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扩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576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及其扩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扩音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吸振臂的电子装置及其扩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者对于电子装置内建喇叭音质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避免内建喇叭运行时的振动过大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通常会设置吸振装置来吸收振波。然而,吸振装置通常由弹性材质制成且价格不菲,使得组装成本增加。图1即显示先前技术内建喇叭的吸振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先前技术的吸振装置包括音箱90、卡合部91及弹性件92。其中音箱90设有卡合部91,用以与弹性件92 卡合,藉此让弹性件92吸收音箱90发出的振波。然而弹性件92为一独立的组件并具有一定高度,所以在组装音箱90、弹性件92以及电子装置时,需考虑到弹性件92的位置与高度, 造成组装上的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扩音装置,能减少组装组件同时又保有吸收音箱90振波的效果,以改正先前技术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振效果的扩音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扩音装置。该扩音装置装设于一电子装置内,该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柱,该扩音装置包括一喇叭单体以及一音箱本体。该音箱本体与该喇叭单体连接。该音箱本体包括一音箱上盖、至少一固定部、至少一吸振臂以及一音箱下盖。该至少一固定部用以与该至少一固定柱连接,藉此让该扩音装置固定于该电子装置内。该至少一吸振臂分别与该音箱上盖以及该至少一固定部连接,用以吸收该喇叭单体发出的一振波。该音箱下盖与该音箱上盖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柱;以及一扩音装置,该扩音装置包括一喇叭单体;以及一音箱本体,该音箱本体与该喇叭单体连接,该音箱本体包括一音箱上盖;至少一固定部,该至少一固定部用以与该至少一固定柱连接,藉此让该扩音装置固定于该电子装置内;至少一吸振臂,该至少一吸振臂用以吸收该喇叭单体发出的一振波,该至少一吸振臂分别与该音箱上盖以及该至少一固定部连接;以及一音箱下盖,该音箱下盖与该音箱上盖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能减少组装组件同时又保有吸收音箱振波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图1为先前技术的扩音装置与吸振装置的示意图。
4[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与电子装置的一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与电子装置的另一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与电子装置连接后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扩音装置1、Ia音箱本体20固定部22音箱下盖对固定柱821音箱 90弹性件9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以下请一并参考图2、图3及图4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及其扩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与侧面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子装置100设有壳体81、82,其中壳体81为电子装置100的上盖,壳体82为电子装置100的下盖,并且壳体82上设有两个固定柱82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为一笔记本型计算机,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任何电子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可以是内建于电子装置100内的重低音音箱、左声道音箱或右声道音箱。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装设于电子装置100内,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包括 喇叭单体10以及音箱本体20,其中音箱本体20与喇叭单体10连接。音箱本体20包括音箱上盖21、至少一固定部22、至少一吸振臂23以及音箱下盖24,吸振臂23分别与音箱上盖 21以及固定部22连接,吸振臂23用以吸收喇叭单体10发出的振波。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的音箱本体20设有两个固定部22 以及两个吸振臂23,而音箱上盖21、固定部22以及吸振臂23为一体成形连接,并且两个吸振臂23的一端分别连接于音箱上盖21的两端(音箱上盖21对角的两端),吸振臂2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固定部22连接,并且吸振臂23有一 L形弯折,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事实上只要达到连接音箱上盖21与固定部22的目的,吸振臂23的形状可以任意变换。固定部22用以与电子装置100的固定柱8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螺丝40分别穿过扩音装置1的两固定部22以及壳体82的两固定柱821,藉此把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锁固在电子装置100内。当固定部22与电子装置100连接后,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悬吊于电子装置100内(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音箱本体20不会与壳体81、82接触。需注意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使用螺丝锁固定的方式将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固定在电子装置100内,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任何能将扩音装置1固定于电子装置100内的方式皆适用,只要达到让固定部22能稳固地与电子装置100悬吊连接的目的即可。举例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也可利用壳体81、82紧压迫的方式(壳体81直接与固定部
