中断缓冲(读取)。在该情况下,期望缓冲停止容量位于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绝对不会在执行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的过程中变无的范围内,且设定为尽可能小的容量。这是为了尽量避免产生缓冲的停止处理。在这里,具体说明缓冲停止(中断)处理及重新开始处理。图10是缓冲停止(中断)处理的处理流程图。此外,图11是缓冲处理时序图。图12是图11的部分放大图(其1),图13是图11的部分放大图(其2)。图14是缓冲的重新开始处理的处理流程图。这里,在图11至图13中,信号A是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PF电动机)26的相切换时刻的信号,信号B是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初始化时刻的信号,计数值C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驱动基准时刻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基准时刻一致的时刻,全缓冲预告信号D是图像缓冲器41A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没有剩余容量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此外,定时钟信号(TCK)E是作为各种动作的基准的基准时钟信号,读取基准信号 F是相当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基准时刻的信号,上表面LED使能信号 G是作为在第一扫描仪111中发射读取光的光源的LED点亮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上表面扫描写入使能信号H是禁止第一扫描仪111对图像缓冲器41A的写入时成为“L”电平的信号,上表面草读使能信号I是允许从第一扫描仪111输出的读取数据的草读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上表面LED发光信号J是作为在第一扫描仪111中发射读取光的光源的LED点亮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上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K是使图像缓冲器41A获取第一扫描仪111的读取数据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此外,下表面LED使能信号L是作为在第二扫描仪112中发射读取光的光源的LED 点亮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下表面扫描写入使能信号M是禁止第二扫描仪112对图像缓冲器41A的写入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下表面草读使能信号N是允许从第二扫描仪112 输出的读取数据的草读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下表面LED发光信号0是作为在第二扫描仪112中发射读取光的光源的LED点亮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下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 P是使图像缓冲器41A获取第二扫描仪112读取数据时成为“H”电平的信号。如图11和图12所示,直到时刻tl为止,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高于预先设定的缓冲停止容量,全缓冲预告信号D成为“H”电平,能够像平时那样进行读取动作(在图 12中,相当于将与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初始化时刻的信号B对应的信号B状态“PFInt 的状态”表示为“SCAN”的期间)。之后,在到达时刻tl时,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变得低于预先设定的缓冲停止容量,全缓冲预告信号D成为“H”电平。首先,例如,如时刻t2所示,若设为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相切换信号A的下降沿时刻、介质输送电动机26的驱动基准时刻B(=相当于驱动基准时刻)的时刻相当于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26的驱动基准时刻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基准时刻一致的时刻的PFCIS同步计数C = m的时刻,则CPU40判断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是否低于预先设定的缓冲停止容量(步骤S71)。另外,相切换开始的时刻t2之后的期间向缓冲预告期间移动,以使图12中的与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初始化时刻的信号B对应的信号B的状态“PFInt的状态”表示“BUFFERFULL”。但是,在时刻t2以后,上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K的状态和下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P的状态也会成为使图像缓冲器41A继续获取读取数据的状态,即如图12所示那样表示为“SCAN”的状态。在步骤S71的判断中,在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不低于预先设定的缓冲停止容量的情况下(步骤S71 否),即使继续读取图像数据的缓冲,CPU40也会因为判断为图像缓冲器41A的容量中没有多余的容量而结束缓冲中断处理,继续进行缓冲。在步骤S71的判断中,在判断为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低于预先设定的缓冲停止容量的情况下,CPU40之后在最初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驱动基准时刻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基准时刻一致的时刻,指示记录介质S的输送停止(步骤 S73)。这是因为,若继续使图像缓冲器41A进行读取图像数据的缓冲,则图像缓冲器41A 的剩余容量变无,输送前的读取数据会被覆写,因此需要防止这种现象。具体而言,在判断出缓冲停止容量正在下降开始,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驱动基准时刻最初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基准时刻一致的时刻,即介质输送电动机26的驱动基准时刻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基准时刻一致的时刻 (PFCIS同步计数C = m+1的时刻),也就是在时刻t3,向电动机驱动器46指示记录介质S 的输送停止(在图12中,将与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初始化时刻的信号B对应的信号 B的状态“PFInt的状态”表示为“WAIT”)。另一方面,即使CPU40对电动机驱动器46进行停止指示而使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停止,由于从该停止指示开始到记录介质S的输送实际停止为止,因惯性动作等而需要时间,因此在该期间内会输送记录介质S。