喇叭单体10 音箱上盖21 吸振臂23 壳体81、82 螺丝40 卡合部91 电子装置10022接触),将扩音装置1夹在电子装置100内。藉由将扩音装置1悬吊固定于电子装置100内的设计,让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1 振动时,电子装置100不会受扩音装置1振动干扰,而喇叭单体10发出的振波则被吸振臂 23吸收。为达到吸振效果,吸振臂23乃由一弹性材质所构成。需注意的是,吸振臂23的软硬度会随扩音装置1所搭配的喇叭单体10的规格而有所不同,因此吸振臂23适用的材质种类与数量皆不限,只要让吸振臂23具有吸振效果即可,再者吸振臂23也不限于单一材质构成,吸振臂23也可由弹性材质搭配其他非弹性材质构成。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不同在于吸振臂23与音箱上盖21的连接位置。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Ia的吸振臂23的一端连接于音箱上盖21的两侧边,吸振臂23 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固定部22连接。在此需注意的是吸振臂23的形状以及吸振臂23与音箱上盖21的连接位置皆不以图2至图5为限。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恳请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自然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扩音装置,该扩音装置装设于一电子装置内,该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柱,该扩音装置包括一喇叭单体;以及一音箱本体,该音箱本体与该喇叭单体连接,其特征在于,该音箱本体包括一音箱上盖;至少一固定部,该至少一固定部用以与该至少一固定柱连接,藉此让该扩音装置固定于该电子装置内;至少一吸振臂,该至少一吸振臂分别与该音箱上盖以及该至少一固定部连接,用以吸收该喇叭单体发出的一振波;以及一音箱下盖,该音箱下盖与该音箱上盖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该音箱上盖以及该至少一固定部为一体成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扩音装置悬吊固定于该电子装置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为两吸振臂,该至少一固定部为两固定部,该两吸振臂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该音箱上盖的两侧边,该两吸振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该两固定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为两吸振臂,该至少一固定部为两固定部,该两吸振臂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该音箱上盖的两对角端,该两吸振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该两固定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扩音装置为一重低音音箱、一左声道音箱或一右声道音箱。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是由一弹性材质所构成的吸振臂。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是由一弹性材质搭配一非弹性材质所构成的吸振臂。
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柱;以及一扩音装置,该扩音装置包括一喇叭单体;以及一音箱本体,该音箱本体与该喇叭单体连接,其特征在于,该音箱本体包括一音箱上盖;至少一固定部,该至少一固定部用以与该至少一固定柱连接,藉此让该扩音装置固定于该电子装置内;至少一吸振臂,该至少一吸振臂用以吸收该喇叭单体发出的一振波,该至少一吸振臂分别与该音箱上盖以及该至少一固定部连接;以及一音箱下盖,该音箱下盖与该音箱上盖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该音箱上盖以及该至少一固定部为一体成形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扩音装置悬吊固定于该电子装置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为两吸振臂,该至少一固定部为两固定部,该两吸振臂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该音箱上盖的两侧边,该两吸振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该两固定部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为两吸振臂,该至少一固定部为两固定部,该两吸振臂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该音箱上盖的两对角端,该两吸振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该两固定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扩音装置为一重低音音箱、一左声道音箱或一右声道音箱。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是由一弹性材质所构成的吸振臂。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吸振臂是由一弹性材质搭配一非弹性材质所构成的吸振臂。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扩音装置。该扩音装置装设于一电子装置内,该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柱,该扩音装置包括一喇叭单体以及一音箱本体。该音箱本体与该喇叭单体连接。该音箱本体包括一音箱上盖、至少一固定部、至少一吸振臂以及一音箱下盖。该至少一固定部用以与该至少一固定柱连接,藉此让该扩音装置固定于该电子装置内。该至少一吸振臂分别与该音箱上盖以及该至少一固定部连接,用以吸收该喇叭单体发出的一振波。该音箱下盖则与该音箱上盖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扩音装置能减少组装组件同时又保有吸收音箱振波的效果。
文档编号H04R27/00GK202026461SQ20112008282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6日
发明者杨俊飞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