该期间的记录介质S的输送量大致恒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认为多输送了相当于两个像素的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假设存在停止指示开始到记录介质S的输送实际停止这样的期间设为输送停止待机期间WSl (=时刻t3 t4),在该输送停止待机期间WSl内继续进行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如图13的LED发光时刻信号0所示, 使R、G、B的各LED各发光两次,将相当于两个像素的读取数据也储存在图像缓冲器41A中。 即,在时刻t3 t4的期间内,上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K和下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P的状态也成为使图像缓冲器41A获取读取数据的状态,即在图12中“SCAN”所示的状态。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取全部可读取的两个像素的读取数据,直到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停止。因此,CPU40判断从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停止指示开始是否经过了假设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对记录介质S的输送实际停止的期间,即将记录介质S输送两个像素量时所需的期间(=输送停止待机期间WSl)(步骤S74)。在步骤S74的判断中,在从存在停止指示开始还没有经过假设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对记录介质S的输送实际停止这样的期间、即将记录介质S输送两个像素量时所需的期间 (=输送停止待机期间WSl)的情况下,呈待机状态。在步骤S74的判断中,在从存在停止指示开始经过了由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将记录介质S输送两个像素量时所需的时间的情况下,使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
取停止。具体而言,在从时刻t3构成记录介质S的输送停止指示开始经过了假设介质输送电动机沈对记录介质S的输送实际停止这样的期间、即将记录介质S输送两个像素量时所需的时间的时刻t4,使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停止,构成第一扫描仪111 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光照射用的光源(LED)也熄灭。S卩,上表面LED发光信号J和下表面发光信号0成为“H”电平,上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K的状态和下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P的状态成为使图像缓冲器41A中断了读取数据的获取的状态(在图13中表示为“SCAN WAIT”的状态)。此时,用于禁止从第一扫描仪111输出的读取数据的图像缓冲器41A的写入的扫描写入使能信号H成为“H”电平,允许从第一扫描仪111输出的读取数据的草读的草读使能信号I成为“H”电平。此时,读取基准信号F的状态成为不能进行对图像缓冲期41A的数据获取的状态(图13中,相当于将与读取基准信号对应的信号F的状态“CISInt的状态” 表示为“BUFFER WAIT”的状态)。因此,实际上,不进行任何第一扫描仪111对图像缓冲器41A的处理。同样地,用于禁止将从第二扫描仪112输出的读取数据写入图像缓冲器41A中的扫描写入使能信号M成为“H”电平,允许从第二扫描仪112输出的读取数据的草读的草读使能信号N成为“H”电平。因此,实际上,不进行任何第二扫描仪112对图像缓冲器41A的处理。CPU40与此并行地判断完成了读取的块的有无(步骤S60),若存在完成了读取的块(步骤S60 是),则开始进行从RAM41的图像缓冲器41A读出该块的读取图像数据并输送给主计算机200的处理,完成了输送时,删除图像缓冲器41A内的该块的读取图像数据。因此,若使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停止,则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会慢慢增加,相对于缓冲停止容量具有滞后特性,可使预先设定的缓冲重新开始容量(>>缓冲停止容量)增加。因此,如图14所示,CPU40判断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缓冲重新开始容量(步骤S81)。在步骤S81的判断中,在判断为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没有超过预先设定的缓冲重新开始容量的情况下(步骤S81 否),再次进入待机状态。在步骤S81的判断中,在判断为图像缓冲器41A的剩余容量超过了预先设定的缓冲重新开始容量的情况下(步骤S81 是),之后在最初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驱动基准时刻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基准时刻一致的时刻,指示重新开始记录介质S的输送,进行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指示(步骤 S82)。具体而言,在时刻t4以后,判断出缓冲重新开始容量已增加之后,最初介质输送电动机26的驱动基准时刻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基准时刻一致的时刻,即在时刻t5,进行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指示, 从而指示重新开始记录介质S的输送(在图13中,相当于将与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初始化时刻的信号B对应的信号B的状态“PFInt的状态”表示为“SCAN”的状态)。由此,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被驱动,从而点亮读取光照射用的光源 (LED)、进行记录介质S的数据读取。但是,在该阶段中,不仅读取光照射用的光源(LED)不稳定,而且第一扫描仪111 和第二扫描仪112也是不稳定的状态,即使开始驱动输送电动机26,由于直到实际输送记录介质S为止需要若干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读取相当于两个像素的数据所需的时间),因此CPU40为了等待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稳定并实际上能够输送记录介质S,判断从指示介质输送电动机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开始是否经过了相当于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WS2的期间,即判断是否经过了相当于两个像素量的读取的期间(步骤S83)。在相当于该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WS2的期间(时刻t5 t6)内,在图13中的将与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初始化时刻的信号B对应的信号B的状态“PFInt的状态” 表示为“SCAN”的状态下,指示记录介质S的输送,另一方面,与读取基准信号F对应的信号F的状态“CISInt的状态”变成表示为“CIS WAIT”的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 的稳定等待状态,通过草读读取数据,上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K的状态和下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P的状态变成使图像缓冲器41A禁止获取读取数据的状态(在图13中,表示为 "DATA DISPOSE” 的状态)。在步骤S83的判断中,在从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 的驱动指示开始还没有经过相当于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WS2的期间,即还没有经过相当于两个像素量的读取的期间的情况下(步骤S83 否),通过进行读取数据的草读(草读模式有效)。禁止向图像缓冲器41A储存读取数据(步骤S84)。另一方面,在步骤S83的判断中,从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指示开始经过了相当于两个像素量的读取的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83 是),转移到通常动作,重新开始向图像缓冲器41A储存读取数据的缓冲(步骤S85)。具体而言,CPU40在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稳定而实际上可以开始输送记录介质S的时刻t6,为了允许将从第一扫描仪111输出的读取数据写入图像缓冲器41A 中,将扫描写入使能信号H设为“H”电平,将解除从第一扫描仪111输出的读取数据的草读的草读使能信号I设为“L”电平,为了允许将从第二扫描仪112输出的读取数据写入图像缓冲器41A中,将扫描写入使能信号H设为“H”电平,将解除从第二扫描仪112输出的读取数据的草读的草读使能信号I设为“L”电平,从而使草读模式无效,从时刻t7开始,转移到通常动作,重新开始向图像缓冲器41A储存读取数据的缓冲。S卩,在时刻t7,在图13中,变成将与表示介质输送电动机沈的初始化时刻的信号 B对应的信号B的状态“PFInt的状态”表示为“SCAN”的状态、将与读取基准信号F对应的信号F的状态“CISInt的状态”表示为“CIS READ”的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数据的读取状态,上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K的状态和下表面数据获取动作信号P的状变成向图像缓冲器41A输送读取数据的状态(在图13中,表示为“SCAN”的状态),从而转移到通常动作,进行向图像缓冲器41A储存读取数据的缓冲。这些动作的结果,进行介质S的输送的停止、重新开始输送,从而即使正在进行对图像缓冲器41A的读取数据的储存停止、储存重新开始,也不易产生基于储存停止重新开始前后的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的错乱(再次起动偏差),能够使得到的图像品质维持高品质。接着,CPU40判断是否完成了所有块的读取(步骤S62)。在步骤S62的判断中,若存在未完成读取的块(步骤S62 否),则CPU40返回到步骤S59,继续进行读取动作,若存在重新完成读取的块,则输送该块的读取图像数据。
之后,在步骤S62的判断中,若完成了正反两面的读取范围R的所有块的读取(步骤S62 是),则CPU40结束读取动作。另外,如上所述,错开配置了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受光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扫描仪111向前方侧偏移了 5mm左右。因此,在进行正向扫描的情况下, 上表面的读取范围R比下表面的读取范围R先完成读取,在进行反向扫描的情况下,下表面的读取范围R比上表面的读取范围R先完成读取。如以上说明,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点击式打印机10中,在图像缓冲器41A中剩余容量低于缓冲停止容量的情况下,CPU40向电动机驱动器46进行输送的停止指示,使第一扫描仪111或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继续进行,直到从该停止指示开始经过输送停止待机期间之后,使第一扫描仪111或第二扫描仪112的读取停止,经过输送停止待机期间WSl之后,在剩余容量高于缓冲重新开始容量的情况下,进行输送电动机沈、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的驱动的重新开始指示,直到从该重新开始指示开始经过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WS2为止禁止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向图像缓冲器41A储存读取数据,经过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WS2之后,重新开始向图像缓冲器41A储存从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输出的读取数据,因此,能够抑制因介质的输送停止时的读取位置与介质的输送重新开始时的读取位置之间的偏移引起的再次起动偏差,并且能够提高与得到的读取数据(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品质。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非限于这些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缓冲重新开始容量>>缓冲停止容量,但是也可以是缓冲重新开始容量 >缓冲停止容量。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并行读取记录介质S的两个面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读取单个面时也同样能够应用。此外,以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路径P上按照对准机构观、记录头18、以及光学读取装置110的顺序排列配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于此,这些各装置的配置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将光学读取装置110配置在最靠手动插入口 15的位置上。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安装在点击式打印机10所搭载的控制基板(省略图示)上的控制部具有图4的功能模块所示的功能并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的各部位的结构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是与点击式打印机10在外部连接的装置具有图4所示的各功能部并控制点击式打印机10的动作的结构。而且,图4所示的各功能模块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作来实现的,具体的硬件的安装方式和软件的规格等是任意的,在其他的细部结构中也可以任意变更。此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扫描仪111和第二扫描仪112可利用RGB 的LED(光源)进行单色以及彩色扫描的结构,但是,例如,也可以是利用发出红外光的光源来进行基于红外线的读取的结构。与通常的墨液相比,磁性墨液的红外线的吸收率较高,因此通过使用红外线,能够通过磁性墨液仅获取被印刷的文字,能够期待以光学方式有效地读取区域MA的MICR信息。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水平输送记录介质S的平台型装置中应用了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具备在直立的状态下输送支票等帐表形态的记录介质S的输送路径的装置中。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备光学读取装置110的点击式打印机1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于此,例如, 也可以是在喷墨式打印机、热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中设置了相当于光学读取装置110 的光学读取部的结构。而且,并非限于作为独立的打印机使用的设备,也可以在组装于其他设备(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或 CD (Cash Dispenser)等)的装置中设置相当于光学读取装置110的光学读取部。 并且,并非限于在向纸张等记录介质记录文字或图像的装置中一体设置了光学读取装置110的结构,本发明例如能够应用于包括独立的扫描装置或复印机的各式设备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能够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光学读取部,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以光学方式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并输出读取数据;存储部,其储存所述光学读取部输出的所述读取数据;和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存储部、所述输送部和所述光学读取部,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输送部的驱动的停止指示,并在从该停止指示开始到经过预定期间为止,继续进行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读取数据向所述存储部的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输送部的驱动的开始指示,并且在从该开始指示开始到经过预定期间为止,废弃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所述读取数据或者禁止向所述存储部储存所述读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停止指示开始到经过预定期间为止通过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并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的数据量、和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开始指示开始到经过预定期间为止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后废弃的数据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部中的空闲容量低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停止指示,在所述空闲容量高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开始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具备介质输送电动机,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基准时刻和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基准时刻同步的时刻,进行所述停止指示。
6.一种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输送部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的步骤、光学读取部以光学方式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并输出读取数据的步骤、以及存储部储存所述光学读取部输出的所述读取数据的步骤,该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驱动的停止指示的步骤;和从该停止指示开始到经过预定期间为止,所述光学读取部继续进行读取,所述存储部继续储存所述读取数据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输送部的驱动的开始指示,且从该开始指示开始到经过预定期间为止,废弃由所述光学读取部读取到的所述读取数据的步骤,或者禁止向所述存储部储存所述读取数据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存储部的空闲容量低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停止指示的步骤;和在所述空闲容量高于预定容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开始指示的步骤。
9. 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记录了控制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部能够执行的程序,该光学读取装置具备输送部,其能够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光学读取部, 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以光学方式读取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并输出读取数据;和存储部,其储存所述光学读取部输出的所述读取数据,所述程序包括使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输送部的驱动的停止指示,在从该停止指示开始到经过预定期间为止,继续进行所述光学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读取数据向所述存储部的储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点击式打印机(10)在图像缓冲器(41A)的空闲容量低于缓冲停止容量的情况下,进行输送的停止指示,直到经过输送停止待机期间为止继续进行扫描仪(111、112)的读取,之后使读取停止,经过输送停止待机期间之后,在空闲容量高于缓冲重新开始容量的情况下,进行介质的输送和光学读取的重新开始指示,直到经过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为止,禁止扫描仪(111、112)向图像缓冲器(41A)储存读取数据,经过驱动重新开始待机期间之后,重新开始储存。因此,即使在进行了扫描的暂时停止和重新开始的情况下,也能够最小化再次起动偏差,并能提高所得到的图像的品质。
文档编号H04N1/00GK102196118SQ20111002952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本山浩